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哥聊历史|作为李世民的儿子,当不当皇帝,李恪最终都是难逃一死


在一代枭雄李世民的几个儿子中有这么几个是比较有名的 , 分别是李承乾、李泰、李治和李恪 。 他们虽然是兄弟 , 但是他们的出生决定了他们近乎不可能和平共处 , 李治成了他们之中最终的赢家 , 而其他三位则命运悲惨 。
身为李世民儿子的他们自然是幸运的 , 但是同样也是十分不幸的 。 同为太宗皇帝的儿子 , 上天都给了他们极强的个人能力 , 但是皇位却只有一个 , 他们中只有一个可以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皇位 。 但是每一个能力很强的人都不会甘于屈居人下 , 更何况是这些本来就离皇帝位置只有一步之遥的皇子们 。 九头蛇的九个头如果没有主次能力一样强 , 这难道是什么好事吗?李世民的诸子之间的争斗近乎是不可避免的 。
而后来我们常常说起的另外几个中 , 普遍都觉得李恪是他们之中最优秀也是最可惜的一个 , 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 为什么最后坐上皇位的却却是李治 , 难道真是因为长孙无忌的陷害?
【勇哥聊历史|作为李世民的儿子,当不当皇帝,李恪最终都是难逃一死】

勇哥聊历史|作为李世民的儿子,当不当皇帝,李恪最终都是难逃一死
本文插图
一、李恪的身世和他自身的能力都是他未来悲惨命运的基础之一1、李恪可能是李世民所有儿子里血脉最尊贵的
李恪虽然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 , 但由于他第二个儿子李宽早夭 , 所以按照正常的排序来看李恪相当于是李世民的次子 。 但是李恪的名字却取得非常的奇怪 , 我们先从他的恪字来看 , 恪的谐音是克 , 带有克制、小心翼翼的色彩 , 而在长孙皇后生的儿子中 , 他们的名字分别是用承乾、泰、治来取 , 颇为大气 , 唯有李恪的名字听着就让人觉得谨小慎微 。
其实在历史上我们也能找到用恪命名的人 , 这人就是前燕的慕容恪 , 他是慕容皝的四子 , 但是因为他的母亲出身过于普通 , 即使他才华过人 , 屡建奇功 , 一辈子也只有鞠躬尽瘁辅佐的命 。 所以唐太宗给李恪取的名就很有意思了 , 莫非他就是在暗示李恪 , 你不用太努力了 , 皇位和你没关系 , 即使你以后很努力了 , 也只有和慕容恪一样辅佐 。
事情真是这样的吗?
我们再来看看李恪的母亲吧!李恪的生母是杨妃 , 没错 , 就是你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个和李世民谈起恋爱来 , 非常甜蜜的那位 , 可是这样你们就会问了 , 李世民不是很喜欢杨妃吗?为什么皇位就不能给自己爱的结晶呢李恪虽然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 , 但由于他第二个儿子李宽早夭 , 所以按照正常的排序来看李恪相当于是李世民的次子 。

勇哥聊历史|作为李世民的儿子,当不当皇帝,李恪最终都是难逃一死
本文插图
但是李恪的名字却取得非常的奇怪 , 我们先从他的恪字来看 , 恪的谐音是克 , 带有克制、小心翼翼的色彩 , 而在长孙皇后生的儿子中 , 他们的名字分别是用承乾、泰、治来取 , 颇为大气 , 唯有李恪的名字听着就让人觉得谨小慎微 。
其实在历史上我们也能找到用恪命名的人 , 这人就是前燕的慕容恪 , 他是慕容皝的四子 , 但是因为他的母亲出身过于普通 , 即使他才华过人 , 屡建奇功 , 一辈子也只有鞠躬尽瘁辅佐的命 。 所以唐太宗给李恪取的名就很有意思了么?你太想当然了 , 作为一名在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 李世民怎么可能会和电视剧一样 , 李恪是隋炀帝的外孙这就是他的原罪 , 所以这也注定了李恪永远都和皇位无缘 。 2、除了尊贵的血脉以外 , 他极强的个人能力也是他未来悲惨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恪从出生起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 上文提到过身兼两朝皇室血脉的李恪是十分尊贵的 , 而这样的血脉也给了他极高的天赋 。 他从小就表现出了和蜀王等人完全不一样的性格 , 他勤奋好学 , 乐观勇敢 , 连唐太宗本人都十分欣赏自己这位儿子 , 说其英果类己 ,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 , 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分页标题
据史书记载:李恪小的时候就受到了太宗皇帝的喜爱 , 父子之间关系融洽;就连和李恪关系好的人也会被太宗皇帝另眼相看 。 后来太宗皇帝更是给出了李恪"类己"的评价 , 这在有着家天下法则的帝制时代 , 是会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 。

勇哥聊历史|作为李世民的儿子,当不当皇帝,李恪最终都是难逃一死
本文插图
他本身是没有争夺皇位的资格的 , 甚至都不是太宗皇帝的嫡子 , 从礼法上来说他就没有任何的机会 。 而且他身上的隋朝皇室血脉只会让朝臣们猜忌 , 而他的能力又会对当朝太子产生威胁 , 天然亲近太子的文臣又怎么可能会对这位英国类太宗的皇子有什么好感呢?他强大的个人能力和魅力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只能是给他带来更多的麻烦 , 而血脉上钳制更是让他几乎不可能在大唐的朝堂上获得支持 。 二、李恪自身的时运不济 , 在那个年代 , 运气也是决定命运的重要支柱之一 。 1、李恪生不逢时 , 错过了争夺帝位最好时期 。
虽然从综合方面上看 , 李恪在李世民这些儿子中无疑是最优秀的 , 不过在贞观十二年的时候 , 李恪年满17岁的时候就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安州都督 , 虽然这样的履历可以提高的他的个人能力 , 但是也确实将他调离了朝堂的中心 , 这对于李恪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
在他临走的时候 , 唐太宗就和他说了这么几句话 , 作为父亲的我这次就不送你东西了 , 怕你一个人在外不知节制 , 这次我就送你几句话吧 , 大意就是:你做人记得要本分 , 你永远是我们大唐的屏藩;还有记得出门在外一定要低调行事 , 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也不要老是玩闹了 , 要记得多学习 。
其实这些话总结起来就是 , 别想一些自己不该有的东西 , 老实本分才是你最好的出路 。 李恪当时立马哭了 , 含泪点头说了句记得了就骑马绝尘而去 , 而其他三人都还是留在唐太宗身边 , 朝夕陪伴 。

勇哥聊历史|作为李世民的儿子,当不当皇帝,李恪最终都是难逃一死
本文插图
不过这次李恪的远离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 贞观十七年 , 太子和魏王之间的争斗逐渐趋于白热化 , 这毫无疑问是一场惨烈的战争 , 只有一个人可以获得胜利 , 而失败的人必然会失去一切 。
魏王在战争中甚至一度占据了优势 , 甚至李承乾的储君地位也开始岌岌可危 , 他一个想不开就想学他的父亲李世民那样发动玄武门之变 , 可是这件事他还没来得及做就被人提前告发了 , 李承乾因此被废为庶人 , 流放到了黔州 。 而李泰更是出了个昏招 , 竟然私下表态说 , 如果他成了储君 , 他将会杀掉他唯一的儿子 , 将来会把皇位传给李治 。
这话让唐太宗和朝臣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 对他的人品产生了怀疑 。 于是在唐太宗的调查下 , 才发现这两人不仅是表面上水火不容 , 在背地里更是勾结朝臣 , 广结党羽 , 对于一个还没死的皇帝来说 , 这是一件非常大逆不道的事 , 刚好这时候李治在他的身边侍奉 , 一气之下直接开口立李治为太子 , 这话正和长孙无忌的意 , 他立即接口接了旨意 ,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唐太宗只好吃了这个哑巴亏 。 2、长孙无忌的忌惮
过了没几天 , 唐太宗突然清醒过来了 , 他怎么把李治立为太子了呢?在他的儿子里 , 除了李承乾和李泰外 , 吴王李恪的能力同样很强 , 况且性格随自己的李恪无疑更适合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 自己当时太过生气却把这位优秀的继承人忘掉了!不管是对国家社稷 , 还是为天下苍生 , 李恪无疑会是一个很好的明君 , 虽然他是隋炀帝的外孙 , 但他的身上同样也流淌着自己的血脉!他会成为百姓心目中的英主 , 李治的才能与他相比 , 差距实在太大 , 就如同书中评价李恪英物与李治朽物的区别 。

勇哥聊历史|作为李世民的儿子,当不当皇帝,李恪最终都是难逃一死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但是很遗憾 , 在唐太宗想要改变自己的想法时 , 却被长孙无忌强烈劝阻了 , 作为一个大臣 , 谁都不会想要自己的顶头上司太过聪明 , 而李治这人正是李世民众多儿子中最好控制的 。 所以 , 李恪的命运就这样被确定了 , 甚至连他都不曾知道过 , 自己的父亲其实是真的有想过将自己立为太子的 。
据史料记载:当时高宗皇帝想要复立吴王李恪 , 但是他周围的大臣都不愿意李恪复职 , 所以设计诬陷他 。 但是陷害了李恪的长孙无忌其后因为被猜忌流放到了黔南 , 天下人都说这是他当年诬陷李恪所受到的报应 。
但经历过这件事后 , 长孙无忌对李恪这人更上心了 , 在唐太宗逝世后 , 他放开手脚在房遗爱和高阳公主的事件中 , 借用谋反为由 , 制造冤案将李恪牵连进去 , 并给予死刑 。 而李恪却完全没有为自己辩解的机会 , 在刑场上 , 李恪终于不再隐忍 , 爆发出怒火诅咒长孙无忌将来不得好死 , 可是李恪的诅咒在长孙无忌看来 , 这只是失败者临时的宣言 , 冷战的扔下了斩首的令牌 , 一代英才 , 就这样无端被害 , 年仅34岁 。

勇哥聊历史|作为李世民的儿子,当不当皇帝,李恪最终都是难逃一死
本文插图
仅仅才过了六年 , 随着圣后的崛起 , 二圣临朝 , 长孙无忌也将为自己的自大付出代价 , 长孙无忌被自己亲手扶上台的李治贬出京城 , 去了边远多瘴疠的地方 , 不久 , 又被逼迫悬梁自尽 。 、结束语
其实李恪的下场是偶然之下的必然产物 , 随着唐太宗李世民的逝世 , 李恪即便是不被长孙无忌迫害也总有一天也会被李治所解决 。 你想想看 , 如果有一天你坐上了皇位 , 总有那么一个人不停地在你面前晃荡 , 提醒你:论文论武你都不如我 , 要不是皇位争夺时我不在 , 谁会被立为太子还不一定呢 。
所以如果你是李治 , 你能忍吗?
参考文献:《唐书》《资治通鉴》