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是如何被篡改,又是如何被“重新发现”的

尼采逝世120周年 | 他是如何被篡改 , 又是如何被“重新发现”的?新京报书评周刊今天(8月25日) , 是德国哲学家尼采逝世120周年的忌日 。 这位思想史上的巨人在1900年去世 , 其思想遗产深刻地影响了二十世纪的的哲学思潮 , 并引发社会深刻变革 。许多人都知道 , 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曾篡改尼采的文章 , 使得尼采思想成为第三帝国的重要思想 。 在二战后 , 在法国知识分子圈里 , 尼采开始被“重新发现” 。 德勒兹所写的《尼采与哲学》 , 成为了尼采思想在法国哲学史上的转折点 。 尼采的思想从此深刻地改造了法国“后现代”哲学甚至人文学科的面貌 。说到法国哲学的“新尼采主义”转向 , 我们不得不提到该运动的旗手德勒兹和福柯 。 其中 , 德勒兹的《尼采与哲学》是该转向的最重要的转折点 。 因此 , 德勒兹是我们理解尼采思想在法国哲学流变中的重要人物 。 理解德勒兹有助于我们理解尼采思想在当代法国哲学里的变迁 , 也有助于我们去除尼采身上第三帝国的阴影 。在1962年《尼采和哲学》出版之后 , 尼采成为了法国后现代哲学家的“显学” 。 我们今天所接触到尼采思想的形态 , 大部分也是经由这些法国后现代左翼哲学家“转译”过来的 。 尼采到底是如何影响了战后的法国后现代哲学的?德勒兹又是如何理解尼采的“权力意志”和“永恒回归”的?以下经出版社授权 , 摘选自《尼采与哲学》的修订后记 , 略有删节 。
尼采是如何被篡改,又是如何被“重新发现”的
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 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 , 德国哲学家、思想家 。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 《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 。原文作者 | 周颖摘编 | 徐悦东
尼采是如何被篡改,又是如何被“重新发现”的
《尼采与哲学》 , [法] 吉尔·德勒兹著 , 周颖、刘玉宇译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2016年8月 。1德勒兹对尼采的解读 ,是法国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尼采与哲学》是德勒兹的早期作品 , 1962年付梓刊行 , 反复再版 。 有论者甚至说它的问世像一枚重磅炸弹 , 搅扰了法国知识界的神经 , 开启了一场后现代主义的地震 。 这地震是否由德勒兹引发 , 我没有做充足的研究 , 不敢妄言;不过 , 上世纪60年代之前 , 虽有巴塔耶、克罗索夫斯基、布朗肖等人绍介尼采 , 但直到《尼采与哲学》问世 , 尼采才真正受到法国知识界的重视 , 成为思想家寻求灵感和动力的源泉 , 却是不争之事实 。 可以说 , 德勒兹的尼采解读 , 是法国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
尼采是如何被篡改,又是如何被“重新发现”的
吉尔·德勒兹(1925—1995) , 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 。 德勒兹的研究 , 大致有两块: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 。 自1953至1966年 , 德勒兹致力于解读卢克莱修、休谟、康德、莱布尼茨、斯宾诺莎、柏格森和尼采——说是解读 , 其实有借他人之弦 , 谱自家之曲的意味 。 对古典哲学的反思 , 将要勾勒出德勒兹自己的思想轮廓 。 果不其然 , 迨及20世纪60年代末 , 德勒兹通过《差异与重复》和《意义的逻辑》 , 完成了从深入清理古典哲学到建构自己哲学的转向 。 二是美学与文化 , 涵盖文学、电影、建筑、美术等领域 。 他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 , 比如《时间影像》、《卡夫卡——为弱势文学而作》、《反俄狄浦斯》、《千高原》(后三种与菲利克斯·迦塔利合作撰写) , 对北美的文学理论发生了持久深厚的影响 。1967年 , 由意大利学者柯利和蒙迪纳利担任统一主编的《尼采全集》(Nietzsche Werke)在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同时面世 。 法文版的主编就是德勒兹和福柯 , 两人还合写了导论 。 其中第12、13卷依照时序收入了尼采作于1885年秋至1889年初之间的全部残篇遗稿 , 包含了尼采妹妹伊丽莎白1898年编辑的《权力意志》 , 但不再使用《权力意志》的书名 , 因为《权力意志》一书——据同年10月德勒兹接受《新观察家》采访时的说法 , 原本是伊丽莎白为了取悦纳粹政权 , 将尼采遗作做断章取义的摘取 , 拼凑而成 。 她不仅对尘嚣日上的纳粹事业表示支持 , 而且嫁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反犹分子 。 德勒兹形容伊丽莎白的举措极为有害 , 篡改、损害了尼采的思想 。《尼采与哲学》第一章以“悲剧”为题 , 清理尼采的悲剧哲学、悲剧文化和悲剧思想 。 德勒兹指出 , 尼采悲剧的要义 , 是肯定多元和多样的生命 , 反对哲学史上以苏格拉底、基督教、黑格尔为代表的否定生命的倾向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将本质与表象视为哲学中最重要的二元对立:现实世界是表象 , 瞬间即逝 , 无足轻重 , 永恒本质只有在这表象的背后 , 在另一个世界才可寻得 。 既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 超越生命求真理 , 于是生命成为虚假表象的代名词 , 只有非难作为表象的生命 , 才能走向作为本质的彼岸世界和终极真理 。 基督教呢 , 作为柏拉图主义的一种变形 , 弄出一个“原罪”的概念来 , 在生命的源头就烙上罪恶印记 , 让人感到“内疚” , 自愿接受惩罚 , 承受苦难 , 不如此不可以赎清罪孽 , 不如此不能升入天堂 。 “内疚”、“罪与罚”、“痛苦的内向化” , 德勒兹说 , 通通是基督教的新发明 。 而黑格尔的苦恼意识 , 在他看来 , 也是内疚意识的翻版 , 至于否定之否定 , 更是将一和多施予辩证的综合 , 巩固统一和本质的首要地位 。 对于黑格尔的辩证法 , 德勒兹不以为然 , 认为它“并未意识到诸种力及其本质与关系所由生的真正因素” 。 尼采的路数与上述三种倾向恰好针锋相对 。 他反对否定生命 , 要求肯定生命 , 甚至要求肯定生命中的痛苦 , 肯定多样性、生成和差异 。从黑格尔到尼采 , 不是德勒兹一人的转向 , 而是法国哲学的一个大转向 。 正如凯尔纳和贝斯特所言 , 由于“人们对左派的厌恶 , 以及1968年五月事件中包含的政治力量的复杂性” , 当时整个法国思想界出现了背离马克思主义 , 寻求马克思、黑格尔、辩证法之替代物的倾向 。 这个转向 , 名之为“新尼采主义”也好 , “尼采的复兴”也好 , 虽然不是德勒兹一人的独角戏 , 却实实在在是以他与福柯为先导 , 为领唱的 。德勒兹用了一整章的篇幅来谈“批判” 。 头一节便是“人文科学的改造” 。 这雄心勃勃的标题 , 说明德勒兹一早就怀抱鸿鹄之志 , 要依凭尼采来改造法国哲学甚至人文科学 。 一讲批判 , 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康德 。 事实上 , 《尼采与哲学》问世不久 , 德勒兹紧接着就出版了一本小册子 , 名叫《康德的批判哲学》(la Philosophie Critique de Kant) 。 显然 , 康德也令德勒兹着迷 。 不过 , 着迷归着迷 , 德勒兹仍然认为康德的批判不够彻底:它质疑了传统的理性、灵魂、上帝和世界等概念 , 却依然给真、善、美留出了一方不可触碰的圣地 。 基于这个认识 , 德勒兹指责康德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批判:“他把批判当成一种力量 , 认为它应该针对一切企图占有知识、真理和道德的要求 , 却并不需要针对知识、真理和道德本身 。 全面批判就这样变成了妥协的政治学 。 ”德勒兹指出 , 康德作为这些价值的臣服者 , 把价值移出了批判领域 。 真正将批判贯彻到底的是尼采 。 那么批判的任务在尼采那里是如何实现的呢?通过系谱学的方法 , 德勒兹说 。分页标题
尼采是如何被篡改,又是如何被“重新发现”的
少年时期的尼采 。旧的人文科学需要改造 , 因为它“无视力的起源和系谱乃是随处可见的显然事实” 。 科学家 , 不管他是人文的 , 还是自然的 , 都喜欢声称自己热爱事实 , 尊重真理 。 可事实是什么?真理又是什么?尼采回答:“事实不过是一种阐释 , 真理无非是表达一种意志” 。 传统观念认为 , 真理具有稳定、超越、恒久的价值 , 而价值是评价的先决条件 , 影响和左右着每一次具体的评价 。 因而 , 寻求具有这种价值的真理 , 乃是哲学的首要任务 。 德勒兹笔下的尼采却拿起他的铁锤 , 冲我们大喝一声:错啦!评价和评估的视角才是价值的先决条件 , “后者自身的价值是从前者那儿衍生而来的” 。 价值如何获得自身价值 , 如何被创造 , 德勒兹说 , 这是比传统哲学更深刻的问题 , 也是尼采意义上的系谱学和批判哲学 。 所以 , 相比于事实和真理 , 后面的问题更重要:谁想要真理?宣称“我在寻求真理的人”想要什么?他表达什么样的意志?怎样区分系谱学家和形而上学者?端看他问什么样的问题 。 “什么是美?”“什么是正义?”这是柏拉图式的提问 。 “哪一个是美?”“哪一个是正义?”这才是与辩证法相对的系谱学问题:“在尼采看来 , ‘哪一个’的问题意味着:哪些力支配着给定的事物?哪种意志占有了它?哪一个被表现和彰显 , 哪一个被隐匿?只有‘哪一个’的问题才能把我们领到本质的问题上 。 因为本质只是事物的意义和价值;本质由与事物密不可分的力和与力密不可分的意志确定” 。 位于德国著名古城瑙姆We位于德国古城瑙姆堡的尼采故居 。2尼采的“权力意志” ,并没有“武力和暴力”的意思 ,而是内在的意志力 , la force , 是德勒兹在尼采的著述中抓住的关节点 , 通过这关节 , 导引出更重要的“权力意志” , 以及多样性 , 生成 , 能动与反动 , 肯定与否定等其他核心概念 。 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 可概括如下:“对于一个事物而言 , 有多少种力能够占有它 , 它就存在着多少种意义” , 故而世间一切 , 不论是事件 , 还是现象、词语、观念 , 都蕴含有丰富的含义 , 都是多元和多样的;因为占有事物的力变动不居 , 也就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 , 一切都是生成 , 连存在本身也是生成之在;生成不仅定在当下 , 而且总是尚未到来 , 或刚刚过去;所有发挥其能力极限的力都是能动力 , 所有本身与其所能分离的力则是反动力 , 怨恨、内疚、禁欲主义是反动力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意志(权力意志)是力与力的关系 , 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肯定和否定是权力意志的两种原则 , 有肯定的权力意志 , 也有否定的权力意志 。 “力是所能 , 权力意志是所愿” , 这力究竟是能动还是反动 , 要看所愿的意志是肯定还是否定 。上述概念中 , 权力意志是肯綮 , 最重要 , 也最容易引起误解 。这个词在汉语中 , 一直没有好的翻译 。 尤其在今天的中国社会 , 权钱交易造成的腐败更容易招致误解 。 译为“强力意志”也不能尽意 , 因为“强力”一词 , 既有“强大有力”、“坚忍有毅力”的意思 , 也有德勒兹着意要摒弃的“武力和暴力”的涵义 。 还有人建议译为“力量意志”或“冲创意志” 。 权衡再三 , 我们还是采取了“权力意志”的通行译法 。 除《尼采与哲学》外 , 德勒兹1965年还写过一本介绍尼采的小册子 , 中文译本的名字是《解读尼采》 。 在这本书里 , 他讲到尼采的读者必须避免四个可能的误解:1. 关于权力意志(即相信权力意志意味着“支配欲”或“渴望权力”);2. 关于强者和弱者(即相信在一个社会体制中 , 最“有力者”是由于最有力而成为强者);3. 关于永恒回归(即相信它与从希腊人、印度人、巴比伦人那里借来的一个旧观念有关……相信它与循环 , 或“同一”的回归 , 向自身回归有关);4. 关于后期著作 。 这四个误解 , 统统与权力意志有关 。
尼采是如何被篡改,又是如何被“重新发现”的
叶秀山(1935年6月4日—2016年9月7日) , 研究领域包括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及美学研究 。 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 图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曾听叶秀山先生说 , 理解权力意志 , 要把握一点 , 不是有权才有力 , 而是有力才有权 。 我揣摩先生所说的“力” , 是自身之能力 。 也就是说 , 要成为尼采意义上的“主人”或“超人” , 手握权柄绝对是不够的 。 德勒兹曾经讲 , 希特勒不是查拉图斯特拉 , 不是尼采意义上的超人 , 而是查拉图斯特拉肩膀上那只猴子 。 掌握权柄的通常是奴隶 , 他们即使势焰熏天 , 却依然还是奴隶 , 因为奴隶只会通过否定别人 , 宣称别人是邪恶的、低劣的、肮脏的来表明自己的纯洁、善良和高贵 , 来达到肯定自己的目的 。 他永远不会像高贵的灵魂那样 , 直接肯定自己和自己的生存 。 这也是为什么德勒兹在《尼采与哲学》中反复强调 , “不能以斗争的结果和成功与否作为评判强弱的标准 。 因为弱者获胜本来就是事实 , 它甚至是事实的本质” 。权力意志不是外在的权力 , 而是内在的意志 。 它所以重要 , 因为它是力的系谱学因素——当我们问“哪一个在诠释?”时 , 那背后的诠释者其实是“权力意志” 。 权力意志究竟意味着什么?“首先 , 它并不意味着意志想要权力 , 或把权力作为目标来追寻或苛求 , 而权力也不是意志的动力 。 ”将外在的权力解释为意志的终极目的或根本动机 , 德勒兹说 , 是错误的认识 , 而将权力理解为攫取既定价值的人 , 是那些平庸之辈 , 他们“只会接受灌输的价值 , 自己并无任何价值观念” , “从不习惯于设定价值 , 除了已经在他心中根深蒂固的价值以外 , 他不会再去寻找新的价值” 。 听任旧价值遮蔽生命 , 生命就注定要晦暗 , 乏味 , 消沉 , 要遭到否定 。反过来 , 与平庸之辈相对的是有创造意志的艺术家和哲学家 。 “意志=创造 , 意志=欢乐……创造价值 , 这天生就是主人的权利!”德勒兹在另一处讲得更明白:“权力意志的最后规模 , 是艺术家意志” 。 剥离旧价值对生命的遮蔽 , 使生命澄明 , 活泼 , 昂扬 , 这才是肯定的权力意志的真正含义 。 为肯定的权力意志所驱使的力 , 是能动力 。 这力是“可塑的、支配的和征服的” , 是“全力以赴、尽其所能的” , 也是“肯定差异、把差异作为欢乐和肯定对象的” 。 反动力呢 , 它不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 而一门心思揣摩怎么样才能使能动力与其所能分离 , 腐化、瓦解、摧毁能动力 , 获得那弱者或奴隶的胜利 。 反动力被动地接受已然秩序化的世界 , 试图用陈旧的秩序来遏制积极创造的能动力 。伦理学意义上的爱 , 在尼采那里 , 也是一种能动的意志 。 他抨击基督教:“你爱邻人 , 是出于你对自己的不正当的爱 。 你逃往邻人 , 是为了逃避自己 , 并想因此树立起一种美德来!不过我看透了你的‘无私’” 。 所谓爱邻人 , 往往是冒无私之名 , 行退缩之实 , 是出于本身的无能 , 那不叫爱 , 而只是虚伪 。 爱应该是肯定生命 , 是生命丰富的表现 , 因而是富有创造力的能动的爱 。分页标题
尼采是如何被篡改,又是如何被“重新发现”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德]尼采著 , 钱春绮译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4年9月 。权力意志有肯定和否定之分 , 当德勒兹宣称 , “权力意志就其本质而言是创造者和施予者:它不渴求 , 不寻求 , 也不欲求 , 最重要的是它不渴望权力 。 它只赋予” , 这里说的权力意志 , 其实是肯定的权力意志 。 否定的权力意志 , 是否定生命、贬低生存的虚无主义 , 由否定意志驱使的力是反动力 。 德勒兹延续尼采的批判 , 将犹太教、基督教的内疚、怨恨和禁欲主义界定为三种主要的反动力 。 它们要么只会给生命挑错——内疚说:“这是我的错” , 怨恨则说:“这是你的错” , 要么奉行禁欲主义的理想 , 将虚无主义贯彻到底 , 不仅贬抑生命 , 连生命中一切能动的因素也拔除干净 。3尼采的“永恒回归”,是强调绝对差异的思想明了权力意志 , 才能理解尼采的“永恒回归” 。 “永恒回归”一定是肯定的思想 , “无论你想要什么 , 用这种方式来想:你也想要它永恒回归 。 如果每次你想要什么的时候 , 事先总问:我一定能无限次地重复我想做这件事的意愿吗?这种追问应当成为你最坚实可靠的重心” 。 但回归是否原来那东西的复制品?不是 。 德勒兹说得很清楚:“永恒回归不能被解释为存在之物的回归 , 即一或同一的回归 。 ……不是存在回归 , 而是回归本身只要肯定生成和流逝就构成存在 。 不是某一事件回归 , 而是回归本身是由差异和多样性肯定的事件” 。 德勒兹发扬了尼采“事实是一种阐释”的思想 , 认为所谓阐释 , 就是对已有的诠释再做诠释 , 从而改造事物 , 改变生命 。 永恒回归是选择 , 也是创造 , “它使意志变为创造 , 它带来了意志=创造的等式” 。 回归的绝不是同原来一模一样的东西 , 而总有新的事物产生 , 所以 , “永恒回归绝不是同一的思想 , 而是综合的思想 , 是强调绝对差异的思想” 。 真正的“新”不单有新的内容 , 还有视角的切换 , 通过这切换的视角 , 旧物才换上新颜 。 哲学家齐泽克评论德勒兹 , 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创新与永恒的联系:“新事物出现的时刻恰是时间中的永恒时刻 。 ”那回归的 , 愿意回归的 , 不仅是新的 , 也是更好的 。 单有“新”不成 , 还必须更好 。 所以 , 时尚不见得回归 , 但真正好的思想、好的艺术一定回归 , 一定引发新的诠释和理解 。
尼采是如何被篡改,又是如何被“重新发现”的
尼采 。当然 , 这永恒回归说掺入了德勒兹自己的发挥 。 我们可以赞成 , 也可以反对 , 或者依据《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某些章节(如《拯救》、《七印记》、《幻相和谜》等)和《权力意志》的部分内容 , 得出自己的理解 。 齐泽克说 , 哲学从来不是对话 , 所以他自己那本讨论德勒兹的《无身体的器官》 , 导言就取了一个“遭遇而非对话”的副标题 。此文开篇就讲 , 柏拉图的著述名义上叫“对话录” , 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反讽 , 因为在早期对话里 , 苏格拉底不断质疑谈话对手 , 直到将对方认为对的知识来一个釜底抽薪 , 彻底颠覆 , 哪儿有真正的对话!后期呢 , 则是主角说个不停 , 唠叨不休 , 听者全然插不上嘴 , 只剩下“就是这样”、“凭宙斯之名 , 你是对的!”如此哼哈应和之语 。 接着 , 齐泽克又出来替柏拉图辩解:这原本也怪不得他 , 对话原本就不是哲学的特质 。 哲学的特质是什么?是批判 , 是特例 , 是创造性的思考 。 故而 , 一切哲学家之间的对话 , 无一不是误读和误解:亚里士多德误解柏拉图 , 阿奎那误解亚里士多德 , 黑格尔误解康德和谢林 , 马克思误解黑格尔 , 尼采误解基督 , 海德格尔误解黑格尔……那么 , 德勒兹究竟有没有误解尼采?再进一步问 , 齐泽克有没有误解德勒兹?见仁见智 , 请读者诸君自己评判罢 。面对尼采这样一位满怀激情、思想深邃而且最终疯狂的哲学家 , 要理解他到底说了什么 , 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 如何诠释尼采 , 取决于如何阅读他的作品 。 不论怎样 , 我们得承认 , 德勒兹为诠释尼采提供了一个极其精彩的范例 。 《尼采与哲学》不单有对尼采的严谨系统的阐述 , 同时还糅入了作者富含创见和想象力的解释 。 解释 , 对于德勒兹 , 就是重复(répétition) , 以重复出新 , 以重复创造——重复是形成差异的唯一通道 。 他后来的许多创见 , 包括事件、差异、重复、生成、时间性在内的核心概念 , 都能在这部作品中找到最初的萌芽 。摘编自《尼采与哲学》一书 。 整合有删节 , 标题为摘编者所取 , 非原文所有 。 为原创内容 。 原文作者:周颖;摘编:徐悦东;编辑:西西;导语部分校对:李项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