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音乐综艺|音乐综艺套路多,观众不再盲目崇拜名次,更看不惯黑马逆袭的故事



按关键词阅读:


2020年 , 虽然娱乐产业不景气 , 但并没有耽误音乐综艺的井喷 。
各种不同形式的音乐综艺破土而出、争奇斗艳 , 从“歌手”到“好声音”再到“乐夏” , 数量可观 , 主题广泛 , 类型多样 。
这些综艺为大众的夜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

音乐综艺|音乐综艺套路多,观众不再盲目崇拜名次,更看不惯黑马逆袭的故事
本文插图

但是回顾历年来的爆款音综 , 大家会发现 , 所有的音综基本都绕不开一个模式 , 那就是竞赛 。
比如 , 《中国好声音》《中国新说唱》这一类的个人选秀竞赛 。
还有《一起乐队吧》《明日之子》《我们的歌》这一类自由组队竞赛 。
更有《乐队的夏天》《炙热的我们》这一类“大型多人团战” 。
除了参赛者的身份不同、形式不同 , 这些音乐综艺都是各种各样的花式竞赛 。
无论节目演绎方式多么出彩 , 参赛者展示得多么全面 , 最后落到的还得是“排名”二字 。 然后就是熟悉的优胜劣汰、泪洒现场、复活突围 , 决赛争冠这一类的戏码 。
观众被自己喜欢的参赛者吸引来看综艺 , 却不得不为竞赛买单 , 成为无情的投票器 。 眼看着自己喜欢的嘉宾被拿来厮杀 , 成为“话题制造器” , 甚至于被“祭天” , 作为粉丝的观众心中自然会有各种的意难平 。
节目的热度、讨论度是上来了 , 但是观众缘也下去了 。
在这个音综井喷 , 却出现同质化的时候 , 其实有一个问题真的需要好好思考 。 音乐综艺 , 真的要“打打杀杀”才好看吗?
音乐综艺采用竞赛形式 , 其实由来已久 。

音乐综艺|音乐综艺套路多,观众不再盲目崇拜名次,更看不惯黑马逆袭的故事
本文插图

早在1984年开始举办的“青歌赛” , 是中国首个国家级电视声乐权威赛事 。 但当时的“青歌赛”是以选拔歌手为主要目的 。
整个节目流程采取选手演唱——评委打分的形式 , 流程较为严肃 , 而且不会产生什么突发事件增添节目效果 , 因此显得稍稍有些枯燥 。
同时 , 由于是专业评委评审 , 观众没有什么参与的机会 , 所以观众收看热情也有不足 。 其热度就被随后涌来的 , 采用大众评审的选秀节目抢去了 。
当观众成为评审之后 , 观众打破了屏幕的限制 , 能够以“缺席”的方式 , 直接参与节目的流程 , 甚至决定了竞赛的走向 , 观众与选手的位置 , 在这一刻被交换了 。
如果说以前的竞赛 , 是观众在下面看着高高在上的选手表演 。 那么观众参与评审的竞赛 , 就是坐在高处的大众评审“审视”着选手们的表现 。

音乐综艺|音乐综艺套路多,观众不再盲目崇拜名次,更看不惯黑马逆袭的故事
本文插图

观众们会觉得 , 自己是节目的控制者 , 甚至是选手命运的控制者 。 这种身居高位的满足感 , 确实是同时段的其他综艺无法比拟的 。
同时 , 选秀类节目采用的素人竞赛的形式 , 又让观众在评价之余 , 也会产生“我上我也行”的感受 。 这种感受既激发了观众对节目赛程或是某个选手表现的特别关注 , 又引发了观众对赛事的热烈讨论 。
甚至 , 大批的观众开始踊跃参加选秀 , 亲自为节目的蓬勃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
但是 , 造星梦总会破灭 , 素人选秀也会陷入疲软期 。
在这之后 , 对成熟歌手的审视又开始上演了 。 《我是歌手》带来的歌手之争 , 还有随后《天籁之战》《梦想的声音》带来的歌手与素人之争 , 无疑又为观众增添了新的快乐 。
歌手本身又比素人具有更高的热度和话题度 。 因此知名歌手作为选手登台 , 无疑为节目自带了流量 。
音乐综艺|音乐综艺套路多,观众不再盲目崇拜名次,更看不惯黑马逆袭的故事
本文插图

在这种节目影响下 , 观众的评价对象开始上升 , 由素人上升到成名歌手 。 不知不觉间 , 大众听审们就把自己放在了和歌手相当 , 甚至于比歌手还高的位置上 。
如果说《我是歌手》中歌手之间纯技术的比拼会让观众感到有距离 , 那么《天籁之战》《梦想的声音》歌手与素人的竞技中 , 素人pk掉歌手的那一刻 , 对观众的冲击是巨大的 , 观众的代入感也更为强烈的 。
不得不说 , 用竞赛的方式做音综确实为我们带来了很强的紧张感与冲击感 。 竞赛模式也是很容易创造话题的一种节目模式 。
但在“人人追求慢生活”的当下 , 慢综艺被推崇 , 观众的口味也开始发生改变 。
认清了“文无第一”的观众 , 已经不再盲目崇拜名次 , 做什么“造星梦” 。 观众更为欣赏的 , 是选手们争取名次奋斗的过程 。
观众也不再那么喜欢“黑马豪取冠军”的“开挂”故事 , “优等生”的人设并没有那么受观众喜爱 。 相对来说 , 真实的、与电视机前观众更相似的节目嘉宾更有观众缘 。

音乐综艺|音乐综艺套路多,观众不再盲目崇拜名次,更看不惯黑马逆袭的故事
本文插图

这时 , 原来竞赛模式下制造话题的方式反而效果不佳 , 甚至起到了反效果 。 最为典型的就是2019年《中国好声音》决赛的惨淡收场 。 较之往届 , 决赛学员的人气都远远不足 , 自然关注度也不够 。 好声音这档王牌综艺的口碑也被唱衰到了谷底 。分页标题
这种唱衰背后 , 其实也体现着观众对于单调竞赛的抗拒 。
节目制作者其实能体会得到观众苦竞赛久矣的心情 , 但创新也是一件难事 , 毕竟走成功过得路总好过摸着石头过河 。 有音综导演坦言:“音乐综艺需要从模式的逻辑根本去创新 , 又不能失去原本成功的元素 , 这对创作者是极大考验 。 ”
那么 , 除了打打杀杀 , 音乐综艺真的没有别的创作方式吗?这个问题 , 韩娱圈现象级音乐综艺《Begin Again》应该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

音乐综艺|音乐综艺套路多,观众不再盲目崇拜名次,更看不惯黑马逆袭的故事
本文插图

《Begin Again》是一档以路演为主的音乐综艺 。
这档综艺完全没有竞演 , 有的只是日常生活 , 自然风景和街头公演 , 有的只是一帮爱音乐的人一起经历的故事 。
节目镜头前呈现的样子 , 应该就是我们心中认为的玩音乐的样子——一大家子爱音乐的人自由自在地任意玩闹 , 以天地为家 。 哪里有位置 , 哪里便是玩音乐的场所 。
这种吟游诗人般的样子 , 才是我们心中向往的那一面 。 在慢综艺的时代下 , 音乐综艺其实更应该采取类似这样 , 以讲真实可感故事的方式进行创作 。

音乐综艺|音乐综艺套路多,观众不再盲目崇拜名次,更看不惯黑马逆袭的故事
本文插图

音乐于人而言 , 其实本就是治愈良药 , 是在人们逃离现实兵荒马乱时能立即给予抚慰的良药 。 《Begin Again》的立意一直都是 , 希望路过的人们能驻足听完一首歌 , 得到疗愈之后再重新出发 。
四季以来 , 《Begin Again》都以街头公演的形式 , 为我们呈现最真实的音乐人们的生活 , 最新一季节目更是注重发掘身边人的故事 。
音乐人主动走到了那些有故事的观众的身边 , 比如医护人员、大学生或是上班族 , 然后为这些有故事的人送上治愈的歌曲 。 这样的讲故事方式能够唤起观众的感性 , 从而触及观众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 让观众产生共鸣 。

音乐综艺|音乐综艺套路多,观众不再盲目崇拜名次,更看不惯黑马逆袭的故事
本文插图

回到我们国内的音综 , 节目组其实也意识到了故事的重要性 。
但是发掘参赛者的故事只是为了争取票数获得话题而已 , 并非引起观众共鸣 。 在竞赛的整个流程下 , 无论是音乐还是选手的故事 , 都是竞争名次的武器 , 有着特别强烈的工具性 。
体会到了这一点 , 观众自然不能感同身受 , 因此观众有时候会觉得节目中的真情流露很“假” , “有内幕” , 是“冠军密码” 。 无论选手如何哭诉 , 有时候都难以共情 。
【音乐综艺|音乐综艺套路多,观众不再盲目崇拜名次,更看不惯黑马逆袭的故事】说到底 , 还是在反反复复的竞赛之下 , 音乐综艺缺了一份真实 , 多了一份功利 。 那么为何不尝试着放弃打打杀杀的竞赛 , 回归本真呢?


    来源:(网络)

    【】网址:/a/2020/0817/1597655984.html

    标题:音乐综艺|音乐综艺套路多,观众不再盲目崇拜名次,更看不惯黑马逆袭的故事


    上一篇:证券|中国A股周一大涨 沪指涨逾2%重返3400点

    下一篇:两匹去世救命恩马被追授“勇为功勋马”称号|两匹去世救命恩马被追授“勇为功勋马”称号


    人文

    柏林上万人举行示威活动不戴口罩 警方起诉召集者

    阅读(29)

    海外网8月2日电 当地时间1日,上万名德国抗议者聚集在首都柏林举行示威游行活动,反对政府实施限制措施,因抗议者未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警方对活动召集者提起诉讼。 综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商业内幕网报道,约有17000人参加了抗议活动。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