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武汉守堤人 才下火神山 又上武金堤


德勤|武汉守堤人 才下火神山 又上武金堤
图片
7月15日夜 , 在值守点的夏德勤驱赶蚊虫 。新京报采访人员 卢通 摄

德勤|武汉守堤人 才下火神山 又上武金堤
图片
守堤间歇 , 夏德勤与同队队员们用餐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卢通 摄
入夜 , 武汉武金堤上蝉声阵阵 , 灯前蚊虫翻飞 。 夏德勤看了看表 , 招呼同事穿上救生衣、胶鞋 , 拿上探杆、手电筒 , 在武汉酷热漆黑的夏夜中 , 开始每半小时一次的巡堤 。
44岁的夏德勤是中建三局二公司的员工 。 1998年 , 刚从部队退伍的他就参与了抗洪 , 在靠人力奋战的抢险中 , 两天两夜扛了上千个沙袋 。
今年冬春之交 , 疫情大考之下 , 夏德勤参与了火神山医院建设 。 在10天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中国速度”中 , 夏德勤几乎没有上床休息过 。
今夏 , 长江武汉段水位持续超过警戒线 , 曾数次参与保卫武汉的夏德勤 , 再次走上堤坝 。 与前几次的惊心动魄不同 , 这次的守堤颇显平静与从容 。 夏德勤说 , 从当年人力抢险到现在的科学防范 , 恰恰是国家发展与时代进步 , 让他这样的守卫者更具自信 。
驻守江堤
与蜈蚣、蛇、蚊虫为伴
在武昌区武金堤上 , 每隔数百米就有一个驻守点 。 夏德勤所在的中建三局二公司防汛抢险突击队 , 守卫着武金堤靠近徐家湾的500米堤坝 。
7月6日初到堤上时 , 驻守处杂草丛生 , 夏德勤与同事们除草、搭帐篷、通电路 , 在原是蛇虫栖息的乐园中 , 建起驻守点 。
居住地是附近一所废弃的中学 。 夏德勤的同事们清扫出一间教室 , 几十平方米的空间里塞下了23张行军床 。
这所不大的中学驻守了5家防汛单位 。 防汛任务艰巨 , 几家单位都做好持久战准备 , 有的在场院中开伙做饭 , 有的则从附近订餐 。 伙食算不上丰盛 , 但荤素搭配 , 开饭时一群队员凑在一起有说有笑 , 十几分钟风卷残云 , 很快又回到堤上去 。
夏季洗澡是刚需 , 没有洗澡间 , 晚上就接水在院子里洗 。 要小便 , 就去堤坝旁一间一平方米大、不到两米高的旱厕解决 。 蹲大号有些麻烦 , 要去学校废弃的公厕 , 如果不想成为蚊子大军的晚餐 , 必须得点上一根烟熏着 。
虽然驻守点周围都喷上了杀虫药 , 但密集的蚊虫依然猖獗 。 值夜班时 , 白色桌面上一会儿就落下一片 , 除了蚊子 , 还夹杂着金龟子与瓢虫 。 此时 , 电蚊拍只要在灯前一晃 , “啪啪啪”连续的声响就像放了一小串鞭炮 。
巡堤中还会碰上蜈蚣与蛇 。 一次 , 一条有着鲜艳环形斑纹的蛇自草丛窜出 , 吓了队员们一跳 。 因此巡堤时 , 为了安全 , 队员们都要用探杆扫一扫前方的草丛 , 夏德勤笑着说 , “这就叫‘打草惊蛇’” 。
巡查大堤
500米堤坝仔细巡视需25分钟
自夏德勤参与防汛以来 , 尚未遇到太大的险情 。 最艰难的一次出现在7月12日 , 当天洪峰过境 , 水位达到历史第四高 。 狂风暴雨之下 , 为了防止触电 , 夏德勤迅速切断了电源 , 队员们打着手电筒加固帐篷 。
为辨识水位 , 大家在堤坝台阶上放了块砖做标记 。 几天下来 , 水位已下降了几十厘米 。 但平静中依然蕴含着风险 。 夏德勤说 , 恰恰在水位消退时风险才更大 。 “堤防迎水坡水位下降 , 堤坡受力平衡被打破 , 原来渗入堤防内部的水分向外溢出 , 容易造成堤坡失去稳定 , 堤坡就可能发生滑坡、坍塌 。 ”
在巡堤中 , 面对平静的水面 , 队员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 500米的巡堤路线 , 正常步行只要5分钟 , 但要仔细巡视下来 , 却要花25分钟 。
“主要观察迎水面有没有漩涡、冒泡 , 如果发现 , 就有可能是管涌 , 要及时处理” 。 夏德勤解释 , 在堤坝下方的水面下 , 可能会有鱼虾、蛇等动物打洞 , 打洞后水出现连通 , 对堤坝造成损害 , 如果不及时处理 , 就会形成险情 。 分页标题
白天光线好 , 比较容易观察 , 而到了晚间 , 就必须加倍集中精力 。
巡查中 , 探杆、安全绳、胶鞋、救生衣等装备需要全副披挂 , 虽然闷热 , 但一样都不能少 。 探杆除了“打草惊蛇” , 最主要的作用是探视水面下方可能出现的险情 , 如果发现 , 探杆还可以插住标记 。
回忆抗洪
1998年抢险两昼夜扛上千沙袋
当夏德勤还是小伙、刚刚退伍进入公司时 , 第一场硬仗便是1998年抗洪 。
夏德勤回忆 , 当年9月份 , 公司组织抗洪抢险突击队至花莲湖抗洪 。 在花莲湖上千人奋战的抢险中 , 血气方刚的夏德勤面对火热、急促的抗洪战场 , 内心难以平静 。
当时 , 花莲湖土筑的大堤旁 , 成片的农田已成泽国 , 仅剩的道路也泥泞不堪 , 大型机械很难运作 。 在洪水的冲刷下 , 大堤有几处被越冲越薄 , 急需沙袋填补 。 而为了大堤安全 , 大堤旁的泥土他们一铲也不敢动 。 无奈之下 , 夏德勤与同伴只得划小船 , 越过农田去附近一座土山运土 , 一个土袋子装五六十斤 , 一趟趟来回运 。
土方袋运到后 , 湿滑的袋子特别难扛 , 夏德勤嫌穿衣服麻烦 , 光着膀子运土 , 肩膀上勒出道道血痕 。
扛土袋累了 , 就换个班 , 划船、推车、打桩 , 同样劳累 。 实在累得不行了 , 就到堤坝背水面的斜坡上睡一会儿 。 两天两夜下来 , 夏德勤只睡了5个多小时 , 扛了上千个沙袋 。
这次抢险 , 让夏德勤见识到了自然灾害的力量 , “当时技术水平不够 , 大型机械用不上 , 更多靠人的意志去支撑” 。 20多年过去 , 面对着钢筋水泥筑成的大堤 , 夏德勤感慨 , 抗洪能力已今非昔比 。
在堤坝旁 , 除了随时待命的挖掘机等机械装备 , 多处堆放着沙袋 , 这是夏德勤与队员们一袋袋装好的 , 以备不时之需 。
与当年相比 , 夏德勤依然保持强健的体魄 。 最近在堤上值守 , 夏德勤保持着每晚跑步5公里的习惯 。 夏德勤笑称 , 这次来守堤 , 单位选的大多是身强力壮的小伙 , 但他作为老同志 , 体力上并不逊色 。
一线抗疫
参建“火神山”10天没沾床
“才下火神山 , 又上武金堤” 。 在大堤上 , 一条醒目的标语贴在中建三局驻守点的简易房上 。
夏德勤记得 , 除夕前一天 , 他正在买菜准备年货 , 突然接到火神山医院建设通知 。 随后他奉命去采购物资 , 面对封城后冷清的街面 , 内心极大震撼 。 “武汉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 平常很热闹 , 封城后像突然按下了暂停键” 。
在火神山医院建设中 , 夏德勤负责建筑工人的后勤保障及体温测量 。 前5天 , 夏德勤和工友们进入了连轴转的状态 。 “工人陆陆续续到位 , 来了就得量体温、发物资 , 平常还要负责消杀工作 , 根本没时间休息” 。
几天内 , 夏德勤的体力达到了极限 , 零碎的空闲时间 , 或闭上眼睛缓解一下疲劳 , 或在办公室靠着桌子眯一会儿 , 到床上安静地休息成了一种奢望 。
后面5天 , 人员陆续到位 , 休息时间稍微多了点 , 但还是没法沾床 。 直至火神山交付使用后 , 每天才能睡几个小时 。
医院交付使用后 , 夏德勤作为维保负责人依然驻守现场 , 负责医院的设备维修工作 。 直至今年4月 , 火神山医院完成使命 , 夏德勤与工友们才结束奋战 。 经过隔离与核酸检测后 , 83天没回家的夏德勤才回到了家 。
至今 , 回忆起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 , 轰鸣的机械声依然在夏德勤脑中回响 , 难以平静 。 但这种感觉与22年前参加抗洪时的感觉有些不一样 。
“现在国家发展了 , 技术也进步了 , 面对灾情应对更及时、更科学 , 这种感觉更多是一种自信 。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卢通 武汉报道
(责任编辑: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