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爱|心理学:对于不合群的人而言,不社交是一种高效的生活方式



说爱|心理学:对于不合群的人而言,不社交是一种高效的生活方式
本文插图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其实就带有自我的秉性 , 通过后天不断在环境中接受新鲜的事物 , 也更深地塑造了自我的性格 。
在大范围中 , 我们把人类的性格分为两个大类:内向和外向 。 内向的人爱好清静 , 不善言辞 , 而外向的人先天有社交的优势 , 更易于在陌生的环境中"生存" 。
常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提问:我性格内向怎么办?大多数人把内向当作缺陷 , 实际上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意义 , 存在即合理 。
不必羡慕他人的侃侃而谈 , 左右逢源 , 每个人生活的方式是自我的选择 , 一件衣服不是套在任何人身上的好看 , 想要活得自由 , 先学会做生活的主人 。
对于那些不合群的人而言 , 了解自己的本质和优势 , 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比一切都重要 。

说爱|心理学:对于不合群的人而言,不社交是一种高效的生活方式
本文插图
不合群实际上是一种选择的智慧 人类是一种群居动物 , 因为惧怕他人异样的眼光 , 害怕独处 , 年少时我们总在奔赴一场又一场繁华盛世 , 当繁华落幕 , 却发现寂寞如初 。
当我们选择了不合群的生活方式 , 必然要面临的是独处 , 人们之所以拼命合群 , 就是为了避免这一段人生的寂寞 , 但这只是那些思想层次过低的人自我的借口罢了 。
因为害怕在外的孤独而选择了内心的孤独 , 实际上是一种愚蠢 , 因此大多数人成为了普通人 , 而那些不合群的人因为遵从内心 , 往往过得潇洒幸福 。
《夏目友人帐》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我必须承认 , 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 , 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 。 "
这一场人生的选择其实就决定了生命的意义 , 独处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平静的智慧 ,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到"非宁静无以致远" , 那些越是不合群的人 , 实际上看得更高 , 也走得更远 。

说爱|心理学:对于不合群的人而言,不社交是一种高效的生活方式
本文插图
不社交 , 是聚焦自我的绝佳时期 网上流行一句话"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 人常常以为 , 生命的幸福感来源于他人 , 实际上到最后才会发现 , 人生半点都与他人无关 。
如果社交需要刻意 , 需要努力 , 在这短短浮华之中 , 学会让自己过得幸福一点 。
对于那些不合群的人来说 , 不社交就是认识自我的最好的方式 , 这个世界用各种方式让我们变得孤独 , 实际上就是为了让我们走向自己 。
盲目从众随波逐流的"合群意识"会成为习惯 , 生活的主人是自己 , 当我们选择刻意合群的那一刻开始 , 用的就把生命的选择权一部分交给了别人 。
布莱士·帕斯卡提到过:"人类的苦难源自无法在一个安静的屋子里独处" , 不社交实际上就是让自己形成一个封闭的自我意识 , 完全地听懂内心的想法 , 做自己想做的事 , 成为想成为的人 , 这种独处的"静"是聚焦自我的绝佳时期 。

说爱|心理学:对于不合群的人而言,不社交是一种高效的生活方式
本文插图
在独处中 , 学会高效的生活方式 生活的状态之所以效率低下其实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外界对自我的影响 , 不合群的人如果刻意去融入群体 , 最终换来的是一个毫无自我思想意识 , 低质量生活的普通人 。
不合群其实还算是一种勇气 , 因为成为少数人本身就是一种不容易的选择 , 不合群也是一种优势 , 能够摒弃杂念 , 高效生活 。
01)、独处中拥有更多思考的力量
大多数人喜欢人云亦云 , 随波逐流 , 因此失去思考而成为了普通人 , 一个不合群的人能够逃离群体的束缚 , 掌控自我思考的力量 。
像钱钟书不喜爱社交 , 他说过多的社交会浪费他写作的时间 , 浪费思考的精力 , 村上春树喜欢独处 , 他说在独处中往往能够让思考的力量更为强大 。分页标题

说爱|心理学:对于不合群的人而言,不社交是一种高效的生活方式
本文插图
02)、更为高效的自律
人生越自律 , 也就越成功 , 一个不合群的人想要刻意融入他人 , 就必然要破坏自我的时间设定和控制 , 去为合群而做出牺牲 。
当拥有了坚定的目标 , 却常常因为要迎合大众而不得已选择放弃 , 对于那些不合群的人 , 不社交其实更具有人生价值 。
03)、拥有更多的专注力
在《刻意练习》一书中提出:很多人成为大师并不是因为过人的智慧 , 而是在于超乎常人的专注 , 持之以恒的练习 。
【说爱|心理学:对于不合群的人而言,不社交是一种高效的生活方式】在独处当中 , 人往往拥有更多的专注力 , 一个人独处的时间 , 往往决定了我们将成为怎样的人 。
季羡林在《不完满才是人生》中说:"在人生的道路上 ,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
敢于直面孤独 , 学会独处 , 其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
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