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_本文原题: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 , 保持一点距离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本文插图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 , 太快了 。
在永远的匆匆忙忙之余 , 要留点时间给自己 , 在霜晨月夕或茶余饭后 , 忙里偷闲 , 打打坐 , 冥想冥想 , 丢下垃圾 , 读一些“无用”的书 , 花一些“无用”的时间 , 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 , 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 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 , 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
几个世纪前 , 经典文学作品不但革新了时代 , 也深深影响了那些改变世界的人 。
拿破仑特别喜欢读《少年维特的烦恼》 , 即使行军打仗也要带着它 。 甚至有传言拿破仑和歌德还一起畅谈和探讨过这本书的文学性;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本文插图

《少年维特的烦恼》剧照
简·奥斯汀一扫维多利亚时代的庸俗风气 , 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传统 , 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 连摄政王乔治四世都痴迷于她的作品 , 甚至不惜以高昂的价格购买她的所有小说;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本文插图

《傲慢与偏见》剧照
而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著作更是畅销上亿册 。 他的书不只局限在某个地方或阶层 , 而是受到全世界人的推崇 。 弗洛伊德、卡尔维诺、托尔斯泰等人都是他的书迷 。 托尔斯泰还曾惬意地说:“坐沙发 , 吃巧克力 , 读狄更斯 , 心情又会好起来 , 和世界妥协” 。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经典?
今天 , 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经典?
经典的魅力 , 当然不只是其文学性 , 更多在于阅读时 , 所传递的永不落幕的巨大感染力和关照当下的现实意义 。
就像狄更斯《双城记》开头的一段话 , 至今读起来依然振聋发聩:
那是最好的年月 , 也是最坏的年月;那是智慧的时代 , 也是愚蠢的时代;……我们将拥有一切 , 也将一无所有;我们直接上天堂 , 也会直接下地狱 。 总之 , 那个时代跟现代非常相似 。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本文插图

查尔斯·狄更斯
即使距今100多年的维多利亚时代早已过去 , 即使我们读到的是他所描写的两个世纪前的英国 , 但狄更斯对社会现实的探索和敏锐的感知 , 却通过文字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 在岁月的洗礼中依然鲜活 , 并引起巨大共鸣 。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本文插图

英国皇家邮政发行的纪念狄更斯诞辰200周年系列邮票
然而 , 因为种种原因 , 阅读这些小说对许多人来说确实存在门槛 。 比如很多人因为看不懂歌德的《浮士德》就将它拒之门外 。 而有些我们自认为读过或者早已知道的事 , 其实也存在着一些偏差 。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本文插图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世界十大歌剧之一《浮士德》
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就提到 , 巴尔扎克最早吸引的是女读者 。 但特别可惜的是 , 在中国很少听说巴尔扎克的读者有女性化的一面 。
正是我们对这些作家僵化、刻板的印象 , 把我们挡在了经典之门外 。
为此 , 继两季文学课之后 , 三联精心策划了一门围绕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著精品课
《重返文学的正典时代:世界名著研习计划》 分页标题

这些名著 , 都来自身为西方文学时代巅峰之一的19世纪 , 这是一个文学佳作不断涌现的时代 , 也是一个充满别样气质的时代 。
在这里 , 我们将进一步读懂经典 , 透过文字和文学家本人 , 进行一场深度理解人类、理解生命力量的旅程 。
读懂19世纪的名著 , 就读懂了人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薄伽丘 , 也还只能“简单地叙述一些行动与冒险经历”;直到18世纪中叶 , 小说才被“推上了探究人的内心生活之路”;
而19世纪的小说 , 在这些不世出的文豪手中 , 一下子就来了个大飞跃 , 文学的厚度也一下子增加了百倍——
巴尔扎克以“文学界的拿破仑”的身份横空出世 , 今天的人也还无法想象 , 他究竟是如何把一部小说写成厚厚的社会史的;
托尔斯泰则是公认的西方长篇小说集大成者 , 他在书里思考生与死的话题 , 影响度之广 , 以至于世界各地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托尔斯泰主义者”;
司汤达一手开创了后世“心理小说”的先河 , 我们现在读的后现代小说、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 , 都发源于此 。
英国人最热爱的大文学家之一狄更斯、悬疑小说鼻祖爱伦·坡、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散文的莎士比亚”简·奥斯丁······这一系列让人耳熟能详的名字 , 都是一座座不可逾越的丰碑 。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本文插图

奥斯卡·王尔德
19世纪文学的经典魅力 , 尤其凸显在“人”身上 , 要想看一个人真实的内心、完整的成长轨迹 , 读这些书准没错 。
它们展现人的神情举止 , 像镜头一样真实:
在写第一个字母以前 , 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 , 又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 , 神像两边是两排架子 , 架子上摆满了楦头 。 他叹了一口气 , 跪在作台前边 , 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 。
“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 ”他写道 , “我在给您写信 。 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 , 求上帝保佑您 。 我没爹没娘 , 只有您一个亲人了 。 ”
——契诃夫《万卡》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本文插图
它们叙说人的心理 , 老辣得仿佛开了上帝视角 , 没有一丝内心活动能瞒过它们的眼睛:
当他的对手经过一番勾心斗角的谈判 , 自以为没有露出半点口风 , 而其实已经给他摸清底细 , 他却回答说:“这事我得跟内人商量商量 , 现在不能作出决定 。 ”他的妻子早已给他压迫得成了百依百顺的奴隶 , 在生意上却是他最合适的挡箭牌 。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本文插图
它们传达人生活着的现实环境 , 更是让人分分钟身临其境:
维里埃算得弗朗什-孔泰最漂亮的小城之一 。
一幢幢房子 , 白墙 , 红瓦 , 尖顶 , 展布在一座小山的斜坡上 。 茁壮的栗树密密匝匝 , 画出了小山最细微的凹凸 。 城墙下数百步外 , 有杜河流过 。 这城墙早年为西班牙人所建 , 如今已残破不堪 。
——司汤达《红与黑》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本文插图
论真实、论完整、论力度 , 后世的西方文学家 , 几乎没有能与他们相比的 , 以至于后来的小说家 , 为了在他们的影子之下 , 凸显自己的存在感 , “干脆取消主题、情节、人物塑造、内心分析、情景描述及一切带感情色彩的语言” , 甚至“绝望”到主动废除文中的标点和段落 。
然而 , 读懂这些经典的人都知道 , 无论再过多少个一百年 , 这些书也不会为人所忽视 。分页标题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本文插图
时间不会抹平它们的高度 ,
反倒会让它们愈显巍峨 。
每一次读这些经典 ,
都能让你有新的收获 。
重读经典之课程亮点
01
听得越多 , 共鸣越多
邀请十一位老师 , 向听众打开内心 , 结合专业知识 , 分享最贴心的阅读感受 。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本文插图
02
分享文豪们的真实生活
把名著变得立体
我们以前读名著 , 对作家本人往往知之甚少 , 这门课会从专业的角度出发 , 从更深刻、更人文关怀的角度切入 , 分享文学家在名著背后的真实一面 , 有时还会联系书中的具体片段 , 让你对这本书的理解更为立体 。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本文插图
03
片段拆解 , 读得深、读得透
课程中有大量的名著片段详细解读 , 让你理解文学家背后的深深用意 , 理解文学笔法的巧妙 , 挖掘你在当下的阅读心理 , 让你拥有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 。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本文插图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本文插图

电影《拿破仑战争》
订阅福利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本文插图


群学书院|与这个匆忙而庸俗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
本文插图
别走开!再来测测你的作家人格!
最后有惊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