臆说古史|农民拿出一张1100万的欠条,专家核实为真,问:你的父亲叫什么?


臆说古史|农民拿出一张1100万的欠条,专家核实为真,问:你的父亲叫什么?
文章图片

臆说古史|农民拿出一张1100万的欠条,专家核实为真,问:你的父亲叫什么?
文章图片

臆说古史|农民拿出一张1100万的欠条,专家核实为真,问:你的父亲叫什么?
文章图片

清政府的软弱和腐败让无数国人过了几十年水深火热的日子 , 这期间军阀割据、抗击日寇、解放战争 , 消耗了大量的金钱 , 损失了大批人才 。 建国之后 , 填饱大家的肚子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 好在国家举全国之力 , 终于战胜了贫困 , 短短一百年的时间 , 我们的国家变得国富民强 , 兵强马壮 , 没有什么比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更幸之事了 。
时至今日 , 新一辈都无法 , 也不能忘记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 , 十几岁的孩子扛起枪上战场 , 食不果腹的农民不忘救济饥饿的战士 , 富裕之家变卖家产支持革命 , 全民抗战才有了今日的美好生活 。
人们不忘红军誓死抗敌的战斗过 , 也不忘解放军以人民为重追求和平解放的初心 , 当然也不会忘记那些为支持红军抗战散尽家产的富裕百姓 。 打仗对于钱财的消耗让人无法想象 , 在那个艰苦的环境下 , 多亏了百姓的支援 , 战争才能早日结束 。
这其中有一位山西老农的曾祖父 , 曾援助红军1100万法币 , 老人带欠条到当地政府讨债 , 专家核实真伪时 , 问起老农:你的父亲是谁?
一、全民抗战生逢乱世 , 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 为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 国家牺牲巨大 , 无论是生命还是金钱 , 这些历史足以让我们每一辈人都铭记于心 , 不再重蹈覆辙 , 重演历史的悲剧 。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 有人卖国求荣 , 有人心存它念 , 也有人誓死护国 。 最终 , 正义总能战胜邪恶 , 心怀善心之人也能得到应有的庇佑 。
当时 , 国家并没有充足的钱财应对战争 , 但是抗击外敌刻不容缓 , 只能是边作战边补充军需 。 为此 , 不少部队曾向地方富商征用钱财 , 当然他们只是借用 , 会给出借百姓们留下正规借条 , 以待战争胜利之时再归还于借主 。
所以建国之后 , 不少百姓曾拿着借条到政府讨债 。 这其中就有山西老农郭建英 , 他是上世纪80年代到当地政府说起此事 , 1100万法币在当时绝对是笔巨款 。 纵使法币贬值 , 这笔钱也不是小数目 。
此事引起了当地政府高度重视 , 立即组织专家辨别借条真伪 , 并询问郭建英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 最终证明 , 此借条为真实的 , 并按市值给老农一次性兑换了全部金钱 。
二、家道中落此借条是郭建英的曾祖父借给当年政府的 , 写下欠条的是一个军的师团长 。 当时国家战争连绵 , 为确保前方物资 , 当地政府曾向百姓征用粮食、金钱 , 以备军需 。
郭建英的曾祖父便是其中一员 , 深怀爱国之心的老人除了捐赠家中大部分粮食 , 还借给当地政府1100万法币的金钱 。 虽然当时法币已经贬值严重 , 这仍然是一笔巨款 , 可见老人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 。
当然 , 政府不会百拿这些钱财 , 他们一一写了借条给百姓 , 并承诺 , 战争结束之后就可以凭借借条向他们要钱 。
在战争结束后不久 , 郭建英的祖辈因不当竞争生意变得惨淡 , 家业渐渐散尽 , 不得不卖掉房舍、土地 , 一家人以务农为生 。
郭建英出生之后 , 生活一直平平淡淡 , 倒也无忧 。 没人计划要这笔钱 , 但是他的父亲后来生病离世 , 临终之时拿出这张借条告诉郭建英这件事 。 并叮嘱郭建英 , 一定要妥善保存 , 如果将来有人来还款 , 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
从富裕之家到家财散尽 , 郭建英一辈还是想靠自己的能力独立生活着 , 但是无奈生活太艰难 , 终于走到了无法维持生活局面 , 这时 , 政府也都有了一定的财力 。
三、求助政府因考虑到曾祖父借钱给政府并不是为了有所回报 , 郭建英作为后人也不好意思跟政府讨要 , 但是家中生活实在是难以继续 , 所以他抱着试试的态度找到当地政府 。
当政府工作人员得知老人来意之后 , 看到这巨额借条都表示难以置信 , 但是此事还是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 随即派有关专家展开调查 , 逐一询问事情经过 , 核实资料 , 确认借条的真实性 。
说起此事 , 政府工作人员连连向老人道谢 , 感激他祖父当年的慷慨解囊 , 正是有这些爱国人士的支持 , 战争才得以早日结束 。
法币的流通只持续了几十年的时间 , 在日本投降前夕 , 由于法币发行额是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 , 物价上涨了3492万倍 , 最后导致了法币彻底崩溃 。
即便法币贬值严重 , 经专家核算 , 郭建英老人最后在政府兑换到了8万多元人民币 , 这在上世纪80年代 , 也是一笔巨额财产 , 老人可以说是欣喜若狂 。 他开始对此事并没有抱很大希望 , 可是我们的政府是重信守诺的政府 , 是借的总是会还的 。分页标题
祖辈的善心给了老人家另一个守护 , 试想如果当年郭建英老人的祖辈并没有出借这些钱 , 那么家道中落之后 , 他们也不会有这么一大笔遗产可以继承 。 有失必有得 , 这句话从来不假 。
小结:万众一心 , 众志成城 , 军民齐心 , 是每个和平年代的共同画面 。 但新中国与以往各朝各代的和平又不同 , 高度民主的国家定会一直走下去 。
战争年代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 但是无论何时 , 只有军民一心 , 国家才能迅速发展强大 , 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 生活无忧 。
像郭建英曾祖父一般的爱国人士时常有之 , 他们为国家尽心尽力 , 国家也会庇佑他们的子孙 。 一念之善 , 在国家宽裕 , 自己朝不保夕的那天才选择向政府兑换借条 , 郭家人的这些善念终究会有回报 。
【臆说古史|农民拿出一张1100万的欠条,专家核实为真,问:你的父亲叫什么?】战乱年代也有温情 , 老人家在半个世纪之后又得此巨款 , 家庭生活得以改善 , 这是国家之福 , 也是人民之福 。 当老人拿出1100万的天价借条之时 , 政府重视 , 专家尽责 , 一一询问老人父亲是谁?
祖上经商之事 , 辨别真伪并一次性结清欠款 , 有这样的政府 , 乃是人民之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