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印度人后来不能打, 竟是因当初与亚历山大大帝拼得太狠

亚历山大大帝,西方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他弱冠之年领兵出征,破波斯,收埃及,定中亚,入印度,亲征数十战,无不胜者,仅仅花了十余年时间就建立了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马其顿帝国,幅员逾五百万平方公里。他还将希腊文化散布到其所到之处,历数百年而不熄。甚至连遥远东方的中国都在史书里,把亚历山大大帝称为“圣人徂葛尼(即亚历山大的阿拉伯语名发音)”,把欧洲(即宋朝记载的茶弼沙国)开化都归功于亚历山大(宋代《事林广记》载“茶弼沙国前后无人到,惟古来有圣人名徂葛尼曾到其国,遂立文字”)。
 当初|印度人后来不能打, 竟是因当初与亚历山大大帝拼得太狠
文章图片
作为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眼中的“欧洲古代第一名将”,亚历山大大帝的战绩的确过硬,三次会战就击垮了国土横跨亚欧非的波斯帝国,也攻克过海城泰尔和山城阿尔诺斯之岩这样易守难攻的坚城,还打的游牧民鼻祖斯基泰人卑躬屈膝,可谓军事全才。但亚历山大的传奇之处远远不止此,他亲自指挥的每次战役都伤亡极小,然后都能击溃远远超过自身的敌人。格拉尼卡斯河之战,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三万七千军队对抗四万波斯军。亚历山大大帝冒着被波斯人半渡而击的风险强行渡河,在河岸边击溃了波斯骑兵,随后击溃了波斯步兵,马其顿军队只阵亡一百一十五人,总伤亡一千到三千不等。伊苏斯会战,亚历山大四万军队对抗号称“六十万大军”的波斯军队(现代估计波斯兵力在十万上下),马其顿军大胜,而阵亡数字最高也仅仅只有四百五十人,总伤亡五千人左右。高加米拉会战,亚历山大四万七千军队对抗号称“百万大军”的波斯人(实际可能在五万到十万人左右),结果仍然是马其顿军大胜,阵亡步骑五百人。
 当初|印度人后来不能打, 竟是因当初与亚历山大大帝拼得太狠
文章图片
▲伊苏斯之战这还是三次史诗大战的伤亡数字,在一些其他大大小小的战役中,亚历山大军队伤亡数字从几十到几百不等,与被其击溃的“数万蛮族”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在这样的辉煌功绩照耀下,公元前326年,也就是中国赵武灵王刚刚继位的同一年,亚历山大大帝带领从各地征募而来的“十二万大军”进军印度,这也是亚历山大东征史上最大的出兵数字。在亚历山大来到印度河地区时,西北印度还是无休止的诸侯征战状态。尽管在更东方的恒河流域,难陀王朝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统一,但是对于亚历山大来说,这个敌人还很远,他现在只需要用自己强而有力的军队碾碎西北印度的诸多小国就行了。
 当初|印度人后来不能打, 竟是因当初与亚历山大大帝拼得太狠
文章图片
▲亚历山大大帝征战路线没错,对于亚历山大大帝来说,西北印度的敌人相对于之前的波斯帝国来说简直判若云泥。印度当地军队对于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军队来说,外表看上去简直是不堪一击——亚历山大击败过的敌人曾装备马披甲,轮带刃的卷镰战车,有人马具铠的重甲骑兵,有比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装备更好的重装希腊佣兵,也有来去如风的斯基泰游牧骑射手。然而这些军队都被亚历山大的军队轻而易举地击溃了,马其顿军队还受损甚微。印度军队呢?骑兵没有马铠,步兵大多无甲,战车往往是两马六人的笨重配置,仅仅有一个战象是特色——但是战象这种战争巨兽,亚历山大在高加米拉会战里早就见过了。印度河的小邦土王们除了给马其顿军队提供了粮草,还有数万印度“伪军”外,也送来了数十头战象让亚历山大的军队熟悉如何使用和对抗战象。因此对于当地准备抵抗的印度人来说,亚历山大已经做到了兵法里说的“知己知彼”,而印度抵抗者还“不知彼”。
 当初|印度人后来不能打, 竟是因当初与亚历山大大帝拼得太狠
文章图片
▲古印度步兵会战很快就爆发了。亚历山大的军队拥有百战百胜的重装骑兵“伙伴骑兵”,比匈奴人更早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的骑射手,无坚不摧的马其顿长矛方阵,灵活机动的轻盾兵等精锐轻装山地步兵,可谓军种体系完整,人数更是有十二万之多。而他的对手,西北印度的波鲁斯,此时也只不过是个小邦的君主,勉强能凑得出三万步兵,三千骑兵,数百战车和几十头战象的军队。面对以泰山压顶之势而来的马其顿军队,波鲁斯只有选择依托当地的海达斯佩斯河天险进行防御。但是海达斯佩斯河会战进行的并不顺利,亚历山大大帝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谋略,声东击西,迷惑了波鲁斯,成功将马其顿军队毫发无损地渡过了天险海达斯佩斯河。
 当初|印度人后来不能打, 竟是因当初与亚历山大大帝拼得太狠
文章图片
▲海达斯佩斯河会战海达斯佩斯河天险一失,意味着波鲁斯只能依靠手中的三万装备简陋的军队对抗装备、训练全面优势的马其顿大军。现在马其顿军队在亚历山大大帝的英明指挥下在异国之地掌握了天时地利人和,按照之前的流程,只需要轻轻一击,就可以击溃面前这支比波斯军队不知道落后多少年的印度小邦军队了。但是波鲁斯没有选择像波斯帝国的薛西斯大王那样,在两次会战中局势不利的情况下就弃军逃跑。他摆开了一个大横阵,意图和马其顿军队决一死战。结果马其顿军队为了胜利能够更加轻松,采用了印度人从没见过的斜线阵型,先击溃印度人翼侧的机动兵力,然后从侧后方包围了印度军队,发起猛烈的前后夹击。分页标题
 当初|印度人后来不能打, 竟是因当初与亚历山大大帝拼得太狠
文章图片
▲海达斯佩斯河会战示意,红色为波鲁斯军,蓝色为亚历山大军激烈的会战持续了八个小时,面对从战术、训练、装备全面落后于敌人的局面,波鲁斯的印度军队竟然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而没有溃散。在战斗中,波鲁斯国王的三个儿子先后牺牲,参战的印度贵族几乎全部殉国,波鲁斯国王在负伤九处的情况下依然在前线指挥作战。根据古希腊史学家阿里安的记载,“当他(波鲁斯)看到自己的骑兵和战象遭到屠杀,有些大象倒下,有些则由于无人驾驭而到处狂奔,犹如丧家之犬,而且他的步兵也已经大部分牺牲时,他并没有效法大流士大王,在士卒面前率先逃命。与之正相反,只要哪怕还有一部分部队仍在坚守阵地继续战斗,他本人也就坚持继续英勇战斗”。
 当初|印度人后来不能打, 竟是因当初与亚历山大大帝拼得太狠
文章图片
最后,由于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波鲁斯还是失败了。但是他也创造了一个记录,亚历山大东征史上,由其亲自指挥的战役中马,其顿军队损失最严重的战役记录——马其顿军队在海达斯佩斯河会战中阵亡步兵七百人,骑兵二百八十人,亚历山大的爱马也在战斗中毙命。当时伤亡统计一般不计算轻装部队的损失,这近千人可都是马其顿实打实的精锐,就在和这么一群缺盔少甲的印度人的战斗中阵亡了,几乎是之前三次和波斯帝国野战阵亡人数的总和。马其顿军总的伤亡也第一次达到了上万人,甚至有说法称,马其顿军“回到营地中,几乎没有一人不带伤”。
 当初|印度人后来不能打, 竟是因当初与亚历山大大帝拼得太狠
文章图片
▲后世所绘波鲁斯见亚历山大图战斗结束后,亚历山大让人去劝降波鲁斯。但是让征服了希腊人眼中世界的亚历山大惊讶的是,前来相见的波鲁斯“毫无降伏之意”,只是“像一个勇士来见另一个勇士,一个刚刚亲自保家卫国的国王来见另一位国王”。敬佩波鲁斯勇气的亚历山大问波鲁斯想要什么,波鲁斯只回答了一句:“亚历山大,你就用国王应有的风度来对待我好了!”之后,饱受印度雨季气候之苦,且听说比波鲁斯强大十倍的难陀王已经准备了“三十五万大军”在恒河枕戈待旦后,亚历山大的部下坚决反对继续进军,亚历山大的东征也就到印度河为止了。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魔蛸菲格,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