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连坐制度:堪称商鞅变法中最残酷的一项制度

在华夏文明史中 , 春秋战国时期是法律快速发展的阶段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 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 同时也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和国家的统治工具 。

先秦时代|连坐制度:堪称商鞅变法中最残酷的一项制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鞅铸刑鼎
在夏商周上古三代时 , 法律已然具备了雏形 , 而随后法家的出现标志着依法治国从此走上了历史舞台 , 不过鉴于当时人们对社会的探索仍然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 , 法律不可避免地走入了一段野蛮生长的时期 , 许多不健全、不完善的法律条文和惩罚手段曾经长期活跃于朝堂和民间 , 对百姓的生活和利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
连坐制度 , 就是一种极其残酷的法律制度 , 这种古老且落后的制度出现时间非常早 , 战国时期被变法家商鞅发扬光大 , 并且在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不过由于连坐制度极大伤害了普通百姓的利益 , 使得秦人深受其苦 。

先秦时代|连坐制度:堪称商鞅变法中最残酷的一项制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影视剧中的炮烙之刑
连坐制度最早出现在周朝时期
周朝的一项独特的政治制度就是分封制 , 武王灭商后 , 为了表彰建立周朝的有功之臣和皇亲国戚 , 将天下土地划分成若干块由诸侯自治的区域 , 以分层而治的方式来实现对天下的有效管理 。春秋时期 , 这种制度为诸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国思路 , 那就是有的放矢、逐级递进、分区域分群体对百姓进行管理 。
齐相管仲在这种理论基础上 , 又进一步加强了对百姓的制约手段 , 设立了什伍制(连坐制的雏形) , 使百姓互相监督 。据《管子·立政》中记载:
"分国以为五乡 , 乡为之师 , 分乡以为五州 , 州为之长 。分州以为十里 , 里为之尉 。分里以为十游 , 游为之宗 。十家为什 , 五家为伍 , 什伍皆有长焉 。筑障塞匿 , 一道路 , 博出入 , 审闾闬 , 慎筦键 , 筦藏于里尉 。置闾有司 , 以时开闭 。闾有司观出入者 , 以复于里尉 。凡出入不时 , 衣服不中 , 圈属群徒 , 不顺于常者 , 闾有司见之 , 复无时 。"

先秦时代|连坐制度:堪称商鞅变法中最残酷的一项制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人犯错 , 全员受罚
什伍制度(齐国将这种制度称为什伍制 , 本质上就是连坐制度)在当时是否具有某种方面的优势所以才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 , 这一制度是一种适宜于区域封闭教育社会的普法方法 , 通俗一点地解释就是连坐制度首先划分出了治理区域 , 比如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片村庄甚至是一个宗族 , 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来制定具体的连坐细节 , 虽然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 , 社会背景复杂 , 但是只要规定了范围 , 那么这片范围内的每一个个体都可以被覆盖 , 绝对无一遗漏 。

先秦时代|连坐制度:堪称商鞅变法中最残酷的一项制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宗族为了避免连坐 , 制定了许多私法
其次 , 设立什伍制度的目的是强迫百姓互相监督 。法律是人为创造的产物 , 将其具象化的载体便是执法者了 , 不过受困于古代落后的交通方式、通信手段和统计方法 , 许多诸侯国根本无力去掌握境内所有人口的具体信息 , 执法者的触角无法有效延伸到所有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 , 管仲便寄希望于没有执法权的百姓来协助执法者来进行管理 , 不仅自己要学法守法 , 还须督促他人学法守法 , 共同来维护社会稳定 , 这就是他建立什伍制的真正原因了 。分页标题
连坐制度下人人自危户户自保
连坐制度的普及很快就让国家感受到了益处 , 许多诸侯国也因此纷纷效仿 , 不过百姓的生活却受到了影响 , 韩非子就认为连坐制度危害巨大 。据《韩非子·制分》中记载:
"是故夫至治之国 , 善以止奸为务 。是何也?其法通乎人情 , 关乎治理也 。然则去微奸之道奈何?其务令之相规其情者也 。则使相窥奈何?曰:盖里相坐而已 。今尚有连于己者 , 理不得相窥 , 唯恐不得免 。有奸心者不令得忘 , 窥者多也 。如此 , 则慎己而窥彼 , 发奸之密 。告过者免罪受赏 , 失奸者必诛连刑 。如此 , 则奸类发矣 。奸不容细 , 私告任坐使然也 。"
【先秦时代|连坐制度:堪称商鞅变法中最残酷的一项制度】
先秦时代|连坐制度:堪称商鞅变法中最残酷的一项制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韩非子像
同为法家大贤能的韩非子深刻认识到了连坐制的危害 , 然而另一位法家名士商鞅却对此有不同的解读 , 他认为国家面临的局势不尽相同 , 无法一概而论 , 然而不管什么情况下 , 重刑罚都会使国家走上一条强盛之路 。据《商君书·去强》中记载:
"重罚轻赏 , 则上爱民 , 民死上;重赏轻罚 , 则上不爱民 , 民不死上 。兴国行罚 , 民利且畏;行赏 , 民利且爱 。国无力而行知巧者必亡 。怯民使以刑 , 必勇;勇民使以赏 , 则死 。怯民勇 , 勇民死 , 国无敌者强 , 强必王 。"

先秦时代|连坐制度:堪称商鞅变法中最残酷的一项制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商鞅影视形象
从上述史料可以看出 , 对于连坐制这种产物 , 不同的人的看法可谓是大相径庭 , 除了以上二人外 , 反对者和赞同者都大有人在 。连坐制度出现伊始 , 其法律内核在于警示百姓而非惩罚百姓 , 由于有了条目清晰、规定明确的法律条文 , 并且这些条文可以通过各地的地方官员传达给百姓 , 使得百姓知道什么事可为而什么事不可为 , 对于其日后的生活方式可以起到警示和监督的作用 , 从这点上看 , 连坐制度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 。
不过在社会生活中 , 每个人既是独立的个体 , 又通过各种复杂的关系被互相连接 , 就算能管理好自己的言行 , 却无法干涉他人的举止 , 所以在连坐制度的约束下 , 很多时候会出现百姓自身品行良好却无端受罪的情况 , 令百姓不堪其扰 。从这点上来看 , 连坐制度无法体现法律的公平原则;不过因为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的确起到了对百姓的制约作用 , 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 许多诸侯国都开始效仿这种制度 , 并且获得了满意的成果 。然而 , 国家利益得到保障的背后 , 百姓却开始不堪其扰、风声鹤唳 , 造成了人人自危户户自保的局面 。
连坐制度确保了商鞅推行新法
战国时期 , 秦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 卫人商鞅入秦推行新法 , 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公孙鞅为了快速做出成绩从而令秦孝公满意 , 在国内用极其强硬的行政手段来推动新法的实施 , 其中就包括改进后的连坐制度 。据《史记·七十列传·商君列传》中记载:
"令民为什伍 , 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 ,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 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

先秦时代|连坐制度:堪称商鞅变法中最残酷的一项制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强大的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
除了民间 , 军中也是商鞅推行连坐制的地方 , 从此以后 , 从民间到部队 , 甚至是朝堂之上的贵族 , 都无法脱离连坐制度的束缚 。据《商君书·画策》中记载:"
又曰:'失法离令 , 若死 , 我死 。乡治之 。行间无所逃 , 迁徙无所入 。'行间之治 , 连以五 , 辨之以章 , 束之以令 。拙无所处 , 罢无所生 。是以三军之众 , 从令如流 , 死而不旋踵 。"分页标题
笔者认为 , 商鞅改进后的连坐制度 , 已经逐渐偏离了早期什伍制的轨道 。上文中曾经提到 , 连坐制度的法律内核在于警示百姓而非惩罚百姓 , 如果国境内的百姓全因为小部分人的犯罪行为而成为莫须有的罪犯 , 并且受到了惩罚 , 那么无论是社会生产力还是国家公信度都会受到巨大的伤害 , 严重动摇了统治阶级的统治根基 , 只要有一定政治头脑的人 , 都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 所以连坐制度初期可以顺利开展 , 对百姓的影响也较为有限 。
然而随着时间发展 , 连坐制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 统治阶级认为警示作用不足以约束百姓 , 开始逐步将真正的刑罚融入进去 , 我们在史料中常见的"灭其族"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商鞅的手段更为激进 , 他设立了多达十几项罪名 , 对犯法者从重从严处罚 , 曾经一次就流放了数千人 , 这里边固然有他作为法家弟子赞成以刑罚管理世人的原因 , 然而更大程度上是他在用无辜百姓的性命去巩固自己的地位 。得道者多助 , 失道者寡助 , 商鞅在秦地的一系列严刑激发了秦人对他的愤恨 , 也为他最后落得凄惨的下场埋下了伏笔 。

先秦时代|连坐制度:堪称商鞅变法中最残酷的一项制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伍廷芳像
结语
商鞅死后 , 连坐制度仍然在封建社会中存在了千余年的时间 , 直到清朝时期才被废除,这也是清末法律变革运动的成果之一,这与当时修律大臣沈家本、伍廷芳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
在他们的大力倡导下,清廷终于在1905年正式宣布废除连作制 。至此,连坐制度正式在法律上被废止了 。
笔者认为 , 对待连坐制度 , 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待 , 这种制度的出现 , 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 对领地内的百姓治理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 尤其是推动了普法工作的进行 , 将普法从政府行为变成了民间行为;不过这种制度出现后 , 缺乏后期维护和改进 , 被统治者粗暴地模仿 , 变成了伤害百姓的工具 。

先秦时代|连坐制度:堪称商鞅变法中最残酷的一项制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商鞅的死法十分凄惨
尤其是商鞅变法后 , 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 将严酷的刑罚和连坐制度结合 , 创造了秦地独特的连坐制度 , 新制度的本质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压迫百姓的残酷工具 , 已然偏离了创立伊始约束百姓、普及法律的轨道 。虽然商鞅变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 帮助秦国强盛 , 暂时遮盖住了新连坐制度的残暴 , 但是却最终因为不符合时代需求 , 和秦朝一起灭亡在历史的长河中 。
参考文献:
《管子·立政》
《韩非子·制分》
《商君书·去强》
《史记·七十列传·商君列传》
《商君书·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