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此人捐了半个故宫,价值超100亿,晚年想住单间,被告知级别不够

导读:1936年 , 处在内忧外患中的中国 , 发生了一件震惊整个文物界的大事情 。 在这一年 , 清朝恭亲王奕訢之孙 , 著名的画家、收藏家爱新觉罗·溥儒 , 将收藏的唐朝名画《照夜白图》 , 以10000大洋的价钱卖给了日本人 。
之后不久 , 溥儒为了维持家中的开销 , 又打算将家中西晋陆机的《平复帖》 , 再次卖给外国人 。 消息传出后 , 张伯驹立刻找到溥儒 , 劝他不要将国宝卖给外国人 , 遭到拒绝之后 , 张伯驹表示愿意购买《平复帖》 。 溥儒听说他要购买 , 就狮子大开口 , 要价20万大洋 , 少一分都不行 。

张伯驹|此人捐了半个故宫,价值超100亿,晚年想住单间,被告知级别不够
文章图片
在20世纪30年代 , 20万大洋绝对不是小数目 , 一个普通的政府人员一年的工资不过60大洋 , 要想赚够20万大洋 , 就算不吃不喝也要300年 。 一时凑不够钱的张伯驹只得暂时放弃购买计划 。 虽然没有买成 , 但张伯驹没有放弃 , 一直关心着《平复帖》的下落 。
一年之后 , 溥儒的母亲病重 , 张伯驹立刻前去探望 , 并拿出10000大洋为她看病 , 赢得了溥儒的好感 。 不久后 , 溥儒的母亲还是因为病重去世 , 张伯驹又主动提出愿意借钱为其办丧事 。 经过种种事情之后 , 溥儒最终同意以4万大洋的价格 , 将《平复帖》卖给了张伯驹 , 就这样 , 一件国宝避免了流失海外 。 那么张伯驹是何许人也?为什么愿意花大价钱买下国宝呢?

张伯驹|此人捐了半个故宫,价值超100亿,晚年想住单间,被告知级别不够
文章图片
张伯驹出生于1898年 , 祖籍河南项城 , 父亲张锦芳 , 在他6岁那年 , 被过继给了伯父张镇芳 。 此人是袁世凯的兄嫂弟 , 如此算来张伯驹还是袁世凯的表侄 。 由于这层关系 , 年轻时张伯驹曾在袁世凯手下当兵 。 袁世凯死后 , 他看不惯官场的贪污腐败 , 辞官回家 。
当时父亲张镇芳已经不再做官 , 开始在天津开银行 , 几年下来 , 张家成了富甲一方的大富豪 。 虽然张伯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富二代” , 但他却不喜欢纨绔子弟的作风 , 相反 , 张伯驹喜欢的是读书、画画、看戏听曲 , 尤其是对收藏书画最感兴趣 。 只要遇到名人名画 , 张伯驹从不吝啬 , 宁愿一掷千金 , 也要将字画买下来 , 所以才有了前文购买《平复帖》的事情 。 为此他母亲多次劝他:“做官你不去 , 家里的银行你也不管 , 每天就知道摆弄古玩、字画!”
在买了《平复帖》之后的几年里 , 张伯驹又陆续买了大量的珍贵书画 , 包括李白真迹、杜牧手卷、黄庭坚书法等 , 为了买这些字画名品 , 张伯驹不仅花光了家产 , 甚至变卖了家中大量的房产 。 而最让后人敬佩的是他成功救下了号称“天下第一画卷”的《游春图》 , 避免了它流落海外 。

张伯驹|此人捐了半个故宫,价值超100亿,晚年想住单间,被告知级别不够
文章图片
根据史料记载 , 《游春图》是隋朝著名画家展子虔唯一传世的作品 , 备受历代画家的追捧 , 北宋年间 , 宋徽宗得到了这幅画后视若珍宝 , 亲自在上面题写“展子虔游春图” , 之后一直藏于皇宫之中 。 北宋灭亡后 , 此画流落民间数百年 , 到元朝时重新被收藏于皇宫中 , 明朝时期曾为严嵩等人收藏 , 清朝建立后 , 一直被藏于紫禁城中 。 1924年后 , 溥仪被赶出紫禁城 , 《游春图》作为珍宝一直被他带在身边 , 直到抗战胜利溥仪被俘 , 此画才再次流落民间 。
1946年的时候 , 《游春图》突然出现在文物市场 , 当时他的拥有者名叫马霁川 , 此人为了金钱正打算将画卖给洋人 。 得知消息的张伯驹立刻找到此人 , 表示愿意出钱购买此画 。 当时古玩行都知道张伯驹是爱国的文物保护者 , 马霁川决定借此敲他一笔 , 要价800两黄金 。 (以现在黄金每克350元计算 , 大概为1400万) 。 可马霁川不知道 , 张伯驹这些年为了买文物 , 已经将家中钱财花了个精光 , 根本拿不出如此多的黄金 。分页标题
为了不让文物流失国外 , 张伯驹只能将此事告诉报馆的朋友 , 让他们报道:“《游春图》是国宝 , 谁卖给洋人就是变卖国宝 , 是国家的罪人 。 ”事情闹大之后 , 马霁川迫于压力 , 最后同意卖给张伯驹 , 但最低也要200两黄金 。 为了筹钱 , 张伯驹只能将家中在北京的一套四合院卖了 。 据收藏大家马未都先生介绍 , 这座四合院位于北京弓弦胡同 , 占地15亩之多 , 原本是李莲英的一处房产 , 据说是仿照颐和园建造的 。 如果放到现在 , 光是这套四合院恐怕就要值几个亿 。

张伯驹|此人捐了半个故宫,价值超100亿,晚年想住单间,被告知级别不够
文章图片
张伯驹收藏文物、字画 , 绝对不是为了个人利益 , 而是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喜爱 , 以及避免国宝流失到国外 , 他曾说过:“黄金易得 , 国宝无二 。 我买它们不是为了钱 , 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 ”
【张伯驹|此人捐了半个故宫,价值超100亿,晚年想住单间,被告知级别不够】新中国成立之后 , 张伯驹决定将自己最珍贵的藏品全部捐给故宫博物院 , 让国宝能够被更多人看到 。 1956年 , 他第一次捐给了故宫8件珍品 , 包括西晋陆机《平复帖》卷、隋展子虔《游春图》、杜牧《赠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等 , 从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 , 这些字画都是唐宋时期的精品 , 每一件现在都是故宫的镇馆之宝 。
为了表扬他的奉献精神 , 国务院文化部决定奖励他20万元钱 , 可他断然拒绝了 。 并说:“我这辈子看到的文物太多了 , 买下的也很多 , 如今给它们找个好归宿 , 也就放下了 。 ”最后他之收下了文化部部长沈雁冰(茅盾)亲笔颁发了一个褒奖令 , 留作纪念 。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 , 张伯驹陆陆续续向故宫捐了100多件文物 , 每一件都是珍品 , 总价值超过100亿 。 据故宫的档案记载 , 当年宫中收藏的书画精品 , 有一多半都是张伯驹捐赠的 。

张伯驹|此人捐了半个故宫,价值超100亿,晚年想住单间,被告知级别不够
文章图片
不过在随后的十年运动中 , 张伯驹被下放到了地方 , 等到十年后重回北京的时候 , 他和妻子二人有一段时间连户口、住房都没有 , 只能委屈在一处大杂院中居中 。 为了生活 , 妻子只能给北京国画厂画5分钱一张的书签 , 两人才能勉强度日 。 后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下 , 慢慢的生活才有好转 。
1982年冬天 , 84岁高龄的老先生得了感冒 , 被送往北大医院救治 。 当时医院安排他住在一个八人间的病房内 , 老人怕被同房病人传染 , 就提出能否住一个单间病房 , 得到的回复是:不够级别 , 不能换 。 几天之后 , 老先生果然被同病房的人传染 , 得了肺炎 , 十几天后不治身亡 , 呜呼哀哉!
据传在张伯驹死后 , 还有痛心者到医院门口大骂:“你们知道张伯驹是谁吗?他是国宝!你们说他不够级别住单人病房?呸 , 我告诉你们——他一个人捐献给国家的东西 , 足够买下你们这座医院!”
在张伯驹的追悼会上 , 有人打抱不平 , 说张伯驹用一辈子保护国宝 , 最后全部捐给了国家 , 单单忘了保护他自己 。 也有人作诗说:“为人不识张伯驹 , 踏遍故宫也枉然 。 ”
参考文献:《往事并不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