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坦|一名工科教师的强国梦——记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 院院士刘永坦
_原题为 一名工科教师的强国梦——记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 院院士刘永坦
活动名称:2020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
编号:15 姓名:刘永坦
刘永坦 , 辛勤耕耘教育事业六十年 , 他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 。 发展国家重器 , 不能受制于人 , 这就是一名工科教师的强国梦 。 在学生们心中 , 有“坦先生”指路 , 千难万难都敢闯一闯 。 他一直用实际行动感染着同事和学生爱国奉献 , 他是以科研促教的典范 。
—— 题记
他是中国34位两院院士之一 ,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曾任哈工大研究生院院长 , 是我国杰出的战略科学家、工程教育家、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 , 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奠基人和引领者 。 1991年和201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18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他84岁高龄仍耕耘在科技报国、教书育人第一线 。 他不仅是德高望重的学术大家 , 更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 学生们亲切地称他“坦先生” 。
家国情怀 , 一名工科强校教师的强国梦
1936年12月 , 刘永坦出生在南京一个书香门第 。 然而 , 生活在内忧外患的乱世 , 无论什么样的家庭 , 都无法摆脱那挥之不去的阴霾和苦难 。
1937年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 出生刚刚一年的刘永坦就随家人开始了十余年的逃难生涯 , “那种苦深深印在脑海里” 。 童年的苦难记忆 , 让刘永坦从小就有了自强、强国的梦想 。 他坚信 , 科技可以兴国 , 必须自己强大起来 , 国家才能有希望 , 要不然人民就会受欺负 。 也正是这样的家国情怀 , 支撑着他60年埋头科研、教书育人 。
1953年 , 刘永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工大 , 从江南来到东北 。 经过一年预科、两年本科的学习后 , 被学校派往清华大学进修无线电技术 。
1958年 , 刘永坦回到哈工大参与组建无线电工程系 。 这年夏天 , 他走上大学讲台 , 正式成为哈工大的青年教师和科技工作者 。
上世纪五十年代 ,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 , 哈工大承担着推动我国旧教育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重任 。 一大批有志青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 , 从五湖四海汇聚到哈工大 , 承担起全校的教学与科研任务 , 为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 这支800余人、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教师队伍被称为哈工大“八百壮士” , 刘永坦就是其中一员 。
为了打破了我国近300万平方公里海域监管长期严重缺失的被动局面 , 1981年10月 , 从英国进修回国后的刘永坦心中萌生出一个宏愿——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之路 。
在此后的近40年里 , 不论是担任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还是校研究生院院长 , 刘永坦都始终站在国家立场 , 从学科特点出发 , 将培养好的国防科技事业急需的领军人才 , 作为自己报国志向的新追求 。 一边做管理、一边搞科研、一边上讲台……这一干 , 就到了而今的耄耋之年!
人们不禁会问 , 坦先生桃李天下、著作等身 , 为什么还要这么辛劳 , 歇一歇不好吗?经历过家国破碎的刘永坦 , 绝不能让颠簸流离的痛苦重演!绝不能在发展国家重器的路上受制于人!这 , 就是一名工科强校教师的强国梦!
以研促教 , 雷达站成为别样的教学中心
刘永坦认为 , 创新跟学风联系最密切 。 他主张“真刀真枪放到真实的环境里去锻炼” , 他的学生的课题都来自具体科研实践 , 都是国家真正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 学生毕业之后都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科研工作者 。
“坚持你的理念 , 努力实践 , 克服途中的困难才能达到成功的境界 。 ”刘永坦在培养学生时经常用这句话激励学生的学习愿望、做科研的热情和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 。
他带领团队师生在威海荒芜的海岸边建起了雷达站 , 成功研制建立了我国第一部新体制远距离雷达实验系统 。 新体制雷达涉及了信号发射、接收、信息提取等各个环节 , 每一处他都要求学生必须实现理论技术的创新 , 在实践中获得检验 。 所以 , 学生们都称新体制的研究是一项“打铁”的活 , 反复锤炼成千上万次才可以通过 。
调试前期 , 模拟信号系统杂散干扰多、背景噪声大 , 控制、跟踪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时常死机 , 需要耐心调试 , 从几十万行的大型控制程序中找出问题的症结 , 工作量十分巨大 。 刘永坦带着团队工作起来经常顾不上吃饭 , 只靠面包充饥 , 实在累了 , 就在实验室板凳拼成的床上睡会儿……当处理结果总是达不到预期时 , 刘永坦经常会从原理上帮学生一步一步分析问题 , 亲自检查每一个程序 。 在夏天30多度的高温中 , 他一站就是几个钟头 , 被汗水浸透的衣衫紧紧地贴在身上 , 但刘永坦浑然不觉 , 甘之如饴 。
【刘永坦|一名工科教师的强国梦——记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 院院士刘永坦】团队在刘永坦的谆谆教导下 , 就是靠着这样一股“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劲儿 , 在我国对海新体制探测领域 , 做出了重大原始创新 。
杂波问题是该领域中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 , 如果解决不好 , 甚至可能让雷达变成“睁眼瞎” 。 为了解决它 , 刘永坦带领师生一起分析杂波的来源、特性 , 组建若干学习小组 , 齐头并进、多点出击 。 一名学生回忆说:“那一个月的较真碰硬 , 使我真正走进了信号的世界 。 在那里 , 各种不同形式的信号鳞次栉比 , 坦先生每解释完一种信号特性 , 我就按照新体制雷达要求进行仿真、计算 。 一天一夜连着一天一夜 , 一个结论推翻另一个结论 , 在每天睡觉不足6个小时的连轴转中 , 写过的程序已经不知有多少行 , 下巴上的胡子也一个劲地疯长 。 直到有一天 , 坦先生大声喊道 , ‘快 , 看看那个编码信号的边界条件!’一语点醒梦中人!我们终于整明白了!新的信号及其处理方式也由此诞生了!这一世界性杂波难题终于成功地解决了!” 分页标题
在巨大的研究学习压力下 , 团队里每个成员都绷紧了弦儿 , 开碰头会 , 汇报课题进度与学习心得 , 所有人都可以开诚布公地讲意见、摆事实、谈思路 , 有时甚至“吵”七八个回合不亦乐乎 。 刘永坦往往端坐在那里 , 面带微笑、细听争论 。 他在育人中秉承:科学问题 , 自然是越辩越明晰;问题答案 , 自然是越争越透彻 。 团队成员的感情 , 也正是在这摸爬滚打中强化、深厚了起来 。
学生们都表示:有坦先生“把舵” , 干的有劲儿!有坦先生指路 , 千难万难都敢闯上一闯!
刘永坦带着团队从零起步 , 系统突破了地波激励原理等基础理论问题 , 创建了新体制探测理论体系 。 但他要的不简单是科研成果和学术成就 , 更是可以形成战斗力的海防装备 。 他说:“要让我们的新体制雷达走出实验室 , 走向海洋 , 这样我们的研究才有意义 。 ”
为了科学精神和国家需要 , 他和团队没有半点犹豫 , 转战到了更恶劣更艰苦的环境中 , 扎到了海岸线的大山里 。 这一干就是22年!历经上千次实验和多次重大改进 , 终于研制出了我国首部新体制远距离实装雷达 , 使我国成为极少数掌握这一核心技术和装备的国家之一 。 成果鉴定意见指出:新体制雷达在总体性能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
从理论原始创新、到建立雷达站、再到实现装备……用刘永坦的话讲 , 就是“一定要把实验室里的成果变成真正的应用 。 ”这也成为了哈工大很多科研团队的共同追求 。
为国育才 , 立德树人培养国之栋梁
刘永坦从教的六十年 , 既是攀登科学高峰的六十年 , 更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六十年 。 他既是成就卓著的雷达技术帅才 , 同时又是善于教书育人的杏坛名师 。 无论获得什么荣誉和头衔 , 他最看重的还是“教师”这一身份 。
从教60年来 , 他一直致力于电子工程领域的教学工作 , 先后讲授过“信息论”等十多门课程 。 在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和领导工作的情况下 , 仍然勇挑重担 , 不仅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授课 , 也为本科生讲课 。 有两年 , 他连续讲授4门课 , 近300学时 。 1989年 , 他主编了《无线电制导技术》一书并成为全国统编教材 。 1999年 , 他又出版了专著《雷达成像技术》 , 获首届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图书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
辛勤耕耘六十年的教师生涯 , 他一直用实际行动教育和感染周围的同事和学生爱国奉献刻苦专研 。 他课堂教学讲究传授艺术 , 深受学生喜爱 , 师生盛赞他是“航天科技之星”“学府教学明星” 。 1992年、1993年刘永坦被国家航空航天工业部评为“人才培养先进个人” , 1993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获人民教师奖章 , 1995年获哈工大“伯乐奖” , 1997年获香港波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 。
20世纪80年代初 , 刘永坦开始组建新体制雷达团队 。 然而 , 在北疆之地靠什么集聚人才?有人用“磁铁效应”来形容队伍建设过程中的高端人才集聚效应 , 其形成的关键在于有一颗磁力巨大的“磁核” 。 刘永坦这块“磁核”不仅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本领 , 更有强大的爱国向心力 。 张宁教授 , 从团队组建开始就跟随刘永坦一起攻关;许荣庆教授 , 从MIT林肯实验室进修回来 , 加入团队……
在这块“磁核”的吸引下 , 近40年来 , 刘永坦的报国心、强国梦在不同时期吸引着同心筑梦的青年学者来到冰天雪地的东北 , 来到他的身边 。 刘永坦亲手培养、带领下的这群敢啃硬骨头、放弃优越条件的年轻人 , 将热血与青春播撒在东北大地 , 建立起一支使命必达的雷达科研“铁军” 。
刘永坦作为学科的领军人物 , 更是准确地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 , 将科研与学生培养有效结合 。 在教学中 , 把国防尖端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带进课堂 , 同时把学生带到国防科研一线 , 真刀实枪地锤炼团队协作攻关精神和攻坚克难能力 。 他特别强调要用实际数据验证理论方法的效果和可行性 , 理论要经得起考验 。 在这样严格的要求下 , 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在理论上站得高 , 还在实践中经得起检验 。 学生中涌现出了将军、院士、大学校长、教授和国防院所总师、高科技技术公司创始人等一大批栋梁之才 , 其中有些已经成为我国空间遥感、雷达技术、电子对抗等领域的领军人物 。
为人师表 , 大德无言但影响至深
刘永坦说过 , 立学先要立德 。 他是这么说 , 也是这么做的 。 刘永坦并非高不可攀 , 他有时就住在校园里 , 对慕名合影的学生他从不拒绝 , 都会满脸微笑来配合 。 他看起来就是一位普通的长者 , 慈眉善目 , 衣着朴素 , 精神矍铄 。 刘永坦只要不出差就会定期和学生交流讨论 , 态度和蔼 , 一点架子都没有 。 有一次 , 他与博士生小组讨论结束后天色已晚 , 于是便请学生们集体改善伙食 。 席间 , 刘永坦会就学业困境与具体问题进行交流 , 聚餐往往会成为精彩学术讨论的延续 。 学习上 , 刘永坦“火眼金睛”;生活中 , 他“明察秋毫” 。 始终关心学生每天工作多久、睡眠多少、作息是否规律等生活情况 , 甚至是感情问题也常常促心交谈 。 当听到谁有困难或遇到什么烦心的事 , 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询问 , 还经常慷慨相助 。 很多学生都说 , 与刘永坦接触的越多 , 就越能感受到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全方位的指导 。 他就像一团火 , 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学子 , 点燃了他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报效之心 。分页标题
刘永坦不仅时时刻刻严于律己 , 还处处以哈工大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来要求自己 。 无论大事小情 , 方方面面 , 严格要求 , 以身作则 , 躬亲垂范 。
刘永坦的严 , 是出了名的 。 他的历届学生们都说 , 做坦先生的学生 , 功底不扎实是不行的 。 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东西是逃不过坦先生的“火眼金睛” 。 有没有仔细查阅文献资料、做足功课 , 坦先生只要和你一讨论 , 立刻就“原形毕露” 。 他曾说 , “有的人聪明 , 学什么东西立刻理解 , 是好事 。 而有的人或许不够聪明 , 但做事踏实 , 他可能会走得更远” 。
追求卓越 , 把重要的事干到极致!这也成了刘永坦身边师生最笃定的信仰 。
刘永坦说:“对祖国的爱 , 都是很具体的 , 具体在每一天怎样去做人、做事和对待工作上 。 ”刘永坦经常跟团队师生说:“能为国家的强大作贡献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和使命 。 国家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我们做 , 这是我们最大的荣耀 。 ”所以 , 40年里 , 刘永坦带领他的团队 , 在荒无人烟的试验场埋头苦干 , 在环境恶劣的废弃民房里挥汗如雨 , 硬是把冷板凳坐热 , 打造了一支响当当的“雷达铁军” , 为中国铸起了一道“海防长城” 。 是国家的需要 , 让他找到奋斗的方向 , “一生磨一剑” 。 这彰显了一位老党员、一位红色战略科学家的初心使命、责任担当、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 体现了“铭记国家重托 , 肩负艰巨使命 , 扎根东北 , 艰苦创业 , 拼搏奉献 , 把毕生都献给了共和国的工业化事业”的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 。
时至今日 , 84岁的刘永坦和他的团队成员依然初心不改、奋斗不止 , 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在雷达的国度中驰骋四方 , 不断去迎接新的挑战 , 攀登新的高度 。 他深沉绵长的爱国强国之志 , 励精图治建设中国强大“海防长城”的牺牲奉献精神 , 用一辈子献身国防的实际行动感染和教育他身边工作的每一个人 , 培养师生强军报国思想和国防献身意识 , 在师生中间引发了热烈的反响 。 哈工大校长周玉院士说:“刘老师的精神和情怀感动了整个哈工大 。 ”
刘永坦身在北疆却心系海防 , 他身上所折射出的铁肩担当的家国情怀和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 , 对科技工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引领和鼓舞 , 在大家心中 , 他不仅攀上了科技报国的巅峰 , 还筑起了初心不改、使命必达的精神高地 。
- 刘永好|错过了马云,刘永好不想错过工业互联网 | 海斌访谈
- 薄云|华工科技精密事业群与薄云咨询共同召开变革项目启动会
- 最美,我们再来看看最帅的100张面孔吧,肖战目前是第一名,Lisa,吴世勋,吴世勋是目前的第二名
- 综艺|《少年之名》即将成团,三位大厂男孩在前九,第一名的李希侃很稳
- 一名女子下班回家,丈夫勒死3个女儿后上吊自杀身亡
- 遗憾|《奔跑吧兄弟》第八季迎来一名老成员回归,却有两位嘉宾遗憾退出
- 刘永好称明年猪肉价格将恢复正常究竟怎么回事?刘永好称明年猪肉价格将恢复正常事件始末
- 中国小康网|CNN:皮尤民调全球各国政府应对新冠疫情排名 美国英国并列倒数第一名
- 外交人员|一名挪威驻俄高级外交人员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
- IT之家|刘永好称错过马云的投资建议:没听进去话,丢掉了很多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