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评论丨还有多少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是父母在参赛

_原题为 评论丨还有多少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 , 是父母在参赛

当青少年科技比赛动辄研究成年人都难以解决的肿瘤癌症问题 , 当拥有专业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相关家长卷入 , 研究的初衷何在?比赛的初衷何在?
继云南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获奖事件后 , 武汉一对小学生姐妹“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获奖再度引发热议 。
武汉科协表示 , 成果系独立完成 , 专家组按照分别审核、集中评议的原则 , 一致认可这一科技创新成果作品 , 并建议推荐参加省级竞赛 。 只不过 , 这样的结论还难以令网友信服 。
媒体报道中 , 已有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表示:“小学生独自取出白鼠肿瘤的可能性较小 。 ”辅导老师在提供的情况说明中称:我作为指导老师 , 负责准备肿瘤细胞和裸鼠等相关的实验材料 。 相关肿瘤细胞注射、药物注射和观察测量肿瘤大小等实验操作 , 都是在我的指导下由孩子们亲手完成 , 并做好记录 。 最后由我和孩子们一起做小鼠解剖 , 孩子们做肿瘤剥离后观察拍照 。 ”
不管如何 , 这样的“独立完成”恐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完成 。

实验|评论丨还有多少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是父母在参赛
文章图片
↑辅导老师在情况说明最后附上照片 , 小姐妹身着防护服正在做实验 图据上游新闻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 其目的自然是为了体现科技创新 , 但这对小学生姐妹的茶多酚抗肿瘤实验显然和科技创新含义不同 。 在相关学科教授眼中 , “这项研究的原理很简单 , 取出白鼠肿瘤后 , 滴不同试剂 , 观察肿瘤的变化” , “小学生弄明白也正常” 。 所以 , 这样一个只是滴试剂观察变化的实验 , 并非是首创、独创的科学成果 。 用个或许不太恰当的类比就是 , 这一实验过程中的参与行为 , 和拿pH试纸检测液体观察酸碱度是类似的道理 。
这并非是来自成年人的眼红 。 事物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 , 具有创新性质的科学实验研究 , 很难由年龄和经历都不足以支撑科学实验的小学生实现 。 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真正的神童 , 但短时间内神童频现 , 显然不对劲的 。 一边是发现关键突变基因C10orf67的作用 , 一边是茶多酚抗肿瘤 , 这些绝大多数成年人都理解不了的科学词汇 , 被几名小学生“深刻理解” , 并引申发展出了诸多科学思考 , 本身就不太符合科学原理 。
云南小学生癌症论文已被证实 , 有其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任职的父亲“过度参与” , 而武汉这对小学生的家长同样来头不小 , 真的只是巧合?
近些年来 , 类似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并不少见 。 这些比赛的行为目的如果是为了科学启蒙和科普 , 那无可厚非 , 但现实结果已表明 , 个别家长是带着功利性目的让孩子参与 , 而评选的结果显然也超出了青少年科技创新这一初衷 。
当青少年科技比赛动辄研究成年人都难以解决的肿瘤癌症问题 , 当拥有专业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相关家长卷入 , 研究的初衷何在?比赛的初衷何在?所以 , 借此机会不妨追问 , 还有多少比赛存在这样远超青少年能力所及的成果?还有多少比赛是父母在参赛?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陈城
编辑 汪垠涛
【实验|评论丨还有多少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是父母在参赛】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