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科|埃科《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他总相信下一本“玫瑰”还在空白纸里 | 此刻夜读


_本文原题:埃科《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他总相信下一本“玫瑰”还在空白纸里 | 此刻夜读

埃科|埃科《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他总相信下一本“玫瑰”还在空白纸里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最近 , 关心作家翁贝托·埃科的读者会发现相关新闻又多了起来 , 不仅国内出版社首次引进出版了“继《玫瑰的名字》之后最精彩的小说”《布拉格公墓》 , 也是《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 , 意大利忒修斯的船出版社推出了该书的新版 。 作为迄今最完整的一个版本 , 该版本恢复了当初邦皮亚尼版中删除的部分文字 , 还首次以影印方式收入了大约二十页的埃科创作笔记、迷宫地图和作者手绘的书中人物画像 。
今天夜读 , 从这两部作品出发 ,回溯埃科的文学人生 。
在生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时 , 被问到如果有一天去了另一个世界 , 最想把哪本最钟爱的书带走?翁贝托· 埃科回答说 , 他可能带上的是《玫瑰的名字》(1980) , 不是因为钟爱 , 而是因为讨厌 。 他写了这么多书 , 人们说来说去就是这本 , 因为不断有人提 , 他不想听到有人再提了 , 但他不能不说 , 他所有的名声都来自这本书 , 所以如果只能带上一本 , 他一定得把它带上 。
今年是《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 , 意大利忒修斯的船出版社推出该书的新版 。 作为迄今最完整的一个版本 , 该版本恢复了当初邦皮亚尼版中删除的部分文字 , 还首次以影印方式收入了大约二十页的埃科创作笔记、迷宫地图和作者手绘的书中人物画像 。 这些速写形式的画像是埃科在创作过程中为了给笔下人物以具象 , 以便用文字加以描摹而在笔记本上画出来的 。 而《玫瑰的名字》影响是如此之深远 , 以至于在2017年2月19日埃科逝世一周年之际 , 上海译文出版社虽意在推广埃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试刊号》 , 却选择“以玫瑰之名”来纪念他 。 有意思的是 , 在同一次采访中 , 埃科还给采访他的采访人员 , 看了一本他最想给读者看的书 , 一本还只是一张张白纸的书 。 他诙谐地说 , 他还没有写的这本书 , 会是他最好的一本书 。 那时 , 他多半没有想到 , 《试刊号》成了他的“天鹅绝唱” 。

埃科|埃科《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他总相信下一本“玫瑰”还在空白纸里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埃科|埃科《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他总相信下一本“玫瑰”还在空白纸里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埃科|埃科《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他总相信下一本“玫瑰”还在空白纸里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玫瑰的名字》中文版部分版本封面书影
埃科式的反讽于此可见一斑 。 这位充满智慧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 在公众场合与人交谈时 , 埃科经常口出妙语:他说“上帝躲起来了 , 因为他不想上《VOGUE》杂志”;他说“现实比梦好:假如有东西是真的 , 那么它就是真的 , 而不会怪罪于你”;他说“要建立不朽的声名 , 你首先需要宇宙性的无耻” 。 在《试刊号》中文译者魏怡看来 , 埃科对人对事总是持一种善意嘲笑的态度 。 “他生前的留影也大多是微笑的 , 毫无疑问是智慧的微笑 。 ”而《试刊号》 , 某种意义上也是埃科和大众媒体开的一个并非恶意的 , 却是力度很彻底的玩笑 。
《试刊号》故事背景设在1992年的米兰 。 主人公科洛纳和其他几名采访人员一起 , 受雇于一份正处筹备中的报纸《明日报》 。 他们研究过去的新闻 , 试图编造出一份模拟的“创刊号” 。 但在实验过程中 , 种种现实却不容置疑地跃入眼前 。 “人们都以为墨索里尼已经死了 , 而自1945年以来 , 意大利发生的每一件大事背后 , 都飘荡着他的幽灵…… ”某天早晨 , 提出这惊人假设的采访人员惨遭杀害 。 实际上 , 这份报纸不过是用以煽风点火、诽谤和勒索的工具 , 是身为传媒巨头的幕后老板打入意大利政治核心的垫脚石 。分页标题
虽然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遥远异国 , 但读者自会会心地意识到 , 小说里的描述同样照见当下新闻业的种种弊病 。 诚如书评人btr所说 , 在某一刹那 , 我们仿佛借由小说进入了时空隧道 。 “今昔对照 , 你不由会怀疑埃科其实活在当下 。 他是那个揭露皇帝什么都没有穿的孩子 。 ”
相比而言 , 在出版于2010年 , 最近才由该社推出中文版的《布拉格公墓》里 , 埃科的戏谑讽刺还要辛辣得多 。 小说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欧洲 , 主人公西莫尼尼一觉醒来 , 发现忘了自己是谁 , 失忆的恐慌与不安让他决定仿效弗洛伊德 , 对自己进行精神治疗 。 他通过写日记的方式 , 逐步从记忆的迷雾中寻回那个孤独的童年 , 被生活抽打的青年 , 以及在成为秘密警察的眼线以后 , 如何一步步成为一个背信弃义、随意出卖朋友、没有任何道德底线的人 。 他为各方所用 , 周旋于秘密警察、教会、阴谋家、革命者和御用文人之间 , 在半个欧洲从事间谍活动 , 策划暗杀 , 伪造反对犹太人和共济会的文书 , 谋取钱财 。 但正是他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 居然成为十九世纪后半叶整个欧洲政治和历史发展的导向 。

埃科|埃科《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他总相信下一本“玫瑰”还在空白纸里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恰如有论者所言 , 小说以多重人格日记体串联起意大利复兴运动、巴黎公社、德累斯顿事件等历史疑云 , 在虚构与历史之间 , 以伪造者的身份对反犹主义、共济会、耶稣会、烧炭党人进行“阴谋论”式的辛辣戏谑讽刺 , “必须如此捏造阴谋”的动机思路看似荒诞又真实还原了煽动者和投机分子的嘴脸 。 埃科更是借人物的口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各种原因 , 其中有一句话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 像西莫尼尼这样的人 , “干脆跟你说了吧 , 他仍然活在我们中间 。 ”
某种意义上说 , 埃科能有如此深刻的洞察力 , 源于他的博学通识 , 这自然在他的小说里有所体现 , 如果你读过他的《康德与鸭嘴兽》《树敌》《密涅瓦火柴盒》《帕佩撒旦阿莱佩: 流动社会纪事》等“跨文体”著作 , 就更可以叹为观止了 。 事实上 , 也正是这样的博学通识 , 埃科得以看清假相 , 并且把假相产生的过程揭示给你看 。 他还是个货真价实的符号学家 , 这一身份也使得他洞悉能指和所指之间的隐秘联系 。 Btr以《试刊号》为例表示 , 形形色色的阴谋论 , 就是在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中被炮制出来的 , 埃科要告诉读者新闻业里是怎么操作阴谋论的 。 “所以 , 读这本书有点像我们看拆西洋镜 。 对于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看魔术的人 , 他会警示说 , 你看到的只是幻觉 。 而即使你知道自己看的是魔术 , 你可能并不清楚这魔术是怎么变出来的 , 埃科给你揭示了这个过程 。 所以说 , 在真假界限不是那么分明的时候 , 埃科不仅让你意识到有些看似真的东西 , 很可能是假的 , 他还告诉你怎么来辨别真假 。 ”

埃科|埃科《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他总相信下一本“玫瑰”还在空白纸里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埃科|埃科《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他总相信下一本“玫瑰”还在空白纸里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埃科部分“跨文体”著作中文版封面
显而易见地 , 透过小说的背面 , 你会发现 , 埃科不只是停留对新闻业的批判 , 就像该书编辑李月敏说的 , 在《试刊号》里 , 真相是什么无所谓 , 新闻本身并不是问题 , 权力才是 。 而生前接受NPR电台的连线采访时 , 埃科也表示 , 这本小说触及了现代人的道德问题 。 埃科说 , 过去三十年 , 发生了许多可怕的事情 , 我们听闻之后却仍然很冷漠 , 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 而不是哪里发生了爆炸 , 或者死了多少人 。 “要知道 , 现在的媒体其实有些病态 , 周一我们读到的新闻 , 到了周二我们就已经忘了 。 这确实是悲剧 。 新闻并没有像它应当做的那样影响我们 。 ”分页标题
要是从戏仿式写作的角度理解 , 揭露新闻业弊病的小说 , 理当像新闻一样往“精简”里写 。 当然 , 埃科把这部小说写得前所未有的短 , 也很可能只是他有意改变一下风格 , 他一改过去“大笔墨描写秘传、谜题或者文字游戏”的手法 , 脱离中世纪厚重历史与符号学的冒险 , 仅用短短两百页篇幅 , 就生动构建了一场阴谋重重的办报实验 。 在评论家王宏图看来 , 像埃科写的《傅科摆》这样的小说 , 事实上也可以删减成《试刊号》这样的篇幅 。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删减的部分是注水的内容 。 以魏怡的理解 , 埃科注入的不管是知识 , 人生体验 , 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趣味 , 都是有营养的 。 “这些东西 , 你读起来可能觉得没单纯读故事那样痛快 , 但读完以后 , 你会享受到各种欢乐 , 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 ”
而这些收获里 , 更是包含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回味 。 王宏图表示 , 读埃科的作品 , 你会觉得跟美国一些作家 , 尤其是丹·布朗的作品有比较相似的地方 , 比如都写的悬案 , 都包含了诸如圣殿骑士这样的内容 , 但他们的追求是完全不同的 。 “丹·布朗你看完一篇 , 不会再想看第二遍 。 但埃科的作品却会引你一读再读 , 因为里面总是有很多让你回味的地方 。 ”

埃科|埃科《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他总相信下一本“玫瑰”还在空白纸里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玫瑰的名字》电影剧照
事实上 , 埃科生前就经常被问到 , 《玫瑰的名字》相比《达·芬奇密码》如何 , 十年前访华时 , 他又被问到这个问题 。 艾柯回答说:“这不是问孔子和米老鼠有什么不同吗?丹·布朗写小说太认真了 , 在我那儿 , 也许有的只是些符号 。 ”
但埃科写小说一样“太认真” , 不同之处只在于是不一样的认真 。 而他说的符号 , 显然是有所指的 , 他或许真正在意的正是符号背后的东西 。 在《玫瑰的名字》初版时 , 意大利出版方一度想删掉开头的历史部分 , 但遭到埃科反对 。 他说:“修道院通常在山的高处 。 我希望读者能经历和我一样的磨难 , 直到爬上山顶 。 如果他们不愿这样 , 那他们就不是我的读者 。 ”
如其所言 , 《玫瑰的名字》的故事恰恰以一所中世纪修道院为背景 。 原本就已被异端的怀疑和僧侣的个人私欲弄得乌烟瘴气的寺院 , 却又发生了一连串离奇的死亡事件 。 一个博学多闻的圣方济格教士负责调查真相 , 却被卷入恐怖的犯罪中……小说除了扑朔迷离、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外 , 还充满了各种学问 , 涉及神学、政治学、历史学、犯罪学 , 还涉及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培根等不同的思想 。
《玫瑰的名字》使“翁贝托·埃科之名”蜚声世界 , 跻身于第一流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之列 。 有意思的是 , 关于这部小说的各种研究论文和专著源源不绝 , 特别是关于“玫瑰之名”的阐释几乎构成一场20世纪末期的“阐释大战” 。 这部实在是太出名了 , 尽管埃科还写了大量其他著作 , 但大众读者最关心却始终是这部侦探、哲理、历史三位一体的小说 。

埃科|埃科《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他总相信下一本“玫瑰”还在空白纸里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2009年 , 埃科访问中国 , 适逢他的另一本小说《波多里诺》中译本出版 , 但在新书媒体见面会上 , 采访人员提问的焦点 , 依然集中在《玫瑰的名字》上 。 现场有采访人员问他 , 《玫瑰的名字》和帕慕克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如此相似 , 它们是否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 埃科打断提问者说:“这是我来中国听到的第六个同样的问题 , 我从不读帕慕克 , 不了解他的风格 , 还好我的作品比他早出版 。 ”
有鉴于埃科的博学 , 读者也想知道他最喜欢哪些作家 。 埃科说:“通常情况下 , 我努力不予回答 , 这个问题就像是‘谁是你最喜欢的当代作家?’如果说只有一个作家对我具有最大的影响 , 那么我太愚蠢了 。 在20岁的时候 , 的确有对我影响很深的作家 , 乔伊斯是我的文学偶像 。 当代作家中 , 我比较喜欢卡尔维诺 , 虽然他是我的朋友 。 随着年龄渐长 , 感觉很多事情都在重复 。 我也读当代小说 , 但如果他们写得比我差 , 我会被激怒 , 如果他们写得比我好 , 我也会被激怒 。 ”分页标题
实际上 , 埃科有自己最喜欢的作家 , 那就是法国作家钱·德·奈瓦尔 。 他坦言 , 自己一生都在不断地阅读和重读奈瓦尔的《西尔薇娅》 , 他甚至还翻译了这部作品 , 因为他太热爱那些文字了 。 “我花了一生的时间读它 , 研究它 , 终于在几年前又翻译了它 , 介绍给意大利读者 。 奈瓦尔对我的影响太大了 , 我的每一部作品 , 要么某个章节的标题 , 要么文中某个词汇 , 都直接引自奈瓦尔 。 ”

埃科|埃科《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他总相信下一本“玫瑰”还在空白纸里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埃科|埃科《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他总相信下一本“玫瑰”还在空白纸里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奈瓦尔与收入其代表作《西尔薇娅》的作品集《火的女儿》中文版封面
那么以埃科“一切阅读都是误读”的见解 , 他读《西尔薇娅》是否也只是误读呢?这样问 , 不只是因为埃科写过一本名为《误读》的书 , 还因为埃科还有个显著的头衔:符号学家 。 有专家称 , 艾柯的符号学为大众文化、传播科学和信息理论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 1971年 , 艾柯回到校园 , 为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开设了符号学课程 。 然而当被有关符号学的问题时 , 埃科显得非常无奈 , 因为大众读者对符号学的理解实在是太有限了 。
但对于翻译问题 , 埃科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 。 他说 , 他不相信任何形式的翻译 , 因为翻译很难准确传达出另一种语言所具有的精髓 。 “如果说存在一种完美的语言 , 那纯粹是一种乌托邦理想 。 ”话虽如此 , 翻译毕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搭建起了桥梁 。 但近些年来 , 东西方在相互理解上并没有在全球化进程中加深 , 代沟依然存在 。 然而在埃科看来 , 要把文化交流寄希望于语言隔阂的消失 , 那是不现实的 。 埃科说:“近些年 , 我们发现不断有语言在消失 , 这是一个必然趋势 。 但要有一种语言一统天下 ,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 ”
尽管身份和头衔众多 , 埃科应对起来却是游刃有余 。 在回答采访人员关于他日常生活方面的提问时 , 艾柯说 , 他安排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 不像有些作家的生活是循规蹈矩的 。 他的写作没有缜密的安排 , 他可以在火车上、厕所里写 , 只要灵感来了无论在哪里都一样 。 “我觉得生活有很多间隙 , 就好比一个银河系 , 如果把星系间的空间抽掉了 , 银河系就会变得很小 。 我用的就是这些间隙空间 。 ”
无可疑义的是 , 埃科也很善于在小说里利用各种“间隙空间” , 并让他讲述的故事变得真假难辨 。 在他出版于1988年的小说《傅科摆》里 , 上世纪70年代的米兰 , 精通中世纪历史的学者卡索邦博士与他的两位朋友——加拉蒙出版社资深编辑贝尔勃和迪奥塔莱维 , 负责出版一套旨在赢利的“赫耳墨斯丛书” 。 在雪片般涌来的稿件中 , 在与一个个神秘学爱好者的接触过程中 , 一个不断重复而又歧义丛生的“圣殿骑士阴谋论”反复出现 。

埃科|埃科《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他总相信下一本“玫瑰”还在空白纸里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埃科|埃科《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他总相信下一本“玫瑰”还在空白纸里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三个伙伴自诩博学、技痒难耐 , 本着玩笑心理 , 将历史中流传着的众多神秘事件、人物和社团编织成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 , 几乎“重写”和“改写”了整部世界历史 。 为了让“计划”更为圆满 , 他们臆造了一个秘密社团:“特莱斯” 。 没有料到的是 , 神秘主义者照单全收 , 真的组织了“特莱斯” , 追踪卡索邦和贝尔勃 , 并将在全世界搜寻“计划”中那张子虚乌有的“秘密地图” 。
随后的《昨日之岛》(1994)的故事发生在1643年 , 一艘担负着寻找180度经线任务的商船遇到海难 , 年轻人罗贝托成了惟一的幸存者 , 他被浪潮冲上了另一艘弃船达芙妮号 。 罗贝托患有疑心病、妄想症和畏光症 , 所以尽管不远处有一个美丽的小岛 , 但是罗贝托可望而不可及 。 他勉强依靠达芙妮号上残存的东西维生 , 每天靠书写打发时光 。 他写情书 , 写回忆、最后演变成写小说、写一切样式和内容的小说 , 甚至还幻想出一个弟弟“费杭德”……真实与虚构渐渐分不出界限 。 到最后 , 他离开达芙妮号 , 奋力游向未知的结局 。分页标题
《波多里诺》(2001) , 同样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奇书 , 从十字军东征、圣杯传说 , 到基督教城市的兴起、教皇与皇帝之间的权力冲突 , 再到修道院阴谋、阿基米德的镜子、传说中的东方祭司王国 。 小说可谓如银河系般包罗万象 。 书中主人公——意大利历史名城的守护人波多里诺是一个天才的骗子 , 他声称自己讲述的一切都是假的 , 但有趣的是 , 他的谎言总是一出口就变成真……
埃科的独特 , 正在于如有评论所说 , 他将学术和虚构之深浅两极共冶一炉 , 小说中有学术 , 学术中又有叙事性 。 也因为此 , 《玫瑰的名字》中文译者沈萼梅表示 , 和别的作家比 , 埃科的特别在于他维护了文人的尊严 。 “文人就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 而非为了迎合谁 , 或者得到什么 。 他通过讲一个过去的故事来表达他的理念、宣告他的价值观 。 ”有意思的是 , 小说名为《玫瑰的名字》 , “玫瑰”只在书里出现了一次 。 翻译时沈萼梅甚至把书名抛到了九霄云外 , 译完才意识到这本书叫《玫瑰的名字》 。

埃科|埃科《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他总相信下一本“玫瑰”还在空白纸里 | 此刻夜读
本文插图
以“放大镜”窥探人世和洞察人性的埃科
倘使做点符号学的猜想 , 埃科在48岁的年龄 , 发表了平生第一部小说《玫瑰的名字》 , 取了这样一个书名 , 或许是暗示了一点什么 。 就像沈萼梅说的 , 世界上天地万物 , 留给人类的、历史的 , 不过就是个名字罢了 。 人也好 , 事也好 , 再伟大的最后留下的都只是名字而已 。 《玫瑰的名字》里写道:“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 , 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 。 ”在纪念该书问世四十周年之际 , 或可告慰的是 , 埃科毕竟以“玫瑰之名” , 在世上留下了他的名字 , 还有远要比他生命久远的作品 。
新媒体编辑:傅小平
【埃科|埃科《玫瑰的名字》问世四十周年:他总相信下一本“玫瑰”还在空白纸里 | 此刻夜读】配图:出版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