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诗画|太虚大师:想要和谐安宁,利他自利,才是正道
_本文原题:太虚大师:想要和谐安宁 , 利他自利 , 才是正道
【哲学诗画|太虚大师:想要和谐安宁,利他自利,才是正道】利他则成自他两利 , 害他则成自他两害 。
——太虚大师
在太虚看来 , 佛教的关切应该从鬼神本位转向生人本位 , 佛教真谛应该致力于引领人类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 。 并且这种关切对象突破了传统中国知识精英所理解的模糊“天下观” , 而是超越民族国家、地域界限及于全球层面 。
在倡议人间佛教之时 , 太虚特别强调了佛教建设人间净土的社会使命 , 人间净土建设实质上就是人间佛教的践行 。 佛学所谓的净土 , 意指一种良好之社会 , 或优美之世界 。 土 , 谓国土 , 指世界而言 。 凡世界中一切人事物象皆庄严清净优美良好者 , 即为净土 。
本文插图
当下人世 , 欲望横生 , 穷滥无耻之徒苟生 , 因而是浑浊不堪的 。 但他并非要主张佛教众生离开此浊世而去彼岸寻求清净世界 。 他认为只要凭清净之心 , 去积聚善缘 , 在尘世建设一方人间净土还是可能的 。
人间净土的一个特征就是世界的平和安乐 。
社会不公平的病根实由近代西洋“纵我制物”文化的做人之道、立国之道所造成 。
何为“纵我制物”哲学?
太虚认为 , 西洋文化中强调“自我” , 由此产生出私己及由私己所发之贪欲、忿争等 , 人把宇宙万物都当做实现自我的工具 , 企图征服自然征服人类 。 “纵我制物”的观念肆虐 , 以致“社会堕落 , 道德沦亡 , 欲望杂多 , 弱肉强食 , 人格破产 , 野心如焚 , 人们与禽兽毫无差别” 。
西方文化中的自我主义以扩充自我的自由快乐 , 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但与自我相对的皆为外物 , 谋所以利用而制服之 , 据此为一切发动力的根本精神 , 纵任自我去想种种方法 , 以制御用一切的外物 , 以满足自我的欲望 。 文艺复兴使人类弃神权而主张人权 , 使人类发展自我为中心的新天地 。 这种观念驱使人们穷尽脑汁去发展能制御外物满足个人欲望的手段 。 科学与技术虽然一定程度上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 但同时也成为了强者征服弱者的工具 。
本文插图
想要世界变得更好 , 就应该摒弃西方“纵我制物”哲学制约下的“害他自利”的观念 , 提倡“自他两利”的心理和道德普及 。
何为缘成史观?
缘 , 谓许多关系条件 , 由许多关系条件完备的聚集以成为各种事物 , 故名缘成 。 由众缘于离合、聚散、生灭、增减等事物性质的时时变化 , 而事物遂亦时时变化 , 故谓之宇宙的缘成史观 。
人生为宇宙中之一部分 , 故人生亦由众缘关系而成种种之变化 。 不过 , 人生因有了人生特殊的函素与组织方式 , 故又特成人生的缘成史观 。 缘即因 , 成即果 , 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产生和形成便是缘成 。 而当这种因果必然联系在被用作解释人类社会现象的规则时 , 便成了缘成史观 。 其核心理念是社会诸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果联系 。
“缘成史观”的核心理念就是强调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依相安 , 追求共生共存 。 这一理念在西方文明冲突甚嚣尘上的今天 , 对于构建共存共荣的多元文明世界具有重要的思想导向价值 。
为建设人间净土 , 实现人类的永久和平 , 太虚大师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1
文化的多位一体
经济谋生活 , 政治致平安 , 教育成进步 , 政治、经济依教育而进展 , 教育经济依政治而安稳 , 政治、教育亦依经济而生存 。 由此经济、政治和教育互相依存 , 互相促进 , 共同发展进步 。分页标题
大学之道 , 是以世界人类利益为第一之教育 。 大学旨在融化人种间、民族间、地区间、文化间、风俗间、语言间各种的歧视和隔膜 , 各能发挥其所长而渐汰其所短 , 使人类社会在文化的交遍互融中奠定平和世界的基石 。
本文插图
2
心理革命
人生相互残杀、相互剥削利用的现实 , 必须予以改革 , 但如果仅限在通常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层面 , 是不够的 , 还得从内在心理上去努力改变 。 万物皆可改变 , 然而变革的源动力应该从心理层面着手 , 否则很难凑效 。
佛的革命方法 , 是由心理而生理 , 由生理而物理 , 以至于世界之改造 , 使恶浊之世界 , 成为不相残不相杀之相存相安之世界 。 在佛家看来 , 无论是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 , 皆可以改变 , 而其改变之主要活动力即是心力 , 故改变要从心理革命为人手 。 反之 , 若只从物理和外界而人手 , 则必不能成功 。
我们应以何种清净之心来取代欲望杂多的污浊之心呢?答案是佛儒文化 。
佛法中的“无我”是改造人心的关键 。 人生世界 , 互相争夺权利、尔虞我诈的原因 , 其根本在于自私自利的心理习惯;要想根本的彻底的改善这种心理习惯 , 就必须求之佛法!佛法能从根本对治这种自私自利的病症者 , 就是‘无我’ 。
所谓无我 , 就是要打破“人我执”和“法我执” 。 因为人类自私心理的根本所在 , 就是‘我’ 。 佛法中以缘起性空的真实义 , 证明了‘我’空 , 即你所执着的人生的虚幻性 。 既然把人类自私心的根据——“我”给否决了 , 打破了 , 那么 , 从我相我执所产生的自私心理 , 当然就不攻自破 , 不灭自无了 。 佛法经论无量 , 而宗义所在 , 第一就是“无我” 。
对于人心的改造 , 太虚认为人类心理的改造 , 消极方面在去除慢、贪、嗔、痴 , 积极方面在实行慈、悲、喜、舍 , 把向来仅视为佛教徒个人修养的 , 要根据大乘佛法普救世界众生的宏愿 , 扩充为国民心理的训练 , 让每个人的心灵都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
东方儒家道德文明的核心在行为上倾向于克己崇仁 , 这里的仁指的就是自己与他人之关系的和谐安定 。 “自他犹云物我 , 我以外皆为物 , 故自以外亦皆为他 , 自他调和则一切无不调和 。 ”克己崇仁的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存在相通之处——克己尚德的人生正义 , 克己崇仁的人生大义 。 能切近明行之者 , 则为儒道的文化;能彻底明行之者 , 则为佛教的文化 。
唯有世界各国把儒佛文化作为本国立国之道 , 世界政治中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不公的情形才会消失 。
本文插图
用佛教大师王作安的话结束本文:
当今时代 , 践行人间佛教 , 建设人间净土是佛教徒的大愿 。 佛教界应当带头倡导和谐理念 , 既要重视不同语系、不同宗派、不同国家和地区佛教间的相互学习借鉴 , 又要重视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的交流对话、兼容并蓄 , 去除我执与成见 , 化解矛盾与纷争 , 在多样性中寻求圆融 , 在差异性中达成共识 。
- 阳光导报|【文艺天地】【秋雨冬雪集】之【浅论诗歌的哲学特性】 (2)
- 哲学诗画|麦家:能把纯文学与大众文学结合起来,才算是好作家
- 哲学诗画|诗歌三首:语言属于鸟 而我太是人了,以致不会飞翔
- 哲学诗画|老子:福祸相依,荣辱相伴,不仅是辩证法,更是人生常态
- 唐伯虎|贾岛、白居易,唐伯虎,杨万里——穿越时空的诗画魔幻之旅
- 爱知学者|赠书 | 若是无法治愈人们的痛苦,哲学家说什么都是枉然
- 武侠|除去英雄光环看乔峰的处世哲学:对敌人的态度才是他的可贵之处
- 趣头条|时尚的哲学,我选择凯迪拉克xt5。
- 哲学诗画|你越认真,世界就越有趣
- 南方民宿|桐庐这些如诗画般意境的高颜值民宿,在富春江畔看云,发呆、读书丨南方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