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_本文原题:央视神仙纪录片 , 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今年7月 , 央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
终于上线 。
2016年开拍 , 2018年成片 , 2020年上线 ,
不少观众 , 翘首期盼了2年 。
这部片子集结了6位中国文学大家:
莫言、贾平凹、迟子建、毕飞宇、刘震云和阿来 。
导演张同道带领团队 , 历时2年 ,
跟随着6位作家回到他们的故乡 ,
从零下42度的北极村到海拔4300米的巴朗山 ,
一路寻找他们文学的起点 。
也远赴日本、美国、欧洲多国 ,
采访了30多位汉学家、翻译家、出版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 ,
回顾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历程 。
可以说是文学爱好者的狂欢 ,
和文学小白的“读书指南”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我们采访到了导演张同道 ,
“作为纪录片导演 , 我认为
我们没有留下鲁迅哪怕1分钟的影像 , 这是失职的 。
我们不能再错过当代的这些杰出作家了 。
一个民族不管大小 , 只要有几个优秀的作家 ,
她的文化在世界上就传之久远 。 ”
自述 | 张同道 编辑 | 倪楚娇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我为什么拍这部片子
我是张同道 ,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的导演 。 这个片子我们拍了两年 , 一共拍了6个作家:莫言、刘震云 , 阿来、迟子建 , 毕飞宇和贾平凹 。 记录的不仅是他们个人的影像 , 更是他们文学发生的现场 。
2012年11月 ,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这对我来讲是一个很震撼的时刻 。 因为我学了10年文学 , 虽然毕业后就做起了纪录片 , 心里是一直没有放下文学的 。
中国文学在20世纪是很自卑 , 因为我们经历了一次语言革命 , 过去中国人写文章用文言文 , 是“环滁皆山也”这样的语言 。 现在要改用老百姓日常讲话的语言去写文学 , 还能不能写出经典?还能不能创造出唐诗宋词的辉煌?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获奖就是新文学的一种证明 , 这个时刻极其重要 。
另外作为影像工作者 , 我有一种责任感 。 我一直说 , 鲁迅是我最热爱的现代作家 , 他就生活在上海 , 我们却没有留下鲁迅一分钟的影像 。 先生去世之后 , 那么多人去拍他的出殡 , 可就是没人在先生健康的时候 , 去拍一拍他的生活 , 让鲁迅自己读一段《阿Q正传》 。
我觉得这是失职了 。 我们不能再错过当代的这些杰出作家 。 一个民族不管大小 , 她只要有几个优秀的作家 , 她的文化在世界上就传之久远 。
我最早就是想拍莫言 。 但后来我想索性拍一个群体 , 莫言并不孤独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迟子建
6个作家 , 代表6个文化区
可以拍的作家有很多 , 但这一次 , 我要拍有故乡的人 , 还特指农村 , 因为农村才是最原始的故乡 。 第二 , 他/她把故乡写成了文学作品 。 第三 , 这些文学风景已经很著名了 。
所以北边从迟子建开始 , 大兴安岭这样一种高寒地带的文化 。
往下莫言 , 山东齐鲁文化 。 莫言是齐文化的代表 , 当地受晏子、蒲松龄的影响 , 带有大量玄秘的鬼怪文化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刘震云
刘震云是黄河中原文化 。 大量的灾难都伴随着黄河的洪水产生 。 河南经常饿死人 , 经常出现各种灾荒 , 就像他写的《温故一九四二》 。 离他家不远就是商朝的首都 , 所以这是中国文化土层非常丰厚的一块地方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贾平凹在秦岭
再往西是秦岭 。 贾平凹所在的商州是宋朝和金朝两国交战的分界线 , 一边是关帝庙(汉族) , 一边是二郎庙(蒙古) 。 所以我第一次去贾平凹的家都非常震惊 , 很大的一个荷花池 , 完全不像北方风景 , 它是在秦和楚的交界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阿来在土司官寨
再往西是阿来 , 阿来是藏族 , 藏族还有很多分支 , 阿来所在的嘉绒藏族的特点是一半放牧 , 一半种地 。 像他的《尘埃落定》就把这块文化表达出来了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毕飞宇
最南到毕飞宇是长江文化 。 他的家都是水乡 , 你看那么漂亮的大片大片的油菜花 , 和密布在大地上的河网 。
6个人就是6个文化区 。 每个作家带着自己的文化、地理风光、人文传说 , 带着自己的文化土层来创造出自己的艺术形象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莫言在高密
回到故乡 , 找到文学发生的现场
我们很多人都看过《红高粱》 , 这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真实的成分有多少?高密东北乡是什么样?莫言是怎么创造出这样一个瑰丽的文学王国的?我走到他的故乡 , 就能找到他文学的出发点 。
纪录片里有两个很强烈的设定 。 第一 , 我要拍土地 。 土地里不仅仅长庄稼 , 还长思想、长文化 。 这次我用了很多航拍 , 把这几位作家都折磨坏了 。 经常让作家走一圈 , 又走一圈 , 为的就是把人和土地的关系拍出来 。
第二个 , 作家们必须回一次故乡 , 我们去故乡 , 找他们的童年 , 文学灵感的源头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秦腔》里的原型李百善
比如说贾平凹小说中的原型 , 我在他村里找到好几个 , 他们都不止一次出现在他的小说里 。
刘高兴就因为贾平凹的小说《高兴》红了 , 现在他主要的工作是卖贾平凹的书 , 学贾平凹写字 , 讲述贾平凹的故事 。 他在《秦腔》中还出现了 , 用的是他的本名刘书征 。
上善就是李百善 。 李百善拿着《秦腔》 , 在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注解 , 他读得很仔细 , 里边好几处写到了他 , 他说:“写的就是我 。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阿来爱拍植物
我问阿来老师怎么构思小说 , 他说不构思 , 从来不构思 。 他曾经把故乡的山头 , 一座山一座山地走 , 有什么感触都写在香烟壳上 。 他对什么感兴趣了 , 就去调研 , 突然有一天 , 想写点东西了 , 往那一坐 , 白桦林的画眉鸟在树林中叫了起来 , 《尘埃落定》就开始了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电影《红高粱》里的桥现在还在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红高粱》电影片段
莫言写的《红高粱》 , 今天小桥还在 , 就在那个桥上 , 当年真的有一支高密的农民武装歼灭了日本的一个排 。 但是有没有余占鳌 , 有没有九儿 , 这就是民间传说了 。 莫言就把这个故事经过他的想象体验 , 最后变成了《红高粱》这样一个荡气回肠的小说 。分页标题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莫言摘柿子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 莫言对童年饥饿、孤独的回忆 , 这些记忆全部写进了《生死疲劳》、《丰乳肥臀》里 。
莫言是一个饥饿、孤独的孩子 , 每天赶着羊群 , 一出去就是一天 。 青纱帐看不见人烟 , 他对话只能和天上的飞鸟 , 地上的蚂蚱 , 他很害怕 。
生产队收完了麦穗 , 莫言的妈妈把没收完的捡了一点回家 , 结果就被人抓起来了 , 一个耳光 。 莫言看着自己的母亲被打得嘴角出血 , 这种屈辱 , 会有对生命的震撼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张同道安排了一个小演员
饰演莫言的童年
七七菜 , 带着刺的一种菜 , 今天拿来喂猪 , 猪都不吃 。 当年 , 莫言他们就只能吃这个 , 捣碎 , 煮成糊糊 , 吃不下去 , 还是扎嘴 。 莫言肚子饿 , 面前没有东西可吃 , 围着桌子转 , 一边转一边哭 。
莫言的大哥70多岁了 , 今天给我讲起这段 , 当场都流泪 。 莫言为了偷一根萝卜 , 被人抓起来批斗 , 回到家被爸爸打个半死 , 最后他爷爷看不下去 , 救了他 。
所以他才说:“在生存面前 , 尊严是无力的 。 ”当莫言写作的时候 , 他这些生命的沉重体验形成一种有力的表达 , 一下把当时的文坛震住了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毕飞宇在故乡
这些人对故乡的感情几乎都是一样的 。 贾平凹、莫言、刘震云、阿来都是拼命要离开家乡 , 他们要离开的心情是一样的 。 阿来说: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差的地方吗?
莫言挨饿 , 阿来小时候没有书可读 , 一读妈妈就骂他偷奸耍滑 , 不干活 。 所以就像刘震云说的 , 离开是一种哲学 。
为什么现在爱了?几位作家现在都成功地完成了艺术转化 , 也完成了人生的转化 。 今天回去也不会挨饿了 , 当然感情就不一样 , 应该说都是受故乡之惠 。
早年经历的苦难恰好就是后来成为作家的一个保障 。 但莫言也和我说 , 他宁愿不做作家 , 也不愿再受一遍童年挨饿的苦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莫言回忆儿时推磨
拍完这6位80、90年代成名的作家 , 我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 , 80年代是个美好的年代 , 爱惜人才 , 爱帮助人 。 他们每一个都出身草根 , 当时是人人写诗 , 人人写作的年代 , 都充满了梦想 , 不同的是他们坚持下来了 , 最后靠投稿被人赏识 。
“莫言一路都遇到贵人” , 这是莫言的大哥说的 。 在村里当不了兵 , 结果他叔叔把他弄到棉花厂 , 从棉花厂当兵走的 。 当了6年的兵最后提干 , 考上了军艺 , 作品发表……每一步 , 都有贵人 。
所有帮助莫言这些人 , 都不是因为和莫言有任何私交 。 我就说这批文学背后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 所以才托举出这批伟大的文学家 。 这批文学家是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果之一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去长岛途中拍摄
这个纪录片的拍摄 , 比我以往拍过的都难
这个纪录片 , 我拍了整整两年 , 实打实的 。
它的难度主要是分得太散了 , 毕飞宇连续拍了15天 , 非连续拍摄还有三次 , 阿来拍了三次 , 莫言断断续续拍了20多天 , 高密我去了6次 , 我们还跟着他去了他当兵的地方等等 。
我们还几乎采访到了所有在世的莫言作品翻译家 , 还去了瑞典 , 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 。 你就算算 , 这要拍多少地方 。分页标题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摄制组在中俄边境拍摄
还有很大一个因素在于 , 要说服这些作家很难 。
莫言老师说 , 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面对镜头说话 , 最幸福的事是在酒桌喝酒 。 他总说“我有什么好拍的” 。 我说 , 您的价值比您预想的可能要大 。 他很厚道 , 一直没有明确说不拍 , 就用“现在没有新作品 , 等有了再说”来推辞 。
我就跟莫言老师一次次地谈 。 在他同意之前 , 我就先跑到高密把高粱地给拍了 , 因为高粱不等人 。 后来估计他觉得我太难缠了 , 就让我拍了 。
迟子建开始也不愿意拍 , 最后也是被我磨得不得了 。 “那就拍拍我身后的土地 。 ”我说我也就是要拍土地 , 这样就达成共识 。
而且我没法工业化量产 , 不可能请很多分集导演 , 你负责莫言 , 你负责刘震云 。 每一个老师都是我自己对接、自己拍 。 我的好朋友张清华教授 , 是中国顶级的学者、文学批评家 , 他给了我很多帮助 。
所以很多人会问我 , 你跟这些作家沟通有什么技巧 , 如何说服他们?最宽阔的路就是真诚 , 没有技巧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贾平凹与乡民交谈
每位作家都宽厚、真诚
邀请的过程是艰难的 , 但真的拍摄过程中 , 你能看到一个质朴、真诚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
你看迟子建 , 一回到北极村就像回到幼儿园了 。 我说我们拍拍白桦林 , 把车打开 , 零下40度 , 她可不管 , 一下就躺那儿 , 我都怕她感冒 , 她说没事儿 , 捧起一把雪就往天空扬 。
贾平凹是个不爱讲话的人 , 其实是电视拍摄比较害怕的那种人 。 但他回去之后你看 , 就像鱼放到水里 , 纵虎归山 , 他在那无比自由 。
跟农民聊天 , 就像跟隔壁的邻居在聊天 。 那个老头什么都告诉贾平凹 , 家里的情况 , 儿子在干什么 , 孙子在弄什么 。 贾平凹能很快建立信任关系 , 这是个本事 。 他采访也不带本 , 也不带笔 , 也不带录音机 , 但当他写作的时候 , 这些都会成为他的细节 。
特别好笑的是 , 后来那个老头的儿媳妇以为贾平凹是省里来的大干部 , 特意追上我们说:“老头刚才是胡说的 , 你不要听那些话 。 ”把她吓坏了 , 贾平凹就说:“没事没事 。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毕飞宇划船
毕飞宇在这里边最特殊 , 我和毕飞宇第一次通电话 , 他说:“我没有乡愁 , 我没有故乡 。 ”那就没法拍了 。 因为毕飞宇的毕并不是他家族的姓 , 抱养他爸爸的人姓陆 , 但是后来被处决了 。 政府就让他爸爸改名 , 姓毕 。
所以 , 我就跟他交流 , 重要的还不是你的故乡 , 而是文学的故乡 。 你的文学和这土地有没有关系?他说 , 那有关系 。
毕飞宇小时候跟着父母换过三个地方 。 我们的拍摄哪里都可以去 , 但是出生的那个村庄 , 他不愿意回去 , “我30多年没去了 , 我担心控制不住我的情感 。 ”
我说那行 , 我来找一个相对古朴的农村来拍你的童年时代 , 他也同意了 。 我们拍了几个很漂亮的镜头 , 观众看不出任何区别 。 但我们俩就在街上走 , 他就一直低着头 , 好像在思考很宏大的宇宙问题 , 突然他说:“走 , 还是去杨家庄 。 ”杨家庄就是他出生的村子 。
他是个作家 , 只能来真的 。 在这个假的故乡 , 他没有话可说 。 我当然非常高兴 , 赶紧就动身去杨家庄 , 其实已经错过了很好的光线 , 那时候完全顾不上了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毕飞宇找到了自己的家
到了杨家庄之后他找不着去家里的路 , 到处找不着 。 最后靠问路 , 找到了一个方向 。 他看到一个河湾 , 觉得就在这附近了 , 河没改变 , 只是桥变了 , 可是家在哪 , 不知道 。
所以我的影片中有一个1分40秒的长镜头 , 我这个摄影师就稳稳地跟着 。 突然 , 毕飞宇“啊”的一声 , 拍了一下脑门 , 转身背对镜头 。 拍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 , 就一直记录着 。 接着他从近走远 , 我们的摄影师也不动 , 就牢牢地盯着他的背影 , 直到他把情绪平复之后 , 他说:“走!”我们镜头摇到“杨家小学” , 那就是他出生的地方 , 那就是他的家 。
就像莫言说的 , 什么叫故乡?母亲生你时在这流了血 , 这个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 , 这是你的血地 。 毕飞宇的血管跟土地是接通的 , 一切记忆就复活了 。
毕飞宇后来说:“只要我在那个大地上书写过 , 我就有理由把它看成我的故乡 。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张同道在采访莫言
Q:一条
A:张同道
Q:您学了10年文学 , 后来做了逃兵 , 拍这个纪录片会不会觉得很幸福?
A:虽然拍这个片子会很累 , 但这个过程也很享受 。 光莫言老师的采访整理出来就有10万字 , 他们所谈论都是几十年所积累的人生和艺术经验 , 都被收录进书《文学的故乡访谈录》 。
它满足了我的一个愿望 。 我搞文学这么多年 , 当年我的博士论文是一本40万字的文学研究著作 。 文学也是曾经花费了我巨大的心血 , 投入了我很大热情的行业 。
结果 , 我读博士期间很偶然地去了陕北 , 本来是采风 , 结果我就看到陕北剪纸的老大娘 , 一下子把我给激发出来 。 我开始试图用文字写 , 但是做不到 。 我想把这群老太太给留下来 , 唯一的办法就是拍纪录片 。 那是我拍的第一部纪录片 。 我本来想把它拍完了 , 我就回来继续搞我的文学 , 上了贼船就下不来了 。
这次拍摄是圆梦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Q:这个片子里有一些并不是纪实的镜头 。
A:文学光有纪实是不够的 , 文学是你看不见的东西 , 怎么让你进到文学 , 为这个事我们倒是花了很多功夫 , 特别设置了想象性的镜头 。
我们安排让毕飞宇自己划船 , 在旅途中遇到了青衣 , 我专门请了北京的舞蹈家王亚彬在小桥上跳舞 。 再往前划 , 看到了《玉米》里的玉秀 , 一回头桥上站着的是端方 , 《平原》的主人公 。
包括莫言老师 , 我用了一个民间艺人去演绎他的打油诗 , 其实都是一种表达方式 。 我还找了一个小演员 , 演他的童年小黑孩 , 我们也把照片发给他看 , “看看 , 这就是童年的你 。 ”“行!”咱们就这么干了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老步
Q:在纪录片里 , 会找到不少农民形象的人 , 他们的语言充满智慧 , 和作家们的交谈也很有意思 。
A:这就是我另外想讲的一个话题 , 就是文化土层 。
我们偶然遇见了一个人老步 , 老步是别村养鸡的人 , 他马上认出了刘震云 , 就说:“你在北大演讲 , 演得挺好的 , 开始就说吃饺子 , 到最后又说吃饺子 , 这个文章结构好 。 ”后来刘震云都走远了 , 他还在评说 。
一个养鸡的人他能够保持对文学的这种爱好 , 也就是说这块土地上有深厚的文化基底 。 只是他们没有机会去表达 。分页标题
刘震云讲得非常好 , 他说我表哥假如能够读书 , 他可能就是牛顿 , 他今天可能就是剑桥大学教授 , 但是他没有机会 , 现在他只能修自己家里的小楼 , 把他的鸡窝修好 。
中国乡间埋藏着各种天才 , 很遗憾他们没有机会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
本文插图
毕飞宇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Q:您这部纪录片的观看门槛挺高的 , 没看过这些作品的人 , 很难看懂 。 这是给谁拍的片子?
A:显然是给文学爱好者看 。 今天你再想拍出一部为天下所有人服务的影片就比较难 , 除非像陈晓卿一样去拍吃的 , 或者专门去拍美女 , 人类就这俩共同的爱好 。 剩下的题材 , 观众的分层分得也越来越细了 。
有一个教文学的教授说 , 这个片子为中国的当代文学留下了极其重要的文学现场 。 他确实说得非常好 , 这就是文学现场 。
多少年以后在课堂上去讲述这些作家 , 我想这个片子中很多段落一定会让学生们感到有兴趣 。 莫言亲自去读一段《红高粱》 , 就像李白亲自给你读一遍《蜀道难》 , 就像杜甫来朗诵一下“车辚辚 , 马萧萧……”还是不一样的 。
文学曾经是中国最美好的一种艺术形式 。 你看白居易文章中都记得很清楚 , 贩夫走卒 , 都在读诗 。 如果一个民族都没有这样的定力 , 连书都不读了 , 我们手机上疯传各种段子 , 抖点小聪明 , 廉价的欢乐 , 它会把一个民族送进屠宰场 。
【一条|央视神仙纪录片,6个人撑足中国面子:不把他们拍下来就是失职】我拍《文学的故乡》 , 恐怕还有这么一点卑微的愿望 。 如果看了《文学的故乡》 , 你能够静心去读一部书 , 读一篇小说 , 我相信人的生活品质会有所提高 。 我们现在都去想办法买更大的房子 , 100平方、200平方、300平方 , 可是有没有人去想过 , 你的灵魂也需要一栋房子 , 你的灵魂住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