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堂|我们该如何学习语言 |《窈窕淑女》对语言学习的启示
_本文原题:我们该如何学习语言 |《窈窕淑女》对语言学习的启示
我们该如何学习语言
——《窈窕淑女》对语言学习的启示
本文插图
01
影片介绍及剧情回顾
1964年 , 由乔治·库克执导 , 奥黛丽·赫本、雷克斯·哈里森等主演的喜剧歌舞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上映并获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 其影响力经久未衰直至今日 。 其精彩程度可从当时的获奖记录窥见一二:1965年 , 第37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中 , 该片共占得八席(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彩色片最佳摄影、最佳音响、彩色片最佳艺术指导和布景、彩色片最佳服装设计、最佳改编配乐) 。 下面对该影片的主要内容做一个回顾 。
故事的情节大致都是围绕语言学者希金斯与卖花女伊莉莎的英语语言学习展开的 。 伊莉莎是一个卖花女 , 聪明伶俐但出身社会底层 , 言谈举止难登大雅之堂 。 希金斯是一个语言学者 , 学识渊博位居社会中层 , 具有凭他人谈吐推定其社会角色的能力 。 希在做语言记录时遇到了伊 , 并扬言自己能改变伊的口音使其出入上流社会 。 伊怦然心动 , 花光积蓄上门求教 。 希的朋友皮克林与其打赌 , 若希真能实现伊语言层面的阶级流转 , 则愿担负所有学费 。 希接受赌约 。 经过半年的刻苦训练 , 伊果然顺利出入上流社会社交活动 , 技惊四座 。 但由于希急功近利 , 缺少对伊的情感照顾 , 二人决裂 , 伊愤而出走 。 之后 , 一句“我的拖鞋去哪里了”又赋予了二人新的角色定位 。
02
《窈窕淑女》对语言学习的启发
本文插图
本节拟从学习论和教学策略的角度 , 阐述《窈窕淑女》对语言学习的启发 。
2.1概念介绍
首先 , 介绍“学习论”和“教学策略”这两个核心概念:所谓学习论 , 指的是用认知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知过程 , 揭示人学习知识、储存知识、提取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实质(程素萍 , 2002) 。 所谓教学策略 , 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李晓文、王莹 , 2000) 。 笔者认为二者关系密切 , 前者是“体” , 后者是“用” 。 下文中 , 笔者也会“体”“用”结合就影片对语言学习的启发进行阐述 。
2.2我们该如何学习语言——《窈窕淑女》对语言学习的启发
2.2.1语言学习第一步:设定目标 , 制定计划
(1)明晰学习动机 。 从中学到大学 , 从一外到二外 , 我们的每一次语言学习都是有目的的 , 或为了升学、或为了出国、或为了深入了解异语文化……当然 , 认知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包括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个次概念 , 笔者在此不做区隔 , 因为二者在实际运用中是很难完全区分开的 。 影片中关于动机的表达 , 我想不用赘述 。 伊莉莎在经历了和希金斯的交流后萌生了改变口音以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想法 , 进而花光积蓄主动登门求教 , 可见其学习动机之强 。 当然 , 如果尚无学习动机 , 也无须等有了动机后再学习 , 只要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 在学习中得到满足 , 学习动机自然会显露出来(施良方 , 2001:243) 。 由此 , 笔者认为 , 我们在规划自己的语言学习之前 , 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机是很有必要的 , 其对长时间的语言学习习惯养成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
本文插图
(2)对已有学习经历的关注 。 影片没有给予这一点非常明显的镜头语言 , 但溢于言表 。 伊莉莎出身社会底层 , 其言语带有很明显的底层社团烙印:发音不准、语法错误、词汇粗俗……而希金斯的教学 , 很大程度上是以伊已有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知识为基础 , 再将新的知识建构在这一基础上 , 进而让伊完成语音上的蜕变 。 认知心理学大家皮亚杰认为 , 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 , 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 , 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的过程(施良方 , 2001:184) 。 他强调认知发展的积累性 , 认为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已了解的知识之上(斯滕伯格 , 2012:46) 。 只有这样 , 学生才能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整合起来 。 奥苏贝尔也认为 , 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 , 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 , 学习其实就是在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 就是在旧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加入新的知识更新知识结构的过程(施良方 , 2001:233) 。 在我们的语言学习中 , 复盘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 这会成为我们语言学习计划的基石之一 。 是已有了目标语言的基础知识?还是完全零基础需要从头学习?是否有其他语言的基础进而能进行对比学习?这些都是在制定计划前需要问自己的问题 。分页标题
(3)目标设定和计划制定 。 首先 , 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 , 认知是一条永远向前延伸的、连续的线 , 这条线没有断裂点 , 各个阶段之间不是割离的(施良方 , 2001:180) 。 换言之 , 不同的认识阶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 前一个学习阶段对后一个学习阶段具有铺垫的意义 。 这一点 , 影片有很好的表述 , 希金斯给伊莉莎制定的六个月的计划 , 是具有阶段性的 。 比如先教会伊基本的发音 , 然后过渡到句子(如the rain in Spain stays mainly in the plain) , 之后去他母亲的马场聊天气等话题 , 最后出入上流社会社交活动 , 取得更高层面的成绩 。 但我们同时也能看到 , 希制定的计划对于伊而言是极具挑战性的 , 这一点和维果斯基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观点背道而驰 。 “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指出 , 给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时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 过高则可能超出学生最近发展区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并不能达到目标反而产生挫败感 , 过低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斯滕伯格 , 2012:52) 。 希的计划很显然远超伊的“最近发展区” , 所以伊的几个月学习极为痛苦 , 甚至产生了杀掉希的念头 。 这两点启示我们 , 在制定自己的语言学习计划时 , 一是要注意计划的阶段性(如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 , 二是要了解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 循序渐进 , 让计划更具可行性 。
本文插图
2.2.2语言学习第二步:模仿操练 , 强化巩固
有规律的模仿和练习是过硬的语言水平的前提(洪晓丽 , 2014) 。 在语言学习中 , 我们只有不断加强操练 , 才能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 , 进而熟能生巧 , 这也是我们学习语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 影片希金斯的教学方法在操练这一点上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启示 。
(1)在模仿与交互中强化 。 模仿可视为作为适宜性反应的基础 , 也是强化语言习惯的第一步 , 而语言习惯的强化和巩固需要人们相互的、双向的、有意义的交流互动(沈娜 , 2017) 。 影片中 , 希金斯总是首先对伊莉莎进行发音示范 , 让其模仿 , 然后记录其发音并纠错 , 再继续示范直至最后掌握 。 而且在取得阶段性学习成果之后把伊带进马场 , 在和他人的互动中掌握天气等话题的知识 。 在我们的语言学习中 , 一定要找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且要多抓住机会与该语种的说话者进行互动交流 , 因为善于辨音的耳朵和伶俐的口齿是语言学习的两大法宝 。
本文插图
【汉语堂|我们该如何学习语言 |《窈窕淑女》对语言学习的启示】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2)媒体强化 。 在认知心理学中 , 有“心理表征”这一概念 。 所谓心理表征 , 是指知识在记忆中的存储方式 , 这些表征保存着关于现实世界中物体和事件的信息 , 以及我们对它的解释(斯滕伯格 , 2012:239) 。 不同形式的媒体对于语言知识的心理表征是很重要的 。 影片中 , 希金斯只能借助于贝尔语音图形、留声机、带火焰的纺纱镜和木琴来帮助伊莉莎形成并强化语音习惯 。 而当前 , 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功能语言室和多媒体设备 , 利用集声音、图像、影像和文字于一身的多模态语言教学软件 , 刺激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官 , 训练耳、口、舌的敏感性(沈娜 , 2017) , 提高我们心理表征的效率 。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2.2.3语言学习第三步:及时评价 , 适当反馈
(1)及时评价 , 迅速止损 。 首先 , 我们需要清楚 , 评价的目的就是发现错误 , 而发现错误并不是对已有的语言学习经历划一个叉 , 给一个否定 。 学习过程中犯些错误是应该的 。 为了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 我们需要经历某些冲突或不平衡 。 错误会顺化我们的知识结构 , 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同化到修正过了的知识结构中去(施良方 , 2001:186) 。 而前文提到的“心理表征”的概念的进一步解读也支持这一观点:知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是心理表征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 首先要编码 , 然后存储 , 最后才能提取 。 但这三个过程也会产生交互作用 , 比如边学习边进行阶段性测试 , 学习效果会更好 。 斯滕伯格指出 , 学生们应该不时地测验一下 , 这样编码、存储和提取不断交替进行 , 这种方法会比只编码和存储 , 然后期望在测验中能够提取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斯滕伯格 , 2012:235) 。 但同时也需要指出 , 评价时需要知道犯错误的具体原因 , 在此基础上的纠错的效果是极佳的 。 影片中 , 因为是一对一教学 , 希金斯几乎全程跟随伊莉莎的语音学习 , 并及时对其的发音准确度进行评价 。 在我们的语言学习中 , 需要认识到及时评价的意义 , 及时发现错误并及时纠错止损 。
(2)适当反馈 , 权衡奖惩 。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时候反馈的问题 , 二是如何权衡奖惩的问题 。 影片中 , 希金斯采用的方法是及时反馈 , 且惩罚大于奖励 。 对于第一个问题 , 我们引入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中的“中介反馈”观点(施良方 , 2001:215) 。 布鲁纳认为 , 反馈信息应在学生将自己实验结果与目的要求做比较时给予 , 才是最有效的 。 如果在此之前给予反馈 , 学生要么不理解 , 要么变成学生记忆的额外负担;如果在此之后给予 , 那么就不能为学生下一轮问题解决提供指导 。 可见 , 在我们的语言学习中 , 把握反馈的时间节点问题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 对于第二个问题 , 笔者认为希金斯不是很好的一个榜样 ,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以鼓励为主 , 任何不适宜的“惩罚”都不利于语言学习 。 在我们的语言学习中 , 需要实时关注自己的学习进展及取得的成绩 , 找准机会奖励自己 , 提高自信心 , 进而更有效地巩固已学的语言知识 。
2.2.4语言学习第四步:关注情感 , 提高效率
这一点与其说是启示 , 不如说是教训 。 单从教学角度来看,希金斯犯了大错:他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因素,把语言学习仅当成正确习惯的机械培养 , 最后导致了伊莉莎的出走 。 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 必须引起重视 。
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有两大类 , 一类是学习者自身的因素 , 包括自尊心、学习动机、自信、焦虑等;一类是学习者与教学者 , 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情感因素 , 包括交流、移情等(常文梅 , 2013) 。 故而在我们的语言学习中 , 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加以考虑 。
首先,学习者因素 。 学习者的动机、焦虑、信心等都有可能成为学习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 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 , 发现自己的优点 , 看到自己的进步 , 增强信心 , 减少焦虑 。 其次 , 交流、移情因素 。 这一点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 毕竟引入了教师和其他学习者 , 总的来说 , 我们需要与老师平等交流 , 老师也需要努力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 。 学习者之间也需要多交流、共进步 。
本文插图
以上便是本节的所有内容 。 《窈窕淑女》作为一部经典的影视作品 , 可以有很多角度的解读 。 就语言学角度来看 , 更多的是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社会方言和标准语的差异、不同社团语言的差异以及由此显示的阶级、阶层差异等 。 本节内容 , 利用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论的观点和语言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 , 尝试着从心理语言学和语言教学这两个新的角度对《窈窕淑女》进行解读 , 分析其对我们日常语言学习的启发意义 。 总结起来 , 十六个字:制定计划、模仿操练、及时反馈、关注情感 。分页标题
参考文献
程素萍(2002)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 《教育理论与实践》第2期 。
常文梅(2013)从影片《窈窕淑女》看英语语音训练与修养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7期 。
洪晓丽(2014)从电影《窈窕淑女》看英语语音教与学的策略 , 《疯狂英语教师版》第3期 。
李晓文、王莹(2000)《教学策略》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罗伯特 J. 斯滕伯格、温迪 M. 威廉姆斯(2012)《教育心理学》(张厚粲等译)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第二版 , 2017 。
施良方(2001)《学习论》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沈 娜(2017)强化理论与电影《窈窕淑女》中的语音教学 , 《海外英语》第6期 。
本期责编:KIKI
- 十二星座|十二星座脾气排行榜,第一当之无愧的暴脾气
- 暖阳下的物语|有些事情总是要后来才会明白,可我们的生命,等不了那么多的后来
- 心血管内科王医生|如何减少心悸,做到这几点,效果很明显
- 关节骨头|如何用“大米”来拯救急性扭伤?
- 三木|如何打造复古造型?学学三木博主这样搭,轻松打造高级复古感
- 矿物油|如何通过主要成分油,来判断乳霜的好坏?赶紧去试试你的乳霜吧
- 爱情方格|优秀之人和常人的3种不同之处,值得我们去学习
- 情感|当婚姻不再是女性的“刚需”,是否意味着我们对爱情敬而远之?
- 六安|“小豸”来也!六安文明创建,我们都得听他的!
- 谜团|科学至今无法解释的4大谜团,人类何时才能解开?谜团一:地球是如何诞生的?谜团二:生命是怎么产生的?谜团三:黑洞里面是什么?谜团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