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会不会“去中国化”
逆全球化会不会“去中国化”·田玉川竞争力就是驱动力 。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 , 产业链如何变化 , 完全取决于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 是否能够经得起考验 , 是否能够继续创造效益 , 是否能够保持竞争优势 。中国融入全球产业链虽然时间不算长 , 但地位和优势已经凸显和不可替代 。 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 , “中国的一个省进入了封锁状态 , 突然间全世界的工厂都没有供应了” 。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Beata Javorcik如此慨叹说 , “这让人意识到我们对中国的依赖程度 , 以及我们在全球供应链中建立的冗余度有多低”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为完备的独立的工业经济体系 , 这完全得益于新中国成立以来 , 始终坚持“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完全得益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由单纯的引进技术和资金向自主创新发展的国家战略的实施 。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 , 不仅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 , 更具有最为庞大的科技人才群体和成熟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 加之中国国内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 按照生产消费就近节省成本的需求 , 在区位上也占有独有的一大优势 。 因而美日等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上通过比较优选之后 , 才最终选择将中国作为研发基地、或生产园区 , 甚至企业总部也完全落户中国 。中国经济与市场 , 已经与全球产业链高度互嵌 , 彼此依存 。 因此 , 反对迁移的首先是这些跨国企业 。 因为只有中国市场 , 才能保障这些企业继续创造显著的效益 , 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中国制造”独具有三大竞争力优势 , 一是供应链完备无可比拟 , 高效无可比拟 , 低成本无可比拟;二是规模化程度和品质无可比拟;三是成套的技术和庞大的技术工人群体无可比拟 。“中国制造”已经重组了全球中下游制造业的格局 , 任何国家想改变已经不可能了 。 纵使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也无能为力 。“中国制造”是难以被替代的 。 著名的美国苹果公司目前有220个供应商 , 中国就占了41个 , 比美国本土还多 。 正是由于中国的竞争力优势 , 才保证了苹果手机的相对低价位 。 如果“去中国化”就会导致成本增加 , 销售价格上涨 , 最终分摊到美国及世界所有苹果手机的用户身上 , 势必大幅减少销量 , 苹果公司和和广大用户能答应吗?同时 , 中国是苹果手机最大的市场 , 这是别的国家和地区根本无法替代的 。 苹果公司还有别的选择吗?如果失去了中国市场 , 就等于失去了显著的效益和强劲的竞争力 , 跨国公司能愿意吗?就在产业链“去中国化”鼓噪之时 , 美国有的企业却在“逆势而上” , 选择长期投资中国 。 4月22日 , 在中国北京、惠州以及美国的达拉斯市 , 同时举行了一场备受关注的“云开工”仪式 。 这个总投资约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广东惠州乙烯项目建设 , 由此正式开启 。 作为美企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 , 它的开工正值全球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 , 由于供需严重失衡 , 国际油价此时在巨幅波动中震荡走低 , 甚至出现史无前例的“负油价”行情 , 大部分油企元气大伤 。 埃克森美孚在这个时间点选择长期投资中国 , 足以表明这家世界级石化巨头对中国完善的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形成的“硬实力” , 以及持续扩大开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软实力”的坚定信心 。 正如埃克森美孚公司首席执行官达伦·伍兹在开工仪式上所强调的那样 , 除了基础设施之外 , 新的法律法规也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 “所有这些都创造了一个环境 , 使埃克森美孚能够继续我们(在中国)的战略性长期投资” 。 伍兹提到的新法律法规中 , 就包括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外商投资法》 。 这是中国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迈出的重要一步 , 成为外商加码在华投资的一个重要“加分项” 。“中国最大的市场是中国” , 柏瑞投资公司投资专家的观点颇有见地 , 埃克森美孚之所以选择此时“逆势而上” , 就是因为无法割舍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 , 仅这个项目一期就包括年产量高达160万吨乙烯的装置等 , 生产的多种化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个人消费品领域 , 其中相当一部分将直接供给中国市场 。 预计一期项目达产后 , 每年能给埃克森美孚带来390亿元人民币(约合5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 。在与此不久以前的4月8日 , 即在武汉“解封”的当天 , 另一家美国著名企业沃尔玛就宣布将在武汉扩大投资30亿元人民币(约合4.2亿美元) 。 这不是所谓的“脱钩” , 而是对中国市场和前景充满信心 。 不只这两家公司 , 中国美国商会、上海美国商会和普华永道中国发布的一项联合调查报告显示 , 受访的在华美国企业中 , 超过70%表示不会因为疫情的影响而将生产、供应或采购业务迁至海外 。很多公司选择继续在中国投资 , 并不是将其作为全球生产的基地 , 而是为了服务于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中国市场 。 特斯拉在上海的大型工厂 , 就是为了给中国市场生产电动汽车 。美国企业也以实际行动 , 回击了所谓产业链“去中国化”的谬论 。事实再次证明 ,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 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以及全球热门投资目的地也没有变 。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全国“两会”回答美国采访人员提问时所说:“关于所谓脱钩 , 可以说两个主要经济体脱钩 , 对谁都没有好处 , 也会伤害世界 。 我们应该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 , 推动建立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 中美两国经济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一路走来很不容易 , 但双方都从中获益 。 这使我想起 , 就在几天前 , 一家美国高科技公司宣布在中国武汉实质性投资项目开工 。 我不是做商业广告 , 但是我对它的行为是赞成的 , 所以发了贺信 。 这个例子表明 , 中美商贸界是互有需要的 , 是可以实现合作共赢的 。 中美之间的商贸合作应该遵循商业规则 , 由市场来选择 , 由企业家判断、拍板 , 政府起到搭平台的作用 。 中美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 有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历史背景 , 存在矛盾分歧不可避免 , 问题在于怎样对待 。 中美关系几十年来风风雨雨 , 一方面合作前行 , 一方面磕磕绊绊 , 的确很复杂 , 这需要用智慧去扩大共同利益 , 管控矛盾分歧 。 总之 , 要相互尊重 , 平等互利 , 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 寻求合作共赢 。 这于己于人于世界都有利 。 ”但逆全球化、产业链“去中国化”的逆流不可不正视 , 不可不积极应对 。 著名企业家、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 “从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看 , 中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 ,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相互交叉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和中国脱钩的话 , 对双方都会带来巨大的伤害 。 而且 , 现在放眼全世界 , 从俄罗斯、日本、韩国 , 再到欧洲、美国 , 全世界只有我们勤劳的中国工人还在认真做事 。 因此 , 在短期内 , 全球产业链很难找到替代中国的经济体或者解决办法 , 全球产业链无法、不会与中国脱钩 。 同时 , 我们也必须反省 ,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升高、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 , 中国制造业的成本在上升 , 中国制造正在国际上失去原有的竞争力 , 出现了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的现象 。 制造业竞争力的下降 , 会引起国家竞争力的下降 , 这必须引起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反省 。 ”
- 陈黎明|陈黎明:全球化中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 海尔|海尔欧洲智慧家庭体验店开业 生态品牌全球化更进一步
- IOS系统|苹果免签封装如何实现?苹果免签封装会不会掉签?
- |2020年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五十强:有涨有跌
- 降预算、减投入,处于转折点的中超经济环境会不会影响新赛季?
- 新赛季中超的特殊赛制会不会引发消极比赛?
- 魅族|2020年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新鲜出炉,魅族再上榜,位列34名
- 口罩“去中国化”失败 德国开始大批进口中国口罩
- 环球时报|口罩生产“去中国化”失败,德国大批进口中国口罩
- 行业互联网|2020年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新鲜出炉,魅族再上榜,位列3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