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国最能考的省份,也最有经商头脑


_本文原题:中国最能考的省份 , 也最有经商头脑
原创 最爱君 最爱历史
福建是东南沿海最低调的一个省份 。 然而 , 如果有人胆敢因此看轻福建人 , 那只能说一句:你们啊 , 太年轻了 。
在某些方面 , 福建人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 。 比如说 , 考试 。
说起考试 , 科举时代 , 大家都有个成见 , 总是认为江浙一带 , 尤其是江南 , 苏州、杭州、常州等地 , 肯定是最牛的 。
是 , 江南科举之牛 , 全国无敌 。 明代近四分之一的状元 , 清代半数以上的状元 , 都产自那里 。 曾经有个苏州人 , 在跟同事聊家乡特产 , 其他人都是荔枝烤鸭汤圆牛肉丸 , 他倒好 , 高调地口吐两字:状元!
福建人低调得多 。 论科举 , 他们其实不比霸气侧漏的江浙弱 , 某些时候 , 还碾压全国 , 一枝独秀 。
但他们就吃亏在低调上 , 所以人人都知江南科举强 , 没人懂得福建考试好 。

福建|中国最能考的省份,也最有经商头脑
本文插图
▲福州中山纪念堂 , 原是福州贡院所在地
01. 福建人科举“屠榜”
福建人能考的历史 , 可以直接上溯到两宋时期 。 那是整个科举史上 , 福建人最高光的时刻 。
南宋绍兴八年(1138) , 全国录取293名进士 , 其中:
状元黄公度 , 福建莆田人;
榜眼陈俊卿 , 福建莆田人;
探花陈修 , 福建福州人 。
福建人包揽了前三名 , 堪称完美 。 在唱名报名次的时候 , 连宋高宗都很八卦 , 问黄公度和陈俊卿:“卿土何奇?”
你们莆田人厉害呀 , 那片土地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黄公度回答:“披锦黄雀美 , 通印子鱼肥 。 ”夸了一下家乡物产 , 没提民营医院和名牌鞋 , 一看就是个吃货 。
陈俊卿一听 , 状元老乡的答案并不咋滴 , 便接着说:“地瘦栽松柏 , 家贫子读书 。 ”我们家乡唯一的特点就是穷 , 穷得没出路 , 只能读书了 。 这其实有点糊弄皇帝的意思 , 说他爱听的话 。
宋高宗听罢 , 连连点赞:“公度不如俊卿 , 陈俊卿应该是状元才对呀 。 ”
轮到第三名陈修 。
宋高宗一看 , 一个满头白发的糟老头走了出来 , 诧异不已:“你便是陈修?”
陈修没有直接回答 , 张口吟诵:“葱岭金堤 , 不日复广轮之土;泰山玉牒 , 何时清封禅之尘 。 ”到动情处 , 自己潸然泪下 。
这是陈修“高考作文”中写过的两句话 , 宋高宗对此印象深刻 , 据说还曾亲自抄写一遍 , 命人张贴在大殿上 。
确认过眼神后 , 宋高宗跟陈修拉起了家常 。
当得知陈修已经73岁 , 终生未娶 , 宋高宗当场就从宫中选了个30岁的宫人赐给他 。 事后 , 有人开陈修的玩笑 , 编了两句打油诗:“新人若问郎年几?五十年前二十三 。 ”可见 , 福建人的努力刻苦 , 不中举不罢休的精神 , 比后世山东人蒲松龄强多了 。
到了宋孝宗在位时期 , 福建人又创造了一项纪录:连续四届科举的状元 , 无一例外都是福建人 。
总之 , 整个宋代 , 福建人变着花样 , 在科举考场上称王称霸 。 根据《福建通志》记载 , 宋代福建进士共7043名 , 排名全国第一 。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两宋共有进士28933名 , 算下来 , 福建一省就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 而且 , 比位居第二的两浙东路 , 整整多了2000多名进士 , 形势不是小好 , 是一片大好 。 当时人不无夸张地说:“龙门一半在闽川 。 ”吹捧福建人考试功夫一流 。

福建|中国最能考的省份,也最有经商头脑
本文插图
02. 感谢伟大的宋代
要知道 , 在唐代 , 福建虽偶尔有冒尖的人考出来 , 但总体来说 , 科举成绩被中原考试大省、考试强省甩了不止几条街 。分页标题
到了宋代 , 福建人怎么突然都像吃了补脑丸一样 , 这么能考了呢?
这其实跟唐宋之际 , 全国经济重心的转移有很大关系 。 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后 , 原来的边远弱省 , 人口涌入 , 得到开发 , 一举跃升成为纳税大省之一 。 这说明福建的经济上去了 , 经济上去了 , 教育自然跟着往上走 。
梁启超曾用大白话说过这个朴素的道理:“无论什么时代 , 没有几分的经济独立 , 就无从讲起教育 。 孔子若要凿井而饮 , 耕田而食 , 哪里还有功夫去敦诗说礼……地方上越富庶 , 教育越振兴 , 人物自然越多 。 ”
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 必须提到 。 福建人脱颖而出 , 真真切切是考试制度公平性改革的受益者 。
唐代的科举考试 , 说得好听点叫“公荐” , 由当时的朝堂大人物推荐;说得不好听就是“走后门” , 猫腻太多 。 所以 , 唐朝的进士 , 基本控制在中原的世家大族手里 。 连陈子昂这样有才有财的人 , 都要在长安城里炒作摔琴 , 才能成名 。 可想而知 , 一个南方人要在长安城考个好名次有多难 。
福建人比四川人陈子昂更惨 。 比起四川 , 福建更加远离政治文化中心 , 交通更加闭塞 。 当时一个福建人 , 要到京城考试混个名声 , 入仕为官 , 简直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
福建好不容易出了个进士欧阳詹 , 是因为他得到了著名宰相常衮的推荐 。 即便如此 , 在获得官职前 , 欧阳詹在京城活得相当悲剧 , 孤单贫寒 , 穷困潦倒 , 估计裤子都没得穿 , 时常连门都出不了 。 身为福建人 , 也是蛮悲凉的 。
感谢伟大的宋代 。 宋代最大限度放宽了科举应试者的资格限制 , 对福建等新开发地区一视同仁 , 不搞地域歧视 。 最关键的是 , 禁止唐代的“公荐”制度 , 全凭考试成绩录取 。 宋太祖一眼洞穿“公荐”制度很容易“因缘挟私” , 遂下令废止了这项不公平的制度 。
走后门、攀关系搞不过你们 , 但凭实力、拼成绩 , who怕who啊?从此 , 福建人的春天来了 。

福建|中国最能考的省份,也最有经商头脑
本文插图
03. 论人均 , 福建不带怕的
那么 , 两宋三百年间以成绩吊打全国其他省份以后 , 福建人在考场上的表现又如何呢?
客观地说 , 正如骄傲的苏州人所吹嘘的 , 江南特产状元 , 明清两代的考场由江浙人唱主角 。 但是 , 福建的科举实力仍然杠杠的 , 在许多方面独占鳌头 , 碾压江浙 。
在明代 , 福建的进士数退居全国第五 , 排在南直隶、浙江、江西和北直隶之后 。 很多人光看这个排名 , 就说福建人不行了 。 其实 , 除了这个指标 , 还有很多指标可以证明 , 福建人民很行 。
比如人均进士数 。 数据统计 , 明代福建每万人平均拥有进士13.26人 。

福建|中国最能考的省份,也最有经商头脑
本文插图
▲点击图片 , 可看大图
我来告诉你们福建这个数据有多牛 。 就拿进士总数全国前四的省份来对比:
南直隶每万人平均拥有进士3.66人 , 只有福建的零头;浙江是6.65人 , 已经很不错了 , 但也只有福建的一半;江西是4.64人 , 北直隶是5.65人 , 还要好好努力呀 。
可以看出 , 福建的人均进士数不仅高居全国榜首 , 而且是遥遥领先 。 打个比方 , 这个领先的幅度 , 跟中国国乒队领先世界是一样的 。
我们知道 , 明代进士有一、二、三甲之分 。 最牛的进士 , 当然是一甲进士 , 只有三名 , 即状元、榜眼和探花 。 一甲进士之争 , 成为衡量各省科举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
明代福建一共考出了33名一甲进士 , 排全国第四 , 低于南直隶、江西和浙江 。 但是 , 如果算人均一甲进士数的话 , 福建又是一骑绝尘 , 无人能敌 。分页标题
福建每百万人平均拥有一甲进士19.4人 。 这个数据 , 是南直隶的3.08倍 , 江西的2.11倍 , 浙江的1.94倍 , 看来不服不行 。

福建|中国最能考的省份,也最有经商头脑
本文插图
▲点击图片 , 可看大图
宋高宗时期福建人包揽科举前三名的“盛况” , 三百年后重现 。 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 , 状元林震、榜眼龚锜、探花林文 , 都来自福建 。
04. 全国县域大比拼
比过了省 , 再比比县 。 县是明代最基层的行政区 , 负责培养和输送科举人才 。 县的科举实力可以让我们更微观地对比省份差距 。
你知道明代有多少个县考出了200名以上进士吗?
答案是9个 。 其中 , 福建、浙江分别有3个县 , 南直隶有2个县 , 江西有1个县上榜 。
如果这还看不出福建有多牛 , 那么更牛的来了 。 在这个榜单上 , 莆田、晋江两县 , 分别考出494名和366名进士 , 是明代全国进士最多的两个县 。 你看 , 都是福建的 。
论平均进士数 , 来自福建的晋江、闽县、莆田 , 竟然包揽了全国前三 。 晋江人能考试 , 恐怖到这种程度:平均每万人拥有进士54.6人 。 什么概念?按照这个概率 , 最爱君住的小区至少有30名进士 , 可以组个进士方阵参加小区春晚了 。
闽县、莆田、晋江三个县分属于福州府、兴化府和泉州府 , 从地图上看 , 恰好是福建东南沿海一带沿线而下 。 再加上最南部沿海的漳州府 , 构成了明代福建省内一条科举人才高聚集带 , 当时福建乃至全国最能考试的人 , 就都生在这里 , 住在这里 。

福建|中国最能考的省份,也最有经商头脑
本文插图
▲点击图片 , 可看大图
凭什么最能考试的人都聚集在这里 , 这是历史的偶然吗?
福建人说 , 显然不是偶然 , 是必然 。
前面已经说了 , 一个地区的科举水平与经济有很大关系 。 同时 , 与文教、风气 , 关系更直接 。 这些面海的地方 , 人多地少吃不饱 , 想要出人头地 , 唯有科举一途 , 形成了重教的民风 。
那个年代 , 图书印刷、流通远远没现在这么方便 , 很多人想读书 , 但发现找不到书来读 。 福建人的幸运在于 , 宋代以来形成的全国最大的图书印刷、批发市场之一 , 就在福建境内的建阳 。 莆田等地的藏书楼 , 很多很多 。 家族读书科举的传统 , 可以影响好几代人 。
明代全国有2000多个进士家族 , 福建一省占十分之一 。 最牛的是 , 全国唯一的“七代进士家族” , 就在福建 , 是来自莆田县的黄寿生家族 。 在200多年间 , 这个家族直系八代中 , 有三代中解元、七代中进士 , 家族传承的力量可见一斑 。
福建人真的有理由骄傲 。
05. 最后的科举时代
科举制的最后一个朝代 , 福建人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一聊到科举 , 江苏、浙江人言必称明清两代 , 尤其是清代 。 因为清代是这两省对其他省份形成全面碾压的朝代 。 在此之前 , 江浙并无明显优势 , 在很多指标上反被福建吊打 。
江浙在清代的牛 , 某种程度上反衬出福建的雄风不再 。
清初 , 科举省份被分成三等 , 即大、中、小省 。 福建被列为大省 , 但在大省里排名最末 , 全国第六 。 这个定位 , 比被列为中省的山东好 , 但比起福建自身在宋明两代的表现 , 无疑是衰势已显 。
清代科举省考的录取名额是规定好的 , 即乡试中额 。 乡试中额的分配 , 也就是每次省考各省能录取多少人参加国考(会试) 。 这个分配 , 可以反映一个省在全国的地位 。
乾隆九年(1744) , 各省中额基本确定下来 , 福建每年乡试可以录取85名 , 排在全国第六 。 不过 , 江南、湖广的名额虽然比福建多 , 但它们实际上各包含了两个省 , 若按单省计算 , 福建实际应排在全国第四 。分页标题
可以看出 ,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 福建的科举大省地位仍然不容动摇 。
就全国府州层面来考察 , 福州府在清代的进士数 , 排名全国第三 , 仅次于杭州府和苏州府这两个劲敌 。 实力也还是相当强悍的 。
福建全省最终干不过浙江、江苏等省 , 主要是自身原因 。 明代福建那条沿海科举人才聚集带 , 除了福州保持强劲优势 , 其他各府已经相对没落 。
数据说明一切 。 福州府在明清两代 , 进士数均高居省内第一位 。 但是在明代 , 它与第二的泉州、第三的兴化差距不算大 , 也就多个100多名进士;到了清代 , 这个距离就拉得很大了 , 它竟然比第二的泉州多了500名进士 , 比第三的漳州多了600名进士 。
而曾经辉煌无比、创造许多全国纪录的兴化府(今莆田市) , 在清代的科举数据已经惨不忍睹 , 仅有66人中进士(明代是537人啊) , 勉强跻身全省第五 , 连闽西的汀州府(今龙岩市 , 以及三明市部分)都不如 。
可以想象 , 如果不是泉州(晋江)、莆田等传统科举强市的相对衰落 , 福建仍然保持三地并进的态势 , 而不是福州一地独挑大梁 , 那么 , 清代全国科举的局面肯定会被大大改写 。

福建|中国最能考的省份,也最有经商头脑
本文插图

福建|中国最能考的省份,也最有经商头脑
本文插图
▲点击图片 , 可看大图
话说回来 , 泉州和莆田 , 尤其是莆田 , 怎么突然间科举就弱了呢?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 , 这跟明清之交郑成功家族长期割据东南沿海 , 与清政府对抗 , 导致这一带战乱、反清、人口被迫内迁、贸易中断有关 。
但“罪魁祸首”其实还是经济 。 最爱君前面说了 , 经济发展 , 科教才能兴盛 。 但还有后半句话没说:经济太好了 , 赚钱太容易 , 也会把整个地方风气带到钱眼里 , 科举无用论就会流行起来 。 泉州、莆田就是后者的典型 。
泉州早在元代就经历过一次科举的大衰落 。 原因是 , 那时的泉州太繁华了 , 是全国最大的贸易港口 。 货如轮转 , 生意兴隆 , 大家就不喜欢读书了 。 清代的泉州 , 当地风气和价值取向 , 也有这种转变 。
当然 , 比起莆田 , 泉州的转变还没那么明显 。 清代的莆田在科举上一落千丈 , 跟明清比 , 简直不敢相认 。 一个主要原因是当地重商观念盛行 , 更多人选择去经商贸易 , 对读书科举产生了巨大冲击 。
直到现在 , 莆田、泉州老板仍旧土豪 , 但要跟他们说起他们祖上其实盛产学霸 , 我相信他们不是丢给你一只百元名牌鞋 , 就是送你进一家玛丽医院吧 。
全文完 ,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 顺手点赞、点在看让我知道您在看~
参考文献:
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1996年
何炳棣著 , 徐泓译:《明清社会史论》 , 台湾联经出版社 , 2013年
郭培贵、蔡惠茹:《论福建科举在明代的领先地位及其成因》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年第6期
戴显群:《明代福建科举盛况与科名的地理分布特征》 , 《教育与考试》 , 2013年第5期
李世愉:《试论福建在清代科举中的地位》 , 《教育与考试》 , 2018年第1期
本文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最爱历史】原创内容 , 未经账号授权 , 禁止随意转载 。
_本文原题:《中国最能考的省份 , 如今都做生意去了》
【福建|中国最能考的省份,也最有经商头脑】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