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织品|为了一个小问题,至于这么费劲儿吗?偏不告诉学生结论,图个啥?
_原题为 为了一个小问题 , 至于这么费劲儿吗?偏不告诉学生结论 , 图个啥?
文章图片
今天的这篇文章 , 讲一个我最近给学生答疑的事情 。
先是我在班级的语文读书群中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
文章图片
【丝织品|为了一个小问题,至于这么费劲儿吗?偏不告诉学生结论,图个啥?】诸位同学 , 提供一个错别字诊断的材料 ,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做 。 我儿子在读小说的时候把“绵里藏针”读成了“锦里藏针” 。 读了白字 , 但是也给我一个提醒 , 其实“绵”“棉”"锦”这三个字是很容易弄混的 , 考试也经常涉及到 。 所以 , 请同学们追根溯源一下 , 争取一次性地把这些字的区别搞定 。
另外 , 我之前提示关于查找区别“燕”和“雁”的错别字诊断 , 只有个别同学写了交给我 , 我希望大家不要犯懒 , 要多动动脑 , 多搜集整理一些资料 。 你现在的每一点儿努力付出 , 都为你将来轻松应对考试乃至真正提高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
今天说的是前一段的内容 , 这是我在7月11号下午5点11分发出的内容 。 很快 , 两个小时不到 , 就有勤奋的同学按照我的提示写了“错别字诊断书” 。 通过微信私信给我 。
文章图片
最初 , 他并没有解释这三个字共有的部分“帛” , 于是 , 我给他一些提示 , 建议他研究一下这三个字和“帛”的关系 。 然后 , 陆陆续续有了这样一些对话 。
文章图片
这位同学在第二次修改时 , 这样解释“帛”:
“帛”读作“ bó ” 。 它是丝织品的总称 , 组词有“布帛”、“帛书”、“竹帛”等 。 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有这样一句话:瓦缝参差 , 如周身之帛缕 。 字中有“帛”通常与“手工”、“丝织品”有关 , 当然也是有一定特殊用法 。
其中 , “帛”与“丝织品”有关 , 没有问题 , 但是为什么就与“手工”有关呢?我就此提出疑问 , 希望他能提供一些证据 , 他给出的依据是丝织品算手工业 , 于是 , “帛”与手工有关 , 这样的推理是比较牵强的 , 于是我进一步提示发问 。
文章图片
我告诉他要对“绵”“棉”“锦”三个字的造字追溯一下造字依据 , 强化对形声字的认识 。
文章图片
接下来他或许有一点儿忙 , 隔天我就追问了一句 。 然后中间谈了一些对课外班的上课的一些看法 , 这部分因为和本文关系不大 , 且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学生的隐私 , 所以 , 就不再引用了 。
文章图片
过了一天 , 他把三个字的字源查证到了 , 尤其是对“锦”的解释做了进一步的梳理 , 发给了我 。 其实 , 他对“锦”的造字理解是有误的 , 他把本应作为声旁的“钅” , 当成了形旁 。 于是做出了一番“金”和“锦”的联想 。 我接着给他回复 。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他自己的纠结也正在这里 , 觉得没有把握 , 所以 , 我进一步给他一些提示 , 告诉他该如何处理 。 然后他又把进一步修改之后的稿件发给了我 。
文章图片
其实 , 告诉他一个结论很简单 , 但是 , 之所以不告诉他 , 还是希望让他自己去探寻 , 让他自己通过这样一次探究找到一些研究的正确的路径和方法 。
文章图片
他最终的“错别字诊断书”呈现是这样的 , 肯定还有这样那样的一些细节问题 , 但整体来说 , 已经比最初大有进步了 。
比如 , 关于“绵”和“棉”在造字上的理解仍旧有一定问题 。 至少是不全面的 。 这两个字不是形声字 , 而是会意字 。
如何区分“绵、棉和锦”
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绵”、“棉”和“锦”三个字 , 它们就像孪生兄弟般长相酷似 。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它们之间却有所不同 。
这三个字共有的结构是“帛” 。 “帛”读作“bó” 。 它是丝织品的总称 , 组词有“布帛”、“帛书”、“竹帛”等 。 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有这样一句话:瓦缝参差 , 如周身之帛缕 。 字中有“帛”通常与“丝织品”有关 , 当然也是有一定特殊用法 。分页标题
先来说“绵” 。 “绵”的绞丝旁是义符 , 即丝织品 。 其字义有“蚕丝结成的片或团”;“像丝绵那样柔软或薄弱”;“像丝绵那样连绵不断”;“性情温和”等 。 《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句话:身衣布衣 , 木緜(mián)皁(zào)帐 。 其中“緜”通“绵” 。 “绵”常见的组词有“绵羊”、“绵软”、“绵长” , 作“性情温和”时可造句:他平时挺绵 。
再来看“棉” 。 “棉”的木字旁是义符 , 即棉花的生长地在植株灌木状的植物上 , 与“木”相关 。 其字义有“一年生草本植物 , 果实像桃 , 内有白色的纤维和黑褐色的种子 。 纤维供纺织及絮衣被用 。 种子可榨油 , 供食用和工业” 。 “棉”常见的组词有“棉花”、“棉布”、“棉桃”、“棉絮”等 。
最后来关注“锦” 。 “锦”的“帛”是义符 , “帛”可作“金帛” , 是一种精致的织物 。 “锦”在古代本身指“锦袍” , 是一种华丽的袈裟 , 同时也反映出了豪华的生活 。 注意 , 这个字虽然和前二者长得很像 , 但是它的读音却与众不同 。 “锦”读作“jǐn” 。 字义有“有彩色花纹的丝制品”;“鲜明美丽”等 。 《说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锦 , 襄邑织文 。 “锦”常见的组词有“锦旗”、“锦绣”、“蜀锦”、“锦霞”、“锦缎”等 。
综上所述 , 来引入一个词——绵里藏针 。 绵里藏针的意思就是比喻外表看起来温柔、软弱 , 实际内心刻毒强硬 。 关于“温柔”的意味与“绵”字的“性情温和”有了关联 , 而与“棉”或“锦”则不搭 。 区分这些易混淆的字不能只靠死记硬背 , 而应追其源 , 彻底明白这个字的含义 。
事实上 , 他自己也确实感受到了这个进步的过程 。 这种进步不是一个知识点的收获 , 而是一种方法的收获 , 可以举一反三 , 迁移到其他的知识点的学习中去 。
最后要做一点儿总结 , 为了这样一个字 , 我反反复复 , 来来回回地和学生有这么多交流值得吗?我觉得很值得 , 因为我一以贯之的思路是 , 不仅仅要让学生知其然 , 更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 , 这个过程 , 正是通过自己的探究知其所以然的过程 。
还有一点更为重要 , 这个过程 , 实际上是激发他们自己探究兴趣 , 培养他们探究能力的过程 。 因为无论老师讲得如何多 , 毕竟知识是无穷的 , 不可能穷尽 , 所以 , 教给他们方法 , 比教给他们知识更为重要 。
费了这么大劲儿 , 只教了一个学生 , 是不是会觉得效率有一点儿低呢?事实上 , 我的感觉非但不觉得低 , 反而觉得高 。
教育不是大工业 , 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 , 而应该是手工业 , 需要一点点儿打磨 , 慢慢地一个一个来 。 这样看似很慢 , 但实际上却真有效果 , 真能打磨出耀眼的美玉来 。
- 酒业|换届!保护知识产权 “护航”中国酒业再出发
- 数据标注|微众——创业者的下一个风口,数据标注
- 手机支付|一旅客在包头火车站买东西,手机支付多输一个“0”多付15000 …
- 川菁食品|自热小火锅的崛起,如何在“拥挤”的市场环境下脱颖而出
- 漫说健康|赖宝突发心梗去世:猝死前这4个“求救信号”,收到一个能保命
- 人生第一个10万该怎么花,让我操碎了心
- 如今|女子因一个电话爱上了杀人犯,如今还和对方在监狱里举行婚礼
- 缅甸是战是和,不是某一个组织就能决定的
- 小梦嘚啵嘚嘚|还特意建起一座中国城,又一个“巴铁”诞生!豪送800亿大订单
- 南京警方通报大学生多次偷外卖|南京警方通报大学生多次偷外卖 家中其他孩子为了让他读书都辍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