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北京中考第二天科目解析出炉,疫情成热门,物理实验探究分数占比过半

今天本市中考进入第二天 。 上午 , 英语、道德与法治科目考试结束 。 两个科目不约而同聚焦“疫情”相关内容 , 试题内容均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 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

北京中考|北京中考第二天科目解析出炉,疫情成热门,物理实验探究分数占比过半
文章图片
邓伟 摄下午 , 物理科目在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的同时 , 也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和生活中的物理 。 同时 , 试题注重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 该部分试题分数占比超过了总分的50% 。
01英语作文二选一今年英语作文依然“二选一” , 话题围绕“道歉信”和“积累” 。
题目一提到 , 假如你是李华 , 你不小心把Peter借给你的书弄丢了 。 为表达歉意 , 请用英语给他写一封邮件 , 告知此事 , 并提出弥补的办法 。
题目二则聚焦“积累” , “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 , 积累有助于我们达成目标 , 实现梦想 。 某英文网站正在开展以“积累”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 题目邀请考生用英文写一篇短文投稿 , 谈谈自己在积累知识方面做过什么、有什么收获 。
在二外附中考点 , 采访人员随机询问的十余名考生对两道作文题目各有偏好 。 其中 , 写“道歉信”的学生 , 都根据提示围绕着“书怎么丢的”和“如何补偿”进行书写 。 “这道题需要根据提示编个故事 , 这我在行 。 ”一位考生说 。 还有考生提到 , 自己给出的补偿方案里 , 不仅要给Peter买一本新书 , 还要以做顿饭的温情方式进行弥补 。 选择题目二的学生则回归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 , “我英语成绩一般 , 所以我就写了自己怎么认真背单词 , 一点一点努力 , 最终英语成绩有所提高的事儿 。 ”另一位考生也回归自己的学习经历 , “我写了自己平时怎么在英文歌曲、电影以及各类软件中积累小知识的过程 。 ”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 , 试题通过设置开放的情景 , 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考生充分发挥 , 多角度思考问题 , 鼓励考生展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 考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 , 给出多样化的语言表达 , 多角度思考问题 , 展现自己的发展潜能 。
抗疫入题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 , 试题充分考虑学生居家学习带来的学情变化 , 注重试卷关键节点的衔接 , 使难度梯度更平缓 , 致力于给考生获得感 , 发挥中考试题导向作用 , 体现中考试题的教育责任感 。
2020年中考英语试题充分考虑“疫情”和“学情” , 将“战疫”元素巧妙融入试卷 。 例如 , “阅读理解”A篇是青少年在网络论坛上分享在疫情期间(通过发帖时间体现)尽己所能帮助老人的文本 , 充分体现了疫情期间中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
“文段表达”题目二以“积累”为主题 , 引导学生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 。 如果考生在疫情期间认真学习 , 注重积累 , 厚积薄发 , 是能够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的 。
试卷其他部分都与疫情期间的生活紧密相关 。 试题既置入时代背景 , 贴近时代 , 又具有长期的研究价值 。
素材选取:贴近学生 , 贴近生活 , 贴近时代2020年中考英语试题阅读理解选材鲜活 , 题材丰富 , 体裁多样 。 同时 , 试题在素材选取上统筹安排 , 贴近学生 , 贴近生活 , 贴近时代 , 兼顾工具性、人文性和趣味性 , 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单一枯燥的说教 , 符合这一年龄段考生的认知特点 , 考生喜闻乐见 。
选取了许多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素材 。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多参与实践活动 , 能够积累相关体验 , 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 进而更好地完成相应试题 。 这旨在引导学校重视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
阅读理解文章体裁多样 , 阅读任务的设置涉及事实性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推断、主旨大意的概括等阅读能力 。 学生需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快速阅读 , 准确理解文本意义 , 把握文章的表达特点和篇章结构 ,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 与此同时 , 试题将对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考查融入试题情境中 , 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 分页标题
02道德与法治厚植爱国情怀 疫情入试题今年的试题通过时事热点 , 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市情疫情 , 深切感受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北京的情感 。
比如第1、2题是两道时事题 , 分别以京张高铁通车 , 完成珠穆朗玛峰测量任务为背景 ,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 ,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第9题以“一家四代接力守边”的故事为背景 , 引导学生关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 认识到个人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作出应有的贡献 , 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 凸显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
第20题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为背景 , 基于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参与的国际合作 , 引导学生在树立全球观念的基础上 , 深刻认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 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
着眼关键能力考试院专家表示 , 试题贯彻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要求 , 考查学生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与成长中的我、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治观念、参与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
试题考查学生在复杂情境下 , 多角度、多层次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以及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能力 , 引导学生初步养成全面、辩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 。
例如第16题通过两个不同的“拨打12345热线”背景材料 , 引导学生认识到公民既要积极行使权利 , 更要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参与民主生活 , 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
第22题从垃圾是“废”还是“宝”的设问 , 引发学生对垃圾处理问题的辩证思考 , 从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 提升环保意识 。
试题具有北京味儿试题素材立足北京市情 , 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感受新时代北京的发展与成就 , 让学生在熟悉的身边事中感悟时代变迁 , 感受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
试题通过具有时代感的素材 , 增强鲜活性和时代性 , 引导学生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
例如第15题“直播带货”取材于老字号数字化转型 , 引导学生了解“直播销售员”的出现 , 是社会发展需要 ,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第20题以“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的国际合作与担当”为背景 , 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 树立全球观念 。
试题贴近学生实际 , 让学生感到亲切 , 体现北京特色 , 展示北京成就 , 增强北京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 为北京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例如第22题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背景 , 引导学生理解“垃圾分类是个新时尚” , 思考作为北京市民如何做好垃圾分类 , 从自身做起 , 为北京的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 第25题第(2)问以脱贫攻坚的“北京经验”为情境 , 引导学生了解北京承担对口扶贫支援任务 , 以及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交出了首都的首善答卷 。
贴近生活 考查实践试题以初中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 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 , 既有现实的生活 , 也有虚拟的生活 。
试题紧紧贴近学生生活 , 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形成健康的、向上的、乐观的生活态度 。 例如第5题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 , 选取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家务劳动的场景 , 引导学生增强劳动意识、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
试题以多种实践活动场景为载体 ,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实现从学会做题、学会做事到学会做人 。 例如第13题以社区居民在居委会组织下通过“邻里微信群”等积极建言献策 , 共建和谐美好社区为背景 , 引导学生认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 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 , 使考试成为育人的过程 。 分页标题
03物理北斗再入试题继出现在中考数学、高考语文卷之后 , 北斗再入试题 , 进入今年中考的物理卷中 。
北斗内容出现在试题的科普阅读题 , 阅读材料以“原子钟”为背景 , 通过介绍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 , 展现了我国航天领域的瞩目成就 , 引导学生体会科技创新的重要价值 , 并通过“日晷”有机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 同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
专家表示 , 选取这样的素材 ,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 , 有利于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 还有利于引导学生体会科技创新的重要价值 , 科学不断走入生活的重要意义 。
生活中的物理成考查内容除了要“仰望星空” , 试题也在引导学生要关注身边以及生活中的物理 。
比如 , 第2题中有关光现象的情景 , 第3题中的羊角锤、园艺剪等机械 , 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 , 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用物理视角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 第17题是青少年非常熟悉的过山车 , 考查了学生对惯性、运动状态以及能量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
“这些试题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 引导学生要注意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 , 去体验 , 去思考 , 体现出物理应用价值 。 较充分的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 ”基教研专家表示 。
实验探究分数占比过半【北京中考|北京中考第二天科目解析出炉,疫情成热门,物理实验探究分数占比过半】整个试卷中考查实验探究的题目占49分 , 约占全卷总分的九分之五 , 超过了总分的50% , 对实验探究的考查涵盖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 主要考查了基本实验技能 , 例如24题考查的是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 29题考查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等 。
全卷设有图片44张 , 丰富了文字描述 ,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 给学生的思考提供了一些支撑 。 如第3题核桃夹、食品夹等杠杆 , 第6题载重车、安全锤、盲道、吸管等 , 让学生在答题时 , 感到熟悉和亲切 。
开放性问题 考查理解迁移能力今年的试题还注重创设开放性问题 , 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迁移能力 。 比如第32题第3问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文中“标准” , 能否迁移到生活中的“标准” , 树立在生活中建立“标准”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