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啸铭|当代作家‖【读《木垒河》有感】◆步金萍
_本文原题:当代作家‖【读《木垒河》有感】◆步金萍
作者简介
步金萍 , 70后 , 新疆奇台人 , 中教高级教师 。 新疆奇台县作协会员 , 中诗协研究会会员 , 山东省聊城市诗词协会会员 , 山东阳谷诗词楹联协会会员 , 《山东诗歌》会员;《齐鲁文学》《家乡》纸刊签约作家;《辽宁文学》《九州作家》微刊签约作家;主编出版《步氏族志》(2018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 作品散见于《山东诗歌》《齐鲁文学》《昌吉日报》《华文作家》《新疆教育》《广东教育》《中国教工》报刊 。 诗观:用笔墨记录真实的自己 , 用真情抒写真实的情感 。
本文插图
读《木垒河》有感
一读《木垒河》坚守创作之路 建造文学工程
随着《白鹿原》电影的上映 , 掀起了一股重读《白鹿原》的热潮 , 出版20多年的《白鹿原》再度返回畅销图书榜首 。 同时 , 一部被称为新疆版的《白鹿原》的长篇小说《木垒河》 , 也在各大书城和网络书店全面上市 。 2013年3月27日 , 当我还沉浸在《风云准噶尔》那对相处默契、创业立家、生儿育女、甘苦与共、无怨无悔、至纯至真、誓做永久夫妻的感人故事中时 , 有幸参加了《木垒河》的作者李健在新疆奇台新华书店的现场签发售书活动 。 李健 , 何许人也?从没在新疆的文坛上听过其名 , 突然之间 , 却以一部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出现在公众面前 , 这的确是令人惊奇的 。 当我听到他是木垒东城人时 , 我不由得有一种钦佩与欣赏 , 在众多读者纷纷购书的队伍里 , 我也买下了他亲自签名的《木垒河》 , 回到家 , 我来不及去做饭 , 迫不及待的就去读了 , 夜深人静 , 人家都在熟睡的时候 , 我还沉浸在那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的故事中 , 我感动!我思考!我感叹!在这个文字铺天盖地 , 泥沙俱下的时代 , 好文字以其稀奇而珍贵的品质散发着独有的香气 , 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它 , 阅读它 。
新疆木垒人李健经多年积淀 , 几易其稿 , 著成的长篇小说《木垒河》被称为“中国首部反映民国新疆的雄奇史诗”的长篇小说 , 这本书的出现 , 再现了新疆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往事 , 一些已经被岁月风尘掩埋了的故事 , 让我对新疆的这段历史多了一些回望、沉思和遐想 。
李健 , 自幼生长于木垒县 , 后求学于乌鲁木齐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热 , 作为文学青年的他开始了业余文学创作 。 后为生计 , 他常年行走于木垒、昌吉、伊犁、乌鲁木齐等地 , 用他的眼睛和心灵 , 观察并体悟着新疆这片土地 。
他在木垒县照壁山乡卫生院工作的那些年 , 治病救人之余 , 他坚守着无人喝彩的创作之路 , 开始了一项宏大的文学工程的建造 。 当时 , 他并不知道自己能够写出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 他的目的很简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 给平庸的日子增加一些令人期待的色彩 , 给生命之舟创造一支能拍出更多水花的木桨 , 至于这部小说的命运如何 , 他并不知道 。
采访人员采访得知 , 李健创作《木垒河》的念头很早诞生 , 他从正式写稿开始 , 潜心创作了整整6年的时间 , 中间历经了5次全面修改 。 当他的这部作品完成后 , 并在网络上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关注时 , 他欣喜之余 , 渴望走进那些真正的作家 , 去体察他们的思想 , 了解他们的写作 , 并从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汲取可贵的文学营养 。 当有出版商提出要出版这本书时 , 他是欣喜若狂 。 当这本书如期出版之后 , 他的欣喜之意更甚 。 人到中年 , 他的情绪还如孩子一般不加掩饰 。 这些年来 , 他的乡村医生的角色让他地处一隅 , 远离热闹的文学圈子 , 周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 他心里堆积的那些话语 , 很多时候只能通过长途电话给妻子和朋友们说一说 。 他将所有寂寞之余 , 将所有的话变成了文字 , 并把这些话放到自己小说人物的口中 , 被故事中的人物说尽 。分页标题
《木垒河》是中国首部反映民国新疆的雄奇史诗 , 也是一部真实再现动荡时代家国变迁的命运之书 。 由中南出版集团湖南文艺出版社重磅推出 。 小说得到了中国作协副主席、《白鹿原》原著作者陈忠实等众多名家的一致认可和推荐 。 堪称新疆版的《白鹿原》
小说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 , 以木垒河县城由小见大 , 再现了民国时期新疆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风云变幻 。 故事从汪秀英三次出嫁未遂、夫婿均离奇死亡开始 , 引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汪雨量逼婚、魏啸才娶妻、剿麻匪、贩烟土、惨遭阉割、兄占弟媳、战火劫难、遭遇饥荒……同时写出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三位新疆统治者的新旧交替 , “尕司令”马仲英进军新疆 , 直到新疆和平解放、解放军进疆等历史事件 , 铸就了一部沉郁、厚重、冷峻、悲怆的新疆往事 , 以史诗般宏阔的笔调 , 还原非常时期的非常人事 , 书写动荡时代的家国命运变迁 。
新疆是个神秘而多彩的地方 , 当下大多数人对新疆既好奇又缺乏了解 。 小说为大众了解新疆尤其是新疆地区民国时期的历史 , 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 。 尤其是当初的木垒和奇台的历史变迁 。
从民国六年(1917)到新中国成立 , 《木垒河》小说跨越三十多年 。 这三十多年间 , 时代的大背景是苏俄等外部势力渗透、国内军阀混战、国共纷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诞生 。 其中 , 不可避免地充满动荡、战乱、苦难 , 地处新疆相对闭塞的木垒河小城 , 也同样经历着时局动乱 , 土匪洗劫 , 军阀混战 , 一切脱了轨似的 , 时代在变迁 , 国家的命运在变迁 , 家族的命运在变迁 , 人的命运 , 更在变迁 。 《木垒河》正是裁剪这一特殊时段 , 通过木垒河小城两个家族数十年命运变迁 , 来反映民国时期新疆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变迁 。
原新疆作协常务副主席、著名作家赵光鸣 , 即认为《木垒河》“浓缩了新疆动荡、骤变、刀犁血火相交织的百年史” 。 除反映新疆民国史的史诗性之外 , 《木垒河》小说中浓郁的新疆风情 , 多彩的地域文化 , 独特的西北方言 , 也成为读者了解新疆文化的最佳读本 。 同时 , 小说传递出生活在新疆这篇土地上的人们 , 与其他地方的中国人有着一样的喜怒哀乐 , 一样地历经苦难生生不息 , 一样地向往真善美的生活 , 在今天的时代有着特殊的积极意义 。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忠实评价说:“阅读《木垒河》 , 我产生了一种久违了的愉悦感 。 小说将家庭和各色人物的无助命运变迁 , 置于匪患、灾荒、兵乱相交织的动荡时代大背景下 , 人物的命运感和悲剧色彩陡然增强 , 渗透其中的国家命运触人深思 。 可以说 , 这部小说是当代文坛一部令人欣喜的精心之作 。 ”陈忠实先生看过小说后 , 兴奋地为《木垒河》一书题写了书名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著名评论家白烨 , 认为《木垒河》“弥补了新疆民国史写作的一个空白 , 有助于人们认知这一段复杂而久远的历史 。 家族化的故事 , 小人物的命运 , 共同构成了一部厚重的平民史诗 。 ”
现任新疆作协常务副主席、著名作家董立勃 , 看过书稿后 , 表示“完全可以说它是一部厚重的具有史诗品格的力作” , “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发现人性的善与恶、心灵的美与丑 , 更能感受到情感和思想的巨大冲击力 。 语言之结实而准确 , 结构之完整而灵活 , 叙述之畅快而丰润 , 想象之辽阔而奇特 , 这样一部长篇小说 , 很难相信是出自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之手” 。
一些已经读过《木垒河》的读者 , 也纷纷表示 , 在当今的文坛 , 这样的厚重力作 , 可遇而不可求 。 正如李健在《木垒河》一书的后记中说:“六年 , 或是更早的那些漫长的夜里 , 我都在用心用情来讲述一个故事 , 用心用情来滋养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 。 魏宗寿、魏啸才、魏啸铭、汪雨量、汪子恒、汪秀英、麦秀……与他们同悲同泣、同欢同乐 。 ”六年磨一剑 , 用心血创作 , 方才铸就了当代文坛的又一部佳作《木垒河》 。分页标题
二读《木垒河》一盘疼痛的菜 一盘难得的菜
文学若比之于一盘菜 , 就是一盘大菜 , 并且是一盘无形的大菜 , 远不像小葱拌豆腐那么一清二白 。 上学期我读了新疆呼图壁县老师卢德礼的《西域桃园》和《乱世英豪》 , 给我深深的沉思 , 新疆的不易、新疆人得不易啊!并在《四小教育》第一期与大家进行了读书交流 。 最近我又读了新疆木垒东城的乡土作者李健的新书《木垒河》 , 读有所感 , 各有其中滋味 , 在此与大家共勉所感 。
《木垒河》写的是民国时期新疆地区木垒河小城一个姓魏家族的命运史 。 主体故事很简单:魏宗寿吃了官司 , 汪雨量可以救他 , 但条件是已有对象的魏家大儿子魏啸才娶他守了好几次望门寡的女儿汪秀英 。 魏汪两家表面成了亲家 , 实际成了冤家 。 魏家二儿子魏啸铭开煤矿时遭遇土匪 , 惨遭阉割 , 从此变得阴暗 , 走上了生意路 。 一个偶然的机会 , 魏啸铭发现自己的老婆麦秀竟和亲哥哥魏啸才私通 , 变得更加阴郁狠毒 , 从此很少回家 , 对大哥心生怨恨 。 不久 , 麦秀生了争子 , 不再和魏啸才来往 。 噶司令攻打木垒河 , 魏啸铭在保城战中要去执行一个危险任务 , 刚要行动时 , 遭一闷棍 , 是魏啸才打的 。 魏啸才临走时说:“欠你的 , 我拿命还 。 ”魏啸才死后 , 魏啸铭亲葬 , 百感交集 , 唏嘘不已 。 魏啸铭在煤矿之争中与焦县长结怨 , 长相斗争 , 后来下狱 , 麦秀去看他 , 直到那时他才理解了麦秀 , 知道她和大哥私通只是想要个孩子 。 后来 , 共产党来到木垒河 , 在新旧政权的交替中 , 旧政府的一个连叛变 , 杀到木垒河 , 战乱中魏宗寿的老婆、汪秀英都被杀 , 魏啸铭也被杀 。 至此 , 偌大一个家庭只剩下魏宗寿、三子魏啸仪、麦秀和争子 。 此时的魏啸仪已经是留过洋的国民党的一个团长 , 魏啸铭死后 , 他带走了争子 , 至此 , 小说以这样一句话结尾:这时候 , 太阳终于挣脱山体的羁绊 , 跃上空中 。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上 , 一个人的命运瞬息万变 , 难以琢磨 。 人们常常说 , 事在人为 , 而往往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中 , 似乎是各种各样的事情牵着人走 。 魏啸铭开矿遇到土匪 , 只因为说矿上实在没钱 , 就被阉割;魏啸才糊里糊涂和弟媳妇上床 , 内心有愧 , 最后舍命保住魏啸铭 , 却撂下一句“欠你的 , 我拿命还”;而魏啸才死后 , 魏啸铭似乎一下子原谅了他 , 似乎一直以来他耿耿于怀的都不重要了 , 他也不再怨恨 , 而是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 在世俗世界 , 为了养家糊口 , 与人勾心斗角 。 是这样 , 就是勾心斗角 , 得到自己认为属于自己的 , 争强好胜 , 处心积虑 , 心机勃勃 。
作品中最可贵的是通过对真实生活的摹写 , 表现生活在人心灵上投影的真实性 , 并以“疼痛”的感觉来强化 。 反观普通人的生活 , 千百年来 , 有多少人可以在生活上“自觉” , 不被生活牵着鼻子走?多少人的生活、生命不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应对?尤其在动荡年代 , 生存显得更加卑微、无尊严 , 甚至可以说 , 这是现实生活的常态 。 也是因此 , 哲学、文学千百年来不断以理想化的方式追求的“有尊严的生活”、“诗意的生活”才显得崇高 , 才值得人去追求 。
魏啸铭被阉割之前是一个比较阳光、受人喜欢的小伙子 , 单纯 , 有激情 , 先是在外地当学徒 , 结婚后又和麦秀生活在爱情缠绵的温柔乡中 , 似乎并不十分看重物质财富 , 这使人感受不到他的存在 , 直到这一切都被两件事改变:一是被阉割 , 再是老婆和大哥私通 。 魏啸才则一直是一个“驴子” , 走路咚咚作响 , 冒失 , 孤独 , 年轻时他以自己的爱情为代价 , 救父亲出狱 , 承担家庭压力 , 经受一次死里逃生 , 不管是来自情感上的痛苦 , 还是由于家庭压力的无奈 , 都使这个人物饱满可感 , 而随着家庭条件好转以及他和弟媳私通的结束 , 这个人物又慢慢淡出 , 取而代之的是魏啸铭 。 因此 , 从这个意义上 , 两者结合来看 , 两兄弟可以说是一个人 , 魏啸才是这个人的青年 , 而魏啸铭是这个人的中老年 , 一前一后 , 生命接延 。 更有意思的是 , 魏啸才和弟媳妇麦秀生的争子 , 事实上是魏啸才的儿子 , 而名义上也是魏啸铭的儿子 , 在魏啸才魏啸铭死后 , 他又将继续这个人的一生 。分页标题
是的 , 生活强大 , 命运无常 , 一个具体的人的命运、生死 , 似乎都微不足道 , 似乎都像木垒河的人一样 , 跟着人之为人的本能不断延续 , 接受生老病死 。 但虚拟的人 , 作为理念的人 , 以理想的姿态出现的诗意的人 , 有尊严的人的生活 , 却生命力强大 , 生生不息 。 而且 , 这个无限延续的正是对人之为人的灵魂的追求(即便如前所述 , 很多时候这表现为本能生活对灵魂的架空) , 是对人之为人的理想的一种无限的体认 , 是人的哲学之义 。
这就是这盘疼痛的菜 , 我所品到的 。 要说《西域桃园》和《乱世英豪》的故事感人 , 《木垒河》味道更突出 , 耐嚼 , 尽管也许一些地方刀工有所瑕疵 。 《木垒河》是一盘疼痛的菜 , 也是一盘难得的菜 。
诸君请大快朵颐 。
主编:罗永良
【魏啸铭|当代作家‖【读《木垒河》有感】◆步金萍】执行主编:龙秀
- 兜兜感情说|老公不罩着你,没人会把你当作家人
- 小说|一位作家如何成长?他捕捉所有自暗夜突然绽放的光亮,调制出小说的使命 | 新批评·作家眼
- 陆晓宁|写出千万阅读量小说背后的宁波网络作家
- 新世相|当代90后女孩,都不太敢看体检报告
- 邦巴尔|女性作家如何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 编辑怎么选02
- 新世相|当代单身是青年集体成精:看别人撒狗粮,吃别人的糖
- 彭林|名家论坛 | 预告: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城市建设
- 庞乔|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庞乔:对文字抱一颗敬畏之心
- 中原作家群|最后的赢家,往往是那些慢慢走过来的人!
- 小北|爱没爱对人,看这一点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