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中国琴文化,尧舜时代已有古琴,七弦琴之奇妙,宋太宗都难以改变


Array|中国琴文化,尧舜时代已有古琴,七弦琴之奇妙,宋太宗都难以改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文献中史前传说 , 尧舜有琴说】
在讨论古琴的产生与发展问题之前须先研究古文献所记史前传说 。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帝尧问可用者 , 四岳咸荐虞舜 , 曰:可 。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 , 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 , 以观其外……舜耕历山 , 历山之人皆让畔…一年而所居成聚 , 二年成邑 , 三年成都 。尧乃赐舜 。
絺衣与琴 , 为筑仓廪 , 予牛羊 。瞽叟尚复欲杀之 , 使舜上涂廪 , 瞽叟从下纵火焚廪 。舜乃以两笠自扦而下 , 去 , 得不死 。后瞽叟又使舜穿井 , 舜穿井为匿空旁出 。舜既入深 , 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 , 舜从匿空出 , 去 。瞽叟、象喜 , 以舜为已死 。象曰:‘本谋者象 。'象与其父母分 , 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 , 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 。'象乃止舜宫居 , 鼓其琴 。舜往见之 , 象愕不怿 , 曰:我思舜 , 正郁陶 。'舜曰:然 , 尔其庶矣 。'”这反映古琴的应用 。
在《史记·夏本纪》中舜将让位与禹时曾向禹提出:“予欲闻六律 , 五声 , 八音 。”这反映当时的音乐水平 。《史记·乐书》中说:“昔者舜作五弦之琴 , 以歌南风;夔始作乐 , 以赏诸侯 。”
这些记述说明舜作五弦之琴以前就有琴了 , 不然古琴出现就能声具五音与歌唱伴奏?琴张五弦应该是古琴第一次发展的明证 。武王诛纣建立周朝后 , 古琴由五弦之琴发展为七弦琴 , 从此七弦琴作为各音皆备的弦乐器出现在东方音乐之林 。

Array|中国琴文化,尧舜时代已有古琴,七弦琴之奇妙,宋太宗都难以改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琴传说可信】
有人认为尧舜禹为古代传说 , 其时有琴似不能作为古琴产生的确证 , 唯有商代甲骨文中的“乐”字是以丝附木 , 才证明有了弦乐器的琴瑟 。其实甲骨文的“乐”字只能说明琴瑟的弦乐之发音齐全 , 或产生早于其它别的乐器 , 并不是证明商代才有古琴 。倘若认为上述有琴的传说还不足信 , 不妨再举古代相类的传说为例 , 证明古琴的上述传说是可信的 。比如关于火 , 古代传说是“燧人钻木取火而民知饮食” , 是说明上古之世人们生活已经用火 , 这个问题在北京周口店古遗址中已经存在 , 更被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所证明:不经过若干时间用火烧造的过程 , 泥坯就不能成为陶器 。这证明上古之人发现了火加以运用之说是可信的 。

Array|中国琴文化,尧舜时代已有古琴,七弦琴之奇妙,宋太宗都难以改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甲骨文证明尧舜有琴说可信】
又如文字 , 古代传说是“伏羲画八卦以开文教 , 作六书以代结绳” 。八卦姑且不论 , 所谓“六书” , 古人指的是制字之法 。用“六书”这个词颇有汉儒之嫌 , 不如说作字比较明确 。字不一定是伏羲所首创 , 因为还有“仓颉造字”之说 。总之“字”首创于上古之世这个传说的可信也是不成问题的 , 古文字学家在新石器时代的半坡、姜寨、马家窑、城子崖、良渚等地出土的陶器上就发现有的刻划着若干符号 , 认为是“六书”以前的古文字 , 这就证明殷商的甲骨文、金文也是经过若干年演变 , 不断地再创造而后形成的 。因此 , 不能看见甲骨文 , 才承认有文字;不能看见甲骨文的“乐”字是以丝附木 , 才承认有琴瑟乐器的存 。它们并不是突然一天就出现的 。对于火与文字的产生发展的传说从来没听到过有什么异议 , 何以对于琴的古代传说竟疑窦丛生不承认了呢?中华文明的字也好、琴也好 , 都是上古之人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不断发展的 , 都有着相似的源远流长 , 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完善的轨迹是一致的 。其实甲骨文金文中“乐”字恰好证明琴存在是先于甲骨文金文的 。分页标题
如果看见甲骨文中的“乐”字才认定商代有琴瑟 , 就否定了古琴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发展的过程 , 也就否定了乐器是先民所创造了 。近代的考古发掘中 , 在河南小屯发现了一批甲骨 , 其上文字经王国维先生考订 , 就证明商代先公、先王世系与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的记载相合 , 从而证明《史记》的记述是可信的 , 那么尧舜有琴之说应当也是可信的 。

Array|中国琴文化,尧舜时代已有古琴,七弦琴之奇妙,宋太宗都难以改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七弦琴定型已历经数千年 , 宋太宗想作改变 , 徒劳不能成功】
古琴由五弦发展为七弦之后的音乐功能 , 古琴家查阜西先生在《今虞琴刊·发刊辞》中说:“古琴之音律 , 虽出于原始的五声音阶而音位则一本律吕……自明代中叶以后之传谱如虞山、广陵等派之《樵歌》《禹会涂山》诸曲 , 于变宫变徵之外已添用清商清羽而成九声音阶 。”“康乾以来 , 风传之《普庵》《释谈》诸操几乎全篇皆用四度、五度、八度、三长度等二重谐音 , 实已达对谱音乐之意境 。”“按之琴谱符字所记 , 指法疾者 , 如用于承接之滚、拂 , 虽以三十二分音符表示亦嫌不足 , 指法宕者 , 如放猱、大吟之类 , 比较四个全音符之时间而有余 。”“古琴之变调 , 基于律吕相生之法 , 系以一个基音顺生四次(即理论的绝对五度谐音)得五音宫、徵、商、羽、角 , 就此五音循律动 , 互换成旋律而为乐曲……此即其变调之大概 。”且古琴散、泛、按音之音色多样为其它乐器所罕有 , 泛音之多超过所有的中外乐器 , 可见古琴的功能比之西洋乐器并无愧色 。七弦琴成熟定型已历经数千年 , 故宋太宗想在琴的尺寸长短、设弦数量上作些改变 , 结果也是徒劳不能成功 。这就是用两片桐木经过挖斫髹漆粘合之后安上琴弦 , 通过琴家弹拨就能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 , 七弦琴之奇妙就在于此 。
【Array|中国琴文化,尧舜时代已有古琴,七弦琴之奇妙,宋太宗都难以改变】
Array|中国琴文化,尧舜时代已有古琴,七弦琴之奇妙,宋太宗都难以改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