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城农业自媒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杨家门村禅心居,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蓝城农业自媒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杨家门村禅心居,特色乡村振兴之路】_本文原题: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杨家门村禅心居 , 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蓝城农业自媒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杨家门村禅心居,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本文插图

蓝城农业自媒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杨家门村禅心居,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本文插图
“我思恋故乡的小河 , 还有河边那吱吱唱歌的水磨……”一个个村落 , 承载着中国人绵长的情思乡愁 。

蓝城农业自媒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杨家门村禅心居,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本文插图
近几年 ,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力度空前 , 成效显著;不仅留住了“美丽乡愁” , 更激发出乡村发展新活力 。

蓝城农业自媒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杨家门村禅心居,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本文插图
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结晶 , 是乡土文化最杰出、最完整的空间载体 , 它拥有形态多样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 , 蕴藏着丰富多样的历史信息与生态景观资源 , 是乡村社会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 。

蓝城农业自媒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杨家门村禅心居,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本文插图
例如位于山西晋中市的后沟古村 , 浓缩了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 , 保存了中国北方汉民族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 。
然而 , 如今在这个古色古香的村落里 , 一座座崭新的红砖瓦房拔地而起 , 与村庄显得格格不入 。
在中国 , 像后沟古村一样的传统村落还有很多 , 相关统计显示 ,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 , 近十年有近90万个村落消失 , 从2000年的360万个至今只剩不到200万个 。

蓝城农业自媒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杨家门村禅心居,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本文插图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中国的传统村落正在大面积的消失 。 我们做过一个调查 , 严格意义上 , 山东省一个传统村落都没有了 。 前些年我们去山西 , 传统村落也变得所剩无几 。 ”
这些传统村落的消失 , 意味着从一定程度上切断了优秀文化的盛载与传承路径 , 而其无法复制的文化信息、文化形态、文化能量 , 也将从此消失 。

蓝城农业自媒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杨家门村禅心居,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本文插图
三个责任方是怎么做的 , 应该怎么做
1、管理者
传统村落保护建设项目的开展主要由县、乡镇和村委会三级组织实施 , 他们是村落保护工程的直接决策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 村落保护项目实施的质量如何 , 与他们对村落保护意义的理解、对国家关于传统村落政策的掌握水平以及他们的责任感直接相关 。
有人把这个工作当做一种政绩工程 , 大兴土木;还有人不懂政策 , 凭着个人的喜好干扰村落保护原则要求 , 违背传统村落保护资金支持的初衷 。 当然 , 面对传统村落这个特殊的建设工程 , 更多情况下我们的决策者是好心 , 可却办了坏事 。
2、规划者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与设计者是保护工程实施质量的决定者 , 他们的情怀和理念决定着所主持古村落保留“乡味儿”的多少 。

蓝城农业自媒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杨家门村禅心居,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本文插图
现实中 , 设计师们大有“传统村落保护设计舍我其谁”的冲动 , 忽视了传统村落中物质与精神的内在脉络 , 生硬套用园林景观设计的模式 , 把传统村落的保护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美丽乡村建设 , 把它做成了旅游景点 , 导致千村一面 , 千屋一面 。分页标题
传统村落就像一个病人 , 她的病症也要在“望、闻、问、切”之后才能开出对症的“药方” 。 面对“传承有序 , 体格尚健”的古村落 , 设计者应该是一个有情怀的“他者” , 是一个健康的“输血者” 。
3、建筑者
传统村落保护的项目国家给钱了 , 所以在建筑施工者眼里它是工程 , 它是一个赚钱的机会 。 一旦有工程启动 , 往往各路人马蜂拥而至 。
一些地方为了协调各方矛盾 , 将工程当做一般建设项目 , 往往通过招标形式给了那些没有传统村落建设经历、缺乏古建修复技术的队伍 。
面对传统村落这个特殊的工程 , 究竟由谁来做 , 谁有资质做 , 怎么做 , 为谁而做 , 其实他们根本就想不清楚 。
值得注意的是 , 对于今天大多数的手艺人来说 , 古老村落建筑的格局、材料、技巧、工艺是陌生的 。
而现实中 , 理念、技术、经历的缺失 , 并没能阻止一些施工队进军传统村落的保护工程 。 这一点确实应该引起各界 , 特别是管理者的重视 。

蓝城农业自媒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杨家门村禅心居,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本文插图
传统村落保护之“一二三四”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是政府推动的一个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大事业 , 还是一个融汇了多行业智慧的社会建设范畴 。 在这项事业中 , 参与者应该“具有一个情怀”、“做好两种准备”、“把好三个关键”、“体现四个尊重” 。
“一个情怀”:传统村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 。 我们应为中华传统农耕文明抢救这份活着的文化遗产 , 保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
“两种准备”:充分理解国家关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要求 , 做好保护理念与施工技术的双重准备;
“三个关键”:做好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与建档工作 , 做好村落的保护规划工作 , 做好工程施工技术的保障工作;
“四个尊重”:尊重村民生活与发展的需要 , 尊重村落的民风民俗传统 , 尊重地方文化传承历史 , 尊重国家关于村落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 。

蓝城农业自媒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杨家门村禅心居,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本文插图
如何实现传统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传统村落保护中 , 乡村振兴之风可借力 , 可破浪 , 全面打好传统村落原住民精准脱贫攻坚战 , 让他们的生活好一点再好一点 , 这是原始初衷也是终极目标 。

蓝城农业自媒体|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杨家门村禅心居,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本文插图
“望得见山 , 望得见水 , 记得住乡愁”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 , 也是普罗大众共同追求的生活愿景 , 这一抹乡愁是离乡人对家的思念 , 对情的眷念 。
可伴随着城镇化车轮的疾驰而过 , 现今 , 不少传统村落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 部分传统村落遭到破坏 , 失去了生活的“原真性” , 甚至有些村落逐渐在消亡 ,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销声匿迹 。
在传统村落开发过程中 , 也容易出现定位不准、千村一面、雷同发展等问题 , 开发与保护关系也难以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