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间隔游”探索中日文化交流新途径
“间隔游”探索中日文化交流新途径——
体验不一样的日本乡村
平坦的田野间即将成熟的水稻一片绿意 , 葱郁树林掩映着山脚错落散布的民居 , 隐藏山中的当地神社艳丽又古朴……在旅居津和野的李胜博日常拍摄的视频中 , 一副恬淡的日本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 这里是位于日本西南部岛根县鹿足郡的津和野町——一个地地道道的日本乡村 。
疫情发生后 , 李胜博一直在津和野旅居 。 此前的3年间 , 他不断往返中日两国 , 先后带领200余名中国年轻人来到津和野 , 体验日本乡村生活 , 也尝试带领日本当地青年来到中国 , 了解中国城市“非典型”的一面 。 李胜博将这个还在探索中的创业项目取名“X++间隔游” 。
不一样的日本乡村
李胜博与津和野结缘 , 源于2016年的一次日本旅行 。 带着对日本乡村的好奇 , 李胜博通过互联网平台找到津和野一位愿意提供免费住宿的当地姑娘 , 成为一名跨国“沙发客” 。 来到津和野 , 他打开了对日本乡村的全新认识 。
整洁宽敞的街道、便利的公共交通、自然清新的田园风光让李胜博眼前一亮 。 除了硬件设施 , 瑜伽练习班、篮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和地方文化讨论小组等丰富的业余活动增添了津和野的人文气息 。
更让李胜博意外的 , 是在津和野居住着一群“奇妙”年轻人 。 曾经留学海外、就职于联合国组织的日本女孩 , 选择回到津和野学习杀猪 。 曾经在美国就读植物学、热爱周游世界的日本男孩 , 选择来到津和野种田 , 打造自己的田园“王国” 。
津和野与中国农村迥然不同的社会文化氛围感染了李胜博 , 也启发了他:会不会有中国年轻人像他一样 , 爱上津和野的农村生活?带着这样试探性的想法 , 李胜博开始了他的“X++间隔游”项目——每次邀请一定数量的中国年轻人来到津和野体验不一样的“活法” 。
不一样的人生“活法”
清酒酿造见习、垃圾分类教学、花艺茶道体验……在为期一周的间隔游期间 , 中国青年不仅体验当地日本特色的文化项目 , 也拜访当地青年 , 感受他们日常生活的魅力 , 听他们讲述自给自足的生活之道 。
当地青年中 , 有放弃东京都市生活的“隐居者” , 在津和野种田种菜、建房子、享受一日三餐;有将食物作为自己艺术表达载体的料理艺术家 , 依据每天偶然获得的食材制作日本料理 , 传递自己对不同食物的理解;有从法国移居日本的夫妇 , 在当地经营茶铺 , 享受自然生活 , 将日本茶叶卖到法国……间隔游的体验者既与当地青年交流 , 也彼此互相交流 。 在且行且思的过程中 , 津和野的乡村生活唤起了体验者的人生思考 。
“在津和野 , 通过和当地人非常近距离的接触 , 我们的体验者就像进入电影一样 , 发现原来这些听起来奇妙、理想化的人 , 就在我们面前 , 是触手可及的 , 是非常真实的 。 这种感觉会让我们意识到:他们能做 , 我是不是也能做?”李胜博说 , “在结束间隔游后 , 有人想换专业 , 有人想辞职 , 有人想搬家 , 有人想换城市……间隔游让一些人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 。 ”
不一样的文化交流
随着“间隔游”的持续开展 , 津和野当地民众对中国年轻人的态度也逐渐发生变化 。 “日本人对待客人普遍非常客气 , 但这里的当地人对待中国人非常热情亲近 。 ”李胜博说 , 他和间隔游的中国伙伴一直秉持“出行教育与地方振兴”的理念 , 即在不给当地民众带来麻烦和负担的同时 , 为当地作出一定贡献 , 帮助当地经济发展 。 目前 , 间隔游项目已经帮助津和野的酒和茶叶销往中国 , 当地还组建起中文学习班 。
带领日本青年到中国旅行体验的活动也应运而生 。 2018年 , 李胜博组织一批日本青年来到中国深圳 , 在参观深圳高楼大厦的同时 , 他们也走进城中村 , 感受嘈杂市井中蕴藏的生命力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 尽管跨国“间隔游”项目全面搁置 , 但李胜博和他的同事们没闲着 , 又开始在中国寻找类似津和野的“别样农村” 。 今年端午假期 , “X++间隔游”开启尝试在福建省屏南县龙潭里村开展国内间隔游 。 李胜博有信心 , 这样的小众“间隔游”会越来越大众化 。分页标题
【中日文化|“间隔游”探索中日文化交流新途径】高 乔
- 热点|华春莹:我们赞赏安倍晋三首相为改善中日关系所作的努力,祝早日康复
- AI人工智能|宋庆龄文化空间揭幕 聚焦少儿人工智能互动体验
- 旅游城|恒大文化旅游城亮相青岛,高性价比获市场热捧
- 没文化受人欺负,没技术也受人欺负
- 选手|“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赛匈牙利赛区决赛落幕
- 刚刚,华春莹用英日双语发推:我们赞赏安倍晋三首相为改善中日关系所作的努力,祝愿早日康复
- 市北|百场文化盛宴,悦动时尚市北!
- 非物质文化遗产|“乡音”记录者:留住声音中的乡愁
- 丹尼·斯蒂尔|“超级校长”丹尼·斯蒂尔:校园文化的塑造,教师至关重要
- 所谓“酒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