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有人中午吃到一盘鹿肉 , 席间曾称赞其美味 , 十几分钟后微信朋友圈就出现“鹿肉直供”的广告;有人和朋友聊到想喝某个品牌的奶粉 , 打开某款外卖软件 , 第一栏推送的就是这个品牌 。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案例 , 近年频繁出现在国人生活之中 。
日前360公司CEO周鸿祎透露的业内“公开秘密” , 更是引发广泛关注:一部分软件会打开用户的摄像头或麦克风 , 获得手机用户信息 , 再通过这些收集来的信息找到关键词 , 来匹配用户的兴趣爱好 。
虽然这与公众的猜测大同小异 , 但一经业内人士的爆料 , 还是相当令人吃惊 。
回顾互联网行业在中国兴起发展的二十多年 , 尤其是近年在4G网络普及之后 , 可以用其兴也勃来形容 。如今 , 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 , 并在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被寄予厚望 , 既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样的老牌互联网企业 , 也有拼多多、字节跳动、美团等新贵 。
【安全|“窃听”用户不可取 互联网企业牟利应守住道德底线】不过 , 野蛮生长之下 , 一些少见于传统行业的社会、道德问题也开始凸显 。除了上述疑似“窃听”问题外 , 个人信息泄露、搜索竞价排名、制造信息茧房 , 甚至为黄赌毒导流等都是常态 , 鱼龙混杂 。这些现象不仅损害了用户利益 , 且触及公众道德底线 , 让互联网这样一个公共空间陷入“公地的悲剧” 。
监管层对此亦多有关注 , 早在两年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快手等网站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 要求全面清查库存节目 , 对网站上的低俗、暴力、血腥、色情、有害问题节目要立即下线 , 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今年7月的央视315晚会 , 则曝光了趣头条平台广告乱象 , 赌博广告堂而皇之登上平台 。
其实 , 除了明面上这些涉黄、毒、暴力等触及底线的行为外 , 一些新兴资讯类平台擅长利用算法精准推送 , 其潜在危害不容小觑 。哈佛大学教授桑斯坦通过对互联网的考察 , 提出信息茧房理论 , 即人们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 , 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而资讯平台的算法思维 , 加剧了这一现象 。很明显 , 这对个人思维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是有相当负面作用的 , 值得警惕 。
正常而言 , 移动互联网时代 , 平台企业想方设法吸引流量 , 发布广告之类的盈利模式无可厚非 。但如果一味追求野蛮生长 , 却没有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 , 甚至利用算法等技术手段干着违法缺德的勾当 , 坑害消费者、危害未成年人成长 , 这就让人不齿 。
比如 , 偷偷打开录音进行数据采集这一行为属于“偷听” , 再用“偷听”来的数据或未授权的数据来进行盈利活动属于不当得利 , 均属违法行为 。至于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触及道德底线、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 就数不胜数了 。
如今 , 随着手机的普及 , 互联网已经成为国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为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众利益 , 这一问题务必得到重视 。一方面 , 互联网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 , 加强自律和内部管理 , 确保所涉行径合法合规、合乎道德 。另一方面 , 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互联网企业和平台的监管 , 及时向存在不法、有悖道德行为的互联网企业“亮剑” , 依法惩治 , 不能轻饶 , 屡教不改者甚至可以吊销相关证照 。
应该说 , 一个企业要受人尊重、走得长远 , 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是基本要求 , 希望一连串的事件能让部分互联网企业迷途知返 , 真正践行网络让生活更美好这一理念 。
来源:(网络)
【】网址:/a/2020/0820/1597860319.html
标题:安全|“窃听”用户不可取 互联网企业牟利应守住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