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国际时评:从容不惑 开放进取——深圳特区四十载的世界启示


新华国际时评:从容不惑 开放进取——深圳特区四十载的世界启示
文章图片
8月13日拍摄的深圳市区一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采访人员毛思倩摄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题:从容不惑 开放进取——深圳特区四十载的世界启示
【新华国际时评:从容不惑 开放进取——深圳特区四十载的世界启示】 新华社采访人员傅云威
40年,足以让躁动沉淀为不惑,让小渔村变身大都市 。
弹指一挥间,深圳经济特区迎来成立40周年 。这片昔日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早已崛起为创新之城、科技之都、开放高地 。这背后的世界眼光、大胆实践、正确选择和成功治理,构成了特区成功的密码,深刻启示着世界经济发展前路 。
特区成功源自世界眼光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西方经济经历多年滞胀后,陷入经济危机 。通货膨胀、需求不足、资本过剩的压力,倒逼西方推动产业转移,谋求国际经贸合作新机遇,世界经济行至十字路口 。
中国决策层以世界眼光,顺势而为,适时打开国门,成为西方技术和资本要素的吸纳者,开辟了中外经济大循环,让中国资源和人力禀赋充分发挥优势 。
而今,世界经济再度行至十字路口,疫情和保护主义推动供应链重构,压制国际经贸合作,全球化浪潮遭遇顶风逆流 。中国决策层适时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面对外部风浪,拥有超大市场和经济规模的中国如今更为镇定自信,进退有据 。

新华国际时评:从容不惑 开放进取——深圳特区四十载的世界启示
文章图片
1992年5月,在深圳市证券营业点门前,人们排队等候购买股票 。新华社采访人员潘家珉摄

新华国际时评:从容不惑 开放进取——深圳特区四十载的世界启示
文章图片
8月24日拍摄的深圳证券交易所 。新华社采访人员毛思倩摄
特区成功源自大胆实践 。在无先例、无经验的情况下,特区作为改革先行者,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大胆尝试,特事特办,尊重市场规律,接受国际规则约束,促成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让中国禀赋接受市场定价,嵌入全球价值链 。更多中国企业借此突破旧藩篱,更多外资企业得以拓展新领域 。
中国的特区实践证明,封闭保守没有出路,唯有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才能与时代同行并进,开放才能促进国内外资源高效配置,实现产业结构跃升、互利合作共赢 。
特区成功源自稳妥方式 。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特区让大国有条件在改革前沿,不断探索和突破,坚持对了就上,错了就改,尝试各种可能性;另一方面,设立防火墙,把风险控制在一隅,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改革,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而最大限度避免全局性、颠覆性错误 。
而今,这种“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稳妥方式,仍然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延续,从自贸区建设到区域协同发展,再到资本市场改革,中国始终秉持大胆尝试、审慎推进的方式,在创新与守正、突破与坚守之间保持平衡,为希望改革图强的国家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
特区成功源自健康的政商关系 。稳妥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治理的永恒课题 。40年来,历届执政者充分尊重市场力量,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让深圳成为创业者的天堂 。今天,深圳拥有民营企业197万家,贡献了全市GDP的四成,纳税六成,就业七成,专利九成,从根本上来说,这得益于健康和谐的政商关系 。
当前,在保护主义支配下,某些西方国家逆流而行,以行政力量干预扭曲市场力量,希望借此改善产业结构、激发发展动能,其结果只会压抑创新,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这方面,奉行亲商惠商、放水养鱼的中国特区治理智慧,为“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治理提供宝贵镜鉴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