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城市-商丘|【文化商丘】在那玄鸟生商的地方


_本文原题:【文化商丘】在那玄鸟生商的地方
“商丘”是一个很古老的地名 , 又称“商” , 史书记载“天命玄鸟 , 降而生商” , 就在今天豫东商丘市境 , 甚至更大的范围 , 这里是先商部族的起源地和主要活动区域 。 不同历史时期 , 其辖域面积、范围各不相同 。 虞城马庄遗址考古发掘证明(马庄第五层遗存年代可能上推到距今7000年) , 商丘已有近7000多年有文物佐证的文明史 。
“商” , 先是由地名 , 发展成为部族名 , 再发展为王朝、国家名称——商朝 。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说商”一文中说“商之国号 , 本于地名” 。 殷墟卜辞里面出现的“商” , 是名叫“商”这个城邑在现有文献中最早的出现 , “商”是商代最早的都邑 , 商先公中的前三位——契、昭明、相土均都于“商” , 第十四位商先公汤一举灭夏 , 建立了我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 , “从先王居” , 定都于亳 。
“商”和“丘”合称“商丘”最早见于《左传》 , 《左传·襄公九年》:“陶唐氏火正阏伯居商丘 , 祀大火 , 而火纪时焉 。 ”
一、商丘是商族的起源地
(一)、玄鸟生商
所谓先商史 , 是指从舜“封契于商” , 到商汤灭夏 , 建立商王朝之前的这段历史 , 时间上大致与夏王朝同时 , 上限略早于夏王朝 。 大量古代文献典籍记载了商族起源于商丘 。 “天命玄鸟 , 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 。 “ 殷契 , 母曰简狄 , 有娀(song)氏之女 , 为帝喾次妃 。 ” “契封于商”(《史记·殷本纪》) 。 《荀子·成相》:“契 , 玄王生昭明 , 居于砥石 , 迁于商 。 ”玄鸟:黑色燕子 。 传说有娀氏之女简狄吞燕卵而怀孕生契 , 契建商 。 《商颂·玄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 。 此诗是宋国国君祭祀商代祖先殷高宗武丁的颂歌 。 商:指商的始祖契 。 从此商部族在商地诞生 , 开始了商部族的族群生活 。
传说我国上古时期 , 五帝之一的帝喾建都的亳就在今高辛镇 。 “元年帝(帝喾高辛氏)继位 , 居亳 。 ”(今本《竹书纪年》)“契父帝喾都亳”(《尚书正义》) 。 “商人禘舜而祖契”(《国语·鲁语》) 。 汤始居亳 , 从先王居 。 (《史记·殷本纪》)今睢阳区南24公里高辛镇西北有帝喾陵 。 高辛是个古老的地名 , 因帝喾高辛氏封于此而得名 , 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 镇西北有帝喾陵 , 是帝喾埋葬处 , 历史上在陵前建有帝喾庙 。 《元和郡县图志》:“高辛故城在谷熟县西南四十五里 , 帝喾初封于此 。 则殆以帝喾为商人之祖 , 故遂于商亳之南有高辛城也 。 ”《大明一统志》:“帝喾庙 , 在归德州城(今商丘古城)东南四十五里 , 祀帝喾高辛氏 。 ”《大清一统志》:“高辛城在商丘县南 , 今名高辛里 。 ”《商丘县志》:“帝喾庙在城南四十五里帝喾陵之阳 , 宋开宝六年建 , 元大历时修 , 明正统七年知州顾琳重修 。 庙东廊下有井 , 土人遇旱时取水祷雨多应 , 称为灵井 。 相传井本有四 , 今存其一 。 ”在帝喾庙陵西北考古调查发现有古文化遗址——潘庙遗址 , 1995年 , 中美联合考古队在此遗址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发掘 , 发现有虞城马庄第五层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 , 揭示了这里有着丰厚的远古文化 。
史书记载 , 商丘是火神阏伯的封地 , “昔高辛氏有二子 , 伯曰阏伯 , 季曰实沈 , 居于旷林 , 不相能也 , 日寻干戈 , 以相征讨 。 后帝不臧 , 迁阏伯于商丘 , 主辰 , 商人是因 , 故辰为商星 。 ”(《左传·昭公元年》)集解引杜预曰:“商丘 , 宋地 。 ”集解引服虔曰:“商人 , 契之先 , 汤之始祖相土封阏伯之故地 , 因其故国而代之 。 ”(《史记·郑世家》)“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 , 祀大火 , 而火纪时焉 。 相土因之 。 ”(《左传·襄公九年》)在今商丘古城西南有阏伯台 , 台为圆台型 , 用土筑成 , 台上建有阏伯庙 , 由山门、东西钟鼓楼、大殿及配房、东西门组成 。 这里有每年正月祭祀火神的阏伯台古庙会 , 是河南比较大的古庙会之一 , 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分页标题
今天宁陵县是古葛伯国所在地 , 是葛天氏的封地 , “孟子曰:汤居亳 , 与葛为邻 。 葛伯放而不祀 。 ”(《孟子·滕文公下》)在今商丘市西宁陵县有葛城遗址 。 葛地宁陵是汤都亳在商丘的重要佐证 。
(二)、史籍里的“商”、“宋”、“商丘”关系
“周公既承成王命 , 诛武庚 , 杀管叔 , 放蔡叔 , 乃命微子开(即启 , 《史记》为避汉景帝刘启的讳 , 改“启”为“开”)代殷后 , 奉其先祀……国于宋 。 ”《史记·宋微子世家》“周封微子于宋 , 今之睢阳是也 , 本陶唐氏火正阏伯墟也 。 ”(《汉书·地理志》)
“商之国号本于地名……始以地名为国号 , 继以为天下之号 , 其后睢不常厥居 , 而王都所在 , 仍称大邑商 。 ”(王国维《观堂集林·说商》)
《史记·殷本纪》正义云:“商丘 , 宋州也 。 汤继位 , 都南亳 , 后徙西亳 。 ” 《左传·襄公九年》《正义》引晋杜预《释例》云:“宋、商、商丘一地 , 梁国睢阳也 。 ”古籍如此记载 , 商、宋、商丘是一地的异名 。
(三)汤都南亳
史书明确记载 ,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 第一个都城在南亳 。 北魏郦道元曰:“睢水……又东迳亳城北 , 南亳也即汤所都矣 。 ”(《水经注》)“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 , 即南亳 , 汤都也 。 ”(《括地志》)“汤始居亳 , 从先王居 。 ”集解引皇甫谧曰:“梁国谷熟为南亳 , 即汤都也 。 ”(《史记·殷本纪》)由于历史上黄河泛滥影响 , 历史遗存被深埋在了茫茫黄沙下 , 南亳古城遗址正在考古调查进行中 。
(四)、甲骨文中的商丘
“商丘”在甲骨文中称“商”、 “丘商”、“大邑商”、“天邑商”等等 。 《殷墟卜辞综述》:“(1)天邑商 黄林□天邑商公宫 缀183丙丁 , 乙辛衣祭;(2)大邑商 告于大邑商 卜通592 , 正人方(3) 商 王入于商 《乙》(董作宾《殷墟卜辞乙编》)8346武丁卜辞;(4)丘商 □于丘商 《乙》(董作宾《殷墟卜辞乙编》)4518 武丁卜辞 ……单称商的 , 自武丁以迄乙辛卜辞 , 都常出现 。 商是商丘 , 其证有二:一、武丁卜辞两记祭于丘商而同版又有‘兹商’之称 , 丘商应是商丘 , 而‘兹商’指这个商即谓丘商 , 亦即商丘……;二、乙辛卜辞记伐人方 , 自大邑商东南行 , 先经过商而后至亳 , 亳在今商丘县南谷熟集至高辛集一带 , 则商当是今商丘县一带” 。 董作宾《卜辞中的亳与商》:“卜辞中的商也称大邑商 , 为今河南商丘无疑 。 ”张光直认为:“董先生的这个判断 , 是大多数甲骨学者可以接受的 。 也就是说古文献中将商定在商丘的说法是可以得到卜辞支持的 。 ”
二、商丘与先商都城的迁徙
先商文化 , 是指先商部族创造的文化 。 早期社会生活处于集族群居住 , 逐水草而居 , 以狩猎捕鱼主要生活来源 , 逐步发明了饲养业 , 相土乘马、王亥服牛说的就是商部族发展变化的状态 。 相土是商部族第三任首领(先公) , 据《竹书纪年》记载:“帝相十五年 , 商侯相土作乘马 , 遂迁于商丘 。 ”先商中晚期 , 逐步向定居的农业社会过渡 。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卷12《说契至成汤八迁》:契本帝喾之子 , 本居亳 , 今居于蕃是一迁也;《世本》又云昭明居砥石 , 由蕃迁于砥石 , 是二迁也;《荀子·成相篇》:契玄王 , 生昭明 , 居于砥迁于商 。 是昭明又由砥石迁于商 , 是三迁也……疑昭明迁商后 , 相土又东迁泰山下 , 后复归商丘 , 是四迁、五迁也;今本《竹书纪年》云:帝芬三十三年商侯迁于殷 , 是六迁也;又孔甲九年 , 殷侯复归商丘 , 是七迁也;至成汤始居亳 , 从先王居则为八迁 。 契始居亳 , 汤居亳从先王居 。 昭明从砥石迁回商 。 相土从商东迁泰山下 , 又迁回商 。 商侯从商迁于殷 , 又迁回商丘 。 可见这八次迁都 , 是以商为中心来回迁移的 。分页标题
三、商丘商文化的考古发现
《文物》1964年9期《天津市新收集的商周青铜器》一文报告了一件天津市新收集的商代青铜爵 , 爵通高19.7、长17、器深9.3、足高5.7厘米 。 报告者认为“这种平底胎薄的爵 , 传世品稀见 , 即郑州白家庄、辉县琉璃阁、安阳小屯所出 , 亦为数甚少 。 我们发现的这件素面爵 , 虽无确实的出土记录 , 但与郑州、辉县、安阳诸器比较 , 其形制更为朴素 , 原始 , 为目前所仅见 。 初步估计 , 此爵当为早商文化作品 , 其时代可早于辉县琉璃阁之器 。 这件爵 , 系由河南商丘地区运津的 。 按商丘在商代称商、商丘 , 是早商时代的王都 , 其后一直是商民族活动的中心地区 。 ”
1977年至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二队在河南省市文物部门的配合下 , 第一次在豫东商丘进行大规模田野考古调查发掘 , 在商丘发现包含商文化遗存的遗址30余处 , 其中对柘城孟庄遗址、夏邑清凉山遗址、夏邑三里堌堆遗址、民权牛牧岗遗址商文化遗存进行了考古发掘 , 出土大量商代文物 , 其中在柘城孟庄遗址出土3件商代前期青铜礼器(铜爵、铜鼎、铜斝) 。
1994年秋 , 中美联合考古队在虞城马庄遗址商代文化层发掘出土商代晚期器物 , 器型有陶鬲、簋、盆三种 。
1995年至1997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柘城山台寺遗址商代文化层发掘出土商代晚期器物 , 器型有陶鬲、甗、盆、罐四种 。
2002年11月7日至12月16日 ,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为进一步了解商丘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面貌与特征 , 对以往该地区调查或试掘过、且面积较大有调查价值的24处新石器至夏商时期遗址进行了重点复查 , 调查结果表明 , 24处遗址中包含先商文化遗存5处 , 早商晚期(指白家庄期)遗存6处 , 晚商遗存18处 。
2006年春 ,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民权牛牧岗、睢县周龙岗遗址进行专题调查 , 采集到少量先商文化、商文化遗物 。 在2006年调查的基础上 , 2007年9月至12月 ,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发掘了民权牛牧岗遗址 , 共开挖探方15个 , 揭露面积375平方米 。 发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下七垣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春秋时期文化、战国时期文化、西汉时期墓葬、唐宋时期文化等遗存 , 成果发表在《民权牛牧岗与豫东考古》 。

搜狐城市-商丘|【文化商丘】在那玄鸟生商的地方
本文插图
四、商丘商文化的名人胜迹
商丘境内与商文化有关的名人胜迹主要有伊尹墓、帝喾陵、微子墓、桑林堌、阏伯台等 。
1. 伊尹墓
伊尹墓位于虞城县城西南22公里店集乡魏堌堆村 。 伊尹是商代名相 , 佐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 功勋卓著 。 《归德府志》载:“谷熟南旧县 , 即古亳故墟 , 有冢亩余三十元广 , 世为伊冢 , 冢前有祠 , 祠设其像 。 ”《史记·殷本记》云:“帝沃丁之时 , 伊尹卒 。 即葬伊尹于亳 。 ”《正义》引《帝王世纪》:“伊尹名挚 , 为汤相 , 号阿衡 , 年百岁卒 , 天雾三日 , 沃丁以天子葬之 。 ”现存墓冢高3米 , 周长46米 , 占地1.4万平方米 , 墓冢周围有古柏200余棵 , 明清碑刻20余通 。 墓前有伊尹祠 , 祠内原有祭殿、拜殿、卷棚、钟楼、配房、大门等 。
2.帝喾陵
帝喾陵位于睢阳区南25公里高辛镇西北隅 , 当地群众俗称“朝廷坟” , 是帝喾高辛氏的墓冢 , 现存墓冢及明嘉靖年间碑刻一通 , 祠内有宋、元、金、明代碑刻 , 多已毁坏不存 。 元天历元年(公元1329年)帝喾庙原先“记述”睢阳南24.5公里有冈阜 , 实古高辛之墟 。 “上有古城 , 城北有古丘 , 丘之阳有帝喾之祠 。 祠有二碑 , 其一宋开宝六年 , 其一 , 金崇庆元年 , 闻诸故老 , 刻石尚多 , 皆毁于金季” 。 《商丘县志》载:“帝喾陵在城南高辛里 , 帝喾都亳 , 故葬此 。 ”冢前祠庙建筑毁于文革期间 , 2000年高辛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墓冢进行了大规模培土修葺 。 近两年又修建了陵区围墙 , 地方政府近期计划对祠庙建筑进行重新规划建设 。分页标题
3.阏伯台
阏伯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约1.5公里 , 台高35米 , 底部周长270米 。 相传阏伯为火正 , 封商丘后 , 在此观火星运行以报农时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此台是一处古老的观星台 。 台上有阏伯庙 , 庙由拜殿、钟鼓楼、东西配殿、大殿等建筑组成 , 台下有花戏楼、禅门等建筑 。
4.微子墓
微子墓位于商丘古城西南12.5公里的青冈寺 , 占地1200平方米 , 有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墓碑一通 , 碑高3米 , 宽1米 , 碑正面刻“殷微子之墓”五个大字 。 微子是殷纣王庶兄 , 周灭商后封微子于宋 , 建宋公国 , 都城在今商丘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 中美联合考古队已钻探出宋国都城城墙为夯土筑成 , 周长12985米 , 今商丘古城位于宋国故城内东北角 。 面积相当于今商丘古城的10倍 。 微子死后葬于此 , 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载:“宋公微子墓 ,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青冈庙 , 碑云十二里 。 ”
5.桑林堌
即今夏邑县桑堌集 , 位于夏邑县城西南12公里处的小白河南岸 。 上古时 , 这里满布桑林 , 其中有一株巨大桑树“参天而立 , 枝繁叶茂 , 状若华盖 , 独秀林中 , 众谓此树乃天地之精华所聚 , 还称此地为桑林 , 亦曰桑林社 。 ”(参见帝明《桑固与桑固集》载于《夏邑文史资料》第二辑) 。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南亳后 , 遭遇大旱 , 七年不雨 。 《淮南子·主述训》曰:“汤之时七年旱 , 以身祷雨于桑林之祭 。 ”禾苗枯焦 , 民不聊生 , 商汤命人在桑林之大桑树旁筑祷雨台 , 台上堆满柴薪 , 汤自扮祭天的牺牲 , 终于感动上仓 , 顿时狂风大作 , 大雨倾盆而至 , 旱情解除 , 万民欢腾 。 后人为纪念商汤 , 称其祷雨台之地为桑堌 。 后来发展为集镇 , 现在是桑堌镇人民政府驻地 , 在桑堌镇东南约500米吴家寺村发现一处大型古文化遗址 ,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吴家寺遗址发掘多座汉画像石墓 , 时代西汉前期 , 其中有几块画像最引人注目 , 内容为“凸”形高台上植长青树 , 树上一鸟 , 形状似燕子;“凸”形高台上置一竖杆 , 杆上有绶带系璧 。 高台建筑是“商人”特有的建筑形式 , 树上立一鸟 , 寓意“天命玄鸟 , 降而生商” , 璧为祭天的重器 , 用绶带系璧于高台立杆上应是一种祭祀行为 , 桑堌正是商汤祭天祷雨处 , 这不是巧合 , 应是商汤祭天祷雨在汉画像石上的真实反映 。
(文/王良田)
【搜狐城市-商丘|【文化商丘】在那玄鸟生商的地方】来源:商丘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