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19世纪中叶,印度处于英国的统治之下,但英国对这个次大陆的统治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稳固。过去,印度的各封建王公贵族要得到英国的许可才能统治一方领土,而英国则利用他们之间的对立,来防止印度人统一起来反抗英国。
英国在印度还建立了一支军队,这支军队中印度士兵的人数是欧洲士兵人数的七倍。但是1857年,一个驻防地的印度士兵发动兵变,打响了当地人反抗的第一枪,起义迅速蔓延至整个英国统治下的印度次大陆,差点终结了英国在印度的统治。
一、 涂油子弹成为导火索
文章图片
他们趁英国军官及其家人们做周日祈祷时发动突然袭击,由于印度人有备而来,许多英国士兵都在兵变中被打死了。兵变后,这些士兵开始赶往北方的德里。
文章图片
就这样,大规模起义在德里发生,许多欧洲人在这场起义中被杀死,剩下的一些人也纷纷逃往德里城外的一个英国人居住区。起义的消息也迅速传遍印度,印度各地都纷纷响应,举起反抗的大旗。
文章图片
当时统治印度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他们向英国报告这一消息后,英军派了一支约3000人的小分队赶赴德里。一开始英军打算一举攻占德里,但他们发现印度人的战斗力异常顽强。
二、英军的残酷镇压
起义者将坎普尔城围困了长达3周的时间,英军指挥官惠勒伯爵发现没有解围的可能,就在6月下旬向起义军投降。6月27日,他带着守城部队和非战斗人员从一条起义者提供的安全通道前往安拉阿巴德。但就在他们上船的时候,一群闻讯而来的起义者将他们全部杀死,尸体都被扔到一口井中。
文章图片
英军这下终于开始正视这些起义者了,他们在9天内急行军125公里。接着与起义军连战三次,并将起义军击败。在最后一次战役中,英军重新攻克坎普尔。他们在城内的井里找到了死去的欧洲人的尸体。于是这些英军开始那印度人发泄心中的怒火。他们在城中进行了大范围的屠杀,不管是起义者还是平民,一律被英军屠杀。
文章图片
在德里的英军也传来捷报,
德里失陷后,勒克瑙成为起义的中心。
文章图片
但他手中的兵力与城中的卫戍部队加在一起后仍然十分薄弱,不足以击败围城的起义者。6个多星期后,勒克瑙仍然被围困的如铁桶一般。饥饿、疾病和疲劳夺取了许多人的生命。
到了11月4日,一支援军赶到勒克瑙城外,对起义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文章图片
1858年年初的三个月中,英军部队在罗斯爵士的率领下重新控制了中印度地区。罗斯在2月和3月两次打败了起义军,接着又围困了另一起义中心詹西。
文章图片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英军的攻击势如破竹,起义军连连受挫。到了6月19日,罗斯在瓜廖尔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起义军首领詹西女王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另一位首领唐迪亚·托比逃出了瓜廖尔。
【 民众|一包涂油子弹引发的兵变,民众的愤怒结局却还是改变不了结局】三、东印度公司的瓦解
起义虽然以印度人的失败而告终,但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在这次起义中也元气大伤。
文章图片
东印度公司虽然依靠英国调来的大批军队镇压起义,但这一超越原本权限的行为也受到了英国国内的批评。比如,当时的思想家弗兰西斯爵士就曾多次向英国议会上院提出抗议。他要求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各种恶性公诸于众,要求政府承担更多道义上的责任,必须考虑到印度人的和平与幸福。
文章图片
结语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1858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首先就是严重的种姓制度,造成起义内部困难重重,因此这些起义者完全不能团结一致。加之当时印度社会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思想,因此也起义者无法集中力量与英国殖民者进行战斗。
当然这次大起义也并非一无所获。东印度公司的解散就是印度人斗争的成果。印度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也令英国统治者认识到了这个南亚国家的另一面,此后印度民间要求独立的呼声持续不断,直到1947年迎来最后的真正独立。
参考资料:
1.《日不落帝国的灭亡》分页标题
2.《国际关系史1618-1945》
3.《印度近代史》
4.《印度民族大起义背后的故事》
来源:(网络)
【】网址:/a/2020/0712/1594513950.html
标题: 民众|一包涂油子弹引发的兵变,民众的愤怒结局却还是改变不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