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时代的经典记忆:古龙小说连载版逸事
_本文原题:武侠时代的经典记忆:古龙小说连载版逸事
在报刊连载小说:经济、身份、地位的象征
从古龙武侠小说问世 , 到逐渐被人所知 , 再到后来得享盛名 , 连载版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 报刊作为传统媒介 , 几乎无处不在 , 一部小说连载数月甚至数年 , 累积起的读者量非常可观 。 连载版与旧版最大的不同 , 就是其实时性和当下性 。 也就是说 , 文字一经发表就永无更改 。 不可能有二版、三版或更多版 , 更不可能通过再版加以修改和更正 。
连载小说又有很大的随意性 , 比如出版方为控制版块面积删字并段 , 为增强阅读效果擅自增加或修改标题 。 以《中国时报》连载的《天涯·明月·刀》和《明报》连载的《陆小凤》为例 , 前者丢段不说 , 居然还少了著名的“楔子” 。 而后者却将楔子并入正文 , 中间居然连分隔符都没有 。 于此可见 , 这些报纸连载固然名声久著 , 但文本却难称尽善尽美 。
但要注意的是 , 杂志连载因为有更大排版空间(动辄数页甚至十数页) , 就较少出现报纸连载的这些问题 , 如《武侠春秋》和《武侠世界》连载的古龙小说 , 就多以版式精良著称 。 此外《时报周刊》连载的“大武侠时代”系列 , 八开的版面 , 本身就显大气 , 古龙超拔野逸的文字 , 配上胡泽民、李林绘制的插图 , 可谓必收之妙品 。
报刊连载不但为出版发行方争取到一定的关注度 , 还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武侠作家的兴起和长篇武侠小说的兴盛 。 以报纸副刊为例 , 叶洪生曾形象地称其为“兵家必争之地” 。 翁文信更进一步撰文点明报刊连载的重要性:
对武侠作家而言 , 在杂志或副刊上发表武侠小说的主要目的 , 亦不在稿费的收入或扩大读者群属性的考虑 , 而是在武侠小说界内增加知名度 , 以此作为向出版商要求更高稿酬的依据和在原有的武侠消费市场中扩张自己的地盘 。
这段文字表明 , 在报刊上发表小说 , 不但跟经济效益挂钩 , 还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
从连载版一窥新派武侠大宗师是怎样炼成的
综观各方资料 , 已知有百余部古龙小说在报刊上连载过(含重复连载) , 这也变相证明了古龙的卓然成就和他在武侠小说创作领域的龙头地位 。 在此期间 , 有几个片断不可不提:
一、1972年:“陆小凤”系列接棒《鹿鼎记》
金庸 , 是与古龙双峰并峙式的人物 , 他既是写武侠小说的宗师 , 也是香港《明报》的创办者 。 当他在《明报》上连载完《鹿鼎记》 , 就将目光投向了古龙 。 据说古龙接到金庸约稿信后 , 有些意外 , 也略略有些兴奋 , 尽管那时的他已经声名显赫 。 古龙与金庸不同 , 金庸封笔时已经功德圆满 , 走到了一个从来无人达到的高度 。 而古龙却仍在高竖“求新求变”的大旗 , 顶着舆论压力写作 。 “陆小凤”系列能够接棒《鹿鼎记》 , 既代表了前辈对晚辈的期许 , 也代表金庸对古龙式武侠小说的真正认可 , 这两点完全可以成为古龙兴奋的理由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在《时报周刊》上连载的“陆小凤与西门吹雪》插图
二、1974年:《天涯·明月·刀》惨遭腰斩
《天涯·明月·刀》于1974年4月开始在《中国时报》上连载 , 总共只推出45期 。 至“孔雀终于走进了这屋子 , 走进来的时候 , 他的手已缩入衣袖 , 指尖已经触及了孔雀翎”处惨被腰斩 。 究其缘由 , 有这样几种说法:分页标题
《天涯·明月·刀》连载于《人间》副刊竟被腰斩 , 原因是许多读者不习惯古龙的快节奏 , 蒙太奇笔法 , 去函报社表示要“退报” , 吓得报社老板仍请东方玉之流连载 , 而中断了古龙的作品 。 (陈晓林《关于〈古龙全集〉的一些疑问及回答》)
因文风跳跃 , 读者大惑 , 东方玉等人趁机向老板施加压力 , 报社被迫腰斩古龙 。 (曹正文《在古龙读书的地方》 , 转述陈晓林语)
大作家常常脱稿断稿 , 纪律不彰 , 加上也不是太受欢迎 , 我的主编上司忍痛腰斩了小说连载 。 (詹宏志《第一件差事》)
后来古龙红了以后 , 有点想写哲学的东西 , 于是写了《天涯·明月·刀》 , 在《中国时报》连载 。 余纪忠看了之后 , 可能觉得在武侠小说里谈人生谈哲学 , 节奏太慢了 , 很不满意 , 下令停了他这本小说的连载 , 所以这本小说最后没有写完 。 (张文中《薛兴国访谈》)
曹正文转述陈晓林的话 , 但进一步指出东方玉等人是主动落井下石 , 而非被动接受邀稿 。 詹宏志提到连载腰斩的部分原因是古龙“常常脱稿断稿 , 纪律不彰” , 从腰斩后古龙的痛苦回忆来看 , 《中国时报》在其心目中非常有分量 , 常常脱稿倒不至于 。 但这也算詹的一家之言 , 聊以记录 。 薛兴国与前几者的说法可以相互印证 , 他口中的“余纪忠” , 就是《中国时报》的老板 。
综合各家说法 , 《天涯·明月·刀》的写作手法在当时不被某些人接受应该是事实 。 古龙亦曾坦言:“而一部在我这一生中使我觉得最痛苦 , 受到的挫折最大的便是《天涯·明月·刀》 。 ”(《一个作家的成长与转变——我为何改写〈铁血大旗〉)
三、1976年:《碧血洗银枪》成功“复仇”
在《天涯·明月·刀》惨遭腰斩后 , 《碧血洗银枪》能够再次登陆《中国时报》 , 评论界几乎一致认为是《中国时报》低头的结果 , 更有人说这是属于古龙的“王子复仇记” 。 时任《人间》副刊主编的陈晓林证实:
【古龙|武侠时代的经典记忆:古龙小说连载版逸事】我接任后 , 坚持古龙是最有才华和创意的武侠作家 , 仍请古龙开新稿 , 并告知报社老板 , 如不同意 , 我即辞职 。 (《关于〈古龙全集〉的一些疑问及回答》)
再据詹宏志回忆 , 可知内有故事 。 当时他初出茅庐 , 担任副刊的助理编辑 , 授命向古龙约稿 。 因为陪古龙痛饮而被其看好 , 从而约稿成功 。 其中有段回忆很有意思:
古龙突然又笑了起来:“你知道吗?我不喜欢写稿 , 写稿太不好玩了 。 ”我摇摇头 , 我太年轻了 , 听不懂这句话 。
下车时我还步履不稳 , 古龙扶我下车 , 回到车上 , 又摇下车窗:“嘿 , 小朋友 , 你够意思 , 我给你写稿 。 ”(《第一件差事》)
“写稿太不好玩了” , 是标准的“古龙式”用语 , 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 如果我们返回头仔细再看陈晓林所言 , 发现他和詹宏志的叙述并不矛盾 。 很可能是陈晓林先向老板争取 , 再派詹宏志向古龙约稿 。
四、1981年:《剑神一笑》存在代笔
《剑神一笑》在《明报周刊》连载时 , 名为《陆小凤与西门吹雪》 。 对于是否存在代笔 , 各家认知有所不同 。 翁文信说是“古龙口述 , 代笔者一字一句如实记录下来” 。 (《古龙一出 , 谁与争锋》)这种帮助“一字一句如实记录”的写作手段 , 虽也是代笔 , 但已经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代笔 , 完全可视为古龙独立创作 。 这个“代笔者”是谁 , 翁文信没有说 , 据许德成证实 , 此人就是古龙的弟子丁情 。 但小说结尾并不是由古龙和丁情完成 , 而是另有他人代笔 , 至于是否为网络上流传的薛兴国 , 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
如果单看万盛结集本 , 也只能从字句风格上加以判断 。 而《明报周刊》连载本 , 却可以从文字以外的方面 , 比如根据断稿的情况来分析 。 小说曾在第一九七至二二五期连载 , 其中第二○九期、第二一四期、第二一七期、第二一九期未刊登 , 如果古龙在前三期就找人代笔 , 不可能会出现断稿的现象 。 经过探究 , 笔者认为从第二二○期开始 , 至第二二五期 , 约有四章的内容 , 最有可能是代笔者所写 。分页标题
五、2008年:《银雕》问世惹争议
《银雕》与《剑气书香》同为古龙佚作 , 但它比后者更鲜为人知 , 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怀疑这部书是否存在过 。 因为数十年来 , 几乎所有的古龙年表都未提及 。 幸好这部书的结集本(玉郎版)在2008年7月现身于拍卖网 , 被笔者买下 , 随之在网络上引起真伪热议 , 后经陈舜仪深入挖掘 , 彻底证实了《明报周刊》连载版的存在 , 并厘清连载的时间和期数 。
回看这些片段 , 我们就会知道古龙这位新派武侠大宗师是怎样炼成的 。 其间经历绝非一帆风顺 , 他也有被人否定后的痛苦 , 也有不为人知的烦恼和艰辛 。 金庸是在改良旧派武侠基础上卓然成家 , 而古龙则完全是别开天地 , 自我作古 。 从创新的角度看 , 古龙更为不易 。
- 引领时尚新时代|孟美岐脚伤不愈,却解锁了帆布鞋新穿法,“一鞋两用”还能省钱!
- 引领时尚新时代|说陈乔恩胖我还不信,但她的确要绑10根“面条”来瘦手臂,有毒
- 经观汽车|中国豪华车10年之变:BBA的争霸变迁史与意料外的“新黄金时代” | 经观汽车
- 肖东敏|这个时代还赚不到钱?说明你笨和懒!
- 武侠|梁山108将都是武林高手吗?其实只有1位绝顶高手,5位一流高手
- 吃货|王小锅回转火锅,围在一起的记忆
- 穿搭|看了娄艺潇穿的这款“棋盘裙”,才知道什么是“新时代好身材”
- 太平洋汽车网|后浪们,当下或许是你进入汽车行业最好的时代
- 烹饪|五香茶叶蛋
- 榕树|开启网文时代的榕树下,最终迷失在了黑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