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文章图片
4月4日的那个周六,由于全国哀悼活动,原定《青春有你2》第八期节目的上线,推迟到周日进行。这也是节目开播半个月后,难得的没有节目相关话题和段子出现的周六。在此之前,每逢周四、周六《青你2》上线的晚上,热搜榜总是被节目占据得满满当当。“虞书欣发嗲”、“淡黄的长裙”等节目片段,被不同的力量推波助澜,在各个平台上进行了爆炸式的扩散。热搜,超话,再加上网友自发安利和恶搞,几乎所有人都在感叹:《青你2》真的是火到出圈了。原唱陶喆在细品“淡黄的长裙”但话题狂欢之外《青春有你》还留下了什么,这就是一个需要思考过程的问题了。节目虽然以一周两集的速度推进,到4月中旬已经临近尾声,但能够成为记忆点的实质内容却乏善可陈。迄今为止节目相关的讨论、弹幕等等相关次生内容,基本都围绕着“XX很飒”、“XX超A”、“XX很甜”、“XX很有CP感”的模式上,基本定型于“分班”阶段——甚至“分班”阶段的这些梗直接定义了后期的竞演走势,靠表情包最先出圈的虞书欣在排名中稳居第一。当然,这种“作品与实力在选秀节目中让位于梗”的现象并不是《青你2》才有的个例,“选秀”这个特殊的内容形式也必然要求节目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推动作用。包括如今人们无比缅怀的“硬核选秀”《超级女声》,也从不缺乏“摔话筒”、“中性风”等元素的充分保留,也毫无掩饰地通过“短信投票”建立起了“古早打榜”。同样这样工业化的造星模式,对于新开辟市场的刺激和秩序建立是有利的。尤其是对于大量练习生来说,选秀节目更是一个上升的可行通道,让自己的付出有机会通过一个稳定的方式进行兑现,从而让整个行业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上下游,进入一个理想的内循环状态。但问题在于工业化并不等于快消品化,而市场本应该收获的结果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转变为了流量与话题。尤其是当直男们好奇地发问“为什么女团非要有rapper”、“嘻哈的精神内核不是和女团很违和”却被微信群聊直接踢出的时候,我们甚至很难回答所谓的“青春有你”,“你”到底是谁?制造话题还是制造艺人?许多事实证明,人的确更容易以“话题”的形式被记住。比如前不久06年届超女在《王牌对王牌》上的重聚,帮助这期节目上热搜是许飞在节目里吐槽“尚雯婕从来不回她私信”——这几乎是2006年《快女》期间流传的“尚雯婕因为性格原因被其他选手孤立”的翻版。
文章图片
而拉通时间线来看,类似的争议几乎从不缺席。除了06年尚雯婕因为性格原因,被其他选手孤立,还包括07年快男评委杨二车娜姆在节目上直接点破张杰恋情;09年包小柏和高晓松为了创作型选手曾轶可的去留“大打出手”……甚至比今天更进一步的是,这些八卦不仅能够出圈,并且远远不止停留在“娱乐层面”。比如2004年初代《超女》在经历了一系列“选手摔话筒,怒斥选秀是选美”等争议性事件后,《扬子晚报》《华西都市报》等官方媒体就集中讨论过一波“选秀”的变味问题,并且有很深的学术色彩。
文章图片
但“话题”是工具还是目标,这就存在着很大差异了。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当年争议巨大“超女”能够在后来的追忆里被认为是“硬核的选秀时代”,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湖南卫视想方设法制造的“话题”,只是一个系数般的存在,艺人所需要的专业水平仍然是选手发展轨迹的天花板。比如关于曾轶可,高晓松和包小柏的争议点从不围绕着她“中性化的外表”。高晓松欣赏曾轶可身上表现出来的“民谣艺人”范儿,包小柏出于“音乐产品”的理解不支持这样的个性化发展,这让曾轶可有机会在整个竞演中更进一步,但最终也只能止步于十强。当然严格来说这样的结果多少也是“时代所限”。再加上选手最终就将进入天娱的艺人体系,试图将公众注意力最终从“话题”引导向“人”和“作品”本身也是利益相关的必然操作,所谓的“硬核选秀时代”也很难说尽善尽美,仍然有许多值得诟病的地方。但一个关键问题也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建设性的思考:在选秀、造星、为娱乐圈上由输血为主题的综艺节目中,“你”的存在价值到底是什么——正如开头所说,这也几乎是中国娱乐产业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前的必修课。与之对比,如今的选秀困境就显得非常直观了。制作方出于对市场热度的快速开采,以近乎移植的方式将选秀节目搬运到新的内容环境下,并不是对这个思考过程的延续,更多地是“内容载体”的方式进行“借用”。而这种缺乏必要思考过程的“借用”,又在陡然增加的变量下表现出了非常极端的失衡。比如受众角色的颠覆。虽然从画像上看选秀节目的目标受众依然是年轻群体,但受众已经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结果享受者”,而是更多以“生产者”、“建设者”的身份参与到其中。简单来说,他们能做的可不仅仅是发短信买专辑而已,这群从小就沉浸在互联网中长大的观众,熟练的使用着社交媒体为自己喜欢的选手造势、刷流量,在互联网这个语境里精准地为偶像们创造能够兑现商业潜力的资源。现在想想,这种趋势大概与选秀文化“没落的几年”不无关系。缺乏延续性的成长,让他们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缺乏针对性的反制策略,从而丧失产业应有的主动性,一定程度上“情有可原”。并且通过话题制造出来的偶像,在制作方的力捧下顺利出道,平台会在短时间规划艺人的职业,尽情收割比赛话题带来的红利。这种方式在商业运作上是完全行的通的。举个例子,腾讯通过《创造101》生产出来的限定女子组合火箭少女,通过腾讯的运营,有出圈作品《卡路里》也手握多个商业资源。业务能力是否优秀好像不值得一提,因为从出道伊始就呈现出商业价值大于艺术价值的模式,决定了团体的快消品性质。当限定团结束后,又会有新的团体出道,制作方又会寻找下一个值得投入的团体进行变现。只是从通过话题来捧红有一定实力的新苗,到直接制造话题来生产偶像,“业务能力”四个大字,在资本和流量、话题的多重碾压下,似乎不再重要。重在参与还是技压群芳?如果说选秀节目的快消品化,背后是必要思考过程的缺失,以及市场红利下出于资源攫取的必然结果。那么日趋敏感的市场环境则将这个必然结果进行了延伸,在逐渐跳脱“产业通道”职能的基础上,开始有了新的产业分工,并直观地体现在选手的参与方式上。比如帮助《青你2》出圈的虞书欣。她在节目里嗲声嗲气的表现,毫不在意他人眼光的夸张肢体动作,成功帮助节目打响名气,自己从中获利,在节目播出后微博的粉丝涨幅超过百万。在此之前,虞书欣虽然家世雄厚,但也只是个在各种电视剧里出演配角的新人女演员。虽然在《青你2》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上选秀节目只是她2020工作安排的一部分,不管能不能出道,节目结束后她将会继续演员的工作。来选秀节目走一遭,不过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为之后的事业打下基础。同样来进行镀金的还有秦牛正威,最初出现在公共视野中是因为和偶像男明星的恋爱绯闻,第二次出现则是在《青你2》的舞台上,诗朗诵式说唱“就像是一场梦,醒了很久还是很感动”就出自她的表演。虽然秦牛正威之前并没有正式出道,只是北影表演系本科的学生,但作为当红爱豆的绯闻女友,她的参赛,为节目组增加的不仅仅是关注度和流量而已。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时间线锁定在2020年1月以前,秦牛正威基本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舆论中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选手参赛,并非不可行,选秀节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综艺节目的一种,需要爆点吸引观众,所以这些选手和节目组的利益交换,也在情理之中。但实际呈现时,需要把握一定的度,否则节目真正的内容焦点容易被模糊。至少《青你2》在前几期节目呈现出来的观感已经有这样的趋势,话题大于实质,热闹一场罢了,什么也没有留下。这里还牵扯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爱豆模式的"滥用“。日本是偶像文化的发源地,选拔年轻漂亮的青年男女组队出道,即便业务生疏青涩懵懂,但成长中的每一点进步都在观众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粉丝和爱豆的黏性非常高,养成系由此而来。韩国则采用十年寒窗无人问的练习生模式,寻找十多岁的歌舞尖子生进入公司进行全封闭式的训练,放弃上学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全天训练时间甚至超过12个小时,在这种高压高淘汰率状况下生产出来的偶像,业务水平过硬,职业化程度非常高。内娱发展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自己的偶像生产体系,现存的偶像,多是中国生产韩国加工,比如EXO里的中国成员;或是从日本引进的原版养成体系,比如AKB48的姐妹组合SNH48。如今引进的偶像选拔节目,则是基于韩国练习生体制上的改良,但不管如何做,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爱豆模式,正在被内娱投资者们滥用。在这种体系下,以唱片和舞台表演为主业的偶像团体,自己的饭碗是受到行业保护的;粉丝对音乐作品的消费,对偶像来说是一个正向的鼓励。但韩国偶像这套模式想要照搬到中国内地的难度很大,内娱有丰富的资金支持和广阔的市场,但始终没有一套良好的机制,为歌手提供可以良性发展的空间,所以即便想要发展偶像事业,也属于先天不足的挣扎。而瞄上“爱豆”这门生意的制作方们,就目前的操作来看,显然没有摸索出中国偶像之路的打算。“爱豆”模式没有在广阔的中国市场得到有意义的延展,行业未来的发展也无从谈起。虽然每个选秀节目,都在喊口号要打造一个出一个标志性的中国男团/女团,但实际的操作,只不过是借偶像这个新品类之名,进行营销制造快消品,获得利益最大化罢了。同样,在这种模式下出道的艺人,也会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数据大于实绩,只要有漂亮的数据显示,自然就有源源不断的资方来买单。但这样的艺人红利期很短,身上的商业价值一旦消失,将会被残酷淘汰。那么,谁来为行业负责呢?现在这个问题无人能回答,内娱里真正符合“爱豆”定义的艺人何时能够诞生,我们也无从得知。唯一能够肯定的是,在这种似是而非、要素过多的魔改下,无论是选秀、女团还是选手,都进入了一种无限消耗的循环当中,并在充分开采后留下一个面目全非的受众环境。李宗盛曾经说“当你正式进入这个行业,在被越来越多人所知时,应该思考如何才能带听众往前走”,否则“你投喂猪食,观众就变成了猪”。希望这只是老艺人们的古板罢了。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来源:(网络)
【】网址:/a/2020/0714/1594674177.html
标题: 青春|制造话题or制造艺人:青春有你的“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