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读书|张德芬:想把日子过好,就要去“争”


文 | 李不易 · 主播 | 亚楠
十点邀约作者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话:
“女儿两个字 , 极尊贵 , 极清净的 , 比那阿弥陀佛、原始天尊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你们这些浊口臭舌 , 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 。 但凡要说这两个字时 , 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口才可 。 ”
在曹雪芹眼里 , 女性贵比金尊 , 洁如玉质 , 却也娇若百花 , 易受摧残 。
正因如此 , 也许每一个女人在漫漫人生途中都需要遇到这样一个“人生导游”:她和善细腻 , 聪慧温婉 , 淡若春风 , 亲如至友 。
她曾走过你人生的过去 , 现在和将来 。 她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如何遇山过山 , 遇雨撑伞 。
她就是张德芬 , 百万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的作者 。 她很认可万茜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里说的一句话:“女人是可以帮助女人的” 。

十点读书|张德芬:想把日子过好,就要去“争”
本文插图
十几年来 , 张德芬致力于修心、内省、参悟人生真谛 , 并引领万千女性走出生活泥沼 。
她在《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中诚挚地对读者说:“亲爱的 , 我希望你少吃一点我吃过的苦 。 ”
直面自我 , 永不嫌迟
《一代宗师》里 , 宫二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 , 见自己 , 见天地 , 见众生” 。
寻找自我 , 本就是一大难题 , 很多人终其一生 , 都没有遇见过真正的自己 。
对于张德芬来说 , “见自己”也是一场人生的持久战 。 为了迎合别人 , 她用前半生去“顺从” , 为了寻找自己 , 她用后半生去“叛逆” 。
张德芬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 , 在她留学时父母连保证金都付不出来 。
因为父母对她要求严格 , 所以她自幼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 , 为了让父母开心 , 她会主动放低姿态 , 无条件忽略自己的感受 。
小的时候 , 母亲不希望她对父母有任何隐瞒 , 所以她从不会把自己反锁在屋子里 。
上大学时 , 她喜欢文学 , 但因知道父母一心希望自己能够出国留学 , 她忍痛割爱 , 默默将“文学”二字从心中划去 , 最终选择了企业管理专业 。
感情路上 , 张德芬也曾被父母的意志左右 。 大学第一次谈男朋友 , 遭到母亲反对 , 母亲的做法是直接找到男生谈话 , 将他们拆散 , 这期间没有在乎过她的感受 。 对待婚姻也是如此 , 外在“匹配”的重要性 , 超过了内在的感觉 。
在父母与他人期望的层层包裹下 , 人到中年的张德芬却发现自己越来越痛苦 , 迷茫 , 夜夜失眠 , 难以心安 。
回顾自己前半生:台湾大学毕业后担任新闻采访人员 , 新闻主播 , 后来出国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读MBA , 30多岁进了一家世界级的大公司 , 40岁的那年担任亚太地区营销高管 。
事业有成 , 婚姻幸福 , 还有两个孩子承欢膝下 。 她拥有世俗所羡慕的一切 , 可是她却在这时得了抑郁症 。
为了找到幸福的答案 , 她辞掉令人艳羡的工作 , 开始进行对“个人成长”领域的探索 , 这一钻研 , 就长达四年 。
在这期间 , 母亲希望她成为一个基督徒 , 她没有去做 , 父亲希望她利用空闲时间充实自己 , 去北大读博 , 她也没有去做 。
她已经44岁了 , 她决定为自己而活 。

十点读书|张德芬:想把日子过好,就要去“争”
本文插图
在修心的路上 , 她找回了失散多年的“自我” , 在这一个阶段 , 她写完了《遇见未知的自己》 。 出乎意料的是 , 这本书出版后 , 火到需要不断加印 , 截止目前 , 单本销量超800万册 , 并依旧稳居心灵成长类书籍的热销榜 。
后来她明白 , 向内探求 , 获得自我认同 , 才是人生的真正开端 。
现代社会中 , 外界的评判标准给女性施加太多的枷锁:父母面前 , 你要规矩大方 , 乖巧懂事;进入社会 , 你要能够经济独立 , 学会身材管理 , 成家之后 , 要能够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 相夫教子 。分页标题
兼顾工作和家庭的手忙脚乱 , 很容易让女性迷失自我 , 丧失勇气和能量 。
张德芬却用自身经历告诉我们 , 对于女性来说 , 比“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更重要的是 , 成为你自己 。
只要能够唤醒自我 , 何时开始都不算晚 。
平和中庸 , 不急不躁
有人说 , 女人如水 , 有水的坚韧 , 水的清灵 , 水的温柔 。
很多时候 , 温柔往往会成为一个女人最有杀伤力的武器 , 张德芬正是依靠温柔的力量 , 帮助孩子顺利渡过了人生的叛逆期 。
张德芬的儿子第一次跟爸爸吵架时 , 怒气冲冲地打电话给她 , 扬言说自己要离家出走 , 她没有像其他母亲那样哭闹 , 抱怨 , 或者逼孩子认错 。 而是关切地说:“好啊 , 你要不要等妈妈回来帮你收拾行李 , 要住哪里 , 妈妈帮你安排好 。 ”
第二次 , 儿子又要离家出走 , 于是她再次提出帮儿子找酒店 , 面对她的尊重与耐心 , 儿子再也没有选择这样极端的方式与父母对抗 。
在孩子的功课上 , 张德芬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 。 她说 , 儿子从初三到高一的时候功课都很烂 , 老师因故嘲笑他:“爸妈都是名校 , 你怎么会这么差呢?”
张德芬得知后 , 没有气急败坏地训斥儿子 , 而是语重心长对他说:“孩子 , 功课是你自己的事情 , 你要知道 , 我是没办法帮你念书的 。 ”

十点读书|张德芬:想把日子过好,就要去“争”
本文插图
得到了张德芬温柔的劝导 , 儿子到了高二时成绩突飞猛进 , 高三时全校在上千名学生中选一个优秀模范生 , 选到的正是他 。
但是 ,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 , 仅仅有“温柔”还不够 , 还要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 因为温柔只是一种通往目地的手段 , 你需要知道自己向往的事物 , 才可能有努力的目标 。
比如你想要甜蜜的爱情 , 就要在意自己的妆容和谈吐;想要职场晋升 , 就要更深入钻研业务;想要孩子性格好 , 就要花费更多时间陪伴他们 。
张德芬在新书《好的爱情 , 要有敢要的底气》中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女人在追求自己希望得到的爱与温暖时 , 要学会“温柔地敢要” 。
她用自己与儿子的关系举例:随着年纪渐长 , 她愈发渴望身在异国的孩子能早日回国生活、工作 , 陪伴自己 。 但她从不用命令或者祈求的语气 , 只是在与儿子的聊天中 , 时不时地提到“如果你在妈妈身边就好啦” 。
于是 , 儿子在了解妈妈生活得很好、没有心理负担的前提下 , 也开始认真思考回国发展的问题 。
这就是温柔地“敢要” , 不要用过于强势或者弱势的姿态 。
一个人过于强势 , 只会让周围的人感到不安和压迫 , 过于软弱 , 又会让自己被他人轻易看低 。 只有言语温柔 , 姿态从容 , 才能平等地、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对方的决定 。
因此 , 学会温柔争取 , 是一种“中和”的智慧 , 更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
内心强大 , 无往不胜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 , 即便是条件优渥的人 , 也有无数的沟沟壑壑 。
2014年6月 , 张德芬正出远门 , 准备一场演讲 , 哥哥打来电话 , 告诉她母亲检查结果是恶性肿瘤 。 于是 , 在从机场到酒店的过程中 , 张德芬一路都在处理这件事 , 联系医生 , 告知亲朋 , 以及安排住院计划 。
次日 , 演讲台上的她依旧面带微笑 , 语气温和 , 丝毫不露疲惫与感伤 。
虽然想象到母亲要经受的痛苦时 , 还是会感到一阵阵心疼 , 但是在那个当下 , 她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 , 平静面对听众 。
她告诉自己 , 这就是人生中的无常 , 内心强大的人都懂得 , 当苦难来临时候不应想办法逃避痛苦 , 而是要勇敢地面对痛苦 。
正如她一直铭记一位智者说过的话:不要在一帆风顺的时候装成修行人 ,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变成普通人 。分页标题

十点读书|张德芬:想把日子过好,就要去“争”
本文插图
对于张德芬来说 , 她的感情经历 , 本就像一次次难以避免的劫难 。
让她最痛苦的 , 就是50岁时与伴侣友好分手 。 在知天命之年 , 却要面对骤然到来的感情空窗 。 从热闹到孤寂的切换 , 她再一次经历了“灵魂的暗夜” 。
但她没有就此消沉 , 而是开始反思、剖析自己的情感和内心 。 最终 , 写成了一本痛、爱交织的《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 。
除此之外 , 张德芬的事业也并非一路坦途 。
她曾有过一些失败的投资 , 也被合作伙伴辜负过 。 但她没有让自己陷入长时间愤懑和低落的情绪中 , 而是劝自己跟这件事和解:自己从中得到了经验和教训 , 就当是交了学费 。
亲人的疾病、感情的波折 , 事业的插曲 , 舆论的质疑 , 都没有让张德芬一蹶不振 。 在她看来 , 只要自己修行到了 , 内心足够强大 , 那么所有事情都会豁然开朗 。
易卜生曾说:真正的强者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 , 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 , 他们善于从顺境中看到阴影 , 从逆境中寻找光芒 , 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
张德芬这一路走来 , 在顺境中追寻自我 , 在困境中体味人生 。 不被赞誉迷惑 , 不因苦难低头 , 正是内心强大的人与自己的较量 。
心怀温暖 , 一生向阳
张德芬说:“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 , 都将为你服务 , 那你就能有爱 。 ”
这正是她向读者提倡的:“给自己良好的心理暗示”
正如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有一句话是:“一切都会变好 , 一切都会变好” 。 积极的心理暗示会由一种美好夙愿转化为坚定不移的信念 , 进而成为一种为人生提供行动力的能源 。
《圣经》之中 , 上帝说要有光 , 于是就有了光 。
没有“要” , 何来“有” , 没有“心想” , 何来“事成”?
这么多年来 , 张德芬在心灵成长的领域不断摸索 , 越走越深 , 也越走越坦然 。 她发现 , 唤醒、疗愈、创造 , 其实都是有方法的 , 这其中的方法之一 , 就是对未来抱有希望 , 对自己怀有信心 。
她鼓励读者:当你向宇宙宣布你的愿望时 , 你必须要非常相信你会得到它 , 你要散发出去的 , 应该是已经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的感觉 。
在她看来 , 爱与诚 , 是通向幸福的天梯 , 想要获得爱 , 就要先相信世间有爱 , 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
《道德经》有言:“同于道者 , 道亦乐得之 。 同于德者 , 德亦乐得之 。 ”只有心向往之 , 才有可能真的得到 。
张德芬说:“你相信什么 , 你就会成为什么 , 上天不会阻止你获得好东西 。 ”
对美好生活有所期许的人 , 必然心存善意 , 眼含柔情 , 见青山妩媚 , 见江河壮阔 。
【十点读书|张德芬:想把日子过好,就要去“争”】 即使这一路上跌跌撞撞 , 只要希望不灭 , 你我终将会穿越重重人生业障 , 拥抱爱与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