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评上评】“晦涩”作文得满分?不必大惊小怪

_原题为 【评上评】“晦涩”作文得满分?不必大惊小怪

评价|【评上评】“晦涩”作文得满分?不必大惊小怪
文章图片
面对微腐败要无“微”不治
写作和阅读能力适配 , 方能产生共鸣
【评价|【评上评】“晦涩”作文得满分?不必大惊小怪】师德纳入职称评审 , 办法细化方可落实
教育孩子 , 不能等到事大才下猛药
杜绝“招录陷阱”需打防并重
……
新闻速递:“违反廉洁纪律 , 无偿接受地方财政部门安排的家政服务……”近日 , 出现在一名落马司局级干部身上的案情细节引起关注 。 有人痴迷于出书、写字等“雅好” , 利用公款职权造势敛财 , 有人出差公干时故意不按要求带西服 , 等着“人家”置办安排……近年来查处的官员腐败案件中一再爆出花样翻新的腐败行为 。
新华社:面对花样翻新的诱惑 , 日常更需防微杜渐 。 一些官员腐败案件显示 , 小贪小错一步步累积 , 终会演化成惊天大案 。 “微腐败”就像不断滋生的细菌 , 日积月累就会导致疾病缠身;小管涌不堵住就可能导致大塌方 , 甚至破坏政治生态 。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 思想上滑了坡、裂了缝 , 各种歪风邪气和腐败行为就会乘虚而入 。 少数党员干部忘记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问题 , 是淡漠宗旨意识、背离初心使命、放松党性锤炼的表现 。 面对不断变化、日益隐形的腐败形式 , 需要瞪大眼睛分辨真相 , 抽丝剥茧剖析实质 。 无论贪腐的手法如何隐蔽 , 都难掩其以公权谋私利本质 。 需要出现就查 , 露头就打 。
新闻速递:“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 。 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 。 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 , 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以上语句来自于一篇名为《生活在树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首段 。 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教授点评文章称“老到和晦涩同在 , 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 还有阅卷老师直言不建议学生模仿 。
北京青年报:文字审美本就是高度主观的事项 , 个体的知识背景、学术涵养 , 决定了看待和解读一篇文章的方式 。 充斥争议、评价两极的《生活在树上》 , 所牵出的恰是有关写作的一些根本性议题 。 近代以来 , “白话写作”渐成主流正统 , 甚至成为必须的选择 , 在此大背景下 , 《生活在树上》因其用词生僻、行文拗口 , 被网友指责故弄玄虚、装神弄鬼并不奇怪 。 但实际上 , 这种“立场先行”“文学问题道德化”的评判逻辑 , 从根本上说也是不公允的 。 文有优劣之分 , 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绝不是说繁复、怪异之文 , 就必然低人一等 。 不同层次的读者 , 对“文通句顺”的标准是不同的 。 写作是一种能力 , 阅读则是另一种能力 。 只有双方能力适配 , 方能产生共鸣 。 需要厘清的是 , 高考作文本质上就是应试取分之作 , 既不需要特别突出“文以载道”的功能 , 也不承载公共宣传教育的使命 , 能征服阅卷老师 , 就是胜利!能看懂的人自然懂 , 个别考生写出了多数人“看不懂”但专业人士狂赞的神文 , 这是一件好事 。 就展现高考生逻辑思辨、思想深度而言 , 这样的文章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 当然 , 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 , 都该量力而为 , 找到适合自己的 , 就是最好的 。
新闻速递:近日 ,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 《意见》明确 , 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 , 引发社会热议 。
光明日报:师德表现纳入职称评审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但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评价 。 首先是谁来评价?为确保评价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 有必要探索党委牵头、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 , 建立健全师德评价考核委员会 , 委员会成员可由全体教师共同推举产生 , 且应具备师德高尚、为人正派等基本素质 。 其次是评价什么?《意见》强调 , 要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办法 , 提高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 因此 , 当务之急是尽快研究明确师德评价的核心维度 , 既要体现师德的本质内涵 , 又要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 , 全面提升评价的可操作性 。 再有是如何评价?与传统的量化考核相比 , 师德评价可更多地考虑负面清单制 , 并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 “结果运用”是师德纳入职称评审有效性的基本保障 。 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 , 强化师德考核结果的运用 , 对考核不合格的应取消职称评聘、推优评先、人才项目申请等方面的资格 , 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 , 在教师队伍中达成广泛共识 。 同时 , 要建立师德考核结果的申诉机制 , 最大限度地保护教师权利 。
新闻速递:广东佛山南海警方接到一位母亲报警称 , 7岁女儿在商场偷了东西 。 一开始无论女孩妈妈和店员怎么问 , 小女孩就是不肯承认 。 妈妈于是想到报警 , 给女儿一个教训 。分页标题
钱江晚报:佛山这个妈妈面对孩子犯错时不护短 , 是非对错分明的态度无疑值得肯定 。 当孩子犯错时 , 作为家长 , 认真对待是必须要做的事 , 目的就是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是非对错的观念 , 更要告诉孩子 , 犯了错就要承担责任 , 这样一来 , 观念认识上才能到位 , 对责任感的体会才会清晰 , 时间长了 , 这些认识和观察就自然会成为行事准则 。 报警无疑是剂猛药 , 但下这样的猛药却很有可能落下后遗症 。 更好的教育方法应该是在平时用力 , 而不是等到事情发生的时候下猛药 。 能不能偷东西这样的道理 , 是应该在更小一点的时候就告诉孩子的 。 所以 , 妈妈报警这事换个角度来看 , 是不是意味着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 家长还做得不够到位?孩子原本是一张白纸 , 她的行为取决于我们在这张纸上画些什么 。 孩子犯了错 , 家长更应该反思 。 以身作则 , 言传身教 , 平时疏于教育 , 却指望在关键时候立得住站得稳 , 这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 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需要时间的发酵 , 需要用心培养 。 正确的人生观需要一点点养成 , 希望家长将更多的工夫用在平时 , 而不是等到事大时才下猛药 。
新闻速递:各省份2020年高考成绩陆续发布 , 填报志愿及招录工作即将展开 。 有关地方教育部门纷纷提醒广大考生 , 警惕“花钱进名校”“内部有指标”等高考“招录陷阱” , 谨防上当受骗 。
经济日报:这些提示绝非空穴来风 。 教育部门及时发出预防“招录陷阱”的警示提示 , 确实很有必要 。 不过 , 如果仅仅停留于此 , 实际效果恐怕并不尽然 。 杜绝“招录陷阱”关系考生权益 , 关系千家万户考生家庭的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 其公共意义和法治意义毋庸讳言 。 当务之急 , 还是要进一步筑牢“打防并重”的防线 , 并在常态化防范上下功夫 。 首先 , 教育部门应该立足预防 , 夯实源头防范之基 。 其次 , 应建立健全招录阳光公开监督机制 , 各地教育部门和招生机构应及时公开政策咨询电话、热线及网络平台等 , 及时对招生政策释疑解惑 , 并公开宣传高招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 受理各种投诉举报咨询信息 , 确保件件有回音 , 事事有落实 。 同时 , 每所高校都要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信息、招录结果 , 确保招录过程阳光公开 , 消除暗箱操作和产生误解的魅影 , 用公开和沟通堵塞通过“招录陷阱”的歧路 。 再次 , 应建立科学打击追责等治理联动机制 , 在发挥职能作用基础上 , 及时通报涉嫌“招录诈骗”的各式陷阱 , 对相关人员要从违法经营、违法招生、欺诈等角度依法从严追责 , 并及时公开查处结果 , 以儆效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