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时下正值高粱进入采收的季节 , 在重庆江津区黄庄村高粱种植示范基地 , 大片高粱宛如绯色晚霞 , 映红了田间地头农民们的笑脸 。 一群打扮时髦在高粱地里忙碌的年轻人格外引人注目 。 在这群90后中 , 有从城市辞职的白领 , 有刚毕业就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 。
文章图片
图为胡源正跟小伙伴们在高粱地里拍抖音 , 记录高粱丰收的画面 。马佳欣 摄
在“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 , 随着江小白高粱产业园基地逐年扩大 , 从专业技术需求 , 到人员统筹管理 , 产业园拉起了一支以胡源、陈燚为代表的90后返乡大学生队伍 。 这支成立近四年 , 零离职率的高粱种植队 , 在离重庆主城约80公里的江津黄庄 , 当起了90后“新农民” 。
让当地村民们没想到的是 , 这群“新农民”的加入 , 竟让他们的生活变了模样:种植高粱不仅全程机械化 , 亩产也从以前散户种植时的300多斤提高到平均亩产600余斤 , 不必远走他乡务工 , 就可以拿到每月几千块的收入 。
“白领”变身“新农人” 潮男心中有个“庄园梦”
身着白衬衫系领带 , 戴着一副墨镜 , 天然卷的头发还扎了个小辫子 , 如果不是那双黝黑的双手和捧在怀里的高粱 , 采访人员恍然觉得眼前的90后小伙胡源是一位都市“潮男” 。 顶着近40度的高温酷暑 , 胡源正跟小伙伴们在高粱地里拍抖音 , 记录高粱丰收的画面 。
西南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的胡源 , 两年前放弃城里邮政系统的工作 , 到江小白高粱产业园当起了种植技术员 。
“家里人一直很反对我再回到农村 。 作为老一辈有传统思想的农民 , 家里好不容易出个大学生 , 肯定就不想再让孩子回乡种地 。 ”忆起最初的选择胡源说 , 朝九晚五坐办公室 , 不是他喜欢的工作状态 。 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 在农村从事劳动生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 劳动力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 他希望能用自己所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服务农村振兴 。
文章图片
图为产业园正在建的江小白高粱博物馆 。 受访者供图
“我们学习的现代农业跟父辈们理解的传统农业是截然不同的 ,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 ,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 ”胡源说 , 他在江记酒庄高粱产业园已工作3年 , 不断接触到的新技术和新机具给村里带来的变化让他颇有成就感 。
在以直播种植取代当地传统育苗移栽环节时 , 因当地土壤的疏松度、水分等原因 , 北方的播种机无法实际应用 , 胡源就结合部分人工对播种机进行了改造 , 试点成功后 , 新的播种机在当地产业园被大规模推广应用 。
“将传统的育苗移栽方式调整为直播 , 一台改造后的轻简型播种器一天可作业20亩 , 相当于50名劳动力传统育苗移栽成果 。 ”胡源谈起农业机械化带来的变化充满自豪 。
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生活让胡源心中燃起一个“庄园梦” , 他希望自己未来能成为农场主 , 建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庄园 。
(图文来源于中新网)
【大学生|返乡大学生变身“潮农”: 精耕乡村振兴“沃土”】
来源:(网络)
【】网址:/a/2020/0818/1597748345.html
标题:大学生|返乡大学生变身“潮农”: 精耕乡村振兴“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