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评:预防精神障碍患者闯祸,制度尚需细化
8月26日红星新闻报道,当天四川广汉警方就一起突发事件通报:“24日下午一男子在广汉市某店购买奶茶时,突然扇了身旁一名女孩一巴掌 。当晚,女孩家长报警后警方立即开展调查 。经查,打人男子曾有精神病史,并在接受药物治疗,此前无肇事肇祸行为 。事发时该男子认为身边女孩踢打了他,动手扇了女孩一巴掌 。目前,被打女孩及其家长已接受该男子家人道歉,并就此事达成谅解协议 。打人男子现已被送往精神病医院接受封闭治疗 。”
监控视频显示,事前两人并无肢体接触,迎面被打后,女孩身子大幅度后仰消失在监控区域 。受到惊吓的还有不少网友,事发之毫无征兆、男子出手之重,令人直呼“可怕” 。警方及时的调查和通报,有效缓解了关注者的紧张情绪,尤其得知女孩一家已表示谅解,被打男子也开始接受封闭治疗,无疑是一个令人相对安心的处理结果 。然而,从避免此类事件再发的角度,对于疑似精神障碍患者涉嫌做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该如何界定、归责、预防再犯等等诸多具体问题,并未随着通报一同消失 。
称男子行为系“疑似”“违反”,是基于“曾有精神病史”说法,但事发时该男子是否处于发病状态,与女孩被打之间是否确系因果关系,即男子是发病伤人,还是处于完全行为能力状态下随机故意伤人,目前未见法定机构对此事作出相关诊断结论或鉴定给予证明 。这不仅涉及事实,还涉及对男子处理是否科学,尤其是当前处理措施是否足够避免男子再犯 。
这个责任不在警方,而主要在监护人 。根据精神卫生法第32条规定,只有患者或其监护人可以申请诊断或鉴定;另外该条款还规定“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应当实施住院治疗 。肇祸男子从自由购物到接受封闭治疗,可以看到,患者或监护人此前选择了非封闭治疗方式 。那么,对于“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情形,监护人是否确尽应有的注意义务呢?
既然双方已经达成谅解,可能包括了对监护人一定程度上过失的谅解 。可无论从保护公众安全还是患者自身健康安全的角度,预防远比事后处理更重要 。有学者曾对172例重复违法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首次违法后未进入法律程序的占59.3%,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仅12.2% 。类似广汉男子,行为尚未达到刑事诉讼法上强制医疗的程度,如果确系因发病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那么,从预防的角度进行处置、收治,当前规定确实模糊,现实中操作乏力,因而更复杂 。
对此,有国家采取了附条件释放式强制医疗,对监护人和相关机构课以更多的法定责任,来明确和提高对“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情况的注意义务,以更有效地预防精神障碍患者为祸、再为祸 。
【法治时评:预防精神障碍患者闯祸,制度尚需细化】患病无罪,但从制度上预防借病伤人、带病伤人,尤其处在发病犯罪、发病违法之间的模糊地带上,还需要我们做更多工作 。
- 夜店|秘鲁夜店踩踏事件进展:派对组织者或被预防性监禁
- |侯马经济开发区: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工作
- |江安县2020年预防接种技能竞赛 决赛进行中
- 预防|肝癌有哪些预防方法
- 患卵巢癌的风险|肥胖女性更易得卵巢癌?不止,这7个危险因素要警惕,早知道早预防
- 残疾儿童|关爱残疾儿童 西盟开启残疾预防知识“普及模式”
- 自行车|预防未成年人骑电单车 美团将研发人脸验证技术用于开锁验证
- 病人|正确认识结核病,科学预防效果好
- |我区举办残疾预防宣传日公益笔会活动
- 秋燥|预防秋燥应当多吃甘润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