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理|心理学:爱情中让你受伤的不是对方的行为,而是你的期待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正如人们所说 , 期望越大 , 失望越大 。
人们越重视某一事物 , 卷入度越深 , 那么失败带来的失望和痛苦就越强烈 。 因此让你受伤的往往不是对方的行为 , 而是你的期待 。
我们每个人都有人生目标 , 并将其划分为短期和长期目标 , 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今后的人生有一个大概的规划 , 我们明确了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 并且制定计划朝着目标不断前进 。
有了目标 , 就意味着有了期待 , 有了期待 , 就意味着有了失败的可能性 。
人并非十全十美 , 地球上的各种资源也很有限 , 因此成功只属于少数人 , 正如金字塔的形状那样冷漠无情 。

第一心理|心理学:爱情中让你受伤的不是对方的行为,而是你的期待
本文插图
梦想越远大 , 追求越高 , 意味着摔得可能就会越狠 , 让我们受伤的不是社会的不公平 , 而是我们对自己的期望 。
在旧时候 , 普通人对自己以及父母对自己的期待或许只是平安长大 , 并且顺利地结婚生子 , 然后一家人过上其乐融融的生活 。
但在现代社会 , 人们的志向不可谓不远大 , 有些人想要成为科学家 , 为人类知识库贡献自己的智慧 , 有些人想要成为亿万富翁 , 白手起家让自己和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 有些人想要平平淡淡过一生 , 但前提却是要经济充裕……
总之 , 很多人都有远大的理想 , 并且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 , 人们会更加为了自己而活 , 不顾世俗的眼光 。

第一心理|心理学:爱情中让你受伤的不是对方的行为,而是你的期待
本文插图
但成功是难得的 , 对自己过高的期待是一把双刃剑 , 它明确了人生的意义和奋斗方向 , 却也总是让人梦想落空 。
我们最初喜欢一个人的时候 , 就是我们最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 。
由于晕轮效应的影响 , 我们倾向于认为那些外貌出众的人具有很好的性格、优良的道德品质 。 不仅如此 , 他人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 例如外貌、服饰搭配等 , 规定着我们如何解释他们后面的行为 。
所以 , 这种社会知觉偏差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期待 , 我们期待那些给我们良好第一印象的人是一个完美的人 。
在恋爱关系中 , 这种状况普遍存在 。
恋爱初期 , 我们觉得对方是那样完美 , 但随着彼此了解的深入 , 我们的期望开始落空 。
我们从对方身上发现了很多难以忍受的缺点 , 于是两人之间开始闹矛盾 , 并且将矛盾归因于对方的某一错误行为 。

第一心理|心理学:爱情中让你受伤的不是对方的行为,而是你的期待
本文插图
诚然 , 临时的错误行为可能激怒伴侣 , 但对对方的期望起着明显的调节作用 。
换言之 , 你对他的期望越高 , 那么对方的行为错误就越能引起你的愤怒反应 。
总之 , 人无完人 , 但是人们不可避免地将喜欢的人想象成一个完美的救世主 , 认为自己将被他救赎 , 但这往往是不现实的 。
在你希望被爱、被理解、被宽容的同时 , 对方对你也有很高的要求 , 于是彼此对对方的高期望导致一丁点小事就可能爆发激烈的争吵 。
那么爱情到底是怎样的?怎样的爱情才能长久?
电视剧和电影都是骗人的 , 是理想的状态 , 其实答案就在我们身边 。

第一心理|心理学:爱情中让你受伤的不是对方的行为,而是你的期待
本文插图
我们观察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上了年纪的夫妻 , 不难发现他们之间虽然激情不在 , 但却能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 。 平衡点因人而异 , 但正是这种平衡使双方尽可能少得受到伤害 。
当一方发脾气时 , 另一方总会忍让 , 虽然现在看起来忍让的一方受了委屈 , 但发脾气的一方总会在之后的某个时间给予补偿 。分页标题
或者两人同时以孩子为生活的中心 , 搁置争议 , 求同存异 , 将夫妻的矛盾放在一边 , 为了将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而共同努力 。
还有些夫妻虽然嘴上不说甜言蜜语 , 甚至经常斗嘴吵架 , 但行为上却能默默地为另一半付出 。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就是爱情最好的诠释 , 爱情不需要激情 , 不需要甜蜜 , 更不需要双方变成对方想要的样子 。

第一心理|心理学:爱情中让你受伤的不是对方的行为,而是你的期待
本文插图
【第一心理|心理学:爱情中让你受伤的不是对方的行为,而是你的期待】
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三元理论中三种成分的平衡终究只是一种理想 , 想要知道爱情的真谛 , 身边的例子就是最好的答案 , 实践出真知 。
让你受伤的不是对方的行为 , 而是你的期待 , 所以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 都不要有过高的期待 。
对待自己 ,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 把握好现在的每分每秒 , 对待他人 , 要知道人无完人 , 任何两个人之间既有斗争的一面 , 又有同一的一面 , 这样就足够了 。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