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脑供血不足”可谓是个“明星疾病” , 头晕可以是它 , 头痛可以由它引起 , 头胀也是它的原因 。 那么 , 究竟什么是“脑供血不足”呢?
首先 , 给大家先说明一点:“脑供血不足”这个概念在主流医学认识当中 , 已经是个被淘汰的名词了 。 也就是说 , 现在专业的脑科医生的诊断标准里 , 已经没有这个诊断名词了 。
“脑供血不足”的诊断主要是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 , 当时的医生开始发现一些颈动脉存在严重狭窄或闭塞的病人会出现短时间的该血管下游供血区的缺血性症状 。 如单眼的视力问题(甚至失明)、偏瘫、偏深麻木、言语障碍等 。 但是这种症状持续时间较为短暂 , 一般数十分钟可以消失 , 最长不超过24小时 , 所以被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 所以 , 医生们据此推测上述症状就是因为颈动脉的局部狭窄所致的其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处于相对缺血的状态 。 故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 。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图片
【康康说话|“脑供血不足”与头晕/脑血管堵塞有关?脑科医生:就没有这个病】按照此前“脑供血不足”的概念 , 脑供血不足是由于血管局部狭窄造成的血流不畅 。 而血管狭窄最常见的原因又是动脉硬化 。 这也恰恰是脑梗塞的最常见的病因 。 而脑梗塞就是局部脑血管堵塞造成的血管相应供血区域的缺血性坏死 。
所以按照“脑供血不足”的理论 , 就是脑组织既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状态 。 这只是前人们推测的一种状态 。 这到底是个什么状态?如何去通过相应的检查判断它是否存在?它到底存不存在?在当时没人说得清楚 。 不过 , 随着研究的深入 , 人们发现这种状态似乎不存在 , 很多血管狭窄很轻微甚至是没有明显狭窄的病人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 而血管狭窄很严重的病人却没有这些症状 。 所以 , 在1970年代 , “脑供血不足”的诊断逐步被医生所废用 。
也就是说 , “脑供血不足”未必是脑血管堵塞 , 脑血管堵塞也未必会引发“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 而“脑供血不足”这个诊断名词在四五十年前就被现代医学废用了 。
在医生们逐渐认可了“颈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之后 , 又将此概念引申到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 , 从而产生了大名鼎鼎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概念 。
【备注】关于脑血管的“前/后循环系统” 。
大家应该知道的是 , 心脏将富含氧气和养分的动脉血液由大动脉供给与全身个组织器官 。 但是 ,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的是 , 由心脏泵出的动脉血有15%-20%供应给了重量仅不超过体重的3%的脑部 。 如此大量的血液流量肯定不可能通过一两根血管流通 。 从主动脉分出的往脑部流通的大动脉血管主要有4根:双侧的颈动脉和双侧的椎动脉 。
颈动脉(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图片
颈动脉位于咽喉和气道的两侧 , 我们用手就可以在颈部的咽喉两侧摸到它的搏动 。 在大概喉头的水平又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 , 前者不进入脑壳 , 供应头面部 。 后者进入脑壳 , 供应脑部 。 椎动脉穿行于大部分颈椎的椎骨偏外侧的小孔(横突孔)里 , 用手是摸不到它的 。 相对于颈动脉 , 它们要相对细小些 。 椎动脉进入脑壳后两根合成一根血管 , 称为基底动脉 。 所以 , 这也是“椎基底动脉”的名词来源 。
图中红色部分椎动脉(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图片
因为相对于人体 , 颈动脉在颈部的前方(咽喉气道两侧) 。 椎动脉在颈部的偏后部(颈椎的两侧) 。 所以前者又被称为“前循环系统”-颈内动脉系统 , 后者被称为“后循环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 。
一般情况下 , 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系统)供应的是小脑、脑干及大脑的后1/3的区域 。 而小脑和脑干是其主要的供血区 。 大家都知道 , 维持平衡是小脑的重要作用之一 , 如果小脑出了问题 , 人们就会平衡感觉错乱 , 就会导致头晕/眩晕 。 所以 , 后循环血供异常最常见也最突出的症状往往是头晕/眩晕 。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图片
上世纪70年代以后 ,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 , 人们对于脑部缺血性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 。 全世界的医学专家逐步达成了共识:颈动脉系统缺血只有TIA和梗死两种形式 。 自此 , “颈动脉供血不足”的概念即被废除 。
但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仍被广泛使用 。 并将此诊断扩大化 , 认为VBI是一种既非正常又非缺血的“中间”状态 。 成为了头晕性疾病的“垃圾筐” 。 甚至是只要有头晕 , 特别是中老年人头晕就是VBI 。 其理论就是中老年人动脉硬化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量下降或者中老年人的颈椎多有退化性病变 , 会导致所谓的“椎动脉型颈椎病” 。 分页标题
1.“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都会有哪些症状?头晕/眩晕 。 这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症状 。 因为人的平衡维持很大程度上依赖小脑和脑干的功能正常 。 和头晕相比 , 更多见的症状是眩晕 。 至于这两者的区别联系 , 详见上文相关科普文章 。 行走不稳或跌倒 。 和上一条同样的道理 , 平衡障碍的人就会行走不稳 , 容易跌倒 。 头痛呕吐 。 因为头面部感觉疼痛的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很多人都知道“三叉神经痛”) , 而三叉神经的就是在脑干发出的 , 它的上级-三叉神经核团就在脑干里 , 这个部位的缺血引起头痛就不难理解了 。 此外 , 后循环供应整个脑部的后方 , 即后脑勺 。 这个部位相对于脑的前部 , 空间更为狭小 , 在完全性缺血(脑梗塞)的情况下 , 脑组织因为缺血性的损伤会导致水肿 , 在肿胀挤压脑表面时容易引发头痛 。 肢体/头面部麻木 。 脑干 , 是大脑、小脑与脊髓连接的关键部分 , 脑干与大脑相比很细小 , 但是非常重要 , “上行下达”的神经都从这里经过 , 身体及面部的感觉神经从脑子外边进来就是从脑干经过再到达大脑/小脑的相应部位的 。 所以脑干损伤 , 会引起感觉障碍 。 肢体无力/口角歪斜 。 同理 , 脑部控制面部肌肉和肢体活动的神经也是经过脑干到达它们需要控制的部位去发挥作用 。 复视(视物重影) 。 眼球的活动主要是受到“动眼神经”的支配 , 而动眼神经和三叉神经以及控制面部肌肉活动的面神经一样都是12对颅神经之一 。 动眼神经也从脑干发出 , 它的上级部门-动眼神经核也位于脑干 。 眼球活动受到影响 , 两个眼球不同步 , 看到的东西就会变成两个影 , 即视物重影 。 意识障碍 。 人的意识的维持主要靠两个方面:脑干的“觉醒中枢”和功能正常的大脑皮层 , 这两个地方那个地方出了问题 , 人都会意识下降 , 即昏睡 , 甚至昏迷 。 如果是短暂的缺血 , 会有出现有意思的症状 , 即“跌倒发作” 。 即 , 因为意识的短时间丧失 , 造成人跌倒在地 , 但是由于血液供应恢复 , 病人很快恢复意识 , 自己可以爬起来 。 遗忘 。 后循环除了小脑和脑干还负责大脑的后部的血液供应 。 其中就有人类负责学习和记忆的脑区 。 这个部位的损伤 , 后果可想而知 , 即记忆力明显下降 , 学习能力下降 。 如果是短暂的缺血 , 会有出现有意思的症状 , 即“短暂性全面遗忘” 。 即 , 忘记了在缺血发作时或包括之前一小段时间里的事 。 虽然这个阶段病人既没睡着也没昏迷 , 但是病人对这个时间段内的事情无法回忆 。 视觉障碍 。 大脑的最后端是视觉的中枢 , 这个位置的问题 , 就会造成视觉的障碍 。
上述所有症状 , 如果是不全性的缺血或短暂性的缺血 , 症状是打阵儿出现的 , 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 如果完全堵死 , 就是脑梗塞 。 症状就会持续存在 。
由上文可知 , 后循环缺血的症状远远不是简简单单的头晕 , 上述症状往往是相互重叠在一起的 , 因为后循环相应的血管供血区域脑部的功能区域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 某根血管供应区域的脑部功能不是单纯的 , 所以症状往往是重叠的 。 所以 , 仅仅有头晕、昏沉的感觉 , 而没有眩晕、嘴歪、肢体无力等上述所有症状就说是后循环缺血 , 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 。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图片
2.除了“脑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硬化供血不足”外 , 还有哪些疾病可以导致头晕?
也许因为“脑供血不足”过于深入人心 , 也许头晕疾病过于复杂 , 也许有太多的人“被脑供血不足了”……作为神经科医生 , 作者想告诉各位:除了“脑供血不足”之外 , 还有很多病会造成头晕:常见的引起“晕”的病:发热、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头外伤、贫血、心脏疾病、过度疲劳等 。 而临床上最常见就是夜间睡眠不好 , 第二天自然就会有昏昏沉沉的感觉 , 感觉头晕脑胀 , 很多人就自以为是“供血不足” 。 此外 , 引起头晕 , 特别是眩晕很常见的问题来源于耳部疾病(由上文《头晕与眩晕的区别联系》可知 , 耳朵除了听的功能外 , 还是非常重要的平衡器官 , 平衡器官出了问题就会导致“平衡错乱” , 平衡错乱就是很多“晕”的根源) 。 不常见的引起“晕”的病:特殊部位(小脑/脑干等)的脑梗塞、脑出血、脑肿瘤等;特殊类型的癫痫;眼不疾病 , 如白内障、视网膜问题等;心脏问题 , 心律失常、心衰等 。 您可能听都没有听过的“晕”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 前庭阵发症 , 突发性耳聋 , 前庭神经炎 , 听神经瘤 , 前庭性偏头痛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等等 。 这些疾病虽然您可能没听说过 , 但在临床上却并不少见 , 只是很多时候没有被“认出来”(上述相关疾病 , 作者头条图文中均有详细介绍 ,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看相关内容) 。
看到了上述那么多种的头晕 , 如果您还坚持认为自己的“晕”是“脑供血不足” , 那么试想一下 , 有没有人为您排除过上述的这些疾病呢?
图片来自网络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为什么医学界把“脑供血不足”予以废除?研究提示人们 , 这种“供血不足”的推测存在问题 。 不够科学 。 实践告诉人们 , 按照原来认认知诊断的“脑供血不足” , 最后绝大部分都能找到其他的问题 , 最终可以被上述的某个疾病诊断所取代 。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图片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因为这个名词里有个“椎”字 , 往往被不明就里的人引申为“颈椎病” 。 由上文可知 , 这个“椎”指得是这个动脉血管从颈椎里穿行 , 而非和颈椎病有什么关系 。 就像是“颈动脉供血不足”您能认为是“脖子病”引起的吗?所以说 , 所谓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颈椎病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
此外 , 头晕往往还会被认为是颈椎病造成的 。
作者此处只说一句结论:绝大部分的头晕和颈椎病没有关系!
至于为什么?作者此前的科普——《我的头晕是颈椎病引起的?脑科医生:绝大多数人的头晕与颈椎病没啥关系!》有详细分析 。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 。 限于篇幅 , 作者在此就不在赘述了 。
或许还有人会问:“颈椎病中有一种类型叫做‘椎动脉型颈椎病’ , 我的头晕会不会是它的原因?”这个问题在上边的科普中也能找到答案 。 作者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 以往的观点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之一 , 但这两个并不是一个概念 。 类似于“医生”与“内科医生”的关系 。 希望大家不要搞混了概念 。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图片
很多人之所以纠结“脑供血不足” , 很多时候是因为害怕自己“脑血管堵塞” 。 尽管“脑供血不足”的诊断不再使用了 , 但脑血管堵塞是真的存在的 。 造成它发生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动脉硬化 。 如果您真的是很对自己的健康特别在意 。 就请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锻炼、规范服药控制“三高”等慢性疾病 。 以“组合拳”的套路综合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至于:①什么是脑血管疾病?②什么是动脉硬化?③限酒是喝多少?④如何合理饮食?⑤所谓适度锻炼有益健康 , 如何理解“适度”?⑥各种脑血管病的简述 。 ⑦急性脑梗塞溶栓/取栓的意义和风险等相关内容详见作者以往的科普 。
来源:(网络)
【】网址:/a/2020/0818/1597713407.html
标题:康康说话|“脑供血不足”与头晕/脑血管堵塞有关?脑科医生:就没有这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