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1868年1月11日 , 蔡元培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的一户小商人家庭 。 他的祖上没有读书中举的人 , 而他的祖父开过当铺 , 他的父亲开了一家小小的钱庄 。 故而到蔡元培这一辈 , 在吃穿无虞的同时 , 家中意欲培养出一位能入仕的后生 , 恰巧蔡元培性格乖顺、读书用心 , 在私塾里常受先生夸奖 , 所以被蔡元培的父亲看作是光耀门庭的希望 。 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 11岁那年 , 蔡元培的父亲因病而撒手人寰 , 从那以后 , 蔡家便道中落 , 经济方面时常陷于困境 。 蔡元培就选择给有钱人家的少爷做伴读、书童来赚取少许银钱 , 是为“勤工俭学” , 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 自父亲去世后 , 蔡元培发觉读书将是自己的唯一出路 , 于是他就倍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 17岁就考中了秀才 , 21岁那年便成了举人 , 24岁参加殿试又中了进士 , 从此入驻翰林院 , 实现了父亲生前的夙愿 。 若说“封相拜仕”是读书人的终极目标 , 一介书生蔡元培可谓一路平步青云 , 早早就达成了心中所愿 。 但能够在历史上被称作“风云人物”的人肯定不是凡夫俗子 。 蔡元培看到晚清政府内有寇匪、外有列强 , 又看到经年主张的“改良”和“革命”就仿佛是一场虚假不堪的“皇室闹剧” , 他深深地感到清廷已经名存实亡、无可救药 。 颇有革新见地的蔡元培不久之后就借口请假归乡 , 秘密地联络有志之士 , 一同走上了推倒腐朽满清政府的革命道路 。 出任北大校长 , 革新学术之风蔡元培本是寻常人家出身的一介文弱书生 , 也自认是“性近于学术而不宜于政治” 。 他先是被多番盛请 , 出任了北京大学的校长一职 。 后来却在因缘际会之下走上了革命家的道路 , 究其根本 , 还是因为时代、境遇和时机的交汇和共同作用而数次“角色转型” , 颇有一点“时势造英雄”的意味 。 1916年至1927年之间 ,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 他一贯倡导教育兴国 , 认为教育才是挽救民族危亡的基本途径 , 因而他极力推崇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 。 此外 , 蔡元培还提出 , 大学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完成 , 还要从事科学研究 , 大学生也不应该只会对固定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 , 而要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术理论的研究和创新 。 在蔡元培的不断努力之下 , 他不仅革新了北大的“自由”和“学术”之风 , 还为近代大学教育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明则尚文崇教 , 暗则大兴暗杀蔡元培先生虽可以在燕园里偏安于一隅 , 可他深知北大象牙塔的外面不是和平盛世 , 更不是和谐社会 , 他无法做到对乱世无动于衷 。 在良知的驱使下 , 他从暗处走入刀光血影的危乱之局 , 成为了民国最大暗杀团体的领袖 。 1904年 , 以蔡元培为首领的民国著名暗杀团体“光复会”成立了 , 蔡元培心性转而变得嗜杀和冷血 。 他那时在国内率先组建女子学团 , 也是因为最初想要通过秘密组织一些女学生来参与暗杀行动 。 为了完成暗杀任务 , 他还亲自研制化学毒药 , 以便杀人于无形 。 1927年 , 蔡元培与吴稚晖一同策划并开展了一场范围波及甚广的“肃杀”行动 , 被称为“4.12大清杀” , 无数仁人志士、两党精英均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清杀活动中死于非命 。 更令人感到瞠目结舌的是 , 这场清杀行动不仅杀害了蔡元培挚友的亲生儿子 , 杀急了的蔡元培竟然挥笔同意将自己的门生柳亚子纳入清杀名单 。 至此 , 谁也无法得知蔡元培何时、何故从长衫款款的北大学者甫然化身为冷酷至极的血腥屠戮人 。 1937年全面抗战就此爆发开来 , 蔡元培先生时年已是72岁的老人 , 深感救国无力的他伤痛不已 , 在生了一场大病之后 , 不得已南下香江避乱 。 1940年3月5日 , 蔡元培病逝于医院 , 在他弥留之际 , 还喃喃地说道:世上的种种事故 , 皆是人们各自为利之故……我们要以道德救国、以学术救国…… 。
爱国伟人逝世80年后 , 孙女执意拒绝蔡老骨灰归葬北大双面人生、矛盾重重 , 尽管蔡元培先生越来越让人看不透、看不懂 , 但无可否认蔡元培先生是一位矢志不渝的伟大爱国志士 。
来源:(未知)
【】网址:/a/2020/0818/1597734448.html
标题:蔡元培被曝光复会首脑,亲孙女拒绝归葬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