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原来,在太空睡觉并不简单

很多人都好奇航天员在太空中睡觉的奇妙体验和感受 , 事实上在太空入睡比在地球上要困难得多 。由于太空没有熟悉的重力环境 , 航天员会丧失方向感 , 不能躺在床上睡觉 , 而是要努力适应悬在空中入睡 , 因此在太空睡觉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轻松舒适 。航天员如果休息不好 , 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 , 还会影响到身心健康 。那么 , 影响航天员睡眠的因素有哪些?
频繁交替的日出日落
航天员在地球上生活 , 习惯了以24小时为周期的生物钟 , 这个生物钟控制着人体内促进睡眠的激素(褪黑激素)与负责使人清醒的激素(皮质醇)分泌 , 也控制着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生理参数的周期 。在近地轨道飞行的航天器绕地球运转一周的时间是90分钟 , 相当于航天员一天之内要经历16次日出和日落 。这种昼夜规律的改变 , 会使人体的生物钟受到严重干扰 , 从而影响航天员的睡眠 。这时 , 一副遮光性强的眼罩就必不可少了 , 它能为航天员从视觉上模拟黑夜 , 从而提高航天员的睡眠质量 。

科学|原来,在太空睡觉并不简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航天员王亚平的太空睡眠
每时每刻的失重状态
太空中微重力环境造成的失重状态 , 会使人产生四肢与躯干分离的幻觉 , 航天员还会因醒来后发现身体下方没有任何支撑物而产生坠落的感觉 。失重使人体的血液和脏器都失去了重量 , 导致航天员下肢的血液流向头部和胸部 , 产生类似在地面上倒立的不适感 。此外 , 由于没有重力施加在脊柱上 , 脊柱伸展会刺激背部的神经和肌肉 , 引起航天员背部疼痛 。同时 , 在太空中睡眠时稍有活动 , 甚至是呼吸也会使航天员漂浮起来 。
因此 , 航天员睡觉时会钻进与舱体结构连接的专用睡袋中 。将睡袋固定在一定区域内 , 能对航天员施加一定压力 , 使其身体紧贴舱体 , 创造更加贴近地面的睡眠状态 , 这样不仅有利于航天员的睡眠 , 还能保障航天员的安全 。

科学|原来,在太空睡觉并不简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航天员刘洋在睡袋中休息
无法避免的舱内声音
【科学|原来,在太空睡觉并不简单】大多数人认为航天员身处在一片寂静的太空环境中 。然而 , 载人航天器里并不安静 , 声源主要来自载人航天器的生命保障系统 , 特别是风扇、方向推进器、抽水机、发电机和控制系统 。当航天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飞行任务上时 , 这些声音不会造成任何不适 , 但在休息、娱乐时会成为极大的干扰 。
不容忽视的身心疲劳
据研究 , 即使受过严格训练的航天员 , 如果72小时不睡觉 , 在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时也会发生绩效显著下降、差错率上升等情况 , 情绪会陷入焦虑引起疲劳 , 以至无法胜任关键任务 。睡眠不足还会影响基本认知功能 , 包括警觉性、认知速度和精度、工作记忆力、反应时间、注意力和敏捷度等 , 甚至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 影响飞行安全 。
因此 , 科研人员会对航天员的在轨睡眠进行精心安排 , 通过科学排班 , 使航天员能够合理地安排作息 , 保证睡眠的前后适应;其次 , 科研人员也会降低休息区的光照强度 , 营造夜间环境 。为了获得较好的空间睡眠质量 , 航天员在睡觉时一定要注意面部的开敞性 , 口鼻处要保持良好的通风 , 体位也得基本保持固定 。由此可见 , 在太空也得注意睡姿 , 否则想要睡个好觉可不简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