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谈起三国 , 从人物到政治军事事件 , 都要波及三国中的三次重要战役 。三次战役依次是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及公元222年的夷陵之战〈或猇亭之战〉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无非这三次战役贯穿整个三国史 , 无论是正史或野史还是小说演义 ,
对这三次战役都有很浓的笔墨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 要政治上的和平 , 战争是无法避免的 。因这三次战役给三国史增添了无限遐思与飞扬 。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官渡之战是三国的开端 , 公元200袁绍在不顾部分谋士的进言贸然对曹操发动剿灭战争 , 此时袁绍已消灭了北方的公孙赞 , 拥有冀 , 青 , 并 。幽四州的兵力 , 依仗人士众多 , 兵强马壮 , 倚势南进曹操 。结果兵败官渡后病死 。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袁绍的失败 , 曹操的崛起 , 中国开始另一新面 。
袁绍官渡失败原因是历史上探讨的一问题 , 他不听谋士沮授 , 田丰的正确的进谏 , 顺风听信错误的计谋 , 又急于进攻 , 务虚远名 , 不顾实际 。无论是战略 , 战策都是失利失败的 。袁绍身为将帅指挥失误 , 骄傲轻敌 , 把曹操还看作公孙赞 。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他的谋士沮授对他说过 , “救乱诛暴 , 谓之义兵 , 持重凭强 , 谓之骄兵 , 义兵无敌 , 骄兵必灭 , 今弃万安之术 , 而兴无名之兵 , 窃为公惧之 。’而曹操在这次战役表现的非常好 。1:在政治上抑制豪强 , 得到中小地主阶级的拥护;“挟天子以令诸侯” , 使自己处于有利的政治地位;2:注重人才 , 得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拥护;3:经济上实行屯田 , 不仅较有效地解决了后勤供应 , 且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社会生活 , 赢得了民心 。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无论是战争还是政治其实都是人事的权变而已 。在作战指导上的高明也是他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曹操根据敌强己弱的具体情况 , 采取后退一步 , 以逸待劳 , 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 。在防御作战中 , 能从被动中力争主动 , 指挥 灵活;面临危局 , 坚定沉着;善于捕捉战机 , 果断施行;善于听取部属意见 , 紧紧抓住 奇袭乌巢这一关键环节 , 终于取得胜利 。然而八年后的赤壁之战曹操表现很不好 。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赤壁之战 , 公元208年曹操北定中原后想一举统一江南 。与孙刘联军相持与赤壁 。
这时周瑜从东吴带三万人马 , 加上关羽的一万和刘琦的一万共五万 。
虽曹公自称八十万 , 图有虚表 , 但 诸葛亮与周瑜测算的也有二十万 。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无论怎么说都是以少敌多 。五万对二十万 , 从兵力上曹就略胜一筹 。但赤壁之战的结局是 , 孙刘联军以周瑜为都督总指挥以火烧曹军战船 , 曹操焦头烂耳 , 丢盔弃钾 , 狼狈北逃 。在周瑜刘备水陆军并击下曹公退回北方 。分页标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留曹仁与徐晃守江陵 , 乐进守襄阳 。
此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 以智胜愚 。曹军虽声势浩大却遭惨败 。
声势浩大 , 事在必得 , 从迎天子到到许县至官渡之役及赤壁之战前是一直而胜的 。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为什么会在赤壁战败 。
我们先看看曹公的对手东吴与刘皇叔那里是怎么看待这场战争的 。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诸葛亮的看法 , 他说曹必败我必胜 , 原因有:
1 , 兴师远征 , 从许县发兵到荆州路途遥远 , 一路还发动战争 , 远道迩来 , 长途跋涉 , 此时士兵已很疲劳了 。
2 , 舍长就短 , 北方人不善水战 , 骑兵较胜 , 曹偏偏反其道而行 , 岂有不败之理 。
3 , 人心不服 , 曹刚取荆州 , 却不安顿荆州兵民 , 挥师与赤壁 , 荆州人本是不情愿归顺的 , 更是不愿看到战争的 , 后备动乱 , 影响到前阵 。
4水土不服 , 北方人时冬到南方生活不习惯 , 时久必疾惑之 , 染疾病的士兵 , 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 兵虽多则力量致少 , 我军胜利冀望 。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是刘备的谋士诸葛亮对此战的看法 。
此战孙刘联军总指挥周瑜也有看法的 。
我们不妨看看 , 周瑜说曹操内都不定 , 后患未尽 , 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就南征 。
还有放弃骑兵 , 使用战船用其短锁其长 , 兵法失利 。冰冬时节 , 粮草供应不足 , 马无食料 , 兵无战袍 。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劳师远征 , 水土不服 , 必然会染生疾病 。这都是兵家大忌 , 然曹操条条具犯 , 岂有不败之礼 ,。
周瑜与诸葛亮的看法很一致 , 不愧是英雄略同 。虽曹军声势浩大 , 兵力众 。然是如此种种强弩之末 , 无所惧也 。难道曹公就没想到周瑜与诸葛亮说的这么多的兵家大忌 。更不知道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 。这次战役后曹操在也未能跨出江南门槛 。因孙刘之间的争夺战 , 也是曹操过世后的事了 。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夷陵之战荆州争夺战
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 。爆发于公元222年 , 是三国时期吴国和蜀汉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 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公元222年正月 , 蜀汉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 , 屯兵长江两岸 。二月 , 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 , 建立了大本营 。这时 , 蜀军已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 , 由于开始遭到吴军的扼阻抵御 , 其东进的势头停顿了下来 。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的情况下 , 蜀军不得已乃在巫峡、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 。为了调动陆逊出战 , 刘备遣前部督张南率部分兵力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 。孙桓是孙权的侄儿 , 所以吴军诸将纷纷要求出兵救援 , 但陆逊深知孙桓素得士众之心 , 夷道城坚粮足 , 坚决拒绝了分兵援助夷道的建议 , 避免了分散和过早地消耗兵力的行为 。分页标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备百里连营 , 兵力分散 , 从而为陆逊实施战略反击提供了可乘之机 。
陆逊看到蜀军士气沮丧 , 放弃了水陆并进、夹击吴军的作战方针 , 认为战略反攻的时机业已成熟 。为此他上书吴王孙权说:交战之初 , 所顾虑的是蜀军水陆并进、夹江直下 。现在蜀军舍舟就陆 , 处处结营 , 从其部署来看 , 不会有什么变化 。这样就有了可乘之机 , 击破蜀军 , 当无困难 。孙权当即批准了陆逊这一由防御转入反攻的作战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决战开始后 , 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 , 乘夜突袭蜀军营寨 , 顺风放火 。顿时间火势猛烈 , 蜀军大乱 。陆逊乘势发起反攻 , 迫使蜀军西退 。吴将朱然率军5000首先突破蜀军前锋 , 猛插到蜀军的后部 , 与韩当所部进围蜀军于涿乡 , 切断了蜀军的退路 。潘璋所部猛攻蜀军冯习部 , 大破之 。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攻击 。刘备见全线崩溃 , 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 , 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 。陆逊集中兵力 , 四面围攻 , 又歼灭蜀军数万之众 。至此 , 蜀军溃不成军 , 刘备逃入永安城中 。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次年四月 , 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 , 一病不起 , 亡故于白帝城 。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
夷陵之战是刘备的最后一战 , 接近10万大军兵力 , 却大败于东吴陆逊 。应该说这是真正确立三国三足鼎立的一战 。后蜀汉完全失去了军事要基地荆州 。夷陵之战大败与刘备的战术错误有很大关系 , 更是他人生最大的战略错误 。“喜怒不形於色”的枭雄刘备又这么会出现这样的巨大战略错误呢?而且是不顾其最信任的诸葛亮赵云等旧臣的反对下发动这夷陵之战 。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夷陵之战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也有很大的影响 。对蜀汉来说 , 它大损国力 , 基本上毁灭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 。不得不说明是种遗憾 。
这三战相同的地方在于:一 , 三战都使用了火攻这一战术 , 尤其是赤壁之战与夷陵之战 , 并且都是最终由火攻战结束战争 。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二、一般认为 , 这三战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当然 , 夷陵之战是否以少胜多是有争议的 , 例如《资治通鉴》就认为它是以多胜少 。不过 , 这三战的确打得相当精彩 , 却是不争的事实 。
三、三战在进行过程中都使用了“相持”这一战术 , 战争拖延的时间都比较长 。尤其夷陵之战 , 战争的双方在山川综谷间相持了一年之久 , 可谓旷日持久 。
四、这三战都是三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之战 , 因而其战略意义非常重大 。官渡之战使曹操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 , 使他一跃成为全国实力最强的军阀 。赤壁之战确立天下三分的历史格局 , 使三国的走向日趋明朗 。夷陵之战则最终确立了天下三分的格局 , 使三国成为事实 。
五 , 这三次战役都是战争发动者失败而告终 , 袁绍与刘备分别在战后病逝 。而曹操在赤壁战役后一生都未到江南的门槛 。分页标题
六 , 三战的将领都犯了很相同的一个问题 , 他们在战争中表现的都很浮躁 。不听谋士的劝言 , 一意孤行 。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所以说战争只不过是人事的权变 , 封建社会更鲜明些 。
在这三次中收益最多的应是东#吴了 , 官渡之战 , 袁绍灭了 , 赤壁之战 , 曹操败了 , 夷陵之战 , 刘备败了 。而东吴总是胜利的 , 却最后还是归晋 。其实战争与人生一样胜利并不一定胜利 , 失败非真正失败 。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简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本文由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有感而作】(文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