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浙江老手艺人“转型记”:用毛竹编出二维码

【解说】眼前这位老人叫张心荣 , 15岁学艺至今他和竹编打交道已经超过45年了 , 目前他是浙江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山竹编传承人 。 在位于浙江宁波象山县黄避岙乡鸭屿村的竹编工作室内 , 张心荣正在教授徒弟 , 这里是竹的海洋 , 工作室内所有能想象到的东西统统是竹制品 。 张心荣介绍 , 他觉得竹编的技艺和编法相对固定 , 如果要振兴一定要从创新上来下功夫 , 于是他创作平面竹编书画作品和竹编二维码 , 希望把象山竹编从日常生活用品转型为工艺品再到收藏品 , 破局传统非遗日渐式微窘境 , 为这门老手艺注入新活力 。
【同期】(象山竹编传承人 张心荣)
一定要不断的创新 , 要根据现代生活相结合、市场相结合 , 比如说我做了很多的竹编的拎包、二维码现在很流行 , 还有竹编的字画 。 (二维码)问了下人家要这样一个图案 , 我来想图案是不是我把竹编的形式反映出来 , 来尝试3次失败 , 1次面太厚、(2)太宽(3)颜色不正确 , 失败以后我想算了仔细地想 , 毕竟要还要做做做 , 不断地尝试终于成功了 , 那么我也得到国家的专利 。
【解说】竹编是门技术 , 也是门艺术 。 位于东海之滨的象山半岛 , 不仅海洋资源丰富 , 海鲜闻名中国 , 境内山岭起伏 , 亦盛产毛竹 , 因而篾匠很多 。 早年间 , 竹器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生产、生活用具 , 改革开放后 , 大量的手工制品被机器制品替代 , 竹编业也日渐没落 。 如今 , 张心荣用竹编画尝试竹编转型的新方向 。 不同于油画、国画等 , 竹编画是以毛竹为原材料 , 手工编织而成的绘画作品 , 它既是一种工艺品也可以作为收藏品 , 增加了竹编的附加值 。
【同期】(象山竹编传承人 张心荣)
反映到我们象山的鱼文化 , 我们渔民在海滩当中抓跳跳鱼、螃蟹 。 我们现在随着时代的改变 , 年轻人看不到他们 , 我们渔民抓这一类的动作、表情 , 我把跟《清明上河图》一样 , 把这一幅画给它表达出来 。 我一个做的话 , 这幅画做起来要6个月的时间 。
【解说】张心荣告诉采访人员保护与传承竹编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刻不容缓 , 如果仅仅在博物馆展示 , 面向的人群还是太狭窄 , 要使竹编技艺传承下去 , 需要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 走进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 , 教授竹编技艺才能使其发扬光大 。 徒弟杜松陶表示 , 虽然跟张师傅才学了3个月 , 但是他有决心将竹编这条路走下去 , 让竹编这项技艺走向世界大舞台 。
【同期】(徒弟 杜松陶)
今天在编得是茶杯垫 , 一般快的话要2天 , 慢的话要4、5天 , 我的目标是大舞台、世界大舞台 。
沈亦山 王伟臣 浙江宁波报道
(责任编辑: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