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莫言:晚熟代表着求新求变


_本文原题:莫言:晚熟代表着求新求变
【莫言|莫言:晚熟代表着求新求变】

莫言|莫言:晚熟代表着求新求变
本文插图
莫言获诺奖后首部新作《晚熟的人》近日出版 。 十年蕴积 , 人事全新 。 作家根植乡土 , 聆听四面风雨 , 塑造典型 , 挪借八方音容 , 用十二个故事讲述获诺奖后的里里外外 。 十二个故事有喜有悲 , 有荒诞有现实 , 从上个世纪到当下社会 , 从历史深处步入现实百态 , 壁立千仞 , 气象万千 。 本文整理自莫言《晚熟的人》新书发布会速记 , 让我们看看 , 莫言是如何理解“晚熟”的 。
我跟小说里的莫言在互相对视
这部小说里面很多人物都是我的小学同学 , 小说里的人物跟我一起慢慢随着社会发展在变化、在成长、在晚熟 。
我是作为一个写作者 , 同时也是作为作品里一个人物 , 深度介入到这部书里的 。 我之所以敢把自己的真实名字放到小说里 , 就做好了接受一切的准备 , 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来解读都是可以的 。 我跟小说里的这个莫言是在互相对视 , 我在看他 , 他也在看我 。 有的时候他在小说里的表现也是我控制不了的 , 因为我在生活中也许不会这样做 , 但是在小说里他这样做了 。
“知识分子还乡”这个角度的小说延续了上百年 。 《晚熟的人》延续了这个视角 , 我作为一个在高密东北乡出生、长大、离开这个地方的人 , 若干年之后又回来了 。
这样的作品我在1980年代初期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就使用这个视角 , 到现在近四十年 , 依然在使用这个视角 。
但这个视角本身在发生变化 。 第一 , 我作为一个作家 , 一个讲故事的人 , 我这个人发生了变化 , 我看问题的角度跟十年前不一样 , 跟三十年前更不一样 , 甚至跟八年前都不一样 。 我的视野可能变广阔了 , 但是我的思想是不是变深刻很难说 , 但是变复杂是肯定的 。
另外我这个作家的身份发生了变化 。 过去我仅仅是一个作家 , 或者说是一个知名作家 , 因为2012年诺奖这个事件 , 使我这个作家的身份又添加了一层更加复杂的色彩 。 在当今这样一个商业社会 , 一个网络信息的社会里 , 这样一种身份的人回到故乡 , 他所遇到的人、遇到的事也比过去要丰富得多 。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 , 这样一种还乡的视角是旧的 , 但是因为人变了 , 时代变了 , 故事变了 , 这个视角又有了新的含义 。
晚熟是正面的褒义词
晚熟也是一个很丰富的概念 。
首先从文学的角度、艺术的角度来讲 , 一个作家或者一个艺术家过早成熟了、定型了、不变化了 , 我想他的艺术创作之路也就走到了终点 。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不断变化 , 希望能够不断超越自己 。 超越自我 , 难度很大 ,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 , 你不希望自己过早定型 , 就不希望自己过早成熟 , 希望自己能够晚熟 , 使自己的艺术生命、创造力能够保持更长久一些 。 如果你早早成熟了 , 固化了 , 你将来的创作就在不断重复自己 。 如果你有强烈的求新求变的精神 , 不愿意把自己过早固定在一个位置上 , 这就说明你是希望能够不断超越旧我的 。
晚熟是正面的褒义词 , 代表了求新求变 , 不愿意过早固步自封的精神 。
希望在最近几年拿出一部好长篇
诺奖所谓魔咒应该是一个客观存在 。 但是也有很多作家在获奖之后依然写出了伟大的作品 , 像马尔克斯 , 他在获奖之后还创作了《霍乱时期的爱情》 。 我能否超越自己 , 能否打破诺奖这个魔咒 , 现在不好判断 , 但是我一直在努力 。
大部分读者 , 包括很多评论者 , 都说一个作家只有拿出一部长篇来 , 仿佛才能够证明他的才华、证明他的力量 。 但是我们都知道鲁迅没写过长篇 , 沈从文也没写过长篇 , 国外没写过长篇的伟大作家更多 , 像莫泊桑、契诃夫等 。分页标题
但是我们应该承认长篇小说无论从它的体量上 , 从广度和深度上 , 反映生活的丰富性上 , 确实超过了中篇和短篇 。
一个作家当然可以一辈子不写长篇 , 只写中短篇 , 这丝毫不会影响他对文学的贡献 , 但是大家也都有一个希望 , 希望自己能够写出一部或者几部好的长篇来 , 我没有把中篇、短篇和长篇对立起来 , 我觉得这三种形式是不可替代的 。
但是我也有一个长篇梦想 , 我确实还是希望能够在最近几年里拿出一部好的长篇来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