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西西|老师串通招生贩子赚人头费,就这样“卖”穷孩子?


摘要
中青评论
此次曝光的招生黑幕提醒我们 , 中职教育要担负起为社会育人的责任 , 不要短视
误人 。 6月10日 , 湖南省通报8起中职违规招生典型案例 。 半月谈采访人员赴湖南部门“生源大县”调查 , 发现民办中职招生领域存在一条以招生贩子为纽带的灰色利益链 , 他们以虚假招生宣传、预收膏火、疑似买卖生源等手段 , 将学生按“人头”卖出高价 , 黑手重点伸向农村初中学生 。
灰色链条中 , 招生贩子与初三个别班主任、老师串通买卖生源 。 老师若宣传“得当” , 招生贩子会以介绍费名义和老师“分红” 。 因为中职院校间明争暗斗 , “人头费”亦是水涨船高 。
付出数万元“人头费” , 民办中职图什么?业内人士表示 , 中职学校至少可从学生身上赚回五笔钱 , 包括国家提供的免膏火补助金、学生膏火、顶岗用工费、学杂费、招工介绍费等数万元 。 只要学校后续“剥削”到位 , 毫不至“入不敷出” 。 国家财政陆续向职业教育倾斜 , 这笔资金不仅没被民办中职学校珍视善用 , 反而沦为抢夺生源、填补“人头费”的好处 , 不免辜负教育政策的良苦用心 。

喜剧西西|老师串通招生贩子赚人头费,就这样“卖”穷孩子?
本文插图
功利逻辑若从招生开始 , 那在学生此后的职业教育中 , 学校也就很可能“锱铢必较” , 能省则省 。 究竟失去本钱控制 , 灰色利益链便难以为继 , 学校从学生身上薅羊毛 , 挖掘牟利空间便是必然 。
在湖南宣布的案例及采访人员调查中 , 招生手段堪称猛烈:“擅自进校园”宣传 , 在学校周边设“招生处” , 长线钓鱼;热情搭讪、送零食、垫报名费、群内发红包;车接车送、包吃包住参观校园;还有“吹牛皮不上税”的虚假宣传 , 学校有多好 , 报名多火爆 , 学生们经不起攻势 , 加上班主任从旁“教导” , 不免缴纳预录费被套入坑中……
中考后 , 一些学业水平有限的学生会选择中职院校就读 。 此时 , 即便学校划定教师不可干涉学生择校 , 但在不少家长孩子眼里 , 班主任是最懂教育的人 , 值得信任托付 。 教育机构进校园宣传 , 也会让学生误以为这些是经由“精心挑选”的学校 , 终极影响学生选择 。

喜剧西西|老师串通招生贩子赚人头费,就这样“卖”穷孩子?
本文插图
在偏远农村 , 学生及家长视野受限 , 轻易被班主任的“话术”带偏 。 即便入校后得知实情 , 也无法及时维权 , 成为缄默的受害者 。 灰色利益链中 , 学校、教师得了好处 , 才让招生贩子屡屡“入校” , 他们对学生的“好心”不免掺杂私利 。 招生贩子进校园 , 除了会影响教学秩序 , 也会动摇教师的教育初心 。
在湖南宣布的案例中 , 学生参观中职院校后 , 曾因琐事在车上发生肢体冲突 。 假如参观学生在路途中出现意外 , 毕竟由谁担责?若有家长想要退预录费 , 是否会引起民事纠纷?地方若对此置若罔闻 , 不仅干扰教育秩序 , 也会给地方管理平添风险危机 。
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 , 明确适度扩大中职招生规模 , 同时夸大落实“阳光招生” , 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 完善轨制、落地监管能有效遏制违规招生现象 , 各地要加强联络 , 协力打击跨省违规招生行为 , 对违规招生院校设置黑名单 , 同时缩减招生规模 , 限制办学权限 , 并及时向社会宣布黑名单 。

喜剧西西|老师串通招生贩子赚人头费,就这样“卖”穷孩子?
本文插图
同时 , 要加强高中阶段学生报名录取平台建设 , 让录取过程公然有序 , 同时扩大报考信息宣传 , 让家长和学生明晓如何选学校、什么学校好 。 另外 , 各地在管辖范围内要专项督导、精准管理 , 约束学校教师的违规行为 。 总之 , 不能给违法违规招生黑幕留余地、开口子 。分页标题
扩大中职招生规模 , 能满意初中孩子的继承教育需求 , 进步社会公民整体素质 , 而民办中职院校介入办学 , 能丰硕办学主体 , 形成多元办学层次 , 更好满意招生规模扩大的需求 。 对民办中职院校潜伏的生存危机 , 国家和社会要有更多耐心和支持 , 让民办中职教育实现优胜劣汰 , 从而培养更多满意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 。
初中生选择中职教育 , 除了可以凭借教育所获在社会立业餬口 , 未来还可能进入高职、本科层次继承深造 。 而他们在中职学校渡过的时光 , 不仅是知识积累的黄金年华 , 也是锻造三观的枢纽时段 。 此次曝光的招生黑幕提醒我们 , 中职教育要担负起为社会育人的责任 , 不要短视误人 。
撰文/白毅鹏
编纂/任冠青
【喜剧西西|老师串通招生贩子赚人头费,就这样“卖”穷孩子?】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