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看着30多台一次未用的透析机、被砸坏的门窗、满地的玻璃碴 , 重庆市巴南区山外山血液透析中心项目负责人陈燕 , 心里五味杂陈 。
这家投资1180万元、收治肾病重症患者的透析中心 , 原本三年前就应营业 , 但因周边居民反对被当地政府叫停 , 另行选址后同样出现“邻避”冲突 。
留不下、搬不走 , 合法合规的医疗项目停摆三年 , 不但让企业损失惨重 , 同时也影响了紧缺医疗资源的市场供给 。
这家透析中心的经历成为近年来我国医疗、环境等公共设施频频遭遇“邻避”冲突的缩影 。
专家表示 ,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面临“邻避”冲突将成为常态 。 “一闹就停”只会让问题愈演愈烈并挫伤社会资本投资公共设施的积极性 , 某种程度上也折射了少数地方政府不作为 。 学会处理“邻避”冲突 , 应成为主管部门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修课” 。
文章图片
巴南山外山透析中心大门玻璃被泼上油漆 。 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 周凯 摄
1
拉横幅、堵马路、泼油漆……
业主要求“离我家远点”
【砸玻璃、堵马路、泼油漆......“离我家远点!”】既有公共透析区域又有独立病房 , 2台透析机配备1名护士 , 可根据病人需求个性化服务……2017年5月 , 巴南区山外山血液透析中心完成装修准备收治病人 , 陈燕以为凭借良好的设施和服务一定可以赢得患者的青睐 , 可还未营业就遇到变故 。
“就在我们准备营业时 , 有少数小区业主在微信群造谣说我们中心会传染疾病、有停尸房之类的 , 一传十、十传百 , 引发了小区业主的恐慌心理 。 刚开始 , 有小区业主围堵我们中心 , 不让开业 。 我们多次想与小区业主进行沟通 , 但业主们根本不听 , 还堵着我们说‘不把透析中心拆了就不许走’ 。 ”陈燕说 , 少数业主耸人听闻的传言把中心完全“妖魔化”了 , 反对的人越来越多 , 后来发展成部分业主拉横幅、堵马路向政府施压 , 一些极端的人还冲进中心打砸、泼油漆 , 于是当地政府迫于压力要求该中心暂停营业 。
该透析中心位于巴南区“碧海湾”居民小区外的商业门面二楼 , 距离最近的居民楼数十米 , 最远的有几百米 。 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 , 中心多处玻璃门窗被砸碎 , 玻璃碴散落一地 , 透析设备因长期未使用已损坏 , 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 。
采访人员随机采访了小区部分业主 , 多数不同意透析中心建在这里 。 其中一位王姓业主说:“很多业主说这个透析中心会传染疾病 , 还有停尸房 。 不管是真是假 , 总之希望离我家远点 。 ”
这个血液透析中心项目由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该公司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其产品用于治疗急慢性肾衰、尿毒症、多脏器衰竭和中毒等多种危重症 , 被国家相关部门列入“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目录 。
据血液透析行业统计数据 , 我国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人数逐年上升 , 目前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人数已达约80万人 。 陈燕介绍 , 在一些发达国家 , 不少社区都建有透析中心 , 既能方便患者就医 , 也能减轻患者负担 。
“当前我国透析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二三级医院 , 患者较多、资源紧缺 。 我们作为设备生产商 , 投资建社区透析中心 , 既可以节省投资成本、给患者更好的医疗服务 , 同时作为一级医疗机构 , 社区透析中心的价格又比三甲医院价格低20%-30%左右 。 我们已在西南地区建了10家社区透析中心 ,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肾病重症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 ”陈燕说 。
2017年 , 重庆山外山公司选在交通便利的碧海湾小区外的商业门面建设社区透析中心 , 并通过了该区卫生、环保、消防等行政审批 。 中心面积近一千平方米 , 配备38台血液透析机及配套设备设施 , 最多可接纳血液透析80人次/日 。分页标题
血液透析中心是否有环境风险?采访人员在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上看到 , 该项目环境风险源主要是医疗废弃物和废水 , “采取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以后 , 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 ”陈燕告诉采访人员 。
“肾病透析患者的原发病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肾炎 , 均无传染性 。 针管等医疗废弃物按重庆市相关规定 , 由专业处理机构定期运走处理 , 废水通过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市政管网 。 按照国家规定 , 透析中心属于门诊部性质 , 没有住院部也没有放射设备 , 更不存在所谓的停尸房 。 ”陈燕说 。
文章图片
巴南山外山透析中心大门玻璃被砸碎 。 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 周凯 摄
2
“换地方就说明有问题”?
留不下、搬不走
合法项目何去何从?
这个项目建设之初是否应做民意调查? 陈燕说 , 根据环评相关法律法规 , 对于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 , 只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 未要求开展公众参与 。
“由于项目没有什么环境风险 , 法律法规也没这个要求 , 所以事前就没有征求小区业主意见 。 ”
在与小区业主沟通无果后 , 重庆山外山公司决定另行选址建透析中心 。 陈燕说 , 国家对血液透析中心有严格的建设标准 , 在人员设施配备、房屋面积布局、离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距离等都有明确规定 , 找到合适的地方并不容易 。
“我们在巴南区找了四五个地方之后 , 另一个小区的商业门面比较合适 。 为吸取教训 , 我们按要求做好民意调查 , 对该小区近400多户居民上门沟通解释 , 终于赢得多数居民的理解支持 。 ”
但就在企业启动建设时 , 当地政府突然要求扩大民意调查范围 。 陈燕说:“当地街道办事处等部门要求周边所有小区都做民意调查 , 甚至一公里之外的小区也要做 。 民意调查范围扩大了 , 反对的人自然就多了 , 有居民说‘你们项目没问题为什么要换地方 , 换地方就说明有问题’ 。 搬迁也只好搁置 。 ”
留不下、搬不走 , 透析中心停摆三年让重庆山外山公司损失近千万元 。 “除了直接经济损失 , 更严重的是形成了多年投资坏账 , 我们作为重庆市重点培育的科创板拟上市企业 , 阻碍了企业上市 。 ”
这个合法合规的透析中心何去何从? 采访人员来到主管部门巴南区卫健委了解情况 。 该部门一位干部说:“我们非常支持这个项目 , 但有心无力 , 单靠我们一个部门难以解决 。 类似的情况我们碰到了好几起 , 我们一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因为附近居民反对暂停了很长时间 。 甚至一家口腔诊所想开在小区附近 , 同样遭到小区业主反对不得不关门 。 ”
这位干部坦言 , 维护社会稳定是大事 , 这个项目又不是招商引资项目 , 企业应该自己承担相应的风险 。
3
处理“邻避”冲突
应成基层政府“必修课”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 相关公共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 采访人员梳理发现 , 近年来“邻避”冲突已从最初的环保公共设施扩大到医疗、市政、交通、电力等领域 。
“邻避”冲突是指居民因担心建设项目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负面影响 , 从而产生“Not-In-My-Back-Yard(别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 , 并出现强烈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 。
一边是城市发展和群众急需的公共设施 , 一边是附近居民的强烈反对 , 如何摆脱零和博弈 , 搭建多方沟通平台从而实现共赢 , 成为摆在不少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难题 。
重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认为 , 公共设施建设除了政府财政投资 , 也需要社会资本参与 。 社会资本投资医疗行业对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缓解公立医疗机构压力、促进医疗产业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 因此 , 政府有责任保护社会资本投资的合法权益 , 这样才能激发社会资本投向公共设施的积极性 , 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分页标题
日前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 , “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及时回应企业和群众诉求” 。
廖成林认为 , 疫情之后 , 群众对健康更加重视 , 居民对部分医疗机构产生“邻避”效应可以理解 。 但如果“一闹就停” , 不但严重挫伤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同时整个社会群体也得不到好处 。 地方相关部门不能以维稳为由息事宁人、回避问题 。
采访人员在重庆市南岸区山外山弹子石社区透析中心看到 , 该中心位于老城区 , 周边商铺、居民区较多 , 部分患者正在中心内透析治疗 , 秩序井然 。
陈燕介绍 , 在其公司已经建好的10家社区透析中心中 , 也有几家离居民区较近 , 在建设之初同样遭到周边群众质疑 。 “但当地政府及时介入引导、防止谣言传播 ,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 , 我们加强与居民的沟通 , 宣讲血液透析的原理、意义、国外的做法 , 带居民来现场参观 , 最后获得了居民的理解支持 , 项目推进很顺利 。 ”
廖成林等专家建议 , 地方政府应该以发现问题为契机 , 提升破解“邻避”冲突的能力 。 一方面做好公共设施的规划、布局 , 一方面运用“营销”思维 , 搭建平台加大政府、企业、群众之间的沟通、寻求共识 , 通过新媒体、第三方意见领袖、参观对话等方式引导舆论 , 积极树立破解“邻避”冲突的典型案例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来源:(新华网)
【】网址:/a/2020/0817/1597656845.html
标题:砸玻璃、堵马路、泼油漆......“离我家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