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CCM专修及单修招生简章

招生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全国首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专科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 , 现有一个PCCM专修基地及六个PCCM单修基地(肺功能、呼吸治疗、呼吸康复、介入呼吸病学、MICU/RICU、睡眠呼吸障碍) 。
目前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已启动今年第三批PCCM单修专修招生工作 。 本次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参与招生的单修课程有肺功能、呼吸治疗、呼吸康复、介入呼吸病学、MICU/RICU及睡眠呼吸障碍 。 符合课程招生要求的医师、护士和技师均可报名 , 报名成功的学员在完成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将由中国医师协会颁发证书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六大单修基地 , 此次各科目均设招生计划 , 为切实保障专修单修培训质量 , 招生名额有限 。
报名时间及方式
2020年8月5日至8月15日 。 申请者登陆专修单修信息管理平台 , 网址为 http://zxdx.hxylt.org.cn/  , 进行注册 , 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交志愿 。 具体流程见网站操作手册 。
建议使用推荐的浏览器Google chrome、360浏览器(极速模式)、QQ浏览器(极速模式)登录平台 。
招收计划

呼吸|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CCM专修及单修招生简章
本文图片
招生录取
第一志愿录取:2020年8月16日至2020年8月20日
第二志愿录取:2020年8月21日至2020年8月24日
人员报到
2020年9月1日
专科优势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 床位共250多张 。 在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 , 连续多年呼吸专业全国排名第一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现有危重症医学、肿瘤、感染、慢阻肺、哮喘、呼吸睡眠、肺血管、胸膜疾病、间质肺、呼吸介入及肺移植等亚专业组 。 呼吸系统常见病及疑难少见病病种齐全 , 危重症病例数多;每周固定由放射、病理、微生物室等多学科参与的MDT大查房 , 为提高临床水平提供极好平台 。
呼吸介入团队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设备基础 , 配有多种型号的支气管镜 , 拥有氩气刀、高频电刀、冷冻机等先进仪器设备 。 以专业的技术团队为基础 , 举办省级呼吸介入学习班 , 团队骨干成员受邀在全国支气管镜会议上进行授课 , 为支气管镜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危重症医学科团队拥有精湛的技术力量和设备基础 , 配有多种型号的有创呼吸机 , 成熟开展PICCO监测、CRRT、ECMO等治疗手段 , 成功救治过“非典”、“禽流感”、“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众多重症病人 。
课程包含呼吸内科病房轮转8个月 , 重症监护室培训3个月 , 呼吸介入、肺功能、睡眠进修1个月 。 至今“呼吸疾病诊疗进修班“已举办36届 , 为全国各级医院培养众多技术骨干 。 ”为了使更多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能更专业化地开展呼吸内科诊疗技术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拟向全国招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技术进修医生 。
肺功能
肺功能室学科带头人为钟南山院士、郑劲平教授 。 研究方向包括呼吸生理与肺功能、慢性气道疾病、呼吸临床药理与临床试验、慢阻肺及呼吸大数据等 。 目前开展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体积描计、气道阻力、鼻阻力、脉冲振荡呼吸阻抗、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运动激发试验、鼻激发试验、运动心肺功能及运动肺康复等项目 。 是“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项目”的推广单位 , 肺功能检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介入呼吸病学
介入呼吸病学学科带头人为钟南山院士、李时悦教授 。 我院呼吸内镜中心 , 是国内首批开展呼吸内镜技术的医疗机构之一 。 2007年 , 经卫生部评审,成为首家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培训基地;2017年 , 成为全国首批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医师培训学院 。 经过四十年的长足发展 , 呼吸内镜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纤维支气管镜诊疗项目 , 成为我国著名呼吸介入诊疗中心 。分页标题
目前 , 呼吸内镜中心每年开展相关诊疗操作超过7000例次 , 其中30%以上为呼吸介入治疗相关病例 。 作为国内呼吸介入技术领先的中心 , 呼吸内镜中心现有专职呼吸介入医师6名 , 开展项目囊括目前国内外所有呼吸内镜技术 。 中心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多项支气管镜诊疗技术:2008年 , 开展经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穿刺技术(EBUS-TBNA) , 开创了国内超声支气管镜检查的先河;2011年 , 引进了亚洲地区第一台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系统 ,2013年 , 在国内首先开展了支气管热成形术 , 用于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同年 , 引入经硬质支气管镜置入硅酮支架技术 , 为良、恶性气道狭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机会 , 目前的硅酮支架使用例数已达170例/年 , 位居全国前列;2016年 , 顺利完成亚洲第一例经肺实质结节活检术(Lungpro) , 为肺部全方位的诊疗操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 中心在国际上首先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 , 对小气道相关结构进行扫描 , 将呼吸内镜视野从第5级支气管通过技术改进拓展到第9级支气管(2015年发表于Respiratory Medicine) , 并提出早期COPD及重度吸烟患者已出现的小气道结构改变的观点(2016年发表于CHEST) , 这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慢性气道炎症的相关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基础 。
呼吸康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康复学科带头人为钟南山院士、陈荣昌教授和郑则广教授 。 经过近 10余年的不懈努力 , 4S呼吸康复治疗已经成为特色专业 , 领跑我国呼吸康复治疗的发展 , 是我国呼吸康复教育培训基地 。 学科发展特色有:开展从危重到居家的全程4S呼吸康复治疗 , 采用Simple(简单)、Satisfy(有效)、Safe(安全)和Save(省钱)的4S呼吸康复方法 , 给存在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神经脊髓疾病、运动受限、误吸、慢性气道疾病、心理障碍、围手术期患者 , 特别是机械通气脱机困难、气管切开反复肺部感染、脑血管意外并发反复肺部感染、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和肺功能严重损害的慢性气道疾病患者进行非药物的综合康复管理治疗 。 此外 , 学科国内首次采用中西医联合诊治的方法 , 给患者进行个体化的中医针灸推拿康复治疗 。 基于建立的4S呼吸康复理论和临床工作常规 , 已经开办了九届4S呼吸康复学习班 , 参加学习班和临床观摩学习4S呼吸康复的人员来之包括香港、澳门的全国20多个省和地区 , 人数超过2000人次 , 帮助约 100 家医院开展了呼吸康复业务 。
睡眠呼吸障碍
睡眠医学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规范化学科建设的必备条件 。 本课程由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睡眠医学专家张挪富教授主持并指导 , 内容包括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气道压力滴定、无创正压呼吸机使用等技术 , 此外包括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诊疗 。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 掌握睡眠医学的基础知识 , 能独立完成睡眠呼吸监测操作、图形解读、质量控制及报告解读 , 熟练掌握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诊治 , 熟悉监测仪器及治疗呼吸机的维护和保养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中心1992年在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的领导下成立 , 采用世界先进技术 , 为许多睡眠呼吸疾病患者提供了准确的诊断和个体化的精准治疗 。 此外 , 致力于睡眠医学的教学、科学研究 。 发展至今 , 目前临床具有23张睡眠病房床位 , 配备完整医疗团队 , 临床病源充足 , 约1700例次/年的PSG 监测和压力滴定 。 是广州医科大学直属教学医院 , 拥有完善的临床、监测室教学设备 , 且早期开展了PCCM睡眠呼吸专科医师培训 , 积累了培训的经验及拥有完善的培训教学资料、教学流程、制度及师资 。
MICU/RICU
重症医学科是华南地区最早、最具实力的重症监护中心之一 , 在学科带头人黎毅敏教授、科主任刘晓青主任领导下 , 成为呼吸系统疑难疾病和突发重大传染病的重要诊疗救治中心 。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委单位 , 综合实力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2016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专科获提名 , 华南地区排名第二 。分页标题
本中心分2个区 , 总床位数37张 , 每年收治患者人数1700人次 , 尤其在重症肺炎、AECOPD、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的诊治方面 ,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在2003年的“抗非”斗争 , 以及之后的H1N1、H5N6、H7N9流感的重症患者救治中 , 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大量的重症患者 , 其中包括全球首例成功救治的H5N6流感患者 。
本中心开展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各种生命支持技术的临床应用 , 常规开展机械通气、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持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唯捷流)及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CRRT技术 , 拥有床旁超声、EIT及ECMO等特色亮点技术:1.结合本学科诊疗特色 , 开展多种复合通气技术 , 如对重症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 , 对部分肺移植术后患者实施分侧肺通气 , 将先进的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技术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 , 针对重症COPD患者特别是撤机困难患者 , 应用新程序化撤机技术 。 2.承担我院肺移植围手术期监护工作 , 承担我院肺移植患者术前评估、术中监测、术后监护 , 包括:危重程度评估、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通气支持、抗感染方案、抗排斥方案和促进术后功能康复综合治疗 。 目前 , 肺移植术后监护技术已经形成稳定的模式 。 3.作为国内较早开展ECMO的中心 , 不仅将ECMO应用于心脏疾病导致的严重低氧血症的体外循环支持 , 而且用于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待肺移植患者及围手术期患者的生命支持 。 另外 , ECMO技术也应用于区域内转运 , 提高了危重症患者的治愈率 。 目前为止已经达200余例 。
本专业每年均举办呼吸与重症医学、ECMO、机械通气、CRRT、重症超声基础培训学习班 。 培训全国各地进修学习学员 , 包括ICU进修班(6个月一期)、呼吸一年班(2个月在ICU) 、ECMO专修班(3个月一期) , 20余年来培训的进修人员涵盖全国各地 , 包括北京、上海、新疆、拉萨等地区 。 具有完善的培训硬件、师资、制度及培训经验 。
呼吸治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重症医学科是国内呼吸重症的龙头学科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 学科带头人钟南山院士、黎毅敏教授是国内呼吸危重症方面的顶尖专家 。 学科开展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呼吸支持技术的临床应用 , 配备各种品牌以及型号的呼吸机 , 包括有创与无创呼吸机、转运用呼吸机共43台 , 包括德尔格、PB840、麦柯维、西门子等品牌 , 以及配备各种氧疗、高流量经鼻氧疗等各种呼吸支持治疗相关设备 , 硬件齐全 。
学科在重症肺炎、AECOPD、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脏移植、肺移植等疾病机械通气方面 ,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常规开展气管插管、各种困难插管、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气管切开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 , 能熟练地应用各种有创或无创的机械通气技术和各种新型通气模式对危重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 在H1N1、H5N6、H7N9流感的重症患者救治中 , 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大量的重症患者 , 其中包括全球首例成功救治的H5N6流感患者 。
除常规机械通气技术 , 结合本学科诊疗特色 , 开展多种复合通气技术 , 包括 对重症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对部分肺移植术后患者实施分侧肺通气、将先进的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技术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针对重症COPD患者特别是撤机困难患者 , 应用呼吸力学监测和呼吸肌肉功能监测是我科开展多年的临床研究项目 , 通过以呼吸力学为导向 , 指导参数的调整和合理指导撤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重症医学科配有教学模拟人以及模拟肺装置 , 通过连接计算机设置参数可模拟各种呼吸道疾病如COPD、支气管哮喘、ARDS的机械通气模型 , 可开展各种呼吸力学参数测定及监测、机械通气治疗实施的模拟培训及训练 , 曾举办多次“机械通气基础与临床实践”学习班 , 通过理论授课和Workshop实践的方式 , 培训省内外学员 , 授课效果广受好评 。分页标题
联系人与联系方式
教学科:刘老师   020-83062996
【呼吸|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CCM专修及单修招生简章】编辑 王文熙 | 责编 梁文华、杨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