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朵星番|专访|荣梓杉:现在同学都叫我“朝阳哥哥”
_本文原题:专访|荣梓杉:现在同学都叫我“朝阳哥哥”
文 | 肉松
14天前 , 爱奇艺“迷雾剧场”的第二部作品《隐秘的角落》正式定档 , 定下的日子就在第二天 。
观众如约而至 , 刚点开 , 就被片头简单粗暴的案发现场吓了一跳 , 定定神继续往下看 , 正片的画面转到了一所普通的学校 。 考试结束后 , 一个不愿意帮同学作弊的男生 , 在球场上让人教训了一顿:球被抢了、人也被撞倒在地 。
被欺负的男生叫朱朝阳 ,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 , 自己会在接下来的暑假里沾惹上一身的是非:拍到杀人犯行凶的画面、同父异母的妹妹坠楼身亡……在这些是非的演变之中 , 他的名字越发有了点“如雷贯耳”的意思 , 得到观众乐此不彼的关注与研究 。 作为其饰演者的荣梓杉 , 也是如此 。
本文插图
他有一张让很多人感到面熟的脸 , 因为成为朱朝阳之前 , 他还曾是《山河故人》里的张到乐、《最好的我们》里的林帆、《西小河的夏天》里的顾晓阳……这些角色 , 勾勒出荣梓杉的形象以及成长和变化的轨迹 。
如今 , 越过更符合本性的人物、不再“自己演自己”的他身上 , 渐渐延伸出更多的可能 , 与之截然不同的朱朝阳就是答案的一种 。
两者之间的反差 , 呈现在方方面面 。 就拿篮球来说 , 朱朝阳在球场的实力不如考场 , 但打篮球是荣梓杉在生活中一有空就会做的事 。 被问起打得如何 , 这个14岁的男孩没有犹豫地表示 , “我觉得我在同龄人之间是还算不错的” 。 比较得再深一点 , 他们一个心思缜密、性格内敛 , 一个活泼开朗、外向阳光 。
或者还可以这么说 , 剧里的朱朝阳一直在失去 , 而剧外的荣梓杉开始收获了 。
01
作为难得一见的好剧 , 《隐秘的角落》得到的待遇有些特别 。 从播出到收官 , 它就像颗洋葱 , 被台前幕后的人一层层剥开 , 同时还原出一部好剧的诞生 。
来自不同层面的声音 , 都传达出一个共识 , 朱朝阳、严良和普普这三个孩子才是故事的核心 。 这就意味着演员人选的重要性 , 重要到秦昊看了他们照片后就有感觉 , “这戏成了” 。
为达到那个“成了”的效果 , 主创预先设置了不低的门槛 。 导演辛爽在采访中说过三个标准:天然地符合角色、有天赋以及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表演 。 大家本来觉得朱朝阳会是最难找的 , 没想到 , 却是荣梓杉和剧组最先确认了眼神 。
本文插图
从结果看来 , 这几乎是双方的幸运 。 因为某种程度上说 , 他跟第一点就有出入 。
考虑到身高和形象的贴合 , 荣梓杉最开始准备的角色是严良 。 等到他走进试镜的地方 , 却一下被导演及其他人认了出来 , “这不是朱朝阳吗” 。 身为当事人 ,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 , 荣梓杉觉得挺奇妙 , 但也没有因为临时换角色而慌张 , 还是“比较淡定的” 。
而事实上 , 正如他后来感受到的表演难度所在 , 他跟朱朝阳之间有着“很大的反差” 。
导演当然没有认错 , 因为他那一刻看到的朱朝阳 , 正是处于“夹生”阶段的荣梓杉 。 他向来如此 , 在熟悉的人面前特别开朗 , 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就显得内向 。 身处试镜那样的场合和情况下 , 刚好“‘纠正’了比较正常的状态” , 成了导演“心目中的朱朝阳” 。
荣梓杉给到自己的形容词是慢热 , “不太喜欢主动去跟人接触 , 一般都是他们来找我主动聊天 , 我再开始和他们聊” 。
若要给“和荣梓杉变得熟络起来”一个时限 , 需要分情况讨论 , “对方比较活泼的话 , 可能半天、两三个小时 , 如果双方都是那样的话 , 可能是一周 , 或者永远都是比较冷的关系” 。 如此说来 , 在剧中饰演严良、普普史彭元和王圣迪属于前者 , 这个结论在他那里也得到了证实 。分页标题
在选角阶段 , 小演员之间是否有默契和火花也在考察范围内 , 他们三个被分在一组 。 荣梓杉说他们磨合得挺顺利 , 可以用“很快”来形容 , 处着处着也成了“关系很好的、特别好的朋友”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这种快速建立起来的关系 , 有点像一把钥匙 , 为他们开启了一段关于《隐秘的角落》的冒险 。 他们在片场的状态和相处 , 都被镜头如实地记录下来:在湛江那绿油油、明晃晃的夏天 , 几个汗津津的小孩 , 吵吵闹闹地操心着零食 , 表现出一些属于他们那个年纪的“迷惑行为”……
不难发现 , 几乎所有的画面里 , 他们都在用“朱朝阳”“严良”“普普”互相称呼着 。 谁和谁也没有特意商量过 , 就这么喊下来了 , 荣梓杉觉得这挺理所当然 , 因为“我们平时就是有那种默契” 。 关于这点 , 不知道另外两个小伙伴具体是怎么想的 , 但在他看来 , 喊剧里的名字有利于他们身为角色的关系 , 也不耽误促进戏里戏外的感情 。
听到这样的回答 , 让人觉得 , 他已然具备了某种属于演员的素质 , 懂得站在角色的立场去思考 。
02
但说到底 , 荣梓杉不是相应语境中的“坏小孩” , 和朱朝阳离得有点远 。
在他的理解当中 , 《隐秘的角落》讲的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 善与恶、好与坏的关系都有体现 。 而他心里的朱朝阳 , 是个缺乏关心的男孩 。 他在学校被同学们欺负、在父子关系中被冷落 , 才被一步步地逼到了那个样子 , 那个并不如表面看起来的那般乖巧 , 反而会说谎、有心机的样子 。
本文插图
该如何靠近他?
荣梓杉挺淡定地表示 , “其实方法还挺多的” 。 拍摄之前他会反复地读剧本 , 因为读了太多遍 , 那个吓人的开头并没能吓到他这个观众;前期围读的时候 , 也会和大家讨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到了片场 , 再和导演各种聊 。
在一段花絮里见他总是rap , 他自己作的词里还有一句 , “我傻傻地开了门 , 看见两个陌生人” , 便拎出来跟他求证 , “那是不是以朱朝阳的口吻写的” , 他一连回了三个“对” , 但那不属于进入角色的方式 。
说起这个 , 荣梓杉顺便解释了自己rap的原因 。 其实在进组之前 , 他对这方面没什么特别的兴趣 , 是组里有不少喜欢说唱的副导演 。 他听着觉得很酷 , 便喜欢上了 。 被问到的那首 , 是他和史彭元一人写了一半 , 拼在一起的 , “因为是想着《隐秘的角落》写的 , 我们当时写得还挺认真的” 。
但观众无缘听到看到更多 , 他说那些词还是太生疏 , 没有特别好 。 如果未来兴趣不减 , 会考虑在写得比较好的时候分享出来 。
而让荣梓杉最有信心、有劲头的事情 , 还是拍戏 。 同时 , 他也越发有底气做好这件事 。
本文插图
拍《隐秘的角落》期间 , 有人问他拍戏和上学哪个更累 , 他选择了前者 。 毋庸置疑 , 拍戏是“身心疲惫”的事 。
根据故事里的情境 , 要从这走到那 , 有时候拍大夜 , 有时候又要很早起 , 身体会觉得累 。 心理上的累就是因为比较耗脑的 , 比如调度比较大的时候 , 每个点都需要记 , 也需要一遍一遍来 。
他也有过选择后者的阶段 , 那时还小 , 存在一种属于小孩子的侥幸心理 , “不用考试” 。 后来他就明白了 , 拍戏无法让他逃避考试 , 但还是愿意拍 。 因为从中体会到了那种成为另一个人、体验另一种人生的乐趣 , 顾晓阳的、朱朝阳的 , 他都喜欢 。分页标题
微博上还有段花絮 , 让观众看出了一种欣慰感 。
他和史彭元在片场讨论过一个问题 , “演员当不好怎么办” , 他说得很干脆 , “我不可能当不好” 。 那种未经修饰、毫不遮掩的纯粹、认真和自信 , 是被逐步建立起来的 。 尤其是得到很多导演以及前辈演员的认可之后 , 他就特别有信心 , 觉得既想、也能把这件事做好 。
本文插图
这回拍《隐秘的角落》 , 是他第二次和张颂文演父子 。 上一次 , 是在2017年的电影《西小河的夏天》里 。 时隔4年 , 张颂文明显感受到了荣梓杉的进步 。
属于这对父子的最后一段情节 , 是大结局里 , 朱朝阳抱着被刺死的父亲说出了所有的秘密 , 然后嚎啕大哭 。
现在回想起来 , 荣梓杉觉得那是自己演得最过瘾的一场戏 。 当时导演没有告诉他具体要怎么演 , 而是给了很大空间去自由发挥 。 他就想着 , 那干脆挑战一下自己吧 , “就真的是慢慢进入到那个情境 , 感受张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 , 看能不能让情绪达到那个爆发点 , 最后我做到了 , 就觉得很过瘾” 。
本文插图
这场戏拍了三遍 , 一个近景 , 两个远景 , 呈现出来的效果足够饱满、到位 。 拍完之后 , 张颂文说 , “三遍调动出情绪 , 这是职业演员的做法” , 导演在监视器后面看着 , 也认为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
平时在片场 , 张颂文就是几个成年角色的演员中和他交流最多的 , “一休息 , 他就会不停地教我 , 我也会不停地听” 。 他喜欢听这位戏里的父亲、戏外的老师讲戏 。
【骨朵星番|专访|荣梓杉:现在同学都叫我“朝阳哥哥”】除了演技方面的指点 , 张颂文的鼓励也给了荣梓杉很大的信心 , 有句话他是一直记得的 , “他跟我说 , ‘梓杉 , 我觉得你比以前有进步 , 前几年是背台词 , 但现在和你说一句话(台词) , 你可以接上 , 进步很大 , 拍戏会走心了’” 。 这话也被剪到了花絮里 , 荣梓杉的复述和原话相差无几 。
对于大人所说的进步 , 他自己也有感觉 。 以前背完台词就说台词 , 但现在可以用角色的身份去引导言行举止 。 能接得住戏 , 就是因为他知道 , 那个情境下的朱朝阳会如何反应 。
03
剧播的这段日子 , 他在按部就班地上课 , 放学后才能回家追剧 。
荣梓杉说班里的同学都喊自己“朝阳哥哥” , 让他觉得特别好玩 , 也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可爱 。 老师当然还是一切如常 , “得(和学生)保持一点距离” 。 但这已经是以前没有过的事 , 他将此归功于剧播得好 , “其实《隐秘的角落》看的人还比较多” 。
本文插图
最近 , 他也花钱看完了超前点播 。 简单地概括下感受就是“挺爽的挺过瘾” 。 他不止看剧情 , 也看自己的表演 , 然后客观地分析好与不好 , “如果这个地方演得好 , 下次要再接再厉 , 如果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满意的话 , 就觉得下次一定要做得更好” 。
他的客观 , 是那种该谦虚谦虚、该骄傲骄傲的客观 。 12集追下来 , 好与不好都记得分明 。
好的地方是 , “我和严良、普普在我们家楼下说话 , 张东升过来 , 说‘我们又见面了’” 。 因为他看见自己面对张东升的时候 , 眼神变了一下子 , 那场戏出来的效果比他想象中要好 。 听起来有点被自己惊艳到的意思 , 他依然没犹豫 , “对 , 比较惊喜 。 ”
本文插图分页标题
当然 , 不好的地方也有 , “我在银行取钱 , 往外看有没有人的时候 , 眼睛里应该再多一些东西” 。 这里的欠缺还是爸妈先发现的 , 他们比他更早追完剧 , 认真地传达、交流观感 , 总能达成一致 。
不管好与不好 , 让人忍不住注意到的一点是 , 提起那些片段时的他又不自觉地使用起第一人称 , 就像是短暂地当了一下朱朝阳 。
采访那天 , 荣梓杉正在前往机场的路上 , 要去赶通告 。 不长的对话里 , 电话那头的他处于慢热而未热的状态 。 至少 , 还远远不是导演口中那个“活泼的哈士奇” 。 表达时 , 他的言语简洁 , 有时是小孩 , 有时挺大人 , 但总在真诚坦率地分享和告知 , 让人渐渐辨认出一些他生活里的模样 。
在剧组的时候有老师辅导功课 , 所以学习还好 , 只是有些偏科 , “物理、数学和英语这几门更好一点” 。 目前看来 , 他觉得自己以后更适合学理科 , 同时也想好了再下一个阶段 , 要考北京电影学院 。
因为不常在学校 , 会错过一些可以施展运动细胞和艺术才能的活动 , 比如运动会和联欢会 。 如果赶上了 , 他这个活泼型学生就一定是“领头羊” 。
本文插图
他今年14岁 , 这个数字已经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的第二年 , 正式步入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期 , 是该身体、心理都或多或少发生变化的时候了 。
荣梓杉在不停地蹿个儿 。 进组、杀青以及现在这三个时间点 , 他从165、170长到175 , 而他的理想状态是183左右 。 为了实现这个身高 , 妈妈时常督促他早睡觉 。
他还察觉到自己有了点所谓叛逆的迹象 。 不像以前 , 爸妈说什么就是什么 , 他现在比较有自己的想法了 。 像平时挑衣服、挑鞋 , 就“特别有主见” , “都是自己弄的” 。 具体搭配也是 , 他喜欢不那么大众的风格 , 希望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 这样会“感觉比较帅” 。 他说不清更多的生活细节来体现自己的叛逆 , 但整体上就有点那种感觉 。
而对荣梓杉来说 , 最大的变化一定还是朱朝阳带来的 。
本文插图
拍摄于夏天的《隐秘的角落》 , 又爆火于新的夏天 。 这个过程里 , 荣梓杉在湛江流的汗没有白费 。 汹涌而来的认可和关注 , 是当下的所得 , 而他也在准备和酝酿着新的付出 。
杀青时 , 秦昊对包括他在内的三个小演员说 , “纪念一下你们这一生拍过的最好一部戏吧 , 以后再没这种机会了” 。 有观众“不平”了一下 , “怎么突然张东升附体 , 给小演员留下这样的心理阴影” 。 那无疑是一个玩笑 , 但无论如何 , 都可以借用剧里的梗来展开一个尚属未知的后续 。
就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 , 张东升和朱朝阳在结局里被删掉的对话 。 “张老师 , 我还有机会吗?”“你还有 。 ”
- 王源|专访王源:20岁就实现了财务自由,还有什么烦恼?
- 教育乐园|专访催眠专家彭华勇
- 黄轩|专访黄轩:不断突破,不断“美出圈”
- 慈溪市新华书店|新华Live丨专访《隐秘的角落》原著作者紫金陈:机缘巧合下选择写作,初衷是为了赚钱
- 顾医生|肖战新浪时尚专访回顾全能战战跟着顾医生又get新技能!
- 日热榜|骨朵榜单丨2020年7月14日网络影视播放量及指数表现
- 在线直通车|?南京艺星陈孝闯医生专访丨秉承匠师精神,打造美好人生
- 卡斯克|专访|卡斯克:在情感中改变习惯,是“失去自我”吗?
- 李雁倩|专访|《不说谎恋人》导演李雁倩:漫改剧如何消除悬浮感?
- “娱”我同行|“隽造奖”专访|诺贝尔瓷砖敖超—诺贝尔的所有产品都是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