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过度消毒了吗?家中的消毒产品选对了吗?答案都在这里!
在日常生活中 , 您过度消毒了吗?家中的消毒产品选对了吗?在国家卫健委举行的在线访谈节目中 ,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就“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的环境卫生和消毒问题”答疑解惑 。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研究员张流波强调:“如果消毒产品在说明书上宣传有治疗功效 , 那一定不是消毒产品 。 ”
哪些化学消毒剂最有效
消毒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 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 做好消毒对于控制疫情作用明显 。 谈及消毒剂 , 人们最关心的是哪类化学消毒剂对新冠病毒最有效?
张流波表示 , 大家常用的消毒剂包括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与醛类消毒剂 , 还有一些氧化类消毒剂 , 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臭氧等 , 以及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含溴消毒剂、季铵盐类与胍类消毒剂……现在看来 , 所有这些消毒剂对新冠病毒均有效 。 “原因在于 , 新冠病毒是一个单股、长链RNA病毒且有包膜 , 这类病毒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最低 。 ”他解释说 。
“虽然所有消毒剂均有效 , 但个别消毒剂效果要差一些 。 ”张流波称 , 主要是一些胍类消毒剂 , 不推荐大家使用 。 家里常用消毒剂 , 如84消毒液、手消毒剂等消毒效果则非常好 。 但使用时要注意 , 不同消毒剂的使用对象有差别 , 如醇类、酒精类消毒剂 , 主要用于做手消毒以及小范围表面擦拭;84消毒液主要用做餐饮具消毒、家具表面消毒处理以及衣物消毒等 。
科学使用避免过度消毒
“消毒一定要精准、科学 , 否则可能出现过度消毒或消毒不到位的情况 。 ”张流波说 , 消毒是为切断传播途径 , 如果不能切断传播途径仍做消毒 , 就是过度消毒 , 这主要有几种表现形式 。
不该消毒的做了消毒 。 如有人下雨天背着喷雾器消毒就完全没有必要 , 因为经雨水一冲 , 消毒剂就没了;消毒方式不恰当 , 如马路上用洒水车消毒 , 或者设立消毒通道对经过的人消毒……这些方式很难切断传播途径;消毒对象不当 , 如进出厂区时 , 往车轮上喷消毒剂 , 对于控制传染病基本没有效果;消毒剂选择不当 , 所有消毒剂对于新冠病毒均有效 , 但如果使用对环境与人体伤害较大的消毒剂 , 反而可能有害;如果用量过度 , 消毒剂使用剂量过高 , 可能对物品有损害 , 造成地板褪色、衣服掉色等 。
【您过度消毒了吗?家中的消毒产品选对了吗?答案都在这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 , 一定要避免过度消毒 。 这不仅浪费资源 , 还会造成虚假安全 , 并给环境、人与物品带来损害 , 甚至可能产生长久影响 。 张流波提醒公众:“关于消毒剂用量 , 按说明书使用即可 , 千万不要擅自提高用量;消毒频次主要以是否受到污染为准 , 在家一天消毒三五次是没有必要的 。 ”
谨防部分药品改头换面
对于生活中消毒产品的选择 , 张流波建议 , 首先要选择合法有效的消毒产品 , 国产产品在说明书上一定有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国外产品则一定在国外允许生产上市 。 同时 , 产品要经过备案 , 在有效期之内 , 且一定是没有虚假宣传 。
“这一点很关键 。 ”张流波说 , “如果产品在说明书上宣传有疗效或者其他功效 , 一定不是消毒产品 。 目前 , 有个别企业钻空子 , 把一些本来按照药品管理的产品改头换面后 , 以消毒产品形式出现 , 要特别注意 。 ”
应该选择有效的消毒产品 。 张流波举例说 , 如果在家使用手消毒剂 , 可选酒精类或季铵盐类;如果是做环境表面擦拭消毒 , 直接用消毒纸巾或含氯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即可满足需求 。
他强调 , 消毒剂要注意使用与存放安全 。 如果家里有幼儿 , 要用过氧乙酸类消毒剂 , 同时要妥善存放消毒剂 , 小孩如不慎碰到 , 可能会损伤皮肤或产生其他更大健康风险;消毒剂使用不当可能有害 , 例如含氯消毒剂会导致金属生锈、大理石变斑驳等;还得考虑消毒剂的环境影响 , 有些消毒剂比较稳定 , 在环境中能半个月到一个月不分解 , 对环境与水体污染会比较大 , 要格外注意用量 。分页标题
(来源:经济日报)
- 王俊凯|英雄联盟中国区品牌代言人周杰伦&王俊凯,我心目中的电竞男主!
- 种族主义|日内瓦联合国人权再发声 呼吁美消除执法中的种族主义
- 一带一路|行天下之大道 汇众志而致远——战“疫”中的“一带一路”和海外中企彰显全球公共产品价值
- 科学|世界本来没有颜色?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调色板”机制
- 紫外线|为全面复课保驾护航,小学消杀用上医用级紫外线消毒系统
- 明星穿搭|许子言同框董璇女儿,一个呆萌一个俏皮,真是理想中的儿子女儿
- 山火|美国加州陷入“灾难中的灾难” 如何解困成为无解难题
- 北美观察丨美国加州陷入“灾难中的灾难” 如何解困成为无解难题
- 磊磊趣闻|娱乐圈中的5对“假双胞胎”,章子怡佟丽娅还好,最后一对亲妈都分不开!
- 非物质文化遗产|“乡音”记录者:留住声音中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