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疾病|吃饭时一定要改掉的8个习惯,有好几个你几乎每天都在做
(央视财经《回家吃饭》)一日三餐 , 是日常最为普通 , 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 人们常以“我吃过的饭比你吃的盐还要多”来比喻自己的人生经历 , 但吃的多并不代表你“吃对了”!健康误区常常有 , 吃饭习惯更重要 , 以下8个误区 , 你中了几个?
1、喝饮料
常喝甜饮料、碳酸饮料 , 会增加糖尿病、痛风、肥胖等风险 。 据美国调查显示:每天喝一罐300ml甜饮料的人群比不喝甜饮料的人群 , 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0% , 且喝得越多 , 风险越大 。 同时 , 常喝甜饮料的人群比不喝的人 , 痛风的发病率提高102% 。
饮食建议
日常饮食中除了要少盐、少油 , 还得注重控糖、限酒 , 每人每天的糖摄入量不超过25g 。 且一些饮料中也不乏甜蜜素等添加剂 , 不建议长期饮用 , 但可以用适当的蔬果汁代替 。
本文插图
2、趁热吃
国人餐桌上常推崇“趁热吃” , 但如果太热 , 会直接伤害口腔黏膜、食管黏膜、胃黏膜等的灼伤 , 如:常见的口腔黏膜充血 。
长期喜食烫食 , 不仅会引发炎症、溃疡 , 还可能出现重度不典型增生 , 也就是癌前病变 , 甚至造成食管癌等癌症 。
饮食建议
一般10-40℃是比较合适的进食温度 , 50-60℃为能耐受的高温 , 但超过65℃的食物会烫伤黏膜 。 唇部皮肤、手背对温度较为敏感 , 可提前“试温” 。
米饭、土豆等食物适当冷却后 , 会增加抗性淀粉含量 , 对降低体内胆固醇、防治肠道疾病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
本文插图
3、狼吞虎咽
“狼吞虎咽” , 最直接的表现是吃得过快 。 一方面 , 咀嚼过少 , 会增加肠胃负担 , 引起消化不良及慢性肠胃疾病;另一方面 , 进食过快 , 吃饱的信号传达到大脑后 , 往往已经吃撑 , 容易引发肥胖 。
饮食建议
“细嚼慢咽”是自古提倡的生活方式 , 不仅可以减少进食量 , 增强饱腹感 , 还能在降低肠胃系统的同时 , 提高食物营养的吸收率 , 清除肠道代谢物 。
正常情况下 , 一口饭需咀嚼20次左右 , 老年人或是牙口不好的人适当增加次数 , 且要减少坚硬物的摄入 。
饥饿状态下 , 食欲特别强 , 建议先食用些流食 , 如:粥、面等 , 再恢复正常饮食 , 以免加重肠胃功能的损伤 , 造成消化不良等症状 。
本文插图
4、挑食
长期挑食 , 会引发营养短板 , 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减弱 , 各种疾病都可能趁虚而入 , 甚至可能为恶性肿瘤打开入侵的大门 。
饮食建议
做到均衡饮食 。 中国国家膳食指南提出:每个人每天的食物种类应超过12种 , 每周达到25种以上 , 量少质高 , 以助于均衡摄入营养元素 。 如:
主食粗细搭配 , 杂粮比例达到1/3;
控制肉食 , 红肉应
注重膳食纤维 , 蔬菜1斤/天;
每天饮用300-500ml的牛奶 , 吃一个水煮鸡蛋……
本文插图
5、玩手机
吃饭玩手机几乎已成为部分年轻人的常态 , 但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摄食过多 , 增加肥胖风险 。
也有调查显示:手机每平方厘米驻扎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2万个细菌 , 吃饭玩手机更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疾病 。
饮食建议
吃饭时建议放下手机 , 适当与人沟通 。 平时注重手机的清洁 , 适时更换手机壳 。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6、抽烟
研究发现 , 饭后胃肠蠕动增加 , 血液循环加快 , 对烟雾的吸收能力也大幅增加 , 有害物质更容易进入人体 。 同时 , 会刺激胆汁分泌过多 , 抑制胰腺液分泌 , 增加癌症风险等 。
每年因烟草死亡的人数高达600万;
85%的肺癌、50%的膀胱癌、30%的胰腺癌、25%的白血病、20%的结肠癌、12%的肾细胞癌都与吸烟有关 。
饮食建议
吸烟 , 不仅危害自身健康 , 还会危及身边的人 , 戒烟是最好的方法 。
本文插图
7、吃水果、喝茶
饭后水果、茶水比较普遍 , 但刚吃完饭就吃水果 , 其果酸会与蛋白质结合产生沉淀 , 延长在肠道的滞留时间 , 短期内影响消化吸收 。 长期如此 , 会使刺激肠道黏膜 , 引发肠道功能紊乱 。
茶叶中的鞣酸也会抑制肠胃功能 , 刺激黏膜 , 阻碍对蛋白质、铁、锌营养元素的吸收 , 引发缺铁性贫血、手脚抽筋等症状 。
饮食建议
吃饭前、后1小时内不建议食用含有果酸的水果 , 如:柠檬、柚子、葡萄等 。 喝茶也建议饭后1小时再饮用 。
本文插图
8、吃饱就睡
饭后大量血液会跑向消化系统 , 导致大脑血液暂时缺乏 , 引发睡意 。 但吃饱就睡 , 尤其是蛋白质食物摄入过多 , 会造成肠胃蠕动减慢 , 导致消化不良 。 同时容易造成肥胖 , 引起胆固醇升高 , 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
饮食建议
【内分泌疾病|吃饭时一定要改掉的8个习惯,有好几个你几乎每天都在做】午睡建议饭后15分钟之后入睡 , 晚上最好在饭后2小时再准备睡觉 , 若饮食过多 , 尤其是蛋白质摄入过多 , 应适当延长 。
- 皮肤疾病|流汗味道就像垃圾场!医曝恶汗味关键:2类食物有效改善
- 呼吸疾病|香港单日确诊病例创新高,专家:这波病毒传播性高
- 呼吸疾病,新冠肺炎_健康|确诊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有何区别?
- 女性健康|老阿姨们最易得的“6”类疾病!怎么识别早期信号?有招……
- 呼吸疾病|风寒还是风热感冒,怎么用药才对症?一味四季感冒方,用药不发愁
- 皮肤疾病|青少年在现在治疗白癜风,有什么优势吗?
- 内分泌疾病|体检发现甘油三酯升高,该怎么办?
- 减肥|不吃晚饭能减肥吗?内分泌科主任用几句话,就概括了答案
- 甲状腺疾病|权威专家孟宪华——得了甲亢怎么办?怎样治疗才有效?
- 五官疾病|种牙很疼吗?过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