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注丨西藏那曲建农牧业合作社促脱贫


人民日报关注丨西藏那曲建农牧业合作社促脱贫
文章图片

【人民日报关注丨西藏那曲建农牧业合作社促脱贫】图为牧民在挤牦牛奶 。
8月初 , 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嘉黎县麦地卡乡 , 行走户外仍然要裹上棉衣 。 这里平均海拔5100米以上 , 属于高寒牧区 , 其中最高处的凯热村牧场海拔5280米 。
穿着一袭绛色藏袍 , 戴着一顶宽檐毡帽 , 凯热村藏族汉子仓巴意气风发 。 村里合作社分红 , 加上自己做小本生意、打零工以及政府发放的草原生态补助奖励等收入 , 去年仓巴家的总收入近10万元 。 不久前 , 他在镇里买了房 。 “这里海拔低一些 , 孩子上学也方便 。 ”仓巴笑着说 , “收入高了 , 生活质量也要提高 。 ”
然而 , 在2015年之前 , 仓巴一家的年人均收入还只有2000多元 , 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 变化来自于麦地卡乡实行的“一村一合”促脱贫政策 。 2015年 , 巴桑次仁担任麦地卡乡党委书记 , 那时 , 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80户1900人 , 全乡贫困人口占比高达37% 。 牧民以零散放牧为主 , 收入微薄 。
为了集约经营 , 发展产业 , 巴桑次仁一面鼓励支持各村建立经济合作组织 , 一面在乡里举办劳务培训班、驾驶培训班等 , 为牧民开展技能培训 。 几年下来 , 全乡每个村都成立了牧场合作社 , 还陆续成立了牛粪加工厂、家政服务中心、油气站等20个经济合作组织 。
2017年 , 凯热牧场合作社成立 , 仓巴将家里的18头牦牛全部入股 , 妻子也进入合作社工作 。 两年下来 , 仓巴家不仅从牧场得到1.28万元分红收入 , 还分到一头小母牛 。 由于不用自己放牧 , 仓巴可以抽出时间外出打工了 。 这两年 , 收入一下子翻了好几番 。 如今 , 跟仓巴一样 , 麦地卡乡的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 。
近年来 , 作为西藏脱贫攻坚的三大主战场之一 , 那曲市针对海拔高、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 立足牧业资源优势 , 在乡(镇)、村(居)推行“一乡一社”“一村一合” , 建立乡、村两级不同规模的合作社 , 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 , 农牧民以自家的草场、牲畜、劳力等入股 , 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在县(区)组建牧业开发公司 , 在全市打造龙头企业 , 统筹乡镇、村级牧业合作组织 , 组建“龙头企业+县牧业公司+合作社组织+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 形成从市到县到乡到村到户的牧业开发格局 , 提升扶贫成效 。
位于那曲市色尼区的西藏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就是一家畜牧业龙头企业 。 采访人员来到海拔4500米的嘎尔德高原有机畜牧产业示范基地时 , 附近达萨乡6村牧场合作社的负责人嘎达正开着面包车往这里送牦牛奶 。 经过基地品奶师扎巴罗布检测 , 嘎达送来的130多斤牦牛奶品质合格 , 全部验收通过 。
“以前牧场没有整合 , 大家都是零散经营 , 自己产出的牛奶储存、销售都不方便 。 ”嘎达说 , 如今 , 基地给牧民们都发放了保温不锈钢桶 , 运输方便 , 销路不愁 , 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
走进嘎尔德基地的生产车间 , 酸奶、酥油、奶渣……各种奶制品琳琅满目 。 基地负责人明加塔介绍 , 嘎尔德基地自2018年1月运营以来 , 已吸纳76个贫困村的812户贫困人口向基地供奶、销售肥料、草地流转及在基地就业 , 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带来收益751.23万元 。
“通过几年的持续推进 , 那曲市农牧业合作社达1540家 , 辐射带动农牧民7.35万户32.29万人;组建‘一乡一社’115家、‘一村一合’860个 , 辐射带动农牧民5.37万户24.4万人 ,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覆盖受益 。 ”那曲市委书记敖刘全说 , 2019年 , ‘一村一合’经营总收入达到3.66亿元 , 分红1.99亿元 , 带动1.91万人次农牧民就近就地就业 , 8.27万人次通过薪金、分红等增收1.21亿元 , 人均增收1467元 。 分页标题

人民日报关注丨西藏那曲建农牧业合作社促脱贫
文章图片

迎难而上 , 主动作为(采访人员手记)
那曲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 , 在这样的高寒气候区 , 脱贫攻坚任务之重、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
但是 , 这里的干部群众没有等、靠、要 。 就拿麦地卡乡党委书记巴桑次仁来说 , 面对占全乡37%的贫困人口 , 他没有气馁 , 迎难而上、担当作为 。 通过调研 , 他带领群众依托当地资源 , 建立牛粪加工厂 , 利用热压缩技术将牛粪加工成了热能高、燃点低、燃烧时间长的新型颗粒燃料 , 并申请了专利 。 特色产业发展起来 , 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 此外 , 他还带动群众成立家政服务中心、纯净水加工厂等 , 让每个村子都有了自己的集体产业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宁愿苦干也不苦熬” , 这是当地扶贫干部的口号 , 也是实现脱贫的必由之路 。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19日   第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