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爱看影视剧|千里不留名的车载炮(一),十步杀一人


我喜爱看影视剧|千里不留名的车载炮(一),十步杀一人
文章图片
炮兵是陆军火力的“拳头”力量 , 素有“战争之神”的美誉 , 而现代战争强调快节奏 , 这对部队的机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火炮和军卡的完美结合 , 战神千里马”车载炮的神奇和狂野给现代战争带来强大的震撼 。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时 , 一款181型车载炮首次亮相受到广大军迷的热议 , 2020年4月28日 , 媒体对外公布东部战区某旅接装该型火炮 , 并发布相关消息和视频 , 这使得外界对于这一新装备更加关注 , 从这次公开的细节来看 , 该装备信息化、自动化程度高 , 具备国际先进水平 , 同时它的外贸款SH-15型车载炮也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
【我喜爱看影视剧|千里不留名的车载炮(一),十步杀一人】181型车载炮与之前外贸版的SH-15型车载炮相比 , 新式的181型车载炮显得更加紧凑 , 其设备布置也更简洁 , 空间利用率非常高 , 给人一种车体没1寸多余和浪费的感觉 , 这样的紧凑型设计使得该炮长途运输的便捷性得到了提高 , 特别是航空运输的便捷性更为突出 , 即使是运-8和运-9这类中型运输机 , 也可以很方便的装载这款车载炮 , 并且还能有多余的空间运输随行的保障设备和弹药 , 这就使得装备181型车载炮的部队拥有更为强大的独立作战能力和长途运输后的快速展开能力 , 投入战斗的速度也将更快 。

我喜爱看影视剧|千里不留名的车载炮(一),十步杀一人
文章图片
除了紧凑型的优势之外 , 181型车载炮的自动化程度也非常高 , 该炮几乎所有的操作都实现了自动化 , 其中 , 助锄借助于液压机构进行收放 , 在南方和东南地区的土壤条件下 , 可以不必由炮班成员挖助锄坑 , 而是将助锄直接插入地下 , 并借助倒车力来稳固整个炮车 , 既省时又省力 , 不仅减轻了炮班成员的负担 , 而且也有利于炮兵在对抗中进行快打快撤 , 相较以往操作繁琐的牵引式火炮 , 随着181型车载炮陆续列装部队 , 我军炮兵的完全自行化 , 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
随着火药的出现 , 火炮也随之应运而生 ,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 使传统的战争模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 起初仅仅是一种防御性武器的火炮 , 后来却发展为战争中的利刃 , 甚至有了“战神”的美誉 , 为了保证火力、精度与射程 , 火炮的结构不断的变革 , 伴随着进化的火炮为适应不同的作战环境 , 火炮家族也经历着突飞猛进的转变 。
据史料记载 , 公元1132年 , 南宋著名将领韩世忠利用竹炮作战 , 气势如虎 , 一举攻克福建 , 从而成为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火炮战役 , 火药和火炮的强大威力使它们迅速传遍了亚洲各地 , 并于13世纪传入欧洲 , 自此火炮在欧洲开始发展 , 14世纪上半叶 , 欧洲开始制造出发射实弹的火炮 ,

我喜爱看影视剧|千里不留名的车载炮(一),十步杀一人
文章图片
从火炮出现到19世纪中叶以前 , 火炮一般是滑膛炮 , 内堂为光滑圆堂 , 由青铜或铁铸造 , 弹丸由炮口装填 , 又称前装 , 发射实心球 , 但这种火炮发射速度慢、射击精度低、射程近 , 为了增大火炮射程 , 19世纪初 , 欧洲各国进行了线膛炮的试验 。
1846年 , 意大利少校军官卡瓦利制成了螺旋线膛炮 , 发射时弹丸在向前运动的同时 , 还会延膛线产生高速旋转 , 使得弹头在出膛之后由于向心力的作用 , 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 , 以提升弹丸的飞行稳定性 , 从而增强火炮的射程和威力 , 提高命中率 , 在线膛炮出现的同时 , 炮闩也得到了改善 , 火炮实现了后装 , 发射速度明显提高 , 采用线膛炮是火炮结构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 直到今天线膛炮身仍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 , 但最近这20多年来 , 随着长杆式尾翼稳定高速脱壳穿甲弹的出现 , 滑膛结构再度被重视 , 当前各国新一代的坦克炮与反坦克炮 , 其炮身内膛的结构几乎又都采用了滑膛 。
火炮威力的增强一个大问题也随之而来 , 那就是巨大的后坐力 , 火炮发射时 , 膛内火药燃气压力的轴向合力 , 使炮身及其固连部分产生与弹丸行进方向相反的运动 , 这个动作被称为后坐 , 后坐是设计中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 , 后坐能量是随火炮威力提高而增加的 。 因此在提高火炮威力的同时 , 妥善处理后坐能量 , 研究后坐运动规律 , 是火炮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

我喜爱看影视剧|千里不留名的车载炮(一),十步杀一人
文章图片
19世纪后期 , 火炮上采用了反后坐装置 , 它有驻退机和复进机组成 , 相当于一个弹性缓冲件 , 将炮身与炮架连接起来 , 耳轴设在炮架上 , 供炮身做俯仰运动 , 射击时 , 允许炮声沿炮架做一定距离的相对移动而全炮不动 , 炮身所受的瞬时冲击后坐力 , 经过反后坐装置缓冲后转化为变化平缓且数值较小的力再传给炮架 , 使炮架受力大大减小 , 而这个力对炮身后坐起制动作用 , 称为后坐阻力 , 它的工作原理为驻退机负责在炮身后坐和复进的动作中消耗能量缓冲 , 复进机负责提供复进的能量 , 把炮身再送回原位 , 这样在射击中全炮可停在和发射前几乎相同的位置上 。 分页标题
帮助炮架减小后坐力的 , 不仅仅有反后坐装置 , 为了火炮发射时能让炮架吃力小 , 设计师们不得不把目光瞄准了火炮的炮口 , 并为他戴上了一顶又一顶奇怪的“帽子” , 这就是炮口制退器 , 炮口制退器一般安装在炮口部 , 作用是减小后效期火药燃气能量 , 对火炮后坐部分的冲量 , 以减小后坐长度和作用在炮架上的力 , 这样炮架就可以做得轻一些 , 炮机动性也就提高了 。

我喜爱看影视剧|千里不留名的车载炮(一),十步杀一人
文章图片
这是火炮传统用来抵抗后坐力的一个最有效的方式 , 炮口制退器可以认为它是把火炮发射时所产生的火药气体 , 向后的反方向喷射的一种方式 , 具体设计里会有包括有反冲式的设计 , 有冲击式的设计 , 这些设计无一例外的都是利用火炮射击的时候所产生的火药气体 , 去一定程度的抵消掉火炮射击时 , 包括弹丸出膛和火药气体在炮膛内部膨胀所带来的后坐力 , 火炮制退器设计可以说是千奇百怪 , 但是总体来讲它的原理是比较接近的 , 通常大家能够看到的条形筛孔、单气式、多气式、反冲式、开腔式 , 整体的设计要看火炮口径 , 要看身管的长度 , 甚至要考虑弹丸的弹道 。
为适应千变万化的作战地形 , 火炮的设计也日益完善 , 火炮必须要实现高机动性 , 以便灵活跟随部队行进 , 火炮最初的几种方式并没有现在这么灵活便捷 , 可以通过机械牵引 , 无论是履带式的牵引车 , 还是轮式的牵引车 , 或者是各种各样的底盘 , 最初火炮问世的时候 , 它是借助于人力去推动 , 或者是利用畜力的挽拽 , 在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美国南北战争时期 , 各国的火炮主要是用这几种方式来进行机动 , 一战期间 , 很多国家的火炮仍然会牲畜驮载和挽拽的方式进行机动 ,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以车辆牵引的机动方式 。

我喜爱看影视剧|千里不留名的车载炮(一),十步杀一人
文章图片
1917年人类设计了最早的自行火炮 , 就是在英国MK-1坦克的底盘上面安装了专门的火炮系统 , 当时称之为炮用载车 , 自行火炮问世之后 , 各国都认为这是一种代表了未来的设计 , 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 很多欧洲国家 , 包括美国都开始纷纷研制自己的自行火炮 , 同时也会在军队中大量装备卡车实施牵引 , 或者是安装履带底盘用于火炮快速机动 , 而轮式底盘的车载炮问世时间相当晚 , 这并不是说大家不相信卡车底盘的机动性 , 而是因为各国的设计师们普遍认为卡车底盘没办法承担这种大口径火炮射击所带来的后座力 , 直到20世纪的后期 ,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 火炮后坐力问题已经明显改善 , 各个国家才开始逐渐的考虑在轮式车辆的底盘上安装这种大口径的间瞄火炮 , 等于是把原来用在履带底盘上的炮塔直接适配在陆军所装备的轮式车辆上面 , 这样就获得了一款公路机动性要远超一般履带底盘自行火炮的先进车载炮 , 上世纪90年代开始 , 各国陆军逐渐使用这种高机动的轮式车辆去提升己方的机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