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青山千古秀



|一派青山千古秀
本文插图

|一派青山千古秀
本文插图

|一派青山千古秀
本文插图
蒙格罕山似兽似禽似人的石景 (中旗宣传部提供)
文/包慧慧 图/赖志强
据清代张穆《蒙古游牧记》记载 , “旗西三十里有鲜卑山 , 土人名蒙格” 。 鲜卑山即蒙格罕山 , 千百年来 , 蒙格罕山静静地横亘在天边 , 庇佑着世世代代在科右中旗繁衍生息的草原儿女 。
蒙格罕山位于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西日嘎嘎查境内 , 主峰海拔721.3米 , 占地总面积20855公顷 。 置身蒙格罕山 , 野趣盎然 , 绿色植被多种多样 , 飞禽走兽频繁出没 , 是生灵共舞的一方天堂;悬崖峭壁上奇峰罗列 , 怪石林立 ,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造出无数似兽似禽似人的石景 , 展现着大自然的玄妙与神奇;夕照残垣 , 蒙、藏、汉、契丹等多种文字的洞壁题记依稀可见 , 书写着壮怀激烈的民族发展史 。
一曲悠扬的长调旋律 , 奏起草原远古的韵味 , 随弦飘飞的音符带我们走进了金戈铁马的年代 。 相传成吉思汗征战途中来到一座巍峨的大山脚下 , 见这里林深草密 , 鸟语花香 , 流水潺潺 , 美景怡人 , 便下令安营扎寨 。 心腹大将木华黎率300士卒 , 择最高的山顶垒灶起火 , 摆席设宴 , 狂欢三天三夜 。 兵马所到之处 , 崎岖的山顶平坦如铲 , 方圆足有40里 , 从此人们便称此山为“汗山” , 即为沿袭至今的蒙格罕山 。
在逶迤西去的蒙格罕山脚下 , 科右中旗像一颗晶莹闪亮的明珠镶嵌在科尔沁草原腹地 。 站在这片富饶、瑰丽的沃土上 , 遥望要塞古迹 , 穿越时空聆听历史吟唱 , 先后有东胡、匈奴、乌桓、室韦、鲜卑、突厥、誓族、契丹、女真等部族在此游牧 。 清崇德元年(1636年) , 清太宗皇太极封巴达礼为图什业图亲王 , 掌右翼五旗事 , 科右中旗从此正式有旗的建制 。 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 , 科右中旗伴随着朝代的更替、国家的动荡 , 行政区划、隶属关系多次变更 , 于1980年归属于兴安盟 , 重新开启繁荣发展的篇章 。
如今 , 驻足蒙格罕山 , 临崖而立 , 看到的不仅是沃野千里、绵延绿洲 , 更是科右中旗奔跑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崛起之路上的奋斗姿态 。
王全是高力板镇呼和道卜嘎查飞播造林项目基地的护林员 , 年纪不大的他却见证了百余公顷绿色长城的崛起 。 “过去 , 风吹沙起 , 一夜之间庄稼地就成了沙窝 。 ”王全说 , “飞播造林之后 , 这些柠条长势很好 。 即使刮风 , 沙土也压不住周边的农田和房屋了 , 我们真切感受到好生态带给我们的好生活 。 ”
同样感受到巨大变化的 , 还有杜尔基镇“蚂蚁森林”防沙治沙项目区内的护林员佟玉山 。 他告诉笔者 , “种上柠条后 , 漫山遍野的沙地都绿了 , 雨水也多了 , 不毛之地变成了沃土良田 。 ”
【|一派青山千古秀】科右中旗发展最大的瓶颈在生态 , 最大的出路也在生态 。 近年来 , 科右中旗坚持自然恢复为主 , 人工干预为辅 ,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 , 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 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 , 把握好发展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生产力与承载力等辩证关系 , 努力绘就山青、水秀、林茂、田肥、湖清、草绿、沙退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
眼下 , 额木庭高勒苏木布拉格台嘎查经济林木、紫花苜蓿连成一片 , 一碧万顷 。 六七年前 , 这里的一道道山梁、一面面山坡、一条条山沟都是光秃秃的 , 如今变得郁郁葱葱 , 像是披上了厚厚的绿装 。 “这就是我们生态绿化的成果 , 这些兼具经济和生态价值的果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 ”布拉格台嘎查嘎查达陈国发自豪地说 。分页标题
“如今的生态环境一年上一个台阶 , 带动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 ”布拉格台嘎查贫困户张风宝感叹 , “我在嘎查的果林务工 , 每天有150元的收入 。 在家门口打工不仅收入高 , 还可以照顾家 。 ”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 。 如今 , 一个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丽乡村陆续被“激活” , 奔跑在生态文明和脱贫攻坚相互促进的大道上 。
远离城市的喧嚣 , 踏上乡村的土壤 。 如今的额木庭高勒苏木巴彦敖包嘎查不仅是一幅“自然山水画” , 还是一张“人文山水图” 。 七彩滑道、高空滑草、骑马、射箭、漂流、采摘、垂钓等娱乐项目 , 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享受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 。 “北斗七星敖包”见证着东胡以来民族的演变和融合发展 , 积淀着丰厚的文化遗产 。 民俗风情馆保留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 , 留住了“乡愁” 。 巴彦敖包嘎查每年吸引游客15万人左右 , 带来3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
“本以为乡村游多半是看看自然风景 , 没想到娱乐休闲项目、新型体验活动也不少 , 让人眼前一亮 , 都舍不得走了 。 ”在巴彦呼舒镇生活的文龙 , 带着孩子在哈日道卜嘎查万亩稻田里边走边拍照留念 , 还体验了网红绳索桥 。 “以前总爱去大城市凑热闹 , 现在发现家门口也可以体验这些网红项目 , 真不错!”文龙说 。
优质产业不仅可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 还能拉动消费升级、助力经济发展 。 近年来 , 科右中旗积极发展稻田养殖、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认养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 , 深入挖掘农业的旅游功能 , 发挥第一产业“接二产连三产”的作用 。 巴彦呼舒镇哈日道卜嘎查、杜尔基镇双金嘎查、额木庭高勒苏木巴彦敖包嘎查等地努力打造“旅游+农业+扶贫”新模式 , 实现从“种水稻”到“种风景”的转变 。
衣食足 , 产业兴 , 乡村美 。 在巍峨的蒙格罕山怀抱中 , 一代代草原儿女接续奋斗 , 绿水青山美丽画卷越铺越广 , 金山银山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
一湾碧水润草原
一条碧链浮在花海间 。 霍林河、萨日朗花 , 相映成趣 。
霍林河 , 蒙古语称霍林郭勒 。 霍林河发源于通辽市扎鲁特旗罕山西麓 , 流经霍林郭勒市、兴安盟科右中旗、吉林省通榆县 , 属嫩江水系 , 松花江流域 。 霍林河是科右中旗的“母亲河” , 中旗境内长260.5公里 , 流域面积11473平方公里 , 10公里以上支流达23条 。 这条滋润万物的清冽河水 , 携带着生命的灵动 , 犹如玉带般飘过中旗大地 。
深情的霍林河水潺潺流过 , 滋润了两岸的丰腴沃土 , 也滋润了牧人的心田 。 长期以来 ,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 在这片“天赐游牧民族之宝地”中从事自然放牧的生产活动 。 科右中旗有着群山环抱的丰沃土壤 , 草茂水足的优良牧地 , 是我区33个畜牧业旗县之一 , 被公认为“肉牛最佳养殖育肥带” , 农牧民群众普遍有养牛的传统和经验 , 发展肉牛产业有着优越的资源和基础优势 。
近年来 , 科右中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 扭住做大“牛文章”的战略定位 , 探寻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 。 中旗以百利舸扶贫产业园区为发展基地 , 引进山东阳信鸿安集团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内蒙古侩牛物联网服务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 , 联合20多个嘎查集体经济组织 , 搭建起肉牛“种养加销”的全产业链 。
七月的霍林河两岸生机勃勃 。 随着霍林河水顺流而下 , 沿路飘来阵阵稻香 。 秀水养良田 , 黑土孕珍米 。 霍林河流域的先天优势 , 北纬42度到49度之间的水稻种植黄金纬度 , 有机质多的肥沃土壤 , 造就了这片土地上的大米纤长饱满、口感弹柔、食味香甜等独特品质 , 享有“一家煮饭十家香、百家煮饭香满庄”的美誉 。
来到霍林河流域的杜尔基镇双金嘎查 , 稻浪翻滚 , 灌浆的稻子正孕育着金黄的稻穗 , 到处呈现出“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壮美景象 。 杜尔基镇双金嘎查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 正大力推进水稻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 双金嘎查嘎查达韩玉亭介绍 , 霍林河两岸集中连片的5万亩水稻已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 现在每亩每年增收500元左右 , 涉及8个嘎查、1755户、7234人 。 同时 , 嘎查与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合作 , 把稻米远销到国内各大市场 。分页标题
翰嘎利湖是霍林河馈赠的礼物 , 宛若一颗宁静的珍珠串联起草原和蓝天 。 翰嘎利湖作为霍林河分支水库 , 位于巴彦呼舒镇北7.5公里处 , 是一处集灌溉、养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 。 霍林河水冲来了科尔沁沙地的优质流沙 , 在翰嘎利湖区四周形成了优质松软的“金沙滩” , 让这里既有风格独特的北国草原风情 , 又有着南国海滨沙滩阳光浴场的特色 。
碧波荡漾 , 百鸟鸣唱 , 风光旖旎 , 渔舟唱晚 。 在翰嘎利湖不仅可以赏湖光美景 , 还可以收获经济效益 。 翰嘎利湖是我盟重点渔业生产基地之一 , 渔业生产水域3.61万亩 , 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 , 素有“草原明珠”之称 。 翰嘎利湖是发展水产养殖的理想场所 , 可年产鲜鱼20万公斤以上 , 水产品主要有大银鱼、鲤鱼、鲫鱼、雅罗鱼、鲢鱼、鳙鱼、草鱼、鲶鱼、黄颡鱼、乌鳢等20多种优质鱼 。
科右中旗因水生财 , 也曾因水生灾 。 据旗志记载 , 1998年7月13日开始 , 科右中旗连降大雨、暴雨 。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降雨量高达600毫米 , 霍林河及境内大、小河流泛滥成灾 。 洪水所到之处 , 村屯被淹、房屋倒塌、庄稼被毁、牲畜死亡 , 家什财产全被冲走 , 全旗因洪水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 。
面对惨重损失 , 科右中旗全面恢复河堤和灌区建设 , 加快构建防洪工程体系 。 重建巴彦呼舒镇至高力板镇霍林河两岸防洪堤 , 镇区防洪堤建设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 , 巴彦呼舒镇至高力板镇段建设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 。 对高力板镇、吐列毛杜镇、哈日诺尔苏木、巴仁哲里木苏木等区域现有堤防实施加高培厚、护坡工程、修建堤顶道路等工程措施 , 提高了霍林河干流的防洪能力 。 完成了翰嘎利水库“消险加固”工程 , 使水库达到设计蓄水9250万立方米标准 。 此外 , 结合实际 , 持续新建、改建、续建一批防洪排涝工程 , 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
碧波蜿蜒 , 绿林逶迤 。 漫步在新修建的河堤上 , 整洁笔直的健身步道 , 两侧葱茏的绿植、各色鲜花 , 让人赏心悦目 。 中旗在做好基础防洪工程的同时 , 兼顾城市生态修复 , 坚持系统治理 , 让河堤发挥更多功能 。 如今的河堤 , 不仅为百姓带来安全感 , 而且是大家茶余饭后亲水、观河、纳凉的好去处 , 还成为霍林河风景线上的“网红打卡点” 。
青草飘摇 , 花树成荫 。 行走在额木庭高勒苏木甲哈达嘎查的小流域治理项目区 , 绿树、梯田、鸟鸣 , 还有清新的空气 , 令人心旷神怡 。
回想过去 , 山洪造成的贫瘠还历历在目 。 甲哈达嘎查党支部书记徐梅花说:“曾经这山上寸草不生 , 下了雨直接往下淌 , 10分钟就能形成山洪 , 造成庄稼被冲、院墙被毁 , 耕地平均减产50%—70% , 牲畜也无法饲养 。 ”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越垦越瘠薄 , 如何让“穷山薄田”成为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科右中旗全面实施小流域治理项目 , 2016年在甲哈达嘎查实施坡耕地治理、栽植经济林、进行封育和沟道治理等项目措施 , 让黄土地披上了深深浅浅的绿装 , 一片片贫瘠荒芜的坡耕地摇身变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林成网”的高标准梯田 。
不仅生态颜值节节拔高 , 增收致富的筋骨更是日益强健 。 “现在连续下十几个小时的雨也不用担心形成洪水 , 老百姓种地、养畜都赚钱 , 收成越来越好 。 项目区里遍地都是宝 , 杏树、文冠果、紫花苜蓿还有各种各样的野生药材 。 ”徐梅花高兴地说 。
蒙格罕山 , 亘古屹立;霍林河水 , 奔流不息 。 这山河 , 是漫长岁月里变迁的遗迹 , 是自然对这片草原的美好恩赐;这山河 , 孕育着瑰丽锦绣的壮阔草原 , 也涵养了深厚独特的精神文化底蕴;这山河 , 赋予草原儿女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 , 也见证着科右中旗奔腾向前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